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鲁泰A(00072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今年以来,全球消费需求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影响给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环境,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定实施“提质增效”和“全面国际化”两大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报告期内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27亿元,营业利润4.1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6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6亿元,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分别为-0.12%、117.58%、112.44%、-14.45%。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经营模式、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变化。
报告期,公司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AAA级信用企业”,获评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颁发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的“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公司品牌价值位列纺织服装鞋帽行业第9位。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渠道开发,打造多元化市场布局
重视国内外市场开拓,积极推进休闲面料及多品类服饰的开发与销售,开拓工装、校服等消费市场及线上销售渠道,同时提供服装相关品类产品一站式解决方案,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凭借生产实力与产品品质优势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借助东南亚现有海外生产基地优势,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发力度,持续释放海外基地产能、参加各类型展会,不断打造新产品、开发新客户,同时注意防范和分散贸易风险。
(二)依靠创新赋能,推动高端化产品体系
建设推进研发体系改革,借助全产业链及国内外生产和设计开发平台,不断完善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体系,围绕产品功能性提升、绿色可持续产品开发及加工技术研究,持续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和研究体系。重视技术成果转化、战略客户定制开发、以及麻类、弹力类新素材面料和裤装、女装面料的新产品开发,保持公司在全球中高档面料市场的优势地位。报告期,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2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6项。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多层次人才储备
公司与各层级教育院校,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实行“订单培养”“双元制”办学,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公司与高校开展科研专项合作,积极参与攻克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为人才提供行业前沿研究课题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和培养青年高端科研人才。另一方面,重视海外生产基地属地化人才队伍建设,各产品线开展丰富多样的专业技能培训,助力全员技能水平提升。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合作相结合的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遇考验,面对需求端偏弱及境内外市场的挑战,我国纺织行业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外贸转型升级,在国家积极的宏观政策支持下,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基本平稳,出口在重压之下保持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数据,上半年,我国居民衣着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1%,从出口数据方面看,1—6月,我国纺织品累计出口7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服装出口734.6亿美元,同比微降0.2%。我国纺织行业依托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先进制造优势以及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在复杂的外部形势下持续巩固和积累发展韧性。展望下半年,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纺织行业企业需立足“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的发展定位,积极防范和化解外贸领域风险挑战,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推动纺织行业全年平稳运行。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具有综合垂直的产业链和国际化布局。公司拥有纺纱、漂染、织布、后整理至成衣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良好的高档色织面料生产环节的品质管控能力。公司业已在海外设有生产基地、设计机构以及市场服务机构,可以整合配置国际化资源,发挥国际化产业布局优势,凸显公司色织面料生产的领先地位。
2.拥有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和高标准的管理体系构架。公司自1995年起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WRAP环球服装生产社会责任标准、STeP可持续纺织品生产、GOTS全球有机纺织品认证标准、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HIGG环境和社会责任模块认证以及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实现了公司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更好地提高公司的绩效和能力,公司逐步导入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构建了“大质量”体系,推动管理创新,确保了公司的运营质量。
3.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高水平的技术合作平台。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平台,坚持自主创新,并与科研院所、高校、战略客户和重要供应商长期开展技术合作和联合产品开发,坚持前沿技术储备和应用技术革新并重,持续强化以商业价值实现为导向的新产品开发,逐步提升技术研究和产品集成开发能力,不断为行业贡献更多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技术和高品质产品,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