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日收盘,科伦药业(002422)报收于40.11元,上涨10.01%,涨停,换手率3.11%,成交量40.66万手,成交额15.74亿元。
科伦药业9月1日涨停收盘,收盘价40.11元,涨停时间为14点47分,未打开涨停,截至收盘封单资金为1.01亿元,占其流通市值的0.19%。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85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0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7594.01万元。
管理层介绍上半年输液、非输液制剂销售及抗生素中间体、合成生物学发展情况,并回应仿制药与创新药研发进展。尽管输液和仿制药面临需求回落,公司通过加强准入与重点品种布局优化结构。抗生素板块需求趋稳,成本优势显著。川宁生物借助人工智能实现降本,成果有望推广。合成生物学进入销售元年,多个产品逐步放量。创新药研发进展顺利,商业化体系成熟,若医保谈判推进顺利,已获批及即将获批品种有望明年快速放量。
基础输液中塑瓶和密闭式软袋在非等级医院市场价格基本触底,等级医院市场价格保持稳定。肠外营养三腔袋上半年同比增长55.6%,预计全年维持高增长;粉液双室袋上半年增长64%,全年预期良好。
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已投产,车间成本较以往下降约20%,实现降本增效。全国超70%市场预计年底前完成输液带量联动,四川联盟和广东联盟已完成报量并进入报价阶段。
大输液竞争格局稳定,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科伦、石四药、华润双鹤、辰欣等企业全国排名稳定,科伦在局部区域领先地位增强。
第十一轮集采涉及公司约14个产品,多为新获批品种,对存量影响较小。过去三年仿制药营收利润持续增长,得益于集采放量和成本领先战略。今年上半年受第十批集采及续标降价影响,新中标品种尚未形成增量。公司仍稳定投入研发,重点布局优势品种。
川宁生物三大抗生素中间体中,硫氰酸红霉素需求稳定;头孢类中间体需求同比下降,但无新增产能,价格稳定;青霉素类中间体因疾病流行变化和新产能进入导致价格大幅下降,部分落后产能已停产,印度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公司对未来持积极预期。
受青霉素价格影响,今年业绩预计较去年大幅下滑,但价格已触底,四季度旺季将带来改善。2026年合成生物学产品放量及青霉素价格回升有望推动业绩显著改善。
AI在川宁生物应用取得进展,虚拟工程师调控发酵罐产量较对照组提升3%至5%,硫氰酸红霉素产线已全面接入AI系统,头孢和青霉素产线将陆续接入。AI还显著提升酶改造效率和活性,正逐步应用于研发工具。
传统抗生素中间体国内产能格局稳定,短期内难有规模化新增产能。印度通过PLI计划发展青霉素产能,但中国企业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未来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销售费用率整体下降得益于精细化管理和集采带来的费用节约。二季度费用率小幅上升因博泰创新药上市初期推广投入较高,剔除该因素后整体稳定。
研发费用中仿制药占比约35%,创新药占比约60%,其余为原料药等。未来创新药研发投入将随临床推进持续增长,仿制药研发投入预计保持稳定。
博泰目前有4个ND处于审评阶段,预计2025年上半年陆续获批,临床项目稳步推进。TM进展顺利,OptiDC平台工作按计划推进。已有三个药品通过国谈形式审查。N01进入医保后,作为一线用药将依托科伦在肠道领域的营销优势,实现年底至明年的稳步放量。
科伦药物研究院与科伦博泰生物分别聚焦不同适应症管线。非输液制剂板块创新药研发依托现有营销核心管线,集中在麻醉镇痛、中枢神经和抗感染领域,目前已布局十余项品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