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粤传媒(00218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首家获得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报业传媒公司,同时是广东省唯一报业传媒集团整体上市公司。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以下几类:
1.整合营销传播业务
公司的整合营销传播业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平面媒体广告、数字媒体及户外广告、创意策划、影视服务、展览展陈、活动执行、融媒整合营销传播全案服务。平面媒体广告是公司的传统业务,主要业务范围为《广州日报》的广告发布,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广报经营广告分公司负责运营。当前品牌主对广告的投入从传统媒体向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渠道倾斜,对传统报纸广告预算投入同比降幅加大。近几年,公司坚持以“创意”为驱动,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大力发展新媒体广告发布、广告代理、视频服务、展览展陈、活动执行等整合营销传播业务,带动公司整体营收水平提升,并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印刷业务
公司印刷业务包括报纸印刷和商业印刷两部分。广报经营印务分公司以承印《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报纸为主,荣获2023年第九届中华印制大奖(4色及以上)银奖,《广州日报》在2024年度全国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第19年连续保持“精品级报纸”称号。粤传媒印务分公司主营图书、报纸、期刊、DM快讯(快讯商品广告)等商业印刷业务,具备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印刷定点采购资格,通过G7认证、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FSC/COC产销监管链管理体系及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3.媒体经营业务
公司从事《足球》《篮球先锋报》《广州文摘报》《老人报》《新现代画报》《读好书》《美食导报》《舞台与银幕》等一系列体育、资讯、娱乐、文化、生活类报刊的经营业务,以及大洋网等新媒体经营业务。传统媒体近年来加大融媒矩阵建设力度,在新兴传播阵地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公司旗下的系列媒体《老人报》《足球》报和大洋网在各自垂直领域的影响力处于业内第一梯队。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在新媒体影响力建设力度,从内部机制上全力推动新媒体运营项目的孵化和成长,加快推进媒体融合;积极推进美食垂类“广报MCN”建设,现累计签约达人已超200人,签约达人矩阵粉丝量突破5000万,团队以“广式美好生活的引领者”为使命,扎根广州、立足湾区、辐射全国,积极探索“创意+媒体媒介+X”整合营销新模式,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具有影响力的本地生活MCN机构。
4.文创园区运营业务
公司在广州市内拥有粤传媒大厦、广州记者乡村俱乐部、马赛国际商务中心三层写字楼等一批物业,并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工业园拥有一块带厂房的工业用地。粤传媒大厦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内,定位为“琶洲数字文化创新坐标”,打造新型数创文化产业聚集平台,铸造琶洲“数字经济+文化+总部”融合创新产业新高地。
5.销售电商业务
广报经营销售分公司以提供优质生活产品为目标,充分利用发行网络资源,通过线下线上的联动,开展报刊销售、家庭用品订购、电商销售及配送业务。报告期内,在报刊销售方面,公司主要为《广州日报》《老人报》《广州文摘报》以及其他多种报纸期刊提供发行服务;电商销售及配送方面,依托线上商城等形式,开展乡村振兴类农产品电商销售业务。
6.文化产业投资业务
公司一直致力于在文化传媒及相关产业领域积极寻找团队优秀、发展可期的投资项目,为公司积累有助于优化产业链布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投资项目资源,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公司2014年发起设立的德粤基金专注于投资文化传媒新兴领域和创新服务领域的相关企业,投资了一批优质文化产业项目。
7.教育培训业务
公司的教育培训项目结合中职生和社会人员的高考需求与公司教育团队积累的行业资源,积极探索教育产业化发展路径。通过与民办复读机构、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合作,为中职生和社会人员提供高考复读、高考辅导、艺考生文化课培训及艺考术科培训等教育培训服务,打造广报教育品牌。
(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快经营调整和业务开拓,提升经营发展质量,集中资源支持教育、视频等成长性项目,努力推动公司主营业务转型,各方面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报告期内主要工作回顾:
1.整合营销传播业务
(1)公司整合营销传播业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强化广告全案营销能力。上半年,完成数字营销专业团队组建,相关能力逐步提升,已执行项目效果良好,获得客户积极反馈。
(2)广报AI数字人业务,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不断开拓业务,通过调整业务推广模式,创新推出数字人账号和内容服务整体交付方案,有效扩大了业务规模。
(3)展陈项目方面,拓展会展业务,已成功执行了多个商业类主题会展项目。通过举办“2025广州夏日戏水旅游节”为白云山吸引了大量游客;“2025海珠湿地龙船景”活动在招商、C端销售及种草推广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充分利用自有数字营销资源推动传播转化,售卖龙船饭达到4500人次;在“又是一年荔枝红”广州荔枝文化暨广州文旅推介活动上,广报策展新创会展空间品牌首次亮相,实现文创产品设计与荔枝文化紧密结合,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为会展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4)视频业务方面,G视频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妙音AI音乐大模型产品优化和备案工作。基于AI音乐大模型,为垂直细分领域客户定制性开发AI赋能产品,推进搭建全运会AI音乐创作大赛小程序。G视频保持视频制作品质,不断提升内容创作质量。其中《湾区好运》《WOW!劳动者》等5部作品入选广东省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优秀网络视听节目;《G视频:融媒体产品出圈出彩》入选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创新案例。围绕全运会节点,G视频精心策划、积极投标,从宣传和志愿者培训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系列短视频策划制作,目前已完成并上线5期特色乡村系列短视频。
2.印刷业务
印刷业务上半年新增14家新客户,客户覆盖出版社、印刷、传媒等多个领域,商印业务增加了图书、期刊杂志、画册等多品类的相关订单,推动业务增长。作为2025年业务开拓的重要支撑,印刷事业部以设备升级为基础、策略优化为引擎,聚焦新市场、新客户、新订单,结合市场动态精准调整开发策略,形成“硬件+策略”的双重驱动,推动业务发展。
