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欧陆通(300870)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11:30: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欧陆通(30087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电源领域,主要从事开关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作为快速发展的开关电源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可靠、高效、智能的开关电源产品。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源适配器、数据中心电源和其他电源等,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电子、网络通信、安防监控、智能家居、新型消费电子设备、数据中心、动力电池设备、纯电交通工具、化成分容设备等众多领域。

    1、整体经营情况概述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多重挑战交织的复杂环境中艰难前行,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主要经济体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经济增长动能逐渐趋缓。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需求波动,公司始终锚定战略发展目标,深耕开关电源领域,依托技术创新驱动战略,紧抓人工智能产业革命机遇,加速开拓核心战略业务,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力优势发力快速增长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增速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向好,整体保持稳健和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收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0亿元,同比增长32.59%。主要系数据中心电源业务营收实现高速增长,其中高功率服务器电源收入增长显著。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2亿元,同比增长36.39%,环比增长38.71%,再创单季度营收新高。

    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0.31%,同比减少0.64个百分点。公司通过积极优化客户及产品结构,提升高价值量及高毛利率产品的出货占比,但受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

    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费用额为2.55亿元,同比下降25.39%;费用率为12.03%,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上半年销售费用为4,866.97万元,同比增长7.19%,销售费用率2.30%,同比减少0.54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提升。管理费用为7,570.67万元,同比增长8.19%;管理费用率3.57%,同比减少0.81个百分点,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研发费用为1.32亿元,同比增长28.26%;研发费用率6.21%,同比减少0.21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继续保持围绕主营业务各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为业务长期稳健发展提供动力。财务费用为-91.81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主要系新增计提可转债利息费用以及汇兑收益同比减少。

    EBITDA方面,报告期内公司EBITDA为2.57亿元,同比增长46.86%,主要系净利润实现增长。

    净利润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54.86%;净利率为6.31%,同比增长0.91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413.22万元,同比增长52.48%,环比增长69.72%;净利率为6.83%,同比增长0.72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25个百分点。主要系营收规模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

    (1)电源适配器:业务稳健发展凸显韧性,静待下游需求复苏

    公司于2004年起开展电源适配器业务,布局覆盖3W-400W功率段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包括办公电子、网络通信、安防监控、智能家居、新型消费电子设备等领域。公司电源适配器业务发展多年,已成为公司最成熟且稳定的基本盘业务。

    报告期内,电源适配器业务营业收入为8.26亿元,同比增长6.61%。受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消费者需求的谨慎情绪持续影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面临增长放缓的挑战,公司积极拓展新市场和新客户,电源适配器营收实现正增长。

    报告期内,电源适配器业务毛利率为17.19%,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景气度低迷,部分产品价值量及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影响。

    凭借多年的积累,公司的电源适配器研发技术已处于行业领先,并在市场拥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客户口碑。未来,消费电子领域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结合,将加速消费电子终端设备的变革和创新,推动行业再发展。公司将在千亿级开关电源的庞大市场中,继续横向拓展更多品类,纵向深耕以获得更多客户份额,同时持续提升经营效率,多举措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经营抗风险能力,实现电源适配器业务稳健发展。

    (2)数据中心电源:高功率产品延续增长态势,巩固先发优势提升市场份额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是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重点,经过十多年研发投入和业务拓展,公司已经成为主要的境内数据中心电源生产制造企业之一,相关产品已获得头部服务器生产制造企业和下游终端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产品类型上,数据中心电源主要包括网安、通信及其他数据中心电源、通用型服务器电源、高功率服务器电源,涵盖了800W以下、800-2,000W、2,000W以上等全功率段产品系列。在服务器电源产品及解决方案上,公司已推出了包括3,200W钛金M-CRPS服务器电源、1,300W-3,600W钛金CRPS服务器电源、3,300W-5,500W钛金和超钛金GPU服务器电源、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电源及机架式电源(PowerShelf)解决方案等核心产品,研发技术和产品处于领先水平。

    报告期内,数据中心电源业务营业收入为9.62亿元,同比增长94.30%,对营业收入贡献的比例继续提高,成为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功率服务器电源业务实现营收6.62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16.47%,占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整体收入的比例提升至68.76%,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报告期内,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毛利率为23.54%,同比减少2.70个百分点,主要系受市场竞争影响,部分产品销售单价有所下降。

    依靠前瞻性的布局和优秀的研发实力,公司高功率服务器电源产品已处于国内领军水平,比肩国际高端水平,是市场上少数能够实现高功率服务器电源规模销售的电源供应商。公司已陆续为浪潮信息、富士康、华勤、联想、中兴、新华三等国内知名服务器系统厂商出货,公司也同步与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等终端客户保持紧密合作,综合实力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GPU算力提升推动AI服务器的功率功耗提升,从而驱动服务器电源(PSU)向高功率、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适配高压直流架构方向发展。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积极把握行业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围绕高功率、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第三代半导体应用、高效液冷兼容设计、独立电源柜(sidecar)、高压直流输入等核心服务器电源(PSU)技术方向进行布局,以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为行业客户提供高性能的服务器供电方案。

    未来,公司将继续紧密跟踪服务器产业升级趋势和AI产业增长机遇,积极把握国产替代机会,并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以优异的技术实力、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领先的成本竞争力,持续挖掘存量和增量客户需求。

