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国药现代(600420)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4:27: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国药现代(60042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

    2025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国民经济顶压前行,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受政策调控与支付体系的双重挤压、市场需求分化与内需疲软等因素影响,医药行业的增长依然乏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根据联合资信行业研究报告,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合计9,791家,数量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亏损企业3,262家,较2024年增加580家,行业内分化程度持续加深。

    当前我国医药制造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所面临的挑战比以往更加多元且深刻。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已达2.2亿,较2023年底增长1.36%,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整体看,医药消费的基本盘仍然稳健。2022年以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发布,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医保控费、医疗支付方式改革、集中带量采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持续优化推进,并提出发展高端制剂生产技术,提高产业化技术水平。进入2025年,我国医药制造行业正处于“政策挤压、市场分化、技术爬坡”的三重拐点,国家第十一次集采规则继续优化,“反内卷”等四原则有助于推动行业良性竞争,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是以医药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医药制造类企业,拥有包括医药中间体与原料药、化学制剂、动物疫苗、大健康等业务板块,产品涵盖全身用抗感染、心血管、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中枢神经系统、激素、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和新陈代谢、呼吸系统等治疗领域,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颗粒剂、混悬剂、栓剂和软膏剂等30多种。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478个药品批准文号,21个兽用疫苗批准文号。其中:在产药品840个品规,在产兽用疫苗20个品种。

    (三)公司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持续聚焦“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麻醉及精神药物、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物、代谢及内分泌药物”五大核心治疗领域。通过整合内部研发资源,建立由国药现代统筹管理,以国药现代研究院为战略引领和创新主体,各子公司及合作创新平台为协同,自上而下、上下同频的一体化创新研发体系。

    2、采购模式

    公司及各下属企业制定了相对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采用包括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直接采购)、询比价采购、竞价采购等方式。对生产用物资,公司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及合格供应商目录,对供应商实施动态准入及退出管理机制,优胜劣汰,确保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良性运作;对大宗物资采购,实施专业化招标采购管理,严控质量的基础上控制采购成本。构建电子采购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采购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及全过程可追溯;结合年度采购计划和实际生产需求合理控制采购库存,降低资金占用。同时,对标中央企业采购管理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采购管理体系、规范指引采购行为,不断推进产业链一体化下的集中采购管理,大力推行网采、集采工作,提升集中采购率的同时控制采购成本。

    3、生产模式

    公司拥有剂型类别齐全的生产线,各子公司严格按照GMP要求开展生产活动。全面推动生产自动化及质量控制信息化的提升,启动生产基地MES、LIMS、ERP等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不断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优化配置生产资源,加快推进“原料药+制剂”产业链一体化,以总部为纽带进行衔接、协调和督促,加强体系内产业链协同。强化生产条线的专业化管理和各生产基地专业分工,通过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以保障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全面推进6S精益管理,持续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确定精益化制造、降本增效、质量至上的精益方针。有条件拓展CMO、CDMO业务,通过生产资源外部延伸和内部协同,提高生产制造效能。

    4、销售模式

    公司制剂产品采用“经销分销+招商代理+学术推广”三位一体销售模式,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经销分销与国内头部药品经销商建立战略合作,构建全国药品配送网络;招商代理通过代理商体系实现国内医院及零售终端覆盖;组建专业化营销团队开展学术推广,强化产品临床价值传递。为适应国家集中招标采购趋势,公司推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打造资源整合型营销管理平台及信息数据平台,强化销售渠道、政策事务、品牌及终端管控能力。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方面,国内市场直接服务终端客户,国际市场与境外医药企业及贸易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与产品的经营情况

    2025年国内医药制造行业持续深度调整,面对严峻的行业与市场形势,公司持续强化精益管理,深入推进营销转型,聚焦重点产品,着力稳固市场地位,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

    1、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3.2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47%,占本期营业收入的47.66%,比上年同期增加2.58个百分点。

    青霉素类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受市场产能过剩与终端制剂需求下降影响,阿莫西林、青霉素工业钾盐、氨苄西林酸等产品销售承压,量价齐跌;6-APA销量虽基本持平,但销售单价小幅下降。克拉维酸钾系列受市场竞争影响,销量与价格均出现小幅度下跌。特色专科类原料药受市场竞争加剧、终端产品集采影响,收入规模和利润空间有所下降。根据市场变化,公司动态调整产品产能与营销策略,提升头孢类医药中间体产能占比,7-ACA、头孢曲松钠粗盐的销售量显著增长。

