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凤竹纺织(60049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处于纺织行业的中游,主营业务为生产、加工针织、机织色布、漂染、纺纱、染纱、印花加工,销售自产产品;从事环保设施运营;从事货物或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
(1)针织坯布,包括:
单面类:包括汗布、毛巾布、提花布、彩条布;
双面类:包括双面提花布、罗玛布、交织布、夹层布;
罗纹类:包括1X1罗纹,2X2罗纹,弹力罗纹、移圈罗纹等;抗起球绒布类,包括单刷单摇、双刷双摇、双刷单摇;
绒布类,主要为卫衣布。
(2)针织成品布,包括上述坯布及经编布、鞋材布。
(3)筒子色纱,包括全棉、涤棉、涤纶、腈纶、锦纶和粘胶丝等。
以上产品主要作为制作各种童装、运动服、内衣和外衣的面料。公司定位于中高档产品市场,全球采购、全球销售。
公司涉足的织造和染整业务是纺织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最终为服装业提供针织染整面料(主要为各种童装、运动服、中高档T恤和内衣生产厂家提供面料),存在一定的季节波动性,因公司定位于中高端产品市场,以品牌单和中高端校服为主,全年运行比较平稳,季节性波动不是特别大。
2、公司的经营模式:
原材料采购:公司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主要是棉纱、化纤类和染化料。公司制定有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及合格供应商名录,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采取招标、询价等方式实施采购;为维持正常生产,公司需要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安全库存,特别是棉纱、染料、助剂等原辅材料。为保证原辅材料质量和交货期,公司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以严格的供应商筛选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并逐步引进了竞争机制,对原辅材料比质比价,降低采购成本。
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经营模式,由销售部门根据销售计划统筹客户订单形成生产计划后下达至生产部门,实行按单生产;公司的业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产自销业务,即通过自行采购原材料,经过针织和染整后制成针织成品,自行销售;二是染整加工业务,即接受客户委托,将客户提供的坯布加工成成品并收取加工费。
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逐步加强自有品牌业务的经营,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吸收专业人才,不断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同时加强与上下游的联系,根据需求信息和流行趋势,通过订单模式掌握产量和库存,提高高档次、高品质、功能性、环保性面料业务的比重,强化产品的适销性和赢利能力。
3、行业情况说明:
(1)行业基本情况及公司行业地位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及中国证监会公布的2021年3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所属行业为“C17纺织业”。公司涉足的织造和染整业务是纺织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其中染整是针织面料生产的最后和最关键环节;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号召,公司围绕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两大主题,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淘汰部分较落后、浴比偏高的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公司的产品品质,降低能耗,建设国际先进印染生产线,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目前公司水、电、汽、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产设备已达到世界同行先进水平,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
公司在行内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英国ITS公司Intertek生态产品Ⅰ类认证、国际生态纺织品OekoTexStandard100认证(为福建针织漂染行业中第一家取得漂染筒子色纱和针织成品布Oeko生态纺织品标准婴儿产品及直接接触皮肤产品认证证书的生产厂家,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环保壁垒)。同时公司成立了福建省内首个纺织品检测实验室,公司检测中心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CNAL”认证。2006年凤竹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在全国针织行业中尚属首家。近年来,公司又通过全球回收标准(GRS)4.0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OHSAS180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HIggFEM工厂环境模块自我评估和验证等等。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情况、主要面临的问题及公司对策
报告期内行业发展情况、主要面临的问题具体如下:
1、作为经典产业、支柱产业,纺织行业与国家同频、与时代共振,围绕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纺织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在创新求索中不断强化规模体系优势,已构建起产业配套最完备、规模优势最突出的产业体系,成为扩内需、促消费,推动经济恢复向好的重要支撑,在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中发挥价值;
2、中国棉纺织行业已进入引领全球发展的阶段,正在从“大而全”到“强而韧”跃迁,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深层次矛盾更加突出,开始面临新的瓶颈。如要素成本攀升与投资回报率下降形成叠加效应,如存量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内卷化特征凸显,原料供应与价格波动下、微利经营成为行业常态,同时消费持续升级,需求更加多元;
3、从全球看,中国纺织在标准制定、价值分配、潮流引领等方面仍未形成与规模匹配的影响。如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缺失,行业话语权、议价权有待提升;如全球纺织产业链的核心标准仍由欧美掌控,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落后于产业发展需要与创新实践,2024“全球服装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中,中国以3.82%的品牌价值占比位居第7,与排名前三的法国(33.78%)、美国(21.86%)和意大利(11.88%)有较大差距,国内头部企业虽加速国际化布局,但市场影响、品牌认知仍以本土为主;
