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嘉环科技(60320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
公司是专业从事信息通信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网络建设服务、网络运维服务、信息通信系统软件调试服务、网络优化服务、ICT教育培训业务及政企行业智能化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初步搭建成“全国落地”的综合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平台,覆盖全国31个省份,以地市为单位为客户提供全国快速响应落地的服务。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和中国铁塔,主流通信设备商,以及包括政府、电力能源、交通、智能家居、金融、广电等多个行业在内的政企行业客户。
(二)主要服务内容
1、网络建设服务
网络建设服务是指运营商等客户从具有资质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商中进行招标,随后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商按照网络规划的施工图等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公司网络建设服务主要包括核心网建设、传输网建设、无线接入网建设、有线接入网建设、通信基础配套建设及数据中心设备建设。
2、网络运维服务
网络运维服务具体包括综合维护、应急处理、专项保障,是指对信息通信设备、网络与系统运行维护状态的支撑和维护,提供日常检查、维护、检修和运行状态监控、故障处理等具体支撑服务,以保障各类有线、无线通信传输信号正常传输,各类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网络运维服务主要对象包括IDC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基站及配套、室分、直放站、WLAN、集团专线、家庭宽带、传输线路、铁塔及天馈、各类信息化终端等。
2024年度,公司荣获“中国移动2024年一级集采A级供应商——网络综合代维服务专业”荣誉,这也是公司继中国移动2020年首次开展集采供应商分级评选后,连续第五年获评A级,充分体现了公司在通信行业综合代维服务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
3、信息通信系统软件调试服务
公司信息通信系统软件调试服务是指从事核心网、无线网、数据通信网、传输网、接入网、IT(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器等产品服务)在内的多产品项目交付、技术支持等服务,主要包括设备开局、业务部署、业务割接等,提供端到端、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
4、网络优化服务
网络优化服务是指通过网络优化工具及信息化系统平台,对各项网络业务指标进行专业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分析评估后拟定分析报告,提出网络参数调整、系统设备调整与优化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保障网络稳健运行、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增加客户网络社会经济价值。按照具体服务场景划分,公司网络优化服务可分为无线工程网络优化、无线日常网络优化、无线专项网络优化。
5、ICT教育培训
ICT教育培训系公司为运营商、通信设备商、政企行业、高校等提供ICT领域的培训服务,以帮助客户实现快速发展储备专业合格人才,为产业升级培养相关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公司已与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结合ICT技术和公司项目交付经验,制定了贴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培训内容,为行业提供稳定的复合型人才输出渠道,提升了ICT领域人才的基本业务技能与职业素养,提高了公司在ICT领域的影响力,为公司长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政企行业智能化服务
政企行业智能化服务系公司基于网络建设、优化、运维、信息通信系统软件调试服务等业务服务能力,紧跟技术发展及产业政策变化趋势,结合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各政企行业,助力其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具体业务服务内容包括:建设期间,为客户提供工程服务、专业服务及定制开发服务。目前公司政企行业智能化已拓展至包括电力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校园、智慧园区、智慧水务等领域。
(三)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主要为运营商及通信设备商,以及包括政府、电力能源、交通、智能家居、金融、广电等多个行业在内的政企行业客户。客户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招投标和协商谈判等形式采购其所需的各类服务,公司销售主要是通过参加客户组织的招投标实现。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内容主要包括业务开展及日常运营涉及的物资及劳务等。物资采购主要包括设备材料等,采购认证部根据询比价或者目录价进行采购。
3、服务模式
在管理和组织基础方面,公司基于较为丰富的人才储备、培训机制以及精细的管理机制等,采取矩阵式的管理组织构架进行TMO(技术管理办公室)、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模式业务管理,具备端到端的IT系统支撑能力及资源共享能力。
(四)公司所处市场地位
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为主流通信设备商、运营商等提供信息通信技术服务的供应商之一,深耕信息通信技术服务领域超过二十余年。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初步搭建成“全国落地”的综合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平台,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份,以地市为单位为客户提供全国快速响应落地的服务。公司作为江苏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理事单位、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同时具备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5级等高等级资质。
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并持续迭代在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全国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巩固与扩大公司在信息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市场地位;继续坚持依靠模式、管理与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发展,立足客户需求,深入拓展政府、高校、电力、交通、地产、金融、工业等新业务领域,培育孵化多个智慧化与智能化新业务产业,在“云”、“管”、“边”、“端”全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综合服务,推动公司在政企行业智能化综合服务业务的快速发展。
(五)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为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目前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2025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通信业运行基本平稳。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电信业务总量增长较快。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截至6月末,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34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244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11.93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264万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6.6%。截至6月末,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3022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01.9万个。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截至6月末,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占比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2、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2025年,信息通信业要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等。关于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
2025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2025年,将继续抓好“建、用、研”,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实现三个“升级”。网络演进升级,完善“双千兆”网络升级政策,试点部署万兆光网,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在融合应用升级方面,2025年,还将打造5G应用“扬帆”和“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在创新能力升级方面,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投入,适时扩大电信业务开放。
