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曼卡龙(30094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的行业
公司所处的珠宝首饰零售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仅对该行业实行宏观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
我国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珠宝首饰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对高档消费品的消费,兼具保值属性和彰显个性的珠宝首饰,成为中国居民的消费热点。从珠宝零售额增速看,珠宝零售额增速与GDP增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经济稳定发展与收入持续增长将带动珠宝消费增长。
伴随年轻消费者和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个人消费提质的需求逐步升级,年轻一代的珠宝消费习惯更趋于日常化,能够在多种情景下提高珠宝产品的复购率,为珠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行业发展情况
(1)珠宝首饰市场整体情况
珠宝首饰业内一般将珠宝首饰定义为使用贵金属材料、天然玉石珠宝以及人工玉石珠宝加工而成的,有一定价值并以装饰为主要目的首饰和工艺品。珠宝首饰种类主要有黄金首饰、铂金首饰、钻石首饰、玉石首饰等。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2024年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按销售额计算,2024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为7788亿元,同比下降5.02%。其中,黄金产品市场规模约为5688亿元,约占整个珠宝市场的73%;钻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30亿元;玉石市场规模约为980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948亿元,同比增长11.3%。
(2)黄金饰品市场发展情况
我国从2002年建立上海黄金交易所以来,逐步建立了一套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为平台的现货交易,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为平台的期货交易,以及以商业银行和珠宝首饰店为主体的零售业务的黄金市场综合体系。从产品结构上看,黄金饰品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珠宝产品,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199.826吨,同比下降26%;金条及金币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2025年上半年,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上半年加权平均价格为725.28元/克,较上一年同期上涨41.07%。中国黄金首饰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随着市场开放及生活水平提高,首饰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黄金的保值功能重获关注,成为消费者购买金饰的另一个考虑因素。
随着黄金首饰的设计和工艺不断推陈出新,黄金饰品的产品风格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端庄大气,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的黄金饰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3)钻石镶嵌饰品市场发展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年轻消费者逐渐掌握消费自主权,钻石镶嵌首饰成为其最喜爱的珠宝品类之一。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2024年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据中宝协统计,2024年我国钻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30亿元,同比下降约28.3%。2024年,我国培育钻石产量约为2200万克拉,同比上涨144.44%,占全球总产量的63%。随着国内在培育钻石消费市场的文化推广、创意设计、价格体系、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不断深入,未来培育钻石消费市场空间广阔。
(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消费主体年轻化趋势驱动珠宝行业价值重构,悦己型消费引领复购新周期
随着千禧一代(80后、90后)、Z世代(95后)消费群体的崛起,珠宝首饰行业正经历价值逻辑的深度重构。年轻消费群体凭借其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消费理念,正在重塑行业市场格局,推动产业步入以个性化表达为核心的新消费纪元,消费观念上的偏好引领了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的趋势。年轻消费者成为推动增长的主力,根据贝恩公司测算,预计到2025年这部分消费者将贡献70%的销售,珠宝首饰及奢侈品产业进入了全新的消费时代。
