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首创证券(60113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多重压力下实现温和修复,依靠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整体企稳向好,但由于内需不足、房地产底部盘整、外部博弈持续加剧等多方面因素,经济发展仍受挑战。证券行业监管态势趋严,行业整合加快,头部效应增强,证券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决贯彻“强基固本、稳中求进”的战略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稳健”与“进取”双轴驱动,坚定推进“以资产管理类业务为核心引领,以财富管理类业务和投资银行类业务为两翼支撑,以投资类业务为平衡驱动”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在加强合规管理和注重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发挥业务优势,强化市场拓展,加强内部协同,推动公司各项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继续向多资产、多策略转型,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投研和客户服务能力,在市场逆境中展现出稳健经营的能力,管理规模持续增长。固定收益自营业务有效把握市场机会,精准调整投资策略,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核心特色业务优势持续巩固的同时,公司投行业务继续深耕北京市场根据地,挖掘业务资源,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能力。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深耕细作,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积极向财富管理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397.79万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24.22万元,同比增长2.80%。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542.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37.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7%。
(一)资产管理类业务
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全资子公司首正德盛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及参股公司中邮创业基金公募基金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实现收入25339.4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9.74%,同比下降54.06%。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支持,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行业发展环境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发展环境呈现一定复杂性。债券市场方面,经济基本面韧性构成收益率底部约束,市场在资金面与关税扰动博弈中经历复杂波动,呈现“交易盘主导、配置盘弱化”特征,优质资产“资产荒”压力犹存;股票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格局,但中美经贸关系反复成为核心扰动源,显著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并增加投资难度。在此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私募资管计划规模小幅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管业务规模为6.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69%。其中,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较上年末下降5.30%;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较上年末增长6.61%;资产支持专项计划2.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2%。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发行份额同比下降20.34%。截至报告期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34.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8%。(数据来源:Wind数据,基金业协会)【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
1.资产管理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持续优化以信用债投资为主的固定收益业务结构,同时积极推进多资产多策略转型布局,管理规模稳步增长,以信用债投资为主的固定收益产品风险抵御能力不断提高,利率、权益、“固收+”等多资产布局取得新的进展。债券及权益资产投研能力持续提升,及时跟踪市场变化、调整投资策略,把握市场机会,主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进一步深化及拓宽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优秀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的代销合作,以及央国企、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直投类客户合作;高度重视合规风控工作,强化业务数字化水平,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及业务合规风控管理能力。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费收入和超额业绩报酬收入。2024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处于牛市,10年期国债价格较当年初大幅上涨,公司资管产品超额业绩报酬收入贡献突出;2025年同期,债市开年进入低利率水平后呈现宽幅震荡,受上述债券市场行情影响,公司资管产品超额业绩报酬大幅缩减,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2.38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虽有所降低,但资产管理规模稳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处于存续期的资产管理产品只数为842只,产品净值规模为1654.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9%。分产品类型来看,公司不含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在内的资产管理产品只数775只,产品净值规模1240.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达到100%。
其中: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只数722只,产品净值规模1045.95亿元;单一资产管理产品只数53只,产品净值规模为195.00亿元。公司专项资产管理产品只数为67只,产品净值规模为413.45亿元。
2.私募投资基金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首正德盛开展私募投资基金业务。首正德盛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不断提升募集资金能力和管理能力,报告期末管理的私募投资基金数量为15只,较上年末增加1只;私募投资基金管理规模8.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
3.公募基金业务
中邮创业基金系公司参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持股比例为46.37%。中邮创业基金的产品类型主要分为公募基金产品和特定资产管理业务。中邮创业基金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截至报告期末,中邮创业基金存续产品只数92只,管理净值规模881.33亿元。其中:公募基金产品只数56只,管理净值规模737.88亿元;专户理财产品只数36只,管理净值规模143.45亿元。
(二)投资类业务
公司投资类业务根据投资品种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新三板做市业务和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投资类业务实现收入81894.58万元,同比增长56.07%。其中,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收入63698.18万元,同比增长2.77%。
债市方面,报告期内,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累计上涨1.05%,债券型基金指数累计上涨1.07%。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持续存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因此,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延续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总基调,通过专项债、特别国债、税费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进行信号传导,财政持续发力的预期逐渐增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政策工具箱不断充实,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针对性。虽然在1季度资金面有所收紧,但随着2季度以来,特别是5月宣布一揽子货币政策增量措施,现券市场随着货币市场回暖。相较于2024年,2025年上半年债市呈现出低收益、高波动的特征。上半年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2024年年底上行26BP至1.34%,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BP至1.65%,10年期与1年期国债利差收窄29BP,曲线整体平坦化。
股市方面,报告期内,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76%,深证成指累计上涨0.48%,创业板指累计上涨0.53%,科创50指数累计涨1.46%,北证50指数涨幅达到39.45%,领跑A股市场主要指数。三板成指累计下跌0.22%,三板做市指数累计上涨13.73%。A股市场宽幅震荡,整体呈现“N型”震荡上行态势,不同指数表现有所分化。(数据来源:Wind数据)
