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金新农(00254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12:52: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金新农(00254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1、饲料业务

    2025年上半年饲料原料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但均价低于去年同期。饲料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豆粕,其价格自2020年至2023年持续上涨并处于高位,2024年下跌并于2025年01月见底。2025年02月-06月玉米价格受国内库存下降、美国关税争端下进口受限及养殖端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而有所上涨;豆粕价格前期受进口大豆到港量偏低及延迟影响而上涨,之后随着大豆到港量增加而回落。

    2025年上半年饲料行业产量同比有所增长。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4807万吨、3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6.9%,浓缩饲料产量为614万吨,同比下降1.5%。2025年上半年畜禽养殖存栏量回升带动饲料需求增长,饲料产量有所增加。

    2025年上半年饲料价格窄幅震荡,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受饲料行业竞争加剧及原料价格变动影响,2024年至2025年01月育肥猪、肉鸡等配合饲料的市场价格持续下降,2025年02月至06月维持在低位小幅上下波动,上半年总体市场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2、生猪养殖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全国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生猪出栏量同比微增。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其中猪肉产量3020万吨,占全国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2.36%;猪肉产量同比增长1.3%,增幅低于牛肉、禽肉产量增幅。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生猪出栏量增长幅度低于猪肉产量增长幅度,生猪出栏均重有所增加。据华安证券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01-06月,20家上市猪企出栏量10509万头,同比增长32.1%,增长幅度远高于行业平均增幅0.6%,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再次提升。

    2025年上半年商品猪价格持续下跌,仔猪价格先上涨后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01月-06月,活猪集贸市场价格从17.22元/公斤逐月下跌至15.29元/公斤,商品猪价格下跌主要受供应宽松而需求偏弱影响。2025年01-04月,仔猪价格受疫病、养殖户补栏等影响而略有上升,05-06月价格回落。此外,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调查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01月-06月猪粮比价由7.81持续下跌至6.16,生猪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持续缩窄。对此,农业农村部于07月召开座谈会强调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截至2025年06月末,生猪行业产能保持充足态势。2025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较2024年末略减,但总体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2025年0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244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相当于《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要求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的103.7%,仍然接近产能调控的绿色区域92%-105%上限。

    (二)公司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以饲料生产及生猪养殖为核心业务,在饲料营养、种猪繁育、生猪供给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公司饲料业务的主要产品系猪用饲料,按照类别可划分为全价料、浓缩料和预混料,按照生长阶段可划分为教槽料、保育料、小猪料、中猪料、大猪料和种猪料,公司产品覆盖了猪的各个不同生长阶段,其中:教槽料、保育料和种猪料为公司的核心饲料产品。公司已建立起全系列饲料产品,充分满足广大用户对猪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营养需要。

    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主要产品为种猪(纯种猪、二元母猪、种公猪)、仔猪及商品猪。

    2、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业务采取“母公司统一管理,子公司分散生产经营”的经营模式。

    (1)饲料业务

    采购方式:公司饲料业务设立“股份公司采购中心”与“分子公司采购部”两个层级,分为“集中采购”及“授权采购”两种方式,股份公司集中采购、分子公司根据授权采购。为保证采购质量、价格,由股份公司统一审定原料目录和供应商目录,在目录指定产品、供应商范围内实施采购,同时定期对目录进行评审优化,对于未列入目录而必须使用的产品在符合产品试验管理条件下按照《试验管理制度》管理,重大采购报采购委员会集体决策。

    生产方式:饲料产品由子公司当地生产。在股份公司的统一指导下,子公司在贴近下游市场的区域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自行组织生产,股份公司在品质控制、技术工艺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现阶段公司饲料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华南(广东)、华东(安徽、福建、浙江)、华中(河南、湖北、湖南)、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及西南(四川)等区域。

    销售方式:饲料产品由子公司当地销售。饲料销售主要分为直接向下游养殖户销售和通过经销商销售两种模式,以直销模式为主,但在下游养殖户较为分散、销售渠道相对不成熟的区域,则主要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在销售饲料的同时,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技术服务。