    本期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板块毛利率为32.04%,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发挥了对公司整体业绩的支撑作用。

    2、制剂板块

    受集采联动降价及产品市场竞争影响,制剂板块营收规模持续承压。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4.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41%,占本期营业收入的49.51%,比上年减少2.72个百分点。

    心血管用药,品牌优势显现,主力产品销量增长有效对冲了价格下行风险,带动该领域收入止降回升同比微涨1.61%;骨骼肌肉系统用药,持续推进重点产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市场占有,该领域收入稳健增长7.57%;激素制剂,受终端需求萎缩影响,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等产品销量下滑,该领域收入同比减少34.05%;全身用抗感染用药,因流感样病例占比显著变化导致相关抗感染用药需求下降,加之集采提质持续降价,重点头孢类制剂产品量价齐跌,收入同比下降27.13%;神经系统用药,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系列销量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竞争加剧与区域集采使得重点产品盐酸米那普仑片价格下降明显,影响该领域收入同比下降17.20%。

    本期制剂板块毛利率下降5.58个百分点至41.24%,公司整体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6.54个百分点,有效稳定了盈利空间。

    未来,公司将锚定企业稳健发展目标任务,主动作为,提高创新成效、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聚焦完善一体化建设,提升产业链互补、强链优链的战略布局研究,持续拓展外延发展空间,促进转型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公司始终坚持战略定力,统筹深化一体化运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支撑,稳健推进科研创新,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促“十四五”规划落地质效,发展质量稳步优化,整体经营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8亿元,同比下降18.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2亿元,同比下降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7亿元,同比下降6.77%。主要经营工作亮点如下: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改革

    公司着力革故鼎新,全面回顾“十四五”规划落实状况,科学评估工作成果,以“战略、规划、计划”体系为抓手,促进产业链、研发、营销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深化针对子公司的网格化管控模式,切实推动子公司有效落实规划目标。制定发布《“十五五”规划工作方案》,完善“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工作,形成“评估-规划-执行”螺旋上升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战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引领。

    (二)科研成果加速落地,构建创新协同新生态

    探索和逐步建立项目产品分级管理,加大对研发优先级的动态评估,实现“战略聚焦、风险可控、梯队合理”的科研地图布局;瞄准麻精、慢病等重点领域,加强内外创新资源对接;围绕小分子创新药、合成生物学项目,与国药医工总院等科研单位开展多维度接洽。

    科研创新成果逐渐显现。2025年1-6月,公司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及一致性评价等科研成果31项,同比增加29.17%;2类改良型新药获得临床批件2项;科研项目申报24项,同比增加14.29%。申请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得授权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三)深化资源协同赋能,持续提升资产质量

    稳步开展营销转型,提升自营模式占比,夯实一体化营销管理;针对重点物资、工程、服务、信息化产品及服务开展需求整理、供应商遴选、价格谈判等工作,累计集中采购金额达到9.85亿元,集中采购率32.63%;开展“三项治理”专项行动(大额亏损、长期亏损、资产负债率超标),扭亏压减同步发力,持续提升资产质量。

    (四)打造数字化转型基座,推动“三化一平台”转型升级

    以信创工作为核心抓手,协同国药集团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转型基座,推动“三化一平台”数字化转型升级。借助数据中台,实现管理精细化穿透。推动生产智能化升级,国药威奇达重点布局MOM生产运营管理平台与WMS仓储管理系统建设,国药致君启动数字化工厂整体建设工作。推广质量数字化管控,国药现代制造中心、国药威奇达启动DTMS质量文档和培训系统二期建设,国药致君试点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提升检验效率与数据可靠性。构建AI智能问答平台生态体系,通过开放接口整合垂直领域智能体资源,系统性推进AI技术在研发创新与市场扩展领域的赋能应用。

    (五)筑牢风控堡垒,夯实质量安全管理

    风险管控防范水平不断提升,内控体系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开展全级次企业内控体系自查整改工作,明确整改措施。梳理《国药现代合规手册》,营造遵纪守法、廉洁从业的经营生态。

    秉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整改、重实效”的原则,深挖细查风险,聚力攻坚本质安全,借助数字化手段,将全级次公司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接入公司安全管理平台,实现隐患穿透式管理。制定2026-2030年质量提升项目、目标与计划,鼓励质量改进与创新,持续质量提升。报告期内各所属企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或质量事件。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药现代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