相较于传统客群对珠宝保值属性的诉求,新生代消费者更注重消费行为带来的情感价值与审美共鸣。其消费决策呈现明显的去仪式化特征,将珠宝配饰视作日常穿搭的重要组成,用以彰显个人风格与生活态度。这种消费观念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珠宝消费的时空限制,使得高频次、轻量化的日常消费成为可能。
在此背景下,“悦己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在重构珠宝消费场景。年轻群体通过珠宝消费实现自我取悦与个性表达的需求,不仅拓宽了产品的应用边界,更建立起持续性的消费黏性。这种由情感价值驱动的消费模式,有效激活了珠宝产品的复购潜能,为行业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2)个性化需求强烈,新技术推动消费热情
随着年轻消费者群体的不断壮大,在产品款式、材质工艺等选择上个性化需求更为强烈。在黄金市场上,2021年我国黄金市场“古法金”“花丝工艺”等消费热情不断上升,技术创新推动黄金饰品时尚化发展。在钻石市场上,培育钻蓝海市场逐渐被打开,相比于传统天然钻石,培育钻在款式设计、色彩选择上更为多样化,更能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个性化的需求,环境友好属性明显。目前全球培育钻零售端主要在美国,其次在中国和欧洲,随着消费者对培育钻的认知的提升,将推进培育钻持续渗透和规模化发展。
(3)数字化浪潮下的珠宝行业全渠道营销革新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商业时代,珠宝零售行业正经历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深度变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社交媒体、直播电商、内容平台的蓬勃发展重构了传统消费场景,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消费生态。珠宝企业通过构建全域数字化营销体系,实现了品牌价值传递与消费体验创新的双重突破。
(4)供应链管理成为珠宝首饰企业重要经营手段
从珠宝首饰行业的供应链来看,主要涉及到原材料开采、加工冶炼、毛坯加工、珠宝首饰制作、仓储、配送和销售等环节。珠宝企业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缩短供应周期,降低运营成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知名珠宝品牌都将毛利较低、投入较大的中间加工环节部分或全部外包,专注于溢价较高的前端设计、品牌运营及后端的营销网络建设。供应链管理已成为珠宝首饰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全流程品控强化了品牌溢价能力,为企业在差异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战略支撑。
(5)消费需求多元化驱动品牌战略升级,垂直细分赛道加速分化
纵观品牌的发展路径,品牌基本从宽泛到不断细分以聚焦核心人群。不同的品牌服务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企业通过研究细分领域核心人群的需求向他们提供更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在此过程中,品牌需重构用户洞察体系,通过动态捕捉圈层消费偏好,在材质研发、工艺设计、服务体验等环节形成专属价值主张,未来将逐步走向品牌细分时代,珠宝企业需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适应细分时代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竞争激烈,除了知名境内品牌外,港资和外资品牌的进驻也加剧了行业竞争。此外,行业内还存在较多知名度低的小型珠宝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公司目前在珠宝首饰行业属于进一步向全国拓展的区域性强势品牌。公司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区域市场较为强势的珠宝品牌。已在属地市场建立起集产品研发、终端运营、客户服务于一体的高效协同体系。凭借对核心客群消费文化的深度理解,成功打造轻奢时尚的产品矩阵,形成显著的品牌认知壁垒。在向全国市场拓展过程中,公司将延续“精准定位、精准聚焦”策略,逐步实现重点城市圈层的深度渗透,构建全国品牌影响力。
公司凭借稳健的发展、日臻成熟的品牌形象,先后荣获“中国珠宝首饰业驰名品牌”“珠宝行业优秀企业”“2020年JNAAwards年度零售商大奖”等奖项,成为了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首饰类特许生产企业和特许零售企业。
(四)公司主要业务
曼卡龙是一家集珠宝首饰创意、销售、品牌管理为一体的珠宝首饰零售连锁企业,主营业务是珠宝首饰零售连锁销售业务。公司专注于珠宝品牌建设,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公司拥有“MCLON曼卡龙”“凤华FENGHUA”“OWNSHINE慕璨”、设计师品牌“ātman”“宝若岚”等珠宝首饰品牌。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素金饰品及镶嵌饰品。
公司秉持“创新、简单、踏实、诚信、客户第一”的经营理念,将曼卡龙珠宝品牌定位于“每一天的珠宝”,打造都市时尚女性成为人群中的“每天
