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铁建重工(68842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隧道掘进机、轨道交通设备和特种专业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租赁和服务业务,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铁路、轨道交通、水利水电(含抽水蓄能)、矿山等,这些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关联度较高。2025年上半年,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新”和“两重”项目迎来重大政策机遇,促使高端地下工程装备行业稳定运行的有利因素增多。行业呈现铁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托底,水利水电、矿山等领域提供增量,设备更新、新能源替换和“出海”形成长期有效支撑。行业主要驱动因素及变化情况如下:
铁路市场,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今年以来,宜涪高铁、长赣铁路、伊宁至阿克苏铁路、黔桂铁路增建二线、温州至福州高铁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5月,国铁集团首次发布《铁路隧道全工序机械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积极推行铁路隧道施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强化了机械化配套等设计要求,并突出凿岩台车开挖、钻锚注设备锚杆施工、拱架安装台车钢架安装等全工序机械化施工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获得长足发展,并由快速发展期转向高质量、可持续平稳发展期,预计未来投资和新开工项目有所减少。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2,381.48公里,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20.70公里;新增运营线路6条,新开通段或既有线路的延伸段11段,有城轨交通新线、新段或延长线开通运营的城市9个,分别为杭州、重庆、宁波、太原、天水、广州、南昌、绍兴、沈阳。
矿山市场,2025年上半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连年增长态势,比去年同期增长3.4%,与公司产品紧密相关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4.4%和46.2%。随着矿山装备在“大型化、集群化、智能化、无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化”转型之路上坚实迈进,以及全球矿业投资的增加,预计未来矿山装备市场存在一定的增量空间。
水利水电等新兴市场,建设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水利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329亿元,实施各类水利项目3.44万个,新开工水利项目1.88万个。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采用截弯取直与隧洞引水结合的施工工法,将有效拉动地下工程装备新需求。下一步,水利部将聚焦国家水网建设和“两重”水利任务精准发力,指导地方全力以赴抓项目、筹资金、稳规模、惠民生,加快在建重大工程建设进度,努力扩大水利有效投资。
海外市场,当前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重点,海外景气度明显回暖。中国工程机械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282.8亿美元,同比增长9.4%。“出海”已经成为国内工程机械厂商的首选,随着全球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我国逐步深化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合作,叠加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国产设备全球渗透率逐步提高。
(二)主营业务情况
1.隧道掘进机业务
公司生产的隧道掘进机主要包括土压平衡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机、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多模式掘进机、顶管机、竖井/斜井掘进机、异型断面掘进机、软岩多功能掘进机、隧道出渣皮带机9大系列,共195余项类型产品,主要应用于隧道、巷道、竖井、斜井等的开挖、掘进、支护一体化施工,开挖直径覆盖φ0.5-φ23m。
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家“两重”领域实现多型号重大装备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品牌价值。超大直径敞开式TBM“江汉武当号”成功应用于引江补汉项目,研制成功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千米竖井掘进机“钢铁脊梁号”等。公司针对主驱动制动结构痛点,实现钻机环形梁一键翻折设计等多项创新技术突破,为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提升设备实用性打下坚实基础。
2.特种专业装备业务
公司生产的特种专业装备主要包含隧道钻爆法施工装备、隧道冷开挖装备、矿山装备、高端农机和高原装配式智能建筑。钻爆法隧道施工装备涵盖超前预报、超前处理、开挖、初期支护、仰拱、二次衬砌、救援等隧道施工全工序及隧道施工机器人等30个系列、180余个型号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市政、地铁等工程领域。冷开挖装备方面,研制了钻劈台车、悬臂掘进机、预切槽设备等隧道非爆破开挖装备10余种产品。矿山装备方面,研制了煤矿岩巷掘进、煤巷掘进、非煤矿山等60余种型号产品,涵盖采掘、支护、运输和骨料加工等矿山全工序系列化产品,应用于矿山等工程领域。高端农机主要为智能六行采棉机、采棉打包一体机、高端青贮收获机、番茄收获机等装备,应用于我国棉花、番茄、玉米采收和牧草、苜蓿等多种饲料作物的收获作业。高原装配式智能建筑方面,公司致力于以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数智化与工程化等技术优势,打造酒店、住宅、办公、康养、大空间、移动房、驻勤、睡眠舱、提质改造等九大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国产首台天鹅式二臂凿岩台车、国产首台三臂钻锚注台车、国产首台管道智能吊装一体机等3项新产品顺利发货;全新升级的钻爆法隧道装备市场反响良好;推出全球首个纯电动隧道施工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包含高原型纯电动凿岩台车、拱架台车、湿喷台车及除尘台车等系列产品;2025年5月,公司推出新型高原空间站智能建筑、文旅和工程可移动房、增压增氧睡眠舱等系列产品,以技术赋能高原人居环境改善,系统性解决高原反应,为重大高海拔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3.轨道交通设备业务