3.媒体经营业务
报告期内,系列媒体业务加快开拓垂直领域市场,取得新进展。
(1)老年健康、少儿教育板块
报告期内,大洋传媒举办线上第二届“岭南少年诗词大会”,总报名人数近万,并推出诗词大会延伸产品“晋城诗词研学”,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同步攀升。老年文旅围绕门店每月开展营销活动,形成门店“旅游+文化”的营销场景,实现营收和粉丝数双增长。同时,新增包销酒店房间和温泉门票的模式,上线OTA平台和同行销售,丰富旅游业务的销售渠道,开拓更全面的销售路径,增加营收。
(2)生活与时尚娱乐板块
报告期内,广粤文化深耕湾区本地生活,与广州城市级(广交会、全运会等)活动绑定开发美食IP。其中广粤文化作为唯一协办方的第137届广交会音乐美食节“食在广州嘉年华”活动引领了“展会+城市文化”融合的先河。项目吸引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官方媒体高度关注,与抖音平台联创“食在广州嘉年华”抖音话题专区、打造“广交会看到好多外国人”的热点登上广州榜TOP10。活动期间还通过美团、银联平台发放餐饮消费券,激活广州餐饮市场的消费。广粤文化承办的“2025广州亚洲美食节”,与“十五运”相结合,打造“食在广州品味全运”为主题的系列IP活动;与头部金融机构、餐饮、商超等品牌大客户数字营销、数字信息产品项目等业务平稳推进,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优化营销产品和模式。美食垂类新媒体内容产品,成功打造5万+爆款文章8篇,其中10万+文章三篇,最高阅读为67万+。
(3)体育科技服务板块
报告期内,由先锋报业持续围绕体育服务产业开展垂类业务,策划筹备高规格全国性青少年女足赛事“让女足回家”全国女足精英交流赛,该赛事邀请16支全国女足精英队伍参赛,同时邀请前女足国家队主教练、前女足国家队队员、现任女足名帅等业内人士进行弘扬新铿锵玫瑰精神研讨会,研讨会成果同期发布。同期,举办第二届“百年名校杯”足球精英交流赛,继去年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后,本年度扩大赛事规模,小学、初中、高中各16支队伍分别在三大赛区开打,该赛事继续获得中国足球发展基金资助。在传播服务领域,持续拓展政务服务合作项目,计划下半年和多家体育机构达成合作。
(4)新媒体板块
报告期内,大洋网在创新内容与商业探索领域双向发力,优秀品牌栏目建设初见成效,新推出《办公室小罗》栏目,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重点打造“星海湾乐杯”2025粤港澳青少年音乐展演活动,以高水准的赛事平台,展现粤港澳青少年音乐才华,推动湾区美育事业发展;执行了多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包括广州庆“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岭南文化我来讲——第二届广州台湾青少年宣讲员大赛”等。
4.文创园区运营
报告期内,粤传媒大厦整体出租率达93.54%。通过举办“环保艺术展”“2025国际垂直马拉松官方训练赛”等社群运营活动,打造集商务办公、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空间,成功吸引了数十家优质企业入驻,裙楼的商业餐饮、健身以及酒店等业态经营状况良好。粤传媒大厦获评粤港澳大湾区(海珠)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基地,并入选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创新案例。广报阡陌间园区本报告期内出租率保持在93%左右,园区引入数十家大健康、文化类的企业。其他物业如马赛国际、清远广报印务厂区等出租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
5.销售电商业务
报告期内实现订阅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了保量目标,并新拓展市区内报刊代投业务。充分利用发行网络和资源优势针对餐饮食堂开展粮油供应业务,同时通过业务合作,扩大产品品类,增加销售渠道。借助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契机拉动业务增长,开拓各类客户的配送服务。
6.文化产业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投后项目的管理和退出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研究与项目调研,储备投资项目,并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为做强文化产业投资业务积蓄力量。
7.教育培训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报教育培训公司与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联合打造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学校—广报高山学校,为高考复读生、港澳台侨学生、艺体生(文化课)提供全日制教学服务。报告期内,广报高山学校2025届学生的高考成绩获得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品牌美誉度和口碑大大提高。广报教育在做好广报高山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同时,拓展复制代理招生服务能力,为教育行业客户提供宣传策划、代运营服务以及招生服务,今年上半年已和省内部分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地方文化资本平台优势
公司作为首家获得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报业传媒公司、广州市唯一国有控股文化传媒类上市企业,将充分利用文化资本平台优势,围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及《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目标,依托广州市委市政府、广州日报社,争取更多政策及资源,努力建成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品牌公信优势
《广州日报》是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报,作为本地主流媒体,在本地区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继2022年品牌价值突破600亿元大关之后,《广州日报》品牌价值再创新高,跃升至1,006.37亿元,位列500强130位,入围中国传媒行业品牌价值前十。公司作为《广州日报》及其系列媒体的广告和发行业务经营主体,承继《广州日报》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通过资源的经营及整合,为深化和提升《广州日报》品牌价值提供运营保障。
(三)营销传播优势
作为最早上市的文化传媒企业之一,公司目前是华南地区知名的广告代理商。公司致力于整合营销渠道和内外部资源,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和新型传媒业务的基础上,推动营销渠道的融合,发挥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互补优势,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财务稳健优势
公司贯彻稳健的财务管理理念,以完善制度为前提,以拓展业务为抓手,以资金和全面预算为主线,以资产管理为重点,高度重视发展质量与效益,有效管控各种经营风险。公司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充裕,信用评级良好,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