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中国海防(600764)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1 18:31: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国海防(600764)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电子防务装备行业情况

    2025年3月,全国两会公布2025年度国防预算为1.78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连续十年保持增长。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新时期“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建设水平”新目标的提出,智能化、无人化、体系化、网络化等一系列新发展方向成为行业发展新热点。特装电子类业务则呈现出技术高速迭代、需求持续升级的特点。

    2.电子信息产业行业情况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统计数据及相关解读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同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在此背景下,公司所聚焦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细分领域正处于较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中;另一方面,部分细分领域也出现了市场需求不如预期,整体投资规模下降等不利因素,给公司相关联业务拓展带来一定压力。

    智慧城市方向上,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25年1月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预测,2024–2028》显示,智慧城市在未来三年整体市场规模仍将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

    在《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等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及指导意见持续推动下,智能交通、智慧园区、智能港口等各细分领域正处于较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中。与此同时,受需求变化影响,不同细分领域市场前景存在一定差异:智能交通公路业务方面,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降低,比2024年同期的1.7万亿元下降3.09%,其中公路方面投资比2024年同期下降8.89%,给智能交通相关业务带来了一定发展压力;轨道交通业务方面,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20.70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3.73%,轨道车辆智能化、绿色化的配套设备及运维系统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智慧港口方面,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机构普华有策发布的《2025-2031年智慧港口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预测,我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展,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60亿元。智慧港口业务正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发展延伸,智慧港口相关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智能制造方向上,根据中研普华最新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5.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18%以上。报告期内工信部连续发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开展2025年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行业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国内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这一系列举措结合2024年工信部发布并持续推进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智能制造相关市场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的需求增长预期。智慧海洋方向上,2025年上半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海洋经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海洋新兴产业聚能起势,海工装备建造市场回暖复苏”,“深海科技首次纳入国家战略”,“深海探测与资源开发技术取得新进展”,以三深(深潜、深网、深钻)体系为核心,深海装备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伏羲一号”、“湛江湾1号”等多艘深远海养殖平台或养殖工船于2025年上半年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正式迈向智能化规模化新阶段。报告期内智慧海洋行业市场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油气相关设备方向上,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报告期内国内最大单体储罐LNG保税仓库获批设立,油气管网累计输气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在此背景下,油气勘探、钻采、储运、管道维修等市场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维持较高的需求增长预期。

    (二)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主要涵盖:电子防务装备领域、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开展水声电子防务产品、特装电子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等方向上的研发生产并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水下防务类产品

    主要用于水下信息探测与对抗、水下信息获取、水下信息传输、水下信息系统控制以及水声救援。

    2.专用计算机

    主要产品有抗恶劣环境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典型整机类产品,以及模块级产品相关的硬件、固件、软件、结构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防务领域,以及航天、航空、电子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3.运动控制类产品

    主要产品有轴角转换器、编码器、运动控制系统、操控设备、综合集成机电系统等,广泛应用于船舶、兵器、航空、航天、电子、核电、高铁动车、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4.特种电源类产品

    主要产品有模块电源、雷达电源、脉冲电源、集成电源、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5.卫星通导类产品

    主要产品包括卫星通导系统及设备、自主产权多模GNSS芯片、多模接收机、北斗终端定位设备、海上移动平台安全防护系统、海洋观测机动调查设备等,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6.电连接器类产品

    主要产品为电连接器、线缆连接组件(深水密封连接器、大电流大电压连接器、电流传感滤波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海、陆、空等防务装备与试验设备等,是防务领域不可或缺的元器件级部件。

    7.油气相关设备

    油气储运装备主要产品为LNG船岸装卸系统、LNG输送与转驳系统、LNG装卸车撬,广泛应用于LNG接收站、LNG调峰站、LNG液化工厂、LNG加注船、LNG加注站、FSRU(浮式储存气化装置);油气勘探装备主要应用于各大油田复杂井况的油气勘探;油气勘探高温高压过钻头测井系统主要应用于各大油田非常规复杂井况的油气勘探业务;管道封堵抢修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长输油气管线的正常维修改造和突发事故的抢修;油气钻探和开发装备主要产品为天线罩、造斜器、扶正器等油气钻采配套产品,主要应用于油气资源的钻探和开发。