亮点”。公司将“年轻、轻奢、色彩、情感”的珠宝理念融入到产品创意中,聚焦于年轻消费群体,为顾客提供可以轻松拥有、具备轻奢时尚内涵的珠宝首饰。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数字化珠宝品牌的领跑者”。发展至今,公司布局企业数字化战略,用数据驱动经营和管理,已是一家数据化珠宝平台公司。公司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从中国珠宝行业中脱颖而出,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公司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产品的时尚感及设计感,并以不断追求创新设计为品牌核心竞争力。曼卡龙为消费者提供紧跟时尚潮流,又极具设计内涵的珠宝饰品,成为更了解现代新女性需求的时尚珠宝品牌。
(五)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素金产品和镶嵌产品,素金主要包括计克类、计件类(即一口价)黄金饰品等,镶嵌饰品包含钻石饰品、天然及人工玉石珠宝饰品等。公司的四大核心黄金品类为手工花丝、时尚黄金、DIY和黄金点钻系列。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的原创态度和时尚设计,明星主题系列有凤华系列、娇玉系列、黄金戒指系列、蝴蝶系列、傲慢与偏见系列、恋恋风情系列、蔚蓝系列等产品,覆盖东方时尚和现代审美两大赛道。
(六)报告期经营概述
曼卡龙珠宝作为中国珠宝行业的区域性强势品牌之一,其核心战略目标是从区域性品牌建设为全国性品牌,并致力于成为中国数字化珠宝品牌领域的领跑者。公司坚守“每一天的珠宝”这一品牌定位,专注于打造融入日常生活场景的珠宝饰品,并聚焦于年轻时尚的轻奢珠宝市场,深度研究年轻消费者对时尚珠宝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整体战略部署,以数据驱动经营与管理为核心,通过持续强化产品力与品牌力建设,以及实施精准营销策略,积极推动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发展。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9.97万元,同比增长35.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5.90万元,同比上升28.46%。报告期公司积极推进“曼卡龙@Z概念店”终端建设项目,围绕核心城市核心商圈,打造“个性、时尚、科技、好玩”的门店,建立品牌背书以加强全渠道消费者的新鲜感、信任感和复购率。
1、通过全域创新营销,打造曼卡龙以年轻审美为标识的东方时尚品牌新范式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以“年轻审美”为核心优势,以“原创设计”为竞争壁垒,依托跨界联名、文化赋能与场景营销三大引擎,成功打造多款行业现象级爆品,不断强化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心智占领,推动品牌价值实现跨越式提升。面对珠宝行业日益显著的年轻化、日常化趋势,公司积极响应消费者对文化自信与社交货币的需求,聚焦东方审美体系,持续通过元素创新与工艺升级,将中式文化、艺术与情感融入产品设计,夯实“东方时尚”定位。
在文化融合与品牌创新方面,公司与杭城地标文化建筑德寿宫达成合作,以宋韵美学赋能珠宝设计,推出“西湖食景,金喜杭城”系列产品,将南宋美学与地域饮食文化融入黄金饰品,重塑杭城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同时,品牌于德寿宫内设立巨型凤冠艺术装置,提升消费者沉浸式文化体验,成功打造热门打卡地标,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创意对话。公司对于文化赋能的实践,不仅有助于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也实现了公司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品牌进阶。
在情感消费与品牌战略层面,公司围绕520节点推出蔚蓝系列新品,以海蓝宝石为核心元素,呼应“蔚蓝航海系”春夏穿搭风潮,传递“忠贞不渝”的爱情理念。通过打造轻仪式感与穿搭热点,“串联”场景向往、礼赠需求、情感表达的消费路径,强化产品情绪价值与色彩美学。合作小红书官方IP,有效引爆社交话题,深化了蔚蓝系列“自由浪漫、氛围感、仪式感”的产品形象。基于黄金中药养生系列在市场上获得的积极反馈,公司与百年国药品牌方回春堂携手推出中药养生联名系列,契合当代用户情感化与健康化消费需求。通过线下商场及文创场馆的快闪活动等场景化营销手段,高效触达年轻群体,将传统养生理念以现代、时尚的方式重新诠释,提升了产品文化表现力与市场话题度,强化了品牌在细分赛道中的竞争优势。
在跨界创新与年轻化战略布局中,公司于7月再度联手二次元IP《盗墓笔记》,推出多维度产品系列矩阵,积极探索“黄金收藏”与“谷子经济”的融合模式。围绕“重逢之约”这一情感化主题,品牌深入融合“谷圈”文化及二次元审美体系,通过整合化的传播策略,实现了较好的营销效果,获得千万级曝光,有效打破圈层壁垒,引领“黄金谷子”这一新兴消费风潮。公司紧密把握年轻消费市场动向,创新推出“啡黄腾达”“人生Bee不可少”及“萌宠系列”等产品线,以创意与萌趣表达强化情感共鸣,深化了品牌年轻化、场景化的战略定位,持续提升用户黏性与市场影响力。
公司将继续聚焦Z世代消费偏好,以产品设计力、文化融合力和营销创新力为核心增长引擎,不断拓展跨界联名矩阵与全渠道消费场景,通过持续强化品牌质感与情感价值,进一步巩固在珠宝行业中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2、线上赋能线下,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发展