    (2)生猪养殖业务

    采购方式: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采购主要分为饲料采购和生猪养殖过程中所需疫苗、兽药等采购。饲料采购由公司统一规划,主要从饲料子公司进行采购;生猪养殖过程中所需的疫苗、兽药等主要由公司采购中心集中采购。通过统一采购的模式,节约饲料原料成本及兽药、疫苗等成本,并可以通过统一监测保证采购质量。

    生产方式:公司生猪养殖模式包括“自繁自养”、“公司+农户”合作养殖。自繁自养模式下,公司建立了核心群、扩繁群、生产群三级金字塔式较为完善的自繁自养良种猪繁育体系,实现自建猪场、引种、配种、分娩、哺乳、育肥和出栏的全阶段生猪饲养,并对各个阶段建立了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合作养殖模式下,公司为养殖户提供饲料、猪苗、药物和疫苗等,养殖户提供饲养场地、设施设备和劳动力,公司负责对猪只定向回收及销售,最终根据双方合同约定向养殖户支付结算款。现阶段公司养殖场主要分布在华南(广东)、华东(福建、江西)、华中(湖北)及东北(黑龙江)等区域。

    销售方式:公司的生猪销售依托总部销售部门并配合各区域种猪、仔猪及商品猪销售人员进行,主要将种猪销售给规模化种猪场,将仔猪销售给散养户及部分规模化猪场,将商品猪直接销售给屠宰企业及当地经销商。通过公司市场部的统一协调销售,可以统一销售价格、统一销售质量标准以及加强销售的稳定性。

    3、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稳存量、促增量”的发展战略,持续强化核心技术突破与运营效能提升。在夯实内生增长基础的同时,积极推进轻资产合作模式,为股东、员工及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598.84万元,同比增长10.38%。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饲料业务及生猪养殖业务,两者占上半年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97%和32.10%;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0.70万元,同比减亏43.74%;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542.12万元,同比转正。

    (2)具体经营情况

    1、饲料销量持续增长,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饲料销售收入159111.10万元,同比增长30.68%;饲料销量52.10万吨(不含内销14.80万吨),同比增长44.23%;饲料销售毛利率为6.98%,同比减少2.0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营销体系,通过打造专业化高效能的营销团队、优化客户结构、采取“精准营销+技术服务”多种销售策略、合作代工、探索反刍及禽料新增长点等多项措施,推动公司饲料外销量同比增长44.23%,远高于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7.7%增幅,同时得益于饲料销量增长,公司饲料产能利用率较去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单吨制造费用同比下降10%。但受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公司在部分区域的饲料销售均价同比降低,导致公司饲料销售收入的增幅低于销量增幅,饲料销售毛利率也有所降低。

    2、生猪出栏增加,养殖成本同比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销售收入76273.01万元,同比下降2.66%;生猪销量63.23万头,同比增长5.57%。其中,商品猪销量34.36万头,占比54.35%;仔猪销量28.49万头,占比45.06%,种猪销量0.37万头,占比0.59%,商品猪、仔猪和种猪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8%、20.11%、-83.37%。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销量增长而销售收入下降,主要原因系上半年市场供应宽松而需求偏弱,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5.03元/公斤,同比降低0.14元/公斤。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养殖精细化管理,完善标准化制度及操作规程,深入落实母猪体况管控、推行动态生产调度等,各种生产指标如配种分娩率、窝均活仔数等有所提升,商品猪销售成本同比降低1.34元/公斤。公司生猪养殖毛利率同比提升0.24个百分点,使得公司生猪养殖的利润情况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3、改革业务模式,发展轻资产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轻资产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业务。公司专门成立了创新事业部,依托公司原有养殖、营销体系和管理半径,重点推进家庭农场轻资产合作养殖,目前已初步完成在广东、福建、江西、安徽地区的布局,通过技术赋能、政企联动及金融配套服务等多元举措形成可持续的协同发展生态,带动合作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助力国家乡村振兴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良好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金新农成长的精神支柱。公司坚守“不辜负、有作为、走正道”的发展底线,倡导“以服务为根本、以管理为导引、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理念,牢记“科技兴邦、行业典范”的企业使命,秉承“伙伴天下、共同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打造“风清气正、面向未来”的干部团队。公司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营造了“团结互助、对事不对人”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充分挖掘、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基层、中层人员打通“诚实劳动、勤奋工作”的成长晋升通道,倡导“无边界、高速度、竭尽全力”的工作作风,推动公司一体化高效发展。

