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华资实业(600191)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2:31: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资实业(60019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属于食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指以农副产品(粮食、肉类、水产、果蔬等)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发酵或化学合成等手段生产食品的工业部门,涵盖原料采集、加工、包装、储运及销售全链条。

    我国食品制造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与国民健康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在多重战略维度上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它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保障,也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更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核心产业支撑。同时,政策层面的强力引领为行业发展确立了清晰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布的第十三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食品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型”的战略要求。这一政策导向将通过资源配置优化、技术创新激励等路径,持续提升中国食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食品产业根基的粮食深加工行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当前行业已进入“提质上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数据,中国食品制造业市场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占全球总规模的18.5%,连续五年保持5.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全球食品制造业市场规模在2025年达到5.7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比35%,中国贡献了该区域近一半的增量。

    中国在全球食品产业链中的优势,建立在庞大的消费市场、全品类覆盖能力和政策驱动的规模化生产之上。未来十年,全球食品制造业将迎来由技术革命与消费升级双重力量主导的深刻变革,行业规则体系将被全面重塑。在此背景下,中国食品制造业面临着来自技术、市场、产业链等多维度的竞争挑战,亟须构建“技术自主可控+市场精准分层”的复合发展战略以抢占先机。在技术攻坚层面,需聚焦行业核心瓶颈领域集中发力,重点突破菌种培育与植物蛋白重构等关键技术高地。这两大领域不仅是当前食品科技的前沿方向,更是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目前,公司已在相关领域形成布局优势:公司的黄原胶生产高度依赖优质菌种的筛选与驯化;谷朊粉作为植物蛋白深加工的重要载体,正是植物蛋白重构技术的典型应用成果。此类产品精准契合行业技术升级方向,在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扩容中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谷朊粉、食用酒精、黄原胶、食糖。

    1、谷朊粉

    谷朊粉,又称小麦蛋白,是从小麦面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蛋白质。它是一种高品质的植物蛋白,具有高含量的赖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谷朊粉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70%以上,远高于一般植物蛋白,这使得它成为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之一。

    谷朊粉的分类主要根据其蛋白质含量、溶解度、分子量等特性进行。按照蛋白质含量,谷朊粉可以分为高蛋白、中蛋白和低蛋白三个等级。高蛋白谷朊粉通常蛋白质含量在80%以上,适用于需要高蛋白添加的食品。中蛋白谷朊粉蛋白质含量在60%至80%之间,适用于一般的食品加工,如面包、饼干、面条等。低蛋白谷朊粉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下,主要用于食品的增稠和稳定作用。公司的谷朊粉产品主要在高蛋白应用领域布局。

    全球谷朊粉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其中北美、欧洲和亚洲是主要竞争区域,全球谷朊粉的主要生产国包括美国、加拿大、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中国的主要谷朊粉生产地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区。

    根据QYResearch预测,2024—2030年谷朊粉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达到4.8%,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亿元人民币。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包括健康消费升级与食品工业需求扩张。食品级谷朊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75%以上),主要应用于烘焙、植物基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脂产品的偏好持续增强,植物肉市场快速增长,将进一步带动谷朊粉的市场需求。

    谷朊粉价格走势深受供需关系、原料成本、出口市场及替代品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上半年,谷朊粉市场价格走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表现为“稳中有升”的波动格局。预计下半年谷朊粉市场价格走势将取决于开工率变化、出口订单稳定性以及内销需求的增长情况。

    长期来看,技术升级和细分市场拓展将驱动谷朊粉行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公司将通过主动深化高端客户合作,拓展功能性食品领域优质客群,构筑抗周期发展护城河。

    2、食用酒精

    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食用酒精的用途很广,可用于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也可用作环保溶剂,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无水乙醇(纯度≥99.5%)作为一种高纯度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凭借其独特的溶解性、挥发性、低毒性和杀菌性,已渗透至医药、能源、工业制造等核心领域。根据《2025-2031年中国无水乙醇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无水乙醇市场规模将跃升至24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国内食用酒精市场价格呈现“先涨后稳”的总体走势,价格波动主要受原料成本推动和供需格局变化双重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将食用酒精业务向化妆品基料、医药辅料、精密化工等高端领域延伸,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客户矩阵,提高产品整体盈利能力。

    3、黄原胶

    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通常是由玉米淀粉经发酵而成的有机产品。黄原胶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一体,性能优越的生物胶,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医药等多个行业。

