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威贸电子(83334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工业智能连接控制方案集成制造商。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含电线、线束组件、注塑结构件、PCBA、线圈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汽车(含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工业自动化、高铁、医疗、净水环保等领域,覆盖300多个系列、4000多种型号。公司以客户的不同需求作为产品开发和服务的核心,提供各类智能连接和控制模块的设计研发及个性化定制生产。公司拥有一支稳定而奋进的运营和管理团队,凭借丰富的技术积累与完善的集成能力,与众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和跨国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终端客户覆盖玛莎拉蒂、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长安、奇瑞、法国赛博集团(Calor、Tefal、Rowenta、WMF、苏泊尔等)、Vorwerk、徐工等海内外世界知名品牌。
公司始终坚持“专注电子产品智造”的品牌目标,聚焦“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不断推动“组件化、集成化”产品研发与生产,解决客户分散研发、采购带来的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并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生产工艺升级。先后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体系认证和美国UL认证,产品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以及欧盟ROHS、REACH标准。同时,公司注重自主研发,通过多年自主研发积累,已掌握了一系列线束组件和注塑集成组件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软件著作权2项、商标5项及多项非专利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注于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加强公司团队管理,完善销售渠道,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公司依靠优良的产品质量、优质的研发服务,全力以赴实现2025年半年度的经营计划,具体情况为:
1、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4,389.60万元,同比增长1,660.87万元,增幅为13.05%;实现利润总额2,747.69万元,同比上升10.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3.91万元,同比增长10.15%。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3,244.7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5,191.80万元。
2、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公司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与申报,报告期内已经取得多项专利的授权,稳步实施各项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工作,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采取定制化、项目化的研发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研发创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为759.70万元,同比增长9.57%。
3、业务发展情况
面对持续变化的宏观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通过深化客户协同创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完善全球供应链、积极拓展新兴领域等战略举措,在稳固存量客户与项目基本盘的同时,持续开拓国内外增量市场。报告期内,公司线束与集成组件业务取得显著突破:商用物流车电池包线束实现规模化交付,吉利银河、领克等新能源车型充电枪组件量产导入,并完成国产空气悬架线束总成、数据中心散热系统线束与医用电动手术刀线束的技术攻关与量产爬坡。
在新兴领域布局方面,公司获得零跑汽车高压控制线束、华为尚界智能充电枪组件等战略项目定点,标志着公司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的深度渗透。升级版吸附式电熨斗组件、扫地机器人线束、料理机线束等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公司产品在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预计以上项目全部量产后对销售和净利润将有可观贡献。
4、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强化精细管理
公司不断推进数字工厂建设,以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措施驱动公司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公司持续优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ERP)、智能仓储物流系统(WMS)及注塑车间数字工厂系统(MES)等,利用数字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通过生产工艺、计划排版、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实时监控等针对性地管理生产环节,从而优化生产,降本增效。此外公司利用基于PowerBI的报表分析仪表盘,快速获取业务数据并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决策效率,为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二)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1)汽车线束行业概况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它把中央控制部件与汽车控制单元、电气电子执行单元、电器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电器电控系统。汽车线束主要由导线、端子、接插件及护套等组成,是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线束产品属于定制型产品,不同整车厂商及其不同车型均有着不同的设计方案和质量标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占有率达到44.3%。随着汽车销量的持续上升,汽车线束的需求在持续出现大幅上涨,汽车线束的市场容量迅速增大。在传统汽车电子领域中,单车线束产品平均总值约为2,000元,新能源汽车对线束的需求则更高。近年来随着飞行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出现,汽车线束行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飞行汽车代表了“立体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或将与地面汽车形成互补,在分流部分需求的同时亦推动车企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的进程。因此中国汽车线束市场的规模十分可观。
汽车线束行业发展高度依赖汽车行业,大部分品牌车厂拥有自己比较成熟稳定的汽车配套体系,尤其以德系、美系、日系为代表的国际汽车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实施严格的考核评价,其长期以来对零部件的高标准要求使得汽车线束供应商与汽车企业的结合也相对稳定。就国内市场而言,大型自主品牌车厂大多拥有稳定配套生产的本土线束厂,而外资以及合资整车厂过去选择的线束厂家大多为国际零部件厂商在国内的独资或者合资厂商。近年来,由于国际汽车厂商越发重视成本控制,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日益加强,国内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自主线束生产企业。这些优质的本土企业通过长期积累的产品技术和同步开发经验,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凭借及时有效的服务、可靠的产品质量逐步进入国际汽车厂商的供应商配套体系。
(2)家用电器行业概况
当前中国经济保持了整体恢复向好的趋势,正处于发展方式变革的关键期,制造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CHEAA)及奥维云网(AVC)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家用电器零售额呈现较快增长,主要受政策推动和消费升级带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家电零售额约4,537亿元,同比增长9.2%。随着2025年上半年“国补”政策的延续,家电行业迎来了“大丰收”,各个品类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国内家电市场(不含3C)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0%,线下零售额同比增长21.9%,整体增长向好。2025年上半年家电出口额为687.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全球家电市场增速放缓,但中国家电企业通过海外建厂、深化绿色智能产品创新等方式应对挑战。
2、行业技术情况
电子线束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机械、电气及耐环境影响等特性。机械特性主要是指安装尺寸、插拔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等技术要求;电气特性主要是指电路截流、信号传递、电磁干扰、电路保护等;耐环境性是指耐高低温、耐磨、耐腐蚀、抗噪等方面的要求。
电气安全和信号精度对线束的连接稳定性要求极高,确保线路不产生过载、短路、断路、电压波动以及信号传输衰减。电子线束在设计及制造时,除了要保证其安全可靠、信号传递稳定、电器功能控制精确之外,也要求设计方案考虑合理的线径和材料,结合最优的安装设计,使线束占用较小的空间,在保证各项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自身重量,优化线束的成本。
目前,国内线束企业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自主研发能力、生产工艺、品牌形象、集成能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我国电子线束行业多年自主发展和配套经验的积累,产品质量更加可靠,服务水平更加完善。行业中已经培育出少数具有同步开发设计能力且规模较大的线束企业。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