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纺标(87312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提供轻纺产品检验检测相关技术服务的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主营业务为纺织及轻工产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纺织仪器检定校准以及试验用耗材销售等。检验检测业务覆盖纺织品、服装、鞋类、皮革制品及箱包等领域,主要客户涵盖国内外品牌服装及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中央企业、政府机关等,测试产品应用场景除日常使用、工业应用外还包括军工、航天、极寒等特殊领域和环境。此外,公司还研制并代理销售纺织标准物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客户对纺织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需求。
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为客户提供检验检测来实现盈利,公司通过制修订纺织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优势,开展检测技术研究,纺织标准的宣贯与咨询,加强与目标客户的沟通,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稳定并拓展客户群体,从而实现公司盈利最大化。
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为:1、直销模式。公司设有市场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客户的业务与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对重点客户定期走访维护,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并及时对系统相关信息进行维护,通过不同渠道,拓展新的客户。2、代理模式。公司客户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为更好的拓展业务及降低销售成本,公司与具有一定客户资源的代理商进行合作,有助于公司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公司的服务模式是在通过样品接收或现场采样获取样品后进行检验检测,在完成检验检测并经多级审核后向客户交付报告,交付方式主要为电子邮件、快递等。
公司的研发模式是以自身科研力量进行项目研发,公司在纺织标准、检测技术、检测仪器等方面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科研主管单位的科研计划项目,紧密围绕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密切跟踪国内外标准和法规发展动态,及时开展前沿检测技术研究并转化为标准成果。
在报告期内、报告期末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七、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秉承战略定力,在稳固和深化既有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全方位挖潜提质增效,经营业绩总体保持平稳。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8,797.2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5.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5.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9%。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39,594.86万元,较报告期初下降0.31%。
创新驱动技术革新,赋能未来发展之路。研发团队将“市场和客户需求”作为研发的出发点,聚焦纺织服装产品绿色、环保、舒适性研究。继续利用暖体假人进行服装热阻测试,并结合热感知、热舒适模型,对保暖产品的热舒适性进行科学评价,提升市场竞争力;确定产品的“适穿温度”,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穿着指导。研究绿色环保型生物基纤维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测试技术,重点聚焦可降解涤纶纤维加速水解试验,优化方法参数,完善相关标准。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害物质清单”,及时掌握最新的安全标准和管控要求,重点研究“有机锡等物质的测试方法”,致力于从源头控制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保障消费者安全。
数智赋能提质效,数据融合创价值。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不断优化全业务数字化平台的各项功能,为公司发展赋能。通过优化主业务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易用性,进一步助力工作效率提升。同时,引入自动化、智能化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数智化解决方案全面融入到实验室生产的各个环节,并持续推进关键环节数智化场景落地实施,实现以数据为驱动的效能跃升。
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培育新增长动力。公司积极开拓新业务领域,用前沿技术与优质服务开辟行业发展新赛道,在暖体假人、汽车内饰检测等领域持续发力,以创新实践为引擎,持续为客户创造多元价值,更为行业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公司引进国际领先的出汗暖体假人系统,可精准模拟人体与环境热湿交换,依据国际国内标准对服装、睡袋等产品进行热阻、湿阻测试。该平台助力企业优化产品性能、加快研发进程、降低成本,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服装舒适性研究发展。浙江中纺标获上汽大众实验室认可,具备汽车内饰材料力学、耐久、化学等80余项检测能力;此外,还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共建汽车用纺织品认证研究中心和健康技术实验室,聚焦车内健康选材、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提升内饰品质与安全性,为汽车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深化品牌价值内核,树立行业标杆地位。公司以强化品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结合“标准、检验、检测、计量、认证”核心业务及暖体假人、汽车内饰检测等新增服务,系统推进品牌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多元化主题活动,包括行业研讨、联合发布、展会等形式,深化与产业链各方的协同合作,助力品牌在目标市场的深度扎根。品牌传播方面,有效整合自媒体矩阵与权威传播资源,联动行业专业力量,针对细分领域打造特色传播内容,持续彰显品牌的专业特质与创新能力。通过上述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市场影响力,更推动了业务合作的拓展,增强了客户黏性,为公司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稳固了行业优势地位。