    8.智慧城市相关产品

    主要产品包括智慧城市工程、城市交通集成、高速公路集成、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装备、无线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厂房智慧照明系统、港机登机安全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换热站无人值守远程系统、智能无线通讯路灯、信号控制设备、交通感知设备、智慧城市软件产品、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软件产品、LED灯具、特装卡车前照灯、眩目拒止设备等,主要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智慧城市领域、政企数字化转型领域以及特种照明等应用方向。

    9.智慧海洋相关产品

    主要产品包括船海岸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系列产品、智慧港口智能系统装备、深海养殖智能系统装备、船舶智能信息系统设备、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系统等,主要用于智慧港口、智慧养殖、智能船舶、智慧航运、海洋环境观监测等行业领域。

    10.智能制造相关产品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加工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清洗机、智能装配生产线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材料应用等重要行业或领域。

    11.其他新兴产业相关产品

    主要包括太阳能光热电站镜场智能清洗车,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电站运维;风电制动器、转子锁、发电机滑环等,广泛用于各类风力发电机组;工业烟气净化设备、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节能环保装备,主要用于冶炼、发电、化工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锅炉除尘脱硫脱硝以及污水处理。

    (四)经营模式

    公司生产经营业务主要通过下属企业进行,下属企业经营工作主要围绕研产销开展,还包含部分工程项目承接、服务项目接单。主要经营模式为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经营模式和产销结合、市场预测的综合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防务类业务采购由各子公司专门业务部门负责,严格遵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从合格供方中采购,遵循价格优先、质量优先和服务优先的采购原则;对于客户指定的供货商,一般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定点采购。部分产品采购还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市场预判,针对长周期物资进行部分预投产。

    公司非防务类业务采购由各子公司专门业务部门负责,严格遵照质量体系的管理要求,以合格供方采购为主。

    2.生产模式

    公司业务采取订单式生产为主,先接订单,再依据订单的要求,采购原材料,最后组织生产。非防务类业务中部分销量较好的产品也会采取预投生产模式。

    3.销售模式

    公司防务类业务主要依据客户下达的任务和计划,与客户或相关总体单位、总装单位签订订货合同;非防务类业务则以竞标、业务洽谈等方式获取合同,根据合同要求组织生产并交付,实现销售。

    4.主要产品定价方式

    公司防务类业务的主要产品由客户的采购主管部门采用成本加成或招标竞价的方式定价,定价过程由客户的审价部门进行主导,并最终确认产品的价格;非防务类业务产品主要采用市场化方式,参与客户项目竞标,以中标价格定价。

    5.项目承建或服务接单方式

    根据项目竞标中标后所签项目合同或服务接单后所签服务合同,严格按照各下属子公司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开展工作。

    (五)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

    公司目前在电子防务装备领域拥有水声电子行业方向上国内唯一的全体系科研生产能力以及水下攻防、运动控制、专用电源、专用计算机、卫星通导等多个行业方向上的科研生产能力,并在这些领域中扮演着系统提供商、整机装备供应商以及配套产品提供商等多种角色,还拥有着多型特装电子元器件的供货能力;公司在电子信息产业的部分细分领域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部分子公司在其所属行业和领域具备行业领军优势。