公司在力争传统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政企行业智能化业务,以服务赋能各政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公司依托与通信设备商的合作,通过CT、IT、DT项目实施,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化服务解决方案能力,公司深入政企行业,拓展场景化服务能力,业务向纵深推进,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目前公司政企行业智能化已拓展至包括电力能源、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校园、智慧园区、智慧水务等领域。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在公司管理层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深化组织变革,对外加强市场开拓,对内强化精益管理,确保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
1、聚焦战略行业与客户,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0亿元,同比下降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2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32.13%。
报告期内,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精准聚焦战略行业与核心客户群体,以促进业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尽管这一战略调整在短期内导致公司的收入规模和利润有所下滑,但公司坚信,通过聚焦资源与能力,将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持续投入研发,深化数智化平台能力,赋能新业务可持续发展
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视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投入以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并赋能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达7304.90万元,同比增长3.85%。公司以自主开发的物联网、数据使能、应用使能、智能运营中心及小嘉AI五大数智化平台产品为基础,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底座,持续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数智化转型技术与服务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依托公司的研发能力,打造了算力调度平台和易嘉云DeepSeek训推一体机,通过“软硬一体、开箱即用”的方式,助力不同行业客户打造面向本地部署的专属平台。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筑双碳绿色实践新生态,并联合发布双碳管理平台,该平台深度融合了华为云设施aPaaS平台的技术优势与公司自主研发的双碳应用底座,整合了先进的数字化能碳管控系统与智慧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碳治理支持。未来,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持续投入研发,致力于提升全方位、全场景的解决方案能力,不断强化在政企行业智能化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积极开拓市场,巩固领先地位,拓展增长动能
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主航道业务,重点深化华为新型合作生态关系;人工智能与算力运营;运营商新型合作生态关系;双碳综合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战略机会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54.41亿元。
在传统业务市场方面,中标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通信工程施工服务(设备安装)集中采购项目中的15个省(市、自治区)和1个专业公司,整个服务周期中标金额合计为9.58亿元(含税);中标“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通信工程施工服务(传输管线)集中采购项目”中的20个省(市、自治区),整个服务周期中标金额合计21.85亿元(含税)。此次成功中标该项目,不仅是客户对公司技术实力、品牌以及市场影响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公司通信技术服务业务领域的一项关键成果,有力地巩固并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在新业务市场方面。在交通行业领域,公司持续深化轨道交通业务布局,成功签约沈阳地铁、成都地铁等通信系统集成及改造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在轨道交通智能化领域的市场地位。在AI算力业务领域,公司依托与华为及三大运营商的合作基础,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算力产业,已在南京、合肥、青岛、无锡等多个省市落地AI智算中心、AI+政务云、AI+工业软件中心等建设及运营服务,并在算力调度服务平台、训推一体机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推动AI算力业务发展。此外,公司聚焦行业创新,已经成立的人工智能、华为云、智慧矿山、智慧港口、政务一网通、教育、双碳七大业务军团,持续深化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在多个新兴领域实现业务突破,进一步拓宽政企业务的覆盖范围,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未来业绩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业务、技术覆盖较齐全,具备全国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专业资质能力,具备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通信网络代维(外包)甲级企业资质、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5级(最高等级)认证、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等。公司承接项目经验丰富,为客户提供网络建设、维护与优化、系统软件调试、ICT教育培训等多领域的服务。公司技术领域覆盖核心网、无线网、数据通信网、传输网、接入网、IT与云应用、大数据、AI等,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初步搭建成“全国落地”的综合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平台,覆盖31个省份,以地市为单位为客户提供全国快速响应落地的服务。公司基于与全球领先通信设备商多年的合作经验,通过CT、IT、DT项目实施,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化服务解决方案能力,在合作过程中不断与运营商、通信设备商协同升级自身技术能力,在数字化转型领域集成了云网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2、专业的人才队伍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专业技术队伍,其中国家及通信设备商认证的高级工程师有1000余名,在信息通信技术服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激励机制,建立了“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管理储备培训”培训模式,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及发展。公司ICT教育培训业务提升了ICT领域人才的基本业务技能与职业素养,也提高了公司在ICT领域的影响力,为公司长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公司通过与高校的校企合作办学,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高质量的交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人才管理方面,公司通过总部设立TMO(技术管理办公室)对一线人才进行技能管理、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辅助,PMO(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交付流程标准化管理、经营成本绩效管控、市场规划管理,从而支撑一线人才队伍实现服务高度标准化、效率提升、资源整合及交付质量提升,保证了基层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
3、品牌及良好的口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信息通信技术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较强的交付能力和较高的服务质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赢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先后荣获全球领先通信设备商“中国区金牌合作伙伴奖”、“企业服务战略贡献奖”、“中国政企服务金牌供应商奖”等。公司与中国移动、中兴通讯、中国电信等合作亦超过10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中兴通讯“战略合作伙伴特等奖”以及连续多年获得中国移动一级集采优秀供应商(A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优秀合作伙伴奖项。
4、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在信息通信技术服务领域耕耘20多年,建立了网络建设、运维、优化、信息通信系统软件调试、政企行业智能化、ICT教育培训较齐全业务,具备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始终保持对新兴技术发展的跟踪,并积极研发创新,推动前沿技术与通信、交通、电力、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产业融合。
通过长期的自主研发,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工单调度管理方法、网络设备配置采集及加工处理技术、通信网络隐患及故障快速定位技术、数据采集与上报技术、自动拨测技术、自定义表单与流程引擎、网格测试的线路自动规划技术。通过核心技术应用,公司实现交付效率、质量、成本的较优配置,及时排除隐患和故障,减少人为失误。
5、智能化服务业务开拓能力
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公司基于长期服务能力积淀,公司政企行业智能化服务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在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工厂、电力、交通等各领域可为客户提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