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建业股份(60394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生产低碳脂肪胺、电子化学品、乙酸酯、增塑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应用范围不断向纵深扩张,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国内外对于化工产品的需求有望恢复增长。在国产替代和新能源需求增长背景下,精细化工以及高端材料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是产业未来发展主要方向。
(一)低碳脂肪胺行业情况
低碳脂肪胺是众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合成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新能源材料、涂料、染料、催化剂、固化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化肥缓释剂、保鲜剂等下游行业。其中,农药、医药作为其主要下游市场,近年来需求稳定,同时新能源领域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对低碳脂肪胺的需求。
(二)电子化学品行业情况
电子化学品是与电子工业相配套的精细化工专用材料,具有品种多、纯度要求高、对环境洁净度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其下游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电子工业而优先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LED、面板、半导体等领域。
公司电子化学品板块主要产品包括超纯氨及电子级氨水、电子级异丙醇,主要涉及电子特气、湿化学品两个细分赛道。随着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电子化学品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半导体、光伏、面板三大下游需求中长期保持向好趋势;国产替代、技术突破依旧是主旋律。
(三)乙酸酯行业情况
乙酸酯类产品,主要用作工业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粘合剂、纤维素、着色剂等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丁酯等,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味液体,对合成树脂、乙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等有优良的溶解能力,常用于有机合成,是用作涂料、印刷油墨等的溶剂,也是工业常用的脱水剂、制药行业的溶剂。
(四)增塑剂行业情况
增塑剂是世界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塑料助剂之一。目前PVC塑料制品是增塑剂的最大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地板、壁纸、汽车和包装等方面。
(五)危险废物处置(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情况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环保产业的重要分支,相较于一般固废和生活垃圾,具有种类多,处理技术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等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环境监管的日益趋严,危险废弃物的科学处置、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危废处置资源化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低迷,国内化工市场提振乏力,产能过剩的局面难以改变,供大于需的矛盾突出,同质化竞争加剧。公司围绕年度工作计划,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工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711.37万元,同比下降1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23.33万元,同比下降8.72%。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因下游需求乏力,价格下行,同质化竞争越趋激烈,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营上,在维护好现有主要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开源节流,压缩各项费用,稳住了经营基本盘,主要产品共销售100752.39吨,同比下降5.78%,产销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精心组织生产,确保装置稳定生产;加强设备预防性检修,减少设备故障率;各项零星检修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积极推进蒸汽用户扩面工作,推进蒸汽管网建设,为新增蒸汽用户提供保障,推进3#汽机建设工作,提升热电经济效益;加大电子化学品的客户导入及提质降本工作;加强建业资源溶剂回收利用管理,向上争取增加品种、扩产审批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慎终如始,按照“不出事,经得起查”的目标,持续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守牢企业安全环保底线、生命线。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检查,查不足、补短板,夯实各项基础工作;压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提升全员安全素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三废”达标排放、减量排放工作,废水中水回用率进一步提高;提升数字化赋能安全生产工作,新增人员预警功能;积极开展“安全月”“6.5环境日”各项活动,持续营造“人人是安全员,人人是环保员”的氛围,积极组织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应急演练比赛、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特种胺系列产品、高级脂肪胺等新产品研发有序推进;推进装置优化技改项目环保审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充分调研增塑剂转型升级工作,并取得转型升级项目备案意见,推进项目各项审批工作;公司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项,现共有发明专利69项;“ERP+办公协同”系统运行正常,实施“线上采购”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持续推进数字化管理,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协同管理能效。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经营班子建设,利用每月一次的总经理办公会做好企业生产经营分析,找差距补短板;将企业文化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持续做好内部精细化管理,将“小事做细,细事做透”的要求传导到每一位员工;做好预算费用的控制,达到节流节支的目的,降低企业运行费用,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夯实基础。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优势
公司坚持以营销服务一体化的理念开拓和维护市场,在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广泛收集信息,持续不断地反馈给公司的技术、生产、质量等部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完善的服务。
凭借多年的品牌积累、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公司目前已经聚集了丰富的客户资源,遍及国内以及部分海外国家和地区。
(二)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工信部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杭州市制造业百强企业、杭州市绿色企业、杭州市智能工厂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企业研究院和省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并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助力于新产品开发和现有装置的技术挖潜工作。公司为低碳脂肪胺六项国家标准、七项行业标准和两项浙江制造标准的主起草单位,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主持和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团体/浙江制造标准共计33项,充分彰显了公司在低碳脂肪胺领域的技术优势。
(三)突出的行业地位
公司以优质产品为依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公司品牌已经在低碳脂肪胺、超纯氨等市场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公司商标被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公司是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低碳脂肪胺工作组组长单位,主持了低碳脂肪胺行业主要标准的起草,在行业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地位。公司部分产品的产能在同行业中占比较高,在质量和规模上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管理优势
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控制制度,推进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公司先后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认证,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推行精细管理模式,在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潜心研发,逐步降低原辅料和能源的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