公司致力于线上战略,扩大电商销售渠道,通过现有渠道深度合作、新渠道拓展、直播带货等营销方式全面提升线上销售规模,同时通过搭建线上新零售平台,赋能线下消费,通过提升线下门店的体验感反馈促进线上销售,实现全渠道协同发展。报告期公司电商(线上业务)营业收入8.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线上收入占报告期营业收入的55.83%。
公司线上业务继续优化品类结构、持续研发有竞争力的产品,快速提升及优化产品内容素材,同时布局直播电商渠道。公司对直播板块进行升级,通过内容场、货架场、直播场联动,借势热点和消费趋势塑造影响力,有效地传递品牌的调性和服务,凸显品牌价值。报告期内持续提升线上品牌的竞争力,一方面持续快速地研发新品,保持曼卡龙在产品线的优势,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品类结构,提升高毛利商品的研发和动销占比,从而提升整体毛利。
报告期公司重点提升线下门店运营能力,提高同店效益;公司通过直营+专柜门店SI形象升级、优化品类结构和货盘升级及门店精细化运营,直营专柜毛利率同期提升2.57个百分点。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实体自营门店营业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在加快整体营销网络建设的同时,公司进一步优化门店、加盟商以及供应商管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凭借品牌优势、质量优势及渠道优势,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曼卡龙品牌的全国性扩张。目前公司已布局18省3市,报告期新增的省外门店占比78%。上线了智能化的远程巡店系统,支持实时视频监控,实现实时发送、远程指导,并迅速呈现成果;同时启动了高销项目,增强销售团队的业务能力,从而提升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拓展华东、华中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拓展新渠道市场,省外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31%。公司持续推进新零售布局,通过线上渠道,结合优质内容分发、渠道KOS及达人矩阵、达人探店等方式为门店高效引流,实现从引流、转化到复购的业务闭环。根据年度规划,今年内上新SCRM中台系统,实现全渠道会员打通和会员体系升级,借助全渠道会员标签和自动化营销能力,更精准、高效且个性化地触达、沉淀和服务会员,构建“效率”和“温度”平衡的全域会员运营和服务体系。
公司开店策略是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开设直营店,其他地方拓展加盟。公司拓展省外加盟市场,建立以省级加盟代理为枝干,市级加盟代理为补充的全国加盟开发网络,聚焦省外门店增长,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和门店优化。全门店接入公司中台系统,通过加盟商BI报表,实时监控核心经营指标。2025年上半年,加盟渠道成功拓展新市场;重点突破核心区域、核心城市、核心商圈及核心渠道,迅速以标杆渠道引领加盟渠道延伸,有效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加盟拓客采用“科技、数据、标准化”模型,积极发展跨区域经营的大客户,助力代理商突破本地化局限,全面进军全国市场。报告期,部分客户已从原有的区域加盟扩展至全国多个省份,初步达成跨区域经营的目标。公司通过提供完善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和标准化运营体系,协助加盟商实现高效运营与精准营销,显著提升了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下半年,公司将加速推进加盟渠道业务布局,打好“细分”差异化竞争王牌,承接更多加盟商的转型需求。
3、布局企业数字化战略,用数据驱动经营和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以“全链重构、生态共赢”为核心,以全域生态化、全链数字化思维贯穿珠宝产业链,系统推进全渠道珠宝一体化综合平台建设,全面升级数字化战略,从构建基础数字化能力迈向打造“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业务赋能平台”。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与前沿技术,公司持续赋能品牌、产品与运营管理三大核心领域,驱动业务创新、效率提升与用户体验变革。
公司构建了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全渠道运营体系,线上收入占比已超过50%,并全面打通企业微信与CRM系统,搭建起融合社交媒体运营、KOL内容共创与精准广告投放的传播矩阵,形成多触点用户覆盖网络。线下门店同步推进智慧化升级,打造沉浸式购物场景,依托全渠道打通的会员系统,完整记录消费行为轨迹,有效提升“线上下单+线下体验”模式的转化效率。通过构建“内容种草—线上互动—线下体验—社群运营”的消费闭环,公司不仅实现了流量转化效率的提升,更在Z世代群体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认同。在消费升级与国潮复兴的双重趋势下,公司的数字化能力正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推动企业向体验化、个性化与智能化方向持续演进。