    在水声电子行业方向上,公司目前拥有水声电子防务装备全领域、全产业链科研生产能力,掌握和拥有国内水下通信、水下探测、水下信息对抗设备的主体技术和核心技术。公司旗下拥有国内水声通信行业领军企业、水下探测系统及装备的核心供应商、水下信息对抗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重点单位;是水下侦察领域总体技术牵头单位;是国内最早开展水声救援装备体系研究的单位;是国内最权威的某水声通信竞赛规则制定者。在无人平台的水声装备领域自主收放、无人探测平台与系统融合等方面位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特装电子行业方向上,公司目前在该行业部分特定产品方向上具有完全自主可控的能力优势。运动控制产品能够提供从芯片级、模块级、设备级到系统级的整套一体化测角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和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外同期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神舟系列飞船、第四代核电技术示范工程提供服务,相关子公司已成为制定七项国家军用标准的行业领军企业;特装操控设备全系列产品已实现完全国产化,多项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无人装备操控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装电源产品在特装加固计算机、相控阵雷达等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高端晶片电源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智慧城市产品方面,子公司杰瑞电子为国内智能交通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获得过“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十佳品牌”、“交通信号控制三甲企业”等行业认可,其智慧交通类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旗下产品“毫米波雷达视频一体机”获评“2023年度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边缘智能融合分析主机”获“2023-2024年度中国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奖”,“可信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主动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奖”,报告期内“道路专用毫米波雷达与感知系统”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智慧照明产品方向上,公司旗下企业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港机整体配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产品指标和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LED照明作为国内港口照明领域一线品牌、特装装备照明领域知名品牌,眩目拒止设备、舱内照明系统等产品与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港口智能照明技术研发及应用”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在智能制造方向上,子公司杰瑞自动化金属锻造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建造能力目前居于国内前两名。子公司双威智能为国内清洗机行业的领军型企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以及“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称号,其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成功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清洗机,经鉴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智慧海洋产品方面,子公司青岛杰瑞工控是国内船海岸一体化智能装备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入选山东省百强先进中小企业,入选中国船协2023年首批船舶工业“强链品牌”产品名录,其旗下的港口智能系统装备、海水养殖智能信息系统、海洋智能装备等产品位居国内细分市场前列。在深海科技方向上,青岛杰瑞工控其研制的用于深海能源开采的水下温压传感器,已通过挪威船级社(DNV)认证。

    在油气相关设备产品方面,子公司杰瑞自动化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是国内陆、岸、海三位一体的LNG装卸及中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自主研制的传统装卸撬、LNG卸料臂设备处于行业前三地位;自主研制的海上LNG输送转驳、液货计量、中控安保监测系统对标国际主流产品,实现了该类设备与系统国内零的突破,为船海装卸及中控系统首家国产化单位。油气勘探方面,杰瑞自动化研制的高温遥测通讯、测井地面系统等相关细分领域国内领先,在高端测井相关产品方向上已成为中石油、中石化新一代高端测井地面系统主力供应商,在国内自主品牌地面系统占据龙头地位;在长输油气管道维抢修产品方向上,子公司辽海装备产品覆盖国家管网、中石油、中石化及多个城市管网运营公司,开孔封堵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其他新兴产业相关产品方向上,子公司双威智能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定日镜智能清洗装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目前已成功应用在青海德令哈、格尔木等多处太阳能光热电站并被央视媒体报道。

    交付泰国客户的国产化智能制造设备公司产品应用于智慧海洋深海养殖产业CCTV“中国大臂”专题报道-杰瑞LNG国产化卸料臂公司智能照明产品点亮“一带一路”秘鲁钱凯港(CCTV拍摄)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政策驱动

    报告期内,防务领域国防预算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各部委及地方持续出台行业相关支撑政策或指导意见。公司所属行业及相关细分领域在外部政策积极驱动和支持下,整体上长期处于持续发展阶段。

    2.市场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在新业务领域不断形成突破,不断获得新市场机遇,一些产品实现新应用,一些产品进入新市场,部分订单突破新领域,为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驱动。

    3.科技创新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核心能力提升和自主可控能力完善,持续对科技创新工作投入资源,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5,117.64万元,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10.91%,多个业务方向上实现对重要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510.03万元,同比增长19.64%;归母净利润9,457.39万元,同比增长25.48%。

    (一)水声装备市场频获突破,防务类业务稳定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防务领域实现营业收入62,520.03万元,同比增长17.72%。其中水声电子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979.63万元,同比增长30.68%;特装电子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540.40万元,同比下降2.12%。

    水声电子方向上,报告期内公司在多个新业务方向取得进展。无人平台水声装备领域取得关键突破;水声探测装备报告期内在新接合同、产品推广、技术创新等方面均有一定进展,尤其是新质装备领域任务实现了突破,发展形势趋稳向好;水声通信相关产品实现了多型无人平台的扩展应用,报告期内实现了在水下遥控领域方向上的市场突破。

    特装电子方向上,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报告期内轴角芯片产品、雷达电源产品均落实重要客户订单,进一步巩固了轴角芯片市场与雷达市场地位。

    (二)紧跟行业发展新局面,聚焦电子信息产业业务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非防务领域实现业务营业收入73,575.65万元,同比增长22.07%。智慧城市方向,报告期内落实沛县、酒泉等地智能交通千万级项目;轨道交通领域进一步巩固轨道交通部件柔性生产业务市场地位,落实可视化部件定位系统、智能装配生产线、机器人上下料系统等重点项目,实现既有技术成果的跨行业移植应用,智慧场馆/园区方向新签合同较快增长,业务总体向好进入增长期。