公司生产的轨道交通设备主要包括道岔、弹条扣件、闸片和闸瓦、预埋槽道、摩擦材料和特种零部件等,并重点发展新型轨道交通轨排和道岔(磁浮轨排、磁浮道岔等)、检测技术装备(磁浮巡检机器人、跨座式单轨轨检仪等)、车辆段智慧运营等产品系列,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相关工法与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产品主要运用于高速铁路、地铁、城铁、中低速磁浮等轨道交通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99种整组道岔新产品开发,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4.69%。首次开发的60kg/m钢轨小号码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高锰钢组合辙叉成功应用于重庆地铁和深圳地铁项目;完成肯尼亚、阿根廷门多萨、香港地铁等共13种新产品开发,完成阿尔及利亚、巴西、墨西哥等共21个项目50余种型号道岔的方案设计。弹条扣件实现韩国SKL系列、E型系列及道钉产品研制,并实现批量供货;完成马来西亚槟城轻轨捷运项目和巴生港项目、阿尔及利亚项目、坦赞铁路修复项目、湖南路桥非洲项目扣件产品的方案设计。锚固支护系统在高原高寒铁路实现批量供货。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1-6月,国内业务方面,面对下游有效需求和内生动能尚待修复的局面,公司抢抓“两新”和“两重”项目发展契机,总体实现稳中有进。海外业务方面,各国局势及关税政策复杂多变,全球贸易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刻重构,公司凭借海外本土化技术服务优势,推动整体解决方案落地,良好经营态势未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7亿元,同比增加0.71%,归母净利润7.35亿元,同比增加1.73%;4-6月实现营业收入24.81亿元,同比增长3.03%,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3.84%。
1.聚焦装备强国,筑牢发展根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与行业深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巩固高端装备领域龙头地位。隧道掘进机板块,超大直径敞开式TBM“江汉武当号”等盾构机服务引江补汉工程,助力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建设;特种专业装备板块,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战略,为国家能源综采项目如袁大滩煤矿、陶忽图煤矿和枫香岭矿等重点工程提供先进智能化掘锚装备,提升行业整体效能和安全性,推动煤炭和矿山产业向安全、绿色、高效发展转型;轨道交通设备板块,助力渝黔高铁顺利开通,为邵阳至永州、上海至南通等铁路项目提供高速道岔、弹条扣件等关键设备,为国家干线铁路骨架建设提供重要装备支撑。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新签合同/中标额77.27亿元,同比增长3.15%。
2.发力“五新”业务,注入新质动能。新技术方面,通过设计优化、成本控制、精益质量、绿色升级、智能升级等举措,实现公司新一代钻爆法隧道施工装备迭代升级,产品先后应用于宜涪铁路、中吉乌铁路等;新市场方面,做深做细国内区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销售网络和渠道,上半年拓展国内新客户26个,海外新客户7个;新领域方面,公司产品持续拓宽下游应用,上半年在燃气输送管道等新领域如川气东送项目实现盾构机的销售突破;新服务方面,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上半年在配件销售、现场服务、再制造等后市场业务承揽实现规模提升;新产业方面,重点开发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全球空白的产品,大力发展战新产业,从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装备等发力。
3.拓展海外市场,打造增量空间。目前,公司海外业务已实现掘进机、钻爆法施工装备、矿山装备、轨道系统装备、高端农机等34种产品的销售,全系列产品进入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主销的掘进机产品已累计突破28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顺利完成澳门轻轨、新加坡地铁跨岛线、土耳其巴巴卡亚引水隧道、意大利那不勒斯高铁等项目掘进机设备的工厂验收及产品发运,充分展现了公司在全球工程领域高效可靠的项目交付能力。2025年上半年,隧道掘进机新突破埃及、赞比亚和西班牙等市场,特种专业装备新突破南非和吉尔吉斯斯坦市场,公司完成海外新签合同/中标额18.39亿元,实现海外业务收入15.61亿元,同比增长181.43%,海外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比重32.41%,较去年同期提升20.80个百分点,海外业务收入及占比达到历史新高。
4.创新驱动发展,锻造核心引擎。报告期内,公司以技术突破重塑产业竞争力,推出“基础与关键技术”储备专项,鼓励主导产业开展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储备,成功打造全球首台千米级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钢铁脊梁号”、全球最大直径(Ф12.68m)土压平衡-双护盾组合式TBM、全球首台三圆组合管幕机“鹿城号”、全球首台高原型电动拱架台车、电动湿喷台车、低矮型矿用液压掘进钻车等一批新产品。积极研发复杂地下工程装备数字样机与数字孪生系统,形成公路铁路隧道、水利智能建造,矿山智慧采掘,轨道交通智慧维保及智慧工地等多场景数智解决方案,应用于多个行业重大工程。布局灯塔工厂建设,打造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并基于此形成的智能设备定制化生产能力,对外输出智能生产线和配套服务,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5.推进治理变革,释放价值效能。2025年是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公司紧抓改革攻坚窗口期,系统固化创新突破与机制革新成果,围绕“一定五新,六化六高”中长期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重构职业发展体系,建立可视化“个人资历得分+个人业绩积分+个人能力提升积分+岗位系数”的职衔评价模型,进一步激活组织活力。精细化管理与数智化转型提质增效,将精细化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链条,依托精益项目实施框架方案,推进数智管理项目落地。公司市场地位持续巩固,位列全球隧道工程装备制造商5强第1位,并位列中国矿山工程机械专业化制造商50强第1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