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供应链韧性、营销精准度、产品创新力及组织效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1)构建全域协同的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基于阿里云构建核心数据业务中台,形成“精前台+强中台+快速反应后台”的敏捷运营模式。通过企业微信集成业务中台与BI分析系统,实现高效的企业沟通、客户服务与移动办公在线化,显著提升内部协同与决策效率。体系实现对消费者的精准触达与深度洞察,为全链路运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2)打造敏捷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依托数字化陈列系统,实现商品虚拟展示、门店陈列与库存的可视化监控及智能预警。应用智能分仓与动态库存优化算法,实现库存资源最优配置,提升周转效率,降低滞销风险与库存成本。通过优化现货仓布局,支撑80%货品实现“次日达”,大幅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与客户满意度。
3)深化精准互动的数字化营销体系:重点布局小红书、抖音、支付宝等核心流量平台,构建“公域引流+私域运营”矩阵,通过内容营销与爆品策略实现精准获客。深度整合会员、商品与门店数据,精准指导产品研发与营销资源投放,提升营销ROI。实践“线上精准引流+线下场景体验”模式,打破渠道壁垒,满足消费者无缝购物需求,增强品牌黏性与转化效率。
4)加速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数字化研发:建立用户共创与敏捷研发机制,联合消费者、KOC与KOL参与产品共创,确保研发贴近用户需求。通过数字化中台打通市场分析、设计研发、内容生产与渠道运营等环节,促进跨部门协同与产品创新。
5)推行数据赋能的数字化培训与组织管理:通过引入门店现场管理系统与AI培训系统,结合巡店机制,强化培训-督导闭环,提升门店管理效率。持续完善“数据采集-分析-反哺”闭环体系,推动员工能力数据资产化,以消费者偏好数据反哺业务决策,实现业务流程数据闭环与AI技术深度应用。在自动化提效方面,应用“AI+RPA”技术实现招聘、舆情监控等流程90%自动化,释放人力资源聚焦高价值任务。在数字员工应用方面,部署数字人解决流程断点与重复操作,提升工作流程效率与连续性。
通过系统构建四大数字化支柱,公司实现了内部数字化提效与客户数字化赋能,全面支撑企业数字化战略落地与规模快速扩张,初步建成全域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持续巩固在珠宝行业的领先优势。
4、加强产品整体规划能力和核心设计能力的输出
公司秉承时尚轻奢的品牌定位,以年轻消费者为核心目标群体,围绕年度战略规划及春夏与秋冬两大消费周期,系统开展主题系列与产品线的研发工作。基于对年轻消费者审美偏好、佩戴场景与情感诉求的深度洞察,研发团队以差异化创新为驱动,构建覆盖日常穿搭、情感表达与文化创意等多维场景的产品矩阵,并整合线上线下消费行为分析、趋势追踪与热点捕捉机制,建立“趋势预判-快速打样-动态优化”的敏捷开发流程。报告期内,团队为曼卡龙主品牌及慕璨、宝若岚、曼卡龙凤华等子品牌研发款式千余款,有效补充和优化了产品结构,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特色产品。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共持有外观设计专利92项、作品登记证书611项及软件著作权3项。
公司持续聚焦核心客户,夯实特色产品系列,将年轻审美、社交互动、文化传承与非遗工艺融入产品设计中。其中“凤华系列”上半年创新引入福禄双生及如意点钻概念,依托多项专利与非遗手工花丝工艺,传递文化价值。公司还深度洞察社交媒体情绪热点与圈层文化趋势,通过携手德寿宫、方回春堂及与热门IP“盗墓笔记”的二次合作,成功触达Z世代圈层,面向核心人群,公司注重以“创新工艺+文化传承”突破价格标签,聚焦价值认同,凭借重材质、高工艺与高创新的研发实力,锚定文化资产认知,构筑高端市场壁垒。
5、在组织、人才、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持续变革
公司紧密围绕战略转型、业务数字化与全渠道增长的核心目标,成功推动“战略共识共创”并深化组织与人才变革,构建了以业绩增长为导向的2.0人力资源体系,为公司战略的落地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公司级目标分析,我们系统梳理并优化了决策机制、组织架构与职能体系,确保组织模式与未来业绩目标高度匹配。通过立体人才盘点,结合用人画像与任职标准,综合人格测评、价值观、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及业绩等多维评估,精准识别关键人才,制定有针对性的晋升、培训与优化方案。战略共识进一步明确,同步推进组织与决策机制变革,构建以用户洞察、数字化运营和全渠道服务为核心的新能力模型,强调人才年轻化与实战化双轮驱动。
在零售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持续完善梯队建设与全职业周期分层培训体系,涵盖入职、产品知识、技能提升及领导力等课程,帮助员工掌握流行趋势、新品工艺及消费者沟通技巧。依托移动学习平台,实现碎片化、定制化学习,加速员工能力跃升。岗位技能认证与明确职业路径有效激发成长动力。公司还推出“重点门店提升项目”,借助OKR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整合货品、陈列与精准培训,推动业绩突破。引入AI智能培训平台,通过场景模拟与实时反馈大幅提升实战转化效率,缩短销售技能养成周期,标志着人才培养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从整体业绩出发,公司推动核心团队就目标与使命达成高度共识,实现组织上下同欲,推进产品线创新与聚焦,打造敏捷战队,并将个人目标与组织强度关联,开展公司级核心项目攻坚。实施极简考核与高目标高激励机制,构建绩效执行数据跟踪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过程复盘质量,并对数据预警问题及时干预。公司还借助资本市场工具,结合市场变化持续优化考核激励体系,增强员工积极性与主动性。