    智能制造方向,金属锻造自动化领域,相关业务继续向高附加值重大项目总包方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铝锻市场和航空航天、兵器兵装等高端市场,成功落实一汽公司多个自动化产线项目,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完成生产即将交付泰国客户,为海外客户配套的燃气轮机密封件、扶正器、传感检测工业X光机铅房等新项目正在推进相关认证,为深入拓展海外市场持续发力;智能清洗设备在比亚迪汽车相关项目中连续中标10个项目,落实1100万元新签合同,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清洗领域影响力。

    智慧海洋方向,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开展船舶智能化业务,落实某拖船信息化、船舶自动驾驶系虚拟仿真等项目;积极拓展海洋观监测市场,落实某平台海洋环境与气象监测系统、某设备运动状态监测系统、船舶态势感知及识别系统等重点项目,海洋观监测市场地位持续巩固;深耕港口智能化领域,落实港口设备一体化管控系统、船舶激光靠泊等项目。报告期内新签合同额同比较快增长,智慧港口方向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油气业务方向,LNG系列产品首次落实大口径岸基装卸系统大修市场订单近千万,持续巩固公司在LNG卸料臂行业地位;国内测井地面系统市场首次落实中石化经纬公司中原测控订单,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国内测井地面系统的领先地位。油气管道抢维修设备持续跟进国家重大工程市场机遇,积极开展相关技术攻关,为该方向后续开辟新市场方向奠定基础。

    (三)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形成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能力作为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对支撑公司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尤其是主要产品价值链中核心价值相关的自主可控技术持续投入资源,通过全面提升公司核心能力,推动公司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5,117.64万元,占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的10.91%。

    水声电子方向上,创新及研发持续从单一装备思维向体系思维转型,围绕水声通信、水声侦察、水下信息对抗、水声探测、水声救援、水声导航、水声换能器和材料等专业方向系统发力,报告期内通过聚焦主要装备产品多维度能力提升的创新研发,实现了相关产品在原有能力基础上的效能最大化;部分探测设备总体技术和算法技术创新在报告期内实现了成果转化,转化规模将形成约2亿元产值。

    特装电子方向上,报告期内运动控制类产品在编码器方向上多项关键技术获得突破,使得公司具备了超小型分体式多圈编码器设计能力;专用模块方面突破了增益可调和实时滤波技术,具备了微小信号处理放大能力并形成新的国产化信号放大处理器产品,可应用于声纳预处理方向,具备了新业务方向市场扩展能力;大角度运动机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并转化至公司大角度低成本系列操控类产品中,拓展了该类产品技术指标,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并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高密度互联集成封装技术及全国产化高效率两级AC/DC变换技术获得突破,新研制出点负载电源、工业半砖AC/DC电源等新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司模块电源产品线,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巩固了在高端模块电源领域市场地位。

    电子信息产业方向,报告期内公司形成面向智能网联兼顾国内外客户需求的交通信号控制机产品,支撑国外信号机国产化替代项目;形成快速换电、换载型无人机机库产品样机,满足多样化任务切换场景需求;智慧照明方向实现步道灯和应急步道灯产品的开发,提升了港机设备照明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为后续多场景应用和产品线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智慧港口方向实现了全新一代登机安全控制产品的正样开发,为港机登机安全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多机型复杂货种自动化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智能制造方向报告期内突破了模具在线监测技术、多向模环状喷淋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为正在执行的东风本田等项目的高效实施以及一汽锻造等项目投标提供了技术支撑;油气业务方向报告期内加速推进LNG相关设备陆上与海上新技术开发,一系列核心能力相关技术获得突破,进一步稳定了公司海陆LNG装备与系统产品可靠性及安全性,完成CCS船级社相关认证,为LNG相关产品后续生产及测试提供有力支撑,为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国内外市场奠定基础;油气勘探装备核心产品进行了提档升级,丰富产业产品系列,为进一步拓展中石油、中石化市场新细分领域,扩大产业应用规模奠定了基础。输油气管道维修设备报告期内完成多型国产化新技术样机研制,为后续实物竞标重大基建相关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海防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