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日收盘,璞泰来(603659)报收于23.84元,上涨6.33%,换手率6.24%,成交量133.29万手,成交额31.36亿元。
9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9亿元,占总成交额6.33%;游资资金净流入9669.22万元,占总成交额3.08%;散户资金净流入1.02亿元,占总成交额3.25%。
沪深交易所2025年9月1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璞泰来(603659)因非ST、*ST和S证券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的证券登上龙虎榜。此次是近5个交易日内第1次上榜。
2025年上半年公司涂覆加工业务出货量规模约47.7亿㎡,同比增长超过行业平均增速,主要系公司紧跟动力电池客户增量需求并进行产能配套,同时在消费和储能领域的出货量实现突破。预计随着基膜产能瓶颈缓解,涂覆加工业务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是行业内唯一形成隔膜基膜、涂覆材料、粘结剂、涂覆和基膜设备、涂覆加工等环节产业链闭环布局的企业,具备涂覆技术、效率、成本、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公司在产能规模、关键原辅材料自供及国产化替代、核心设备自供和技术改进能力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基膜设备通过自主集成设计实现突破,打破海外垄断。
四川紫宸一期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二期产能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计划于2026年投放。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四川生产基地未来将实现进一步成本下降。
2025年二季度,公司负极材料经营情况环比一季度有所改善;受限于四川生产基地产能爬坡,出货贡献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配合新产品起量,预计到2025年底盈利改善将更为明显。
硅碳负极可应用于液态、半固态及固态电池,已在消费电子、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批量使用。动力电池领域应用相对滞后,但随消费电子推广将逐步带动动力领域应用。公司持续推进硅碳负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认证与市场推广。
按电解质分类,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与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可细分为半固态与全固态。半固态电池保留液态溶剂,工艺与液态电池基本相同;全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工艺差异较大。国外主攻全固态电池,国内选择固液混合半固态作为过渡路线,对全固态研发正逐步加强。
公司在固态电池设备方面实现多项突破,包括搅拌机、干法成膜设备、干法复合设备、湿法涂布机、锂金属负极成型设备、叠片机、辊压设备、流化床等,已向部分国内外头部客户交付;等静压设备正在积极布局。材料方面,布局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LLZO、LTP)、复合集流体、半固态电解质复合膜等产品与研发计划。
目前PVDF产品供需相对平衡,价格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公司PVDF产品质量稳定,订单金额进一步增加;公司正进行产能扩建以满足需求,盈利情况相对稳定。
公司对各业务板块经营展望如下:负极材料方面,明年力争出货量目标为25-30万吨;涂覆隔膜方面,2025年及2026年力争出货量达100亿㎡和130亿㎡;基膜方面,目标为12亿㎡和20亿㎡;PVDF方面,目标为3万吨和3.5万吨。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设备业务在手订单含税金额超30亿元(不含发出商品),发出商品(含合同履约成本)约44亿元;随着订单履约与商品验收,该部分将在未来两年逐步确认收入与利润,预计2025-2026年嘉拓整体营收与利润水平有望保持稳定。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025年8月28日、8月29日、9月1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的异常波动情形。公司自查并函询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梁丰先生,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近期生产经营正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内外部经营环境无重大变化。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董事会确认,除已披露信息外,无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事项。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