4、报告期印巴矛盾刚趋于平静,以伊冲突又骤然升级,地缘政治成为深度变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反复横跳,对全球经贸格局形成冲击。变乱交织成为当下国际形势的显著特征。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行业要以国内大循环更好牵引国际循环,推动内外市场高效联通,实现更大范围的市场循环和要素配置。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布局产能,构建自主可控、多元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同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治理,牵头、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在增强产业国际话语权的同时,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产业合作格局。
5、全球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双碳”目标与ESG评价体系正催生新的价值标准和资产形态。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全球产业竞合的重点领域。产业要素价值快速重构,环境资产成为可量化、可交易的新型生产要素。率先形成绿色增值能力和管理能力,就能在全球产业链的竞合中占得先机。绿色成为行业发展底色,“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推进。
公司对策
①把握国际局势动态、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宏观战略意识和危机意识,做好前瞻性判断,保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拓展自身对国际贸易投资地域的研究范围,在巩固好美欧、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中亚、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打造多元化出口格局;同时不断加强生产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②注重品牌建设,加强营销管理。实施大品牌消费升级战略,利用现有优势做大做强;加大新产品开发、工艺流程自主研发,坚持功能性、多用途、舒适性、新花色、新品种等面料的产品开发策略,不断提高面料的品质、档次和附加值,强化产品适销性;
③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技术升级。积极推动技术改造,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探索国内外高端智能技术,提高公司的产品品质,保持和提升竞争力;
④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加强管控力度。严格履行国家各项环保政策、采用治污减污、节能降耗技术,推行清洁工艺生产流程和废水回收利用,污水处理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颁布的环保标准。
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利益及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作力;优化公司薪资结构,增强企业正能量,帮忙员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以此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
⑥提早布局,秉着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理念,以智能、绿色为主题,加快升级改造,利用智能技术、绿色技术,已在安东投建现代化的新型的印染工厂并致力成为印染行业的标杆。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公司仍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产业创新升级方向,积极推动安东新厂各项系统建设工作,通过引进多项智能化、绿色化高端技术及装备系统,致力于打造纺织印染行业数字工厂标杆。在此基础上,公司继续完善现代化管理体系、优化产品订单结构、推进生产数字化管控、严控各项成本费用等,力争实现各项业绩指标,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在管理体系方面,公司继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上市公司最新监管要求,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未来将积极探索有特色的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做法,创建现代化管理体系,为公司正常经营保驾护航;
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继续秉承以“专注细节,成就完美”的品牌理念,以“努力为顾客提供更满意的产品”的质量方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专注提供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纺织面料展和行业交流考察,加强与上下游的联系,了解行业面料流行趋势,加强对功能性、环保性的新品种进行开发和市场推介,提高面料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订单结构,提高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品种比例,强化产品的适销性和赢利能力,从而在巩固原有客户群的基础上拓展优质品牌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生产管控方面,公司生产车间全部采用智能节能型生产设备,通过中控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引进光伏发电、废水废气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等,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能耗;在仓库末端,建成整体实现产线联动的立体化智能仓储系统,从材料入库至成品出库全流程的自动包装、机械手自动分拣分装、AGV无人叉车等全系统自动化24H封闭式运作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加强吸收专业人才,不断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并优化工人生产操作流程,降低错误率,提高生产效率。
在子公司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加强江西凤竹棉纺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和审批程序,明确岗位职责,通过科学配棉,降低原材料成本;通过加强生产管理,技术改造及提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提高棉纱质量;通过开发新产品、新客户促进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实现营业收入42,638.87万元,较去年同期46,160.12万元减少7.63%,主要是因下游需求不足,导致公司收入下降。公司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967.64万元,较去年同期662.64万元增加46.03%,主要原因系本年度销售毛利率上升,同时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公司实现净利润794.67万元,较去年同期603.09万元增加31.77%,主要系营业利润增加所致。
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74,400.97万元,较期初166,393.68万元增加4.81%。总资产的增加主要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增加。公司净资产111,606.47万元,较期初112,408.44万元减少0.71%。净资产的减少主要系本年度分红影响导致。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