    食品级黄原胶作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和饮料生产中重要的稳定剂、悬浮剂、乳化剂、增稠剂、粘合剂,还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陶瓷、印染、香料、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石油级黄原胶是一种环境友好且高效的泥浆添加剂,用于石油钻井和开采,对温度、酸碱度和含盐量变化具有优异的耐受性。在油田开发方面,低浓度的黄原胶水溶液可保持水基井液的粘度、使钻井液具备良好的悬浮性能,有利于防止井壁坍塌、抑制地层井喷、将切削下的碎石排出井外。黄原胶的假塑性使处于钻头附近的黄原胶液由于高速旋转引起的强剪切而表现出极低的粘度,具有低磨阻特性,有利于节省能耗;黄原胶的抗盐性、耐高温性使得黄原胶水溶液用于三次采油的流变控制液可提高10%以上的采收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原胶市场,中国黄原胶生产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全球黄原胶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预计2025-203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59%。增长主要得益于黄原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下游行业对高品质、天然添加剂需求的增加。(上述关于黄原胶相关数据分析来源于中国报告大厅网站)

    根据2025年上半年市场数据,黄原胶价格同比回落,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下降、油价回落导致石油开采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针对市场变化,公司将通过持续优化工艺、加强成本管控、产品结构优化、传统市场结构性调整、技术研发与壁垒构建等策略组合,实现从“成本驱动”向“价值创造”的模式转变。

    4、食糖

    食糖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与日常生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是食品加工行业中重要的基础原料,更承载着保障民生供给、稳定产业链条的重要功能,其供应安全直接关系到食品工业的稳定运行与群众生活质量。

    制糖产业以甘蔗、甜菜等农作物为核心原料,通过压榨提汁、清净过滤、蒸发结晶、分蜜干燥等一系列精密工艺流程,完成从天然植物到精制食糖的转化,同时同步生产出糖蜜、蔗渣、甜菜粕等多元副产品,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生态。作为食品工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制糖行业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甜蜜体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是构建丰富饮食文化的基础产业之一。

    据中国糖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2024/25年制糖期(以下简称“本制糖期”)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116.21万吨,同比增加119.89万吨,增幅12.03%。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11.38万吨,同比增加152.10万吨,增幅23.07%,累计销糖率72.69%,同比加快6.52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5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011元/吨,同比回落567元/吨。2025年5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026元/吨,同比回落392元/吨。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食糖价格波动较大。下半年,食糖价格走势仍将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变化、政策导向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

    (二)主要产品情况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为粮食深加工业务及制糖业务,粮食深加工业务主要产品为谷朊粉、食用酒精、黄原胶,制糖业务主要产品为食糖。

    粮食深加工业务

    1、主要产品

    谷朊粉、食用酒精及黄原胶。

    2、主要业务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的谷朊粉、食用酒精业务由子公司裕维生物开展,主要将面粉加工为谷朊粉和食用酒精,对外销售取得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增值。

    公司的黄原胶业务,主要将玉米淀粉等通过生物发酵方式加工为黄原胶,对外销售取得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增值。

    (2)采购模式

    物流仓储部门向车间提供库存动态,车间根据库存情况提报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并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供应商发货到公司后,经品控部门检验后由物流仓储部门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根据入库单据及合同支付相关款项并进行账务处理。

    (3)生产模式

    主要生产安排系结合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订货情况、安全库存量、人员及设备管理要求等安排生产计划。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的是“经销+直销”的销售模式。对于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

    制糖业务

    业务模式:公司经商务部审批取得原糖配额进口指标,由于数量较少,公司委托符合条件的制糖企业加工。制成品由公司选择客户自主销售,赚取利润。目前,公司制糖业务主要以与其他糖企合作委托加工原糖形式为主,业务规模较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2,100.51万元,去年同期为24,936.89万元,同比有所回落;实现净利润439.59万元,去年同期为723.25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深加工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6.17%。其中谷朊粉、食用酒精产品贡献了主要的收入,黄原胶产品因正式投产时间较短、促销开拓市场等原因影响,产生的收入较少。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9.59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1、粮食深加工业务的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不及上年同期,导致毛利下降。2、公司增加借款用于黄原胶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幅较大。3、因公司黄原胶产品尚在市场开拓期,为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加大了促销力度。后续,随着公司黄原胶客户的增加,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提升,公司销售策略将进一步调整。目前公司黄原胶产品品质稳定,已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二)重大事项进展情况

    1、黄原胶项目

    公司于2023年4月26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自筹资金投资建设黄原胶项目的议案》,于2024年4月24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自筹资金投资建设黄原胶项目的议案》。

    报告期内,黄原胶项目进展顺利,于2025年4月份正式投产,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披露的《关于黄原胶项目投产的公告》(编号:临2025-023)。

    2、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议案》。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议案》,鉴于公司黄原胶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的《关于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公告》(编号:临2025-009)。

    3、糊精项目

    为进一步提高资产盈利能力,子公司裕维生物对部分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新增抗性糊精产品。截至报告期末,裕维生物的抗性糊精新产品线已进入联合调试阶段。

    抗性糊精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热量低、耐热、耐酸、耐冷冻等许多优良特性,是优良的低热量可溶性食品原料,且溶解性高、黏度低、甜度低、无异味,具备膳食纤维的多种生理作用。近年来在国内乳制品、面制品、保健食品及生物制品、农药、医药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抗性糊精正式投产后,预计将明显增强公司现有资产产出效率,提高资产盈利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资实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