1.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继续在向FICC全面进阶的战略框架下,巩固“固收+”核心优势,深化全资产谱系布局。自营投资业务方面,于可转债、可交换债、REITs等多元化细分方向实现突破,对投资组合收益形成有力补充。此外,公司前瞻性地推进大宗商品及衍生品业务布局,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为未来有序构建全品类资产配置能力奠定了重要基础。资本中介业务方面,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主动响应外汇交易中心要求,持续稳定地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自获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质以来,公司持续深化分销网络布局,拓展服务能力。
2.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以绝对收益为目标,持续推进去方向化的权益资产配置思路;持续完善内部投资研究和投资决策体系,重点提升深度研究水平;继续深挖符合长期政策导向、基本面相对稳健和估值相对合理的行业品种进行投资和储备。面对市场波动率较高,板块轮动速度较快的情况,公司通过仓位控制、分散投资、多策略配置以及对冲保护等策略,平抑了投资组合的大幅波动。
3.新三板做市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升综合交易能力,优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做市标的,完善项目全流程管理体系,持续提升专业化做市服务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三板做市企业数量22家,行业排名第14名;其中,创新层企业18家,占比81.82%。
4.另类投资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首正泽富使用自有资金,从事《证券公司证券自营投资品种清单》所列品种以外的股权投资、新三板投资、私募基金投资等另类投资业务,以及公司保荐项目跟投业务。报告期内,首正泽富坚持稳健配置及价值投资的理念,谨慎扩展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业务规模,加大新三板及北交所战略配售业务投资规模,重点布局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截至报告期末,首正泽富存续投资项目89个,总投资金额70665.16万元。
(三)投资银行类业务
公司的投资银行类业务主要包括:股票保荐及承销、债券发行承销、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报告期内,投资银行类业务实现收入8842.91万元,同比增长38.54%。【市场环境】
经过2024年IPO市场的深度调整,2025年上半年IPO市场进入温和复苏态势,反映出政策引导下资本市场入口端活性逐步修复、企业上市信心明显增强的积极信号。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融资总规模为7628.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2.91%,融资家数为144家,较上年同期减少3.36%。其中,IPO融资规模为37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6%,融资家数为51家,较上年同期增长15.91%。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受理175家首发申请,较上年同期增加143家,增幅达446.88%。
债券一级市场方面,债券发行总规模实现同比增长。2025年上半年,利率债发行规模同比上涨20.06%,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上涨6.40%。受监管对城投融资趋严的持续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8.37%。证监会主管ABS发行规模同比上涨32.29%。
【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
1.股权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监管要求,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全面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业务,深化北京根据地战略,聚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客户,强化业务协同策略,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业务实现革新突破。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完成124家推荐挂牌项目,持续督导挂牌公司101家,其中创新层企业32家,占督导挂牌公司总数的31.68%。公司依托新三板财务顾问业务积累,筛选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作为重点项目跟踪推进,项目储备日益丰富。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调整业务管理组织架构,持续加强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投行业务质量控制及合规管理水平。
2.债券承销及资产证券化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强拓展重点区域债券承销业务,积极开拓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担任主承销商完成的债券承销数量为80只,主承销金额为133.00亿元,行业排名35名,较上年同期上升1名(Wind数据统计排名)。公司积极拓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报告期内作为计划管理人共发行34只ABS产品,发行规模206.74亿元;作为计划销售机构,共销售40只ABS产品,销售规模183.21亿元,发行规模和销售规模均进入行业前10名(Wind数据统计排名)。
(四)财富管理类业务
公司财富管理类业务主要包括:代理买卖证券业务、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代销金融产品、两融业务和期货业务等。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巩固和加强大财富管理业务体系和专业能力建设,财富管理类业务实现收入22023.97万元,同比增长23.21%。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行情,市场交易较活跃。全年沪深北三市股票基金单边交易量192.25万亿元,同比上涨65.73%;期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4.96%。期货市场方面,交易活跃度上升。2025年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4076413725手,同比增长17.82%;成交金额3397278.36亿元,同比增长20.68%。
1.财富管理业务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包括代理买卖证券业务、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代销金融产品、两融业务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践行“金融为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强化金融科技应用,加强内部机构协同,加快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贴合市场动态与客户需求,全力深化客户服务。加速构造以“固收”和“固收+”为核心优势的金融产品体系,同时加快打造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团队,搭建标准化、多元化的投顾产品体系,帮助客户实现多资产多策略配置,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目标。同时,公司加快“番茄财富APP”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迭代升级,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稳定、便捷综合金融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户客户超4万户,期末客户总数超84万户;截至2025年6月底,番茄财富APP总注册用户数、月活用户数分别同比增长21.90%、52.17%。上半年代理买卖股票基金交易额421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41%;期末融资融券余额(不含息)为28.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86%,两融期末维持担保比例为272.66%,维持担保比例适中,业务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财联社2025年度华尊奖“最佳成长财富管理奖”、最佳投顾团队奖;新浪财经“最具创新性投资者服务机构”;公司数智化运营平台项目荣获“鑫智奖·2025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优秀案例奖”。
2.期货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首创京都期货开展期货经纪业务和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首创京都期货积极优化经纪业务展业模式,在持续拓展商品期货业务的同时,加大对金融期货的业务布局,丰富公司客户结构及多元创收。按照“回归资管本源、坚持主动管理、体现期货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原则,聚焦CTA、MOM两大产品线,努力将资管业务打造成为公司的品牌业务、优势业务。报告期内,首创京都期货经纪业务代理买卖成交金额达4028.13亿元,同比增长60.29%;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34.77%。
(五)研究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巩固“一所一中心”的买卖分拆研究格局。
其中,研究发展部以“内外兼顾、差异突围、深度协同”为战略重点,一方面,在激烈竞争环境下,通过聚焦特色行业,打造差异化研究能力,对外服务机构客户,增强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承担对内服务的重要职责,为经纪、投行、资管、自营等条线提供投研支持,通过深度研究增强业务部门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效率,提升公司整体业务协同力。
公司投资与产品研究中心立足“买方研究”,在市场研究、策略开发、资产组合配置等方面为公司投资类业务赋能;对国内外资本市场的经营环境、监管政策、发展趋势等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研究,为公司经营决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建议;基于价值判断,甄选出优质资产组合,提供资产配置的合理建议,为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提供研究支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