(七)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报告期销售模式
报告期公司销售仍采用自营和加盟相结合的方式,较以前年度销售模式未发生变化。
(1)自营模式公司自营业务包括实体店和电商业务,其中实体店包括直营店和专柜,电商业务主要通过天猫、淘宝、快手、京东、抖音等第三方平台在线上进行产品销售。
(2)加盟模式加盟销售模式下,产品的所有权归属于加盟商,加盟商签收货品后,公司确认收入。公司对加盟商的销售采取款到发货的结算方式,即买断销售,加盟商从公司购入商品后,通过“曼卡龙”品牌加盟店进入零售终端市场,最终销售给消费者。
(3)委托代销模式公司与代销商签订委托代销协议,公司将代销商品发至代销商处代销,代销商品归公司所有。代销商按月制作代销清单,公司按照代销清单结算并确认收入。
报告期公司经营模式和影响经营模式的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公司将继续强化管理,优化渠道建设,提升管理质量与水平。
3、采购模式
(1)报告期主要采购报告期内公司采购模式分为黄金现货采购、成品采购和其他。报告期内,黄金为公司主要采购的原材料,采购供应商主要为金交所、珠宝首饰生产商等,且均为现货交易。本报告期公司采购金额共计144404.4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05%,主要因黄金原料的采购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0.90%。
(2)报告期主要原料黄金、钻石的采购途径及采购数量情况主要原料采购方式及途径报告期公司黄金采购总量为177.00万克,较去年同期下降3.07%。报告期公司钻石采购量为4197.49克拉,较去年同期上升135.39%,公司原材料均为境内采购。
(八)报告期内实体经营门店的经营情况
1、报告期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自营门店
2、自营门店包含直营店与专柜。
2、报告期门店变动情况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终端门店覆盖浙江、江苏、安徽、天津、山西、陕西、湖北、北京等区域,数量共计247家,其中2025年1-6月新增门店23家,关闭门店11家,净增加门店12家。
2.1新增及关闭门店情况报告期公司新开自营门店6家,新增自营终端营业面积243.22㎡,新开门店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80.77万元,销售毛利41.95万元。
报告期公司新增加盟门店17家,新增加盟门店营业面积437㎡,新增加盟门店在报告期内形成的公司营业收入3194.16万元,毛利349.88万元。
2.2关闭门店对报告期的影响2025年1-6月,因经营带来的门店优胜劣汰,公司共计关闭11家门店,其中加盟门店关闭10家,专柜关闭1家。
报告期关闭门店在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47.08万元,关闭门店在上年同期对应的营业收入1120.36万元,以此计算关闭门店对报告期营业收入影响额为-173.28万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的0.11%,关闭门店对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及业绩的影响较小。
关闭门店对报告期营业收入的影响分析
(九)报告期线上销售情况报告期公司电商(线上业务)营业收入86843.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00%,线上收入占报告期营业收入的55.83%,较去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本期公司通过快手、淘系[注1]等渠道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线上销售规模。
(十)报告期末存货情况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64581.34万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9.66%。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967.09万元,存货账面净值为63614.25万元。因受原料价格影响,公司本期库存商品上涨较多,报告期末库存商品58803.51万元,较报告期初上涨19.65%。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聚焦年轻女性,产品定位轻奢时尚
公司产品紧密围绕品牌定位于年轻女性消费群体,为其提供不同场景和情感需求的产品。公司倡导珠宝产品与场景进行搭配,拓展购买场景,引导消费需求,与传统财富保值、婚嫁类珠宝形成差异化竞争,让年轻女性能够轻松拥有日常佩戴的首饰产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年轻消费群体审美观、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女性财富支配能力的提升,日常搭配类珠宝产品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精准的品牌定位和聚焦的年轻女性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司产品紧密围绕年轻女性消费群体,深入研究该群体的喜好和需求,以“快速推出新品、快速迭代”的方式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于时尚珠宝的需求,打造“快时尚”的消费潮流。相比于宽泛消费群体定位的同行业公司,聚焦公司目标群体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产品研发,让产品取悦于目标客户。