(二)行业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为检验检测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开展的检验检测业务所属行业分类为“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中的“74专业技术服务业”,细分行业为“7450质检技术服务”。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质检技术服务”(行业代码M745)。检验检测是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检测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7月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3,057家,同比下降1.4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共4,875.97亿元,同比增长4.41%,出具检验检测报告5.51亿份,同比下降8.66%。其中,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41,280家,占机构总量的77.80%,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10,090家,占机构总量的19.02%。民营检验检测机构33,892家,占机构总量的63.88%。截至2024年底,小型检验检测机构40,395家,同比减少1.93%,占比76.14%;微型检验检测机构10,612家,同比减少0.09%,占比20.00%。小微型机构合计占比96.14%,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从统计数据看,2024年检验检测行业服务营收在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机构总量与小微机构占比首次出现了下降;与上年比,平均每家机构营收增加51.51万元,平均每份报告营收增加110.89元,表明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报告的“含金量”明显提升,这反映出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集聚度有所提高,释放出“减量、增效、聚能、提质”的积极信号,表明检验检测行业正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行业呈现量减质升态势,行业“小散弱”现象初步得到扭转,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势头,为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有利于检验检测市场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推动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做优做强,同时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激发内生活力,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避免行业无序过度竞争,促进检验检测市场秩序持续规范向好。我国检验检测发展潜力大,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2、纺织品检测行业情况
(1)纺织品检测行业概况
公司所处的细分领域为纺织品检测。纺织品的质量状况与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在整个纺织行业的生产流程中,纺织品检测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其结果直接决定了纺织品能否安全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纺织品检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能够有力地推动整个纺织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增长态势,从2018年的53.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4.62亿元,纺织品检验检测细分领域市场呈现稳健的发展态势。
(2)纺织品检测行业产业链情况
在整个纺织产业链条中,纺织品检测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纺织品检测细分领域的市场发展与纺织行业景气度息息相关。2025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平稳发展态势,在复杂外部形势的淬炼中持续巩固和积累发展韧性。2025年1-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营业收入22,716亿元,同比下降3.0%;利润总额672亿元,同比下降9.4%。规模以上企业纱、化纤、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0%、4.9%和0.3%,布产量同比持平。2025年1-6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99,219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7,426亿元,同比增长3.1%,实物商品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2025年1-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其中纺织品出口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8%,服装出口735亿美元,同比微降0.2%。
(3)纺织品检测行业发展趋势
无损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正在逐渐被无损检测技术所取代。这些技术包括射线、超声波和红外线等物理检测手段,能够全面检测纺织品的内部和表面,或分析其成分,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可持续实践。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纺织品检测将涵盖环境影响评估,包括用水量、生物降解性检测和碳足迹分析,以支持可持续采购实践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纺织品检测设备和流程将更加集成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方法改进,纺织品的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需求将得到更好满足,从而推动纺织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迈进。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是纺织品细分检测行业重要参与方,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38)国内对口单位及主席单位、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洗涤整理和拒水试验分委会(ISO/TC38/SC2)秘书处、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纤维和纱线分委会(ISO/TC38/SC23)秘书处及主席单位,国内承担着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9)、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TC209/SC1)、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会(TC209/SC4)和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606)等秘书处,以及中国计量协会纺织分会工作。
公司在深圳、浙江、福建、江西设有子公司,辐射全国主要纺织产业区域,构建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凭借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人才队伍及知名专家,完善的标准化资源和一流的实验环境,实时跟踪国内外最新标准检测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公司在开发新的检测服务项目等方面紧跟国际趋势,引领国内先进水平。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逐步在国内检测领域建立起自己的平台和品牌影响力,成为我国纺织领域公认的标准研究、产品检验认证、仪器计量开发和试验耗材研制发行的中心,是我国纺织品行业起草标准最多的企业之一,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