    (3)其他电源:探索延伸新领域布局,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公司坚守电源行业,围绕电源技术不断开拓新应用领域,包括锂电类电动工具及家电充电器、纯电交通工具充电器、大瓦数动力电池设备充电器、化成分容设备等。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电源业务营业收入为3.23亿元,同比增长0.41%。上半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公司积极开拓新领域产品布局,叠加新客户导入,其他电源业务收入整体保持平稳。

    报告期内,其他电源业务毛利率为18.58%,同比减少1.20个百分点,主要系部分新产品导入初期毛利率水平较低。

    在锂电类电动工具及家电充电器领域,公司除了稳固在客户中的原有供应占比外,将努力通过项目经验、产品质量、产能配合、交付能力等不断拓展已有客户的新项目,提高在存量客户中的供货比例,以及持续拓展出新客户新市场,实现业务板块平稳向上的发展。

    此外,公司投入开发的新产品在客户开拓上取得初步成效,电动两轮车及三轮车领域的动力电池充电器、大瓦数动力电池设备充电器等业务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公司将继续凭借自身研发创新优势,积极探索和研究新产品、新技术,进行产品延伸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和群体,助力业务实现多元化布局。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集中采购”的模式。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电阻电容、磁性材料、线材、外壳等,公司结合现有订单、市场部预期及库存物料等因素综合预测未来一段时期的采购需求,进行集中采购,并制定了《合同管理规定》《供应商付款管理制度》《采购控制程序》《原材料、外协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进料试验和检验控制程序》等管理制度。

    2、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以销定产,即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公司生产计划部门对生产进行总体控制和管理,及时处理订单在执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保证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公司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具体活动和资源,以达到对质量、产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完成生产计划。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存在少量的外协加工和劳务外包。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直接销售和贸易商销售,公司不存在授权经销业务模式。公司销售以直接销售为主,存在少量贸易商销售。公司直接销售是指向终端品牌商直接销售和向电子制造服务企业直接销售;贸易商销售是指公司与贸易商签订销售合同,贸易商客户在有采购需求时直接向公司下达采购订单,采取买断方式与公司交易。

    4、研发模式

    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已建立较完善的研发体系及系列产品研发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面向不同的细分市场领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通过标准系列—定制化产品—区域性安规认证的分层研发模式,兼顾研发效率与精细度,不断丰富相关的产品种类,在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获得利润的新增长点,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粘性,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公司研发流程主要包括RFI、立项评审、EVT、DVT等研发设计阶段,以及PVT等生产测试阶段。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大客户资源丰富与粘性高,打造品牌知名度

    公司业务注重全球布局,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客户包括LG、HP、沃尔玛、谷歌、Roku、Honeywell、Technicolor、Sagemcom、TTi等;境内知名客户包括浪潮信息、大华、海康、和硕、星网锐捷、富士康、比亚迪、华勤、联想、新华三等。

    知名客户对供应商考察要求较高,公司在质量控制、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交付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表现均得到客户充分认可,经过长时间及严格的认证、测试过程,公司已与知名客户达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粘性高。

    随着下游市场集中度提高,市场逐渐倾向具有质量管理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和较高研发能力的电源制造企业。公司将不断夯实原本的优势,提高研发技术能力水平、质量管理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增进内部管理水平。

    2、牢牢把控质量控制,产品获得多国多项认证

    公司始终把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电源产品质量关乎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者的安全性,同时公司下游客户大多为全球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对电源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公司致力于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全面质量(TQM)品质管理思维,专门设立品质中心,在研发、采购、生产、外协、售后等环节均设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

    公司凭借产品的优秀品质,得到了下游知名客户认可,彼此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先后获得“深圳质量百强企业”“深圳市质量强市骨干企业”“深圳2017年度质量事业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公司在对电源产品品质的长期坚持下,业务广泛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获得准入国际市场的资质,通过诸如中国CCC、新加坡PSB、韩国KC、日本PSE、墨西哥NOM、南非NRCS、美国UL、美国FCC、德国GS、欧盟CE、印度BIS、俄罗斯EAC等多国和地区的产品安全及电磁兼容认证。

    3、研发团队与体系逐步完善,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深耕电源领域多年,具备多学科的深度研发能力,擅长整合多领域技术进行综合研发创新。公司配置有全功能、全方位的研发与产品综合性实验室,产品技术参数均可实现自主设计、检测、实验,保证了研发速度与品质标准。

    公司在深圳、杭州、上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能更高效配合客户,提升公司整体研发服务水平。依托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公司的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28项发明专利、162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外观设计专利、96项软件著作权。

    公司根据电源产品的市场特性及技术特点分别建设多个研发团队,精准服务客户,确立从平台化标准品到精准定制化的研发策略,以客户精确需求研发立项,研发部门执行“技术指标-市场回报”双轴管理,技术方案由研发负责人管理,市场回报由业务负责人管理,在业务团队的协调下,公司研发团队直接对客户负责,达到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的平衡。

    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进一步完善研发内部体系,分设项目研发和预研团队。项目研发团队在跟踪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现有产品性能,提升客户的合作意向,及时捕捉客户项目需求并反馈给预研团队。预研团队负责跟踪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并结合客户提出的新需求,进行前瞻性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储备。有助于公司联合产业上下游变化进行分析并调整方案,促使公司不断保持研发技术领先,并能将创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有效的产品中,加速项目研发团队争取客户进而推动销售增长,获得市场回报。两支队伍互相协作,形成良好的技术和信息循环,增强公司在研发上的综合实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欧陆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