2、全渠道融合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成果显现
公司是行业内较早开始布局全渠道融合新零售业态的企业之一。公司基于阿里云架构的业务中台系统实现了全渠道库存数据的打通,各种外部销售和传播平台的安全快捷地对接,并对平台订单的统一管理,变原来低频到店消费为高频线上欣赏和随机购买,增加消费者购买机会和频次;公司通过应用相关营销平台,对会员管理、智能导购、消费者购买行为等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有效提高了营销活动的有效性。
公司不断加强全渠道融合的战略布局,通过线上引爆,线下体验的方式,打造了“指爱针”“凤华”“中药养生系列”等全渠道爆款产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顺应年轻消费者购买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公司全渠道融合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公司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
3、拥有产品整体规划能力和核心设计能力
产品规划是体现一家珠宝企业品牌定位和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产品研发中心由产品研发、产品企划、产品内容三个板块构成。公司年度重点主题产品由内部完成产品研发的策略及方向,由内部和外部设计师基于研发策略确定元素、主题、形态、价格等核心因素后进行产品设计。公司以年轻消费群体为目标客户,品牌定位轻奢时尚,为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款式新颖度、时尚度、个性化的需求,公司每年度有千余款SKU上新,通过提高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提升消费者的复购率,打造珠宝饰品“快时尚”的消费潮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4、用数据驱动运营和管理的运营优势
公司以“全链数据耦合”为核心,公司利用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构建新零售模式,搭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2019年开始,公司基于阿里云架构的业务中台系统上线,该中台系统打通各主要环节的业务数据,逐步实现从供应商端到销售的数据透明化,从而提高业务执行效率,准确、快速响应数据分析需求。
此外,公司通过应用GIC营销平台,对会员管理、智能导购、消费者购买行为等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该平台对消费者的用户特征、个人偏好、销售活跃度等进行多维度数据分析,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更精准的推送营销活动,提高营销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引导产品规划和备货效率。
鉴于此,公司已完成新零售平台的搭建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实现透明化数据运营和管理、会员精准触达和激活、线上线下融合销售;通过技术手段让一线员工可以通过该平台与消费者进行实时沟通、产品推荐和销售实现,有利于解决广告费用和广告效果无法量化的问题,使广告投放变得精准和高效节约。
5、人才培训和多重人才梯队激励机制
公司每年组织多次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根据岗位分为入职培训、提升培训、产品培训、储备管理层培训、管理层培训等。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流行趋势和产品动态、掌握新品知识工艺技术,以便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公司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岗位技能认证培训,根据门店不同岗位开展针对性培训,通过APP对不同岗位分别设立覆盖知识和技术的岗位课程,员工可通过手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升。通过上述学习平台,各级员工和管理者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为公司稳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重点门店重点提升项目,落地重点门店,通过OKR数据决策分析,制定个性化的行动计划,配合货品、陈列、培训等支持,实现业绩增长。
公司持续引进互联网、数字营销、内容创意、数据分析、数字化人才,提升互联网和数字化程度,实现数据驱动的经营和管理。公司推动人才年轻化培养项目,大力引进年轻干部和核心骨干,优化组织机制,推行合伙人模式、项目制小组。升级公司文化,公司强调客户思维,数据化思维,强化文化对创新业务的驱动作用。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提升效率。公司大力启用年轻干部承担工作,实行项目制运作和考核模式,锻炼和提升年轻人才。为了更好地激励中高级管理人员,促进他们跟随公司长期发展,着眼公司的未来,公司对于中高级管理人员实行短中长期多元化激励,根据业绩和项目情况,开展专项激励、年度奖金、市场化奖励和股权激励等。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