    2、良好品牌形象

    公司“成农”牌饲料在业内已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效应。公司“成农”品牌乳猪教槽料是公司的拳头产品,性价比高,口碑好,在规模化猪场用户群体中已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力优势明显。

    公司“天种”品牌有着五十多年的历史,天种种猪适应性强、好养、成活率高;“一春”品牌种猪产仔数高、健康程度高,是目前国内“双阴”(蓝耳、伪狂均为阴性)种猪体系之一。公司系列种猪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评为中国品牌猪,在种猪的遗传育种、疾病防控、精准营养、标准化养殖等方面走在种猪行业前列,受到众多大型养殖企业的青睐。

    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累计荣获多项荣誉:获评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多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及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等。

    3、核心技术优势

    金新农中心研究院以产学研合作为着力点,发展至今已拥有由数十余名农牧行业博士及硕士人才组成的核心研发团队,下属四大部门:营养部、育种部、健康管理部、科研管理部,研究范围涵盖动物科学、疫病防控、饲料科学、营养学等多个领域,用科技赋能养殖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具有金新农特色的科研体系,自主创新系列科研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农业部猪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学会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广东省生猪营养调控与育种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健康优质猪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NAS认可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

    饲料产品技术优势:公司饲料研发技术端,秉承自然为本、健康为先的全程营养理念,从母猪营养抓起,强化仔猪体质,降低断奶应激,采用发酵活性物质为主的无抗组合创新技术,匹配精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调控肠道菌群,为客户提供高效无抗饲料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聚焦核心产品技术攻关,在精准营养、发酵饲料上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精准营养、抗病营养、微生态营养三位一体饲料营养体系。作为国内教槽料的早期开创者之一,公司积累了多项仔猪营养相关专利技术,并不断进行迭代创新与产业化运用,新近开发的活性二代三好(好养、好吃、好快)教槽料产品,获得市场客户广泛认可。公司自2017年起先后承担2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围绕畜禽养殖绿色安全饲料饲养新技术研发,实现饲料全面无抗。

    种猪育种技术优势:公司拥有两家国家级核心种猪企业,育种历史悠久,并通过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育种项目,推广使用各项最新的育种技术,构建了一套完善的育种控制体系,建立了集猪精准营养、疫病防控、繁殖育种、设施设备、环境控制于一体的养猪技术体系。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长期开展育种合作,2015年合作启动了基因组育种工作,是国内最早开展基因组育种技术的现代化应用企业之一,2020年-2025年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在生猪“育繁推”高效育种体系构建与配套技术研发方向持续开展合作研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承担或参与了10余项市级以上生猪育种类重大项目的研发。

    4、区域一体化产业链模式

    公司已经在东北、广东、福建等区域形成了集饲料加工、种猪繁殖及扩繁、商品猪育肥的局部区域一体化养殖模式,实现封闭式管理及闭群生产,有效减少猪只转运及饲料运输环节,避免与外来猪只、物料的接触,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同时公司可根据养殖品种、生产流程以及猪只生产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营养方案,进而提高猪只生长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以保证高效生产、风险可控。

    5、信息技术优势

    公司坚持“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模式,推动业务与数智化的紧密结合,实现业务的数字化、关键设备的智能化,全面推进智慧养殖体系的建设,提高养殖效率。公司已建立包括SAPS/4HANA全业务系统、OA自动化办公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智慧农场3.0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整体信息化体系,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数字化管理思维,提升企业数字化办公效率,提高经营决策分析效果。同时,公司自行开发并建立养殖可视化管理平台、预警管理平台、智能洗消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提高了猪场安全防疫能力和管理效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新农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