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机科股份(835579)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1 14:57: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机科股份(83557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六、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1、主营业务

    公司是智能制造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报告期内主要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钢铁冶金、生物医药、工程机械、新能源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客户提供高端、智能、绿色、数字化装备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公司具体业务围绕智能机器人及输送系统、智能检测及装配装备、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及智能产线、新能源及环保装备等四个板块开展。

    2、主要产品及服务

    (1)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输送系统

    公司依托移动机器人、有轨制导车辆、重载机器人、气力输送传输装置等输送设备与调度系统、电控系统、软件管控平台等有机结合,针对客户不同需求提供智能、高效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输送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叉式AGV、重载AGV、多轨道穿梭车、输送分拣系统、立卷子母车、重载升降装置、自动巡检机器人、智能气动传输系统、智能箱式传输系统及智能输送整体解决方案等。

    (2)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及智能产线系统

    公司为客户提供高端工业母机装备,并依托现有产品线,深入制造工艺,整合“等减增”工艺,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形成“串珠成链”的工业母机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的智能产线及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精密伺服压机、先进成形及精密加工成组连线智能化解决方案、冶金及有色精整区域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产线/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管控软件及系统解决方案等。

    (3)智能检测及装配装备

    公司依托智能测量技术、多维光学检测技术、性能测试技术、检装一体化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等多种技术积累,结合深度工艺分析,通过接触测量、非接触激光测量、机器视觉检测等,实现各类零部件产品的几何尺寸、压力、扭矩、流量、密封、表面缺陷等的自动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动态数据分析、自动拣选实现复杂部件的高精密高质量智能化装配,为客户提供智能检测装配装备及智能检测装配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电磁阀自动检测装配生产线、EHCU总成全自动装配线、ECU总成自动检测装配线、高压共轨喷油器及共轨泵等部件智能检测装配生产线、轮毂跳动及动平衡自动检测装备、轮毂动平衡自动检测装备、中心孔直径检测设备及精密零部件在线检测分选解决方案、高精度装配解决方案等。

    (4)新能源及环保装备

    公司以“绿色、环保、节能、智能”为理念。在新能源车辆方面,公司以“整车控制及上装控制算法”为核心,从舒适度与高适应性、精准控制优化和平台化与大数据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产品规划,为电动叉车及工业车辆提供仪表产品、电控系统及车联网平台;在环保方面,公司依托污水处理多级A2/O工艺、精准曝气控制技术、SACT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垃圾被服收运技术、餐厨垃圾收运技术等,为市政及工业污水处理、智慧环卫、有机固废处理处置、医院供应链及后勤服务等提供专业环保装备。主要产品包括车辆电控总成、车载仪表、车辆智能开机设备、车辆终端、污泥翻堆机、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垃圾被服气力输送系统、厨余垃圾收运系统及工程车辆/机械电控系统解决方案、医院供应链与后勤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固废智能分类收运及智能环卫解决方案、市政和工业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等。

    3、盈利模式

    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于智能制造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所产生的利润。公司以行业需求为基础,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同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的装备和整体解决方案。

    4、采购模式

    公司的原材料采购主要包括标准物料采购(电气、机械标准件及其他物料)及定制化采购(定制加工件、服务及设备)。公司按需对原材料进行采购,采用以销定产和以产定购的模式。公司通过比价询价、招标和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综合选定供应商。公司建立了采购管理制度,设立了采购管理部门,规范管理采购流程。

    5、生产模式

    公司业务以项目制为主体开展,实行“以销定产”的非标生产模式,向客户提供一站式交钥匙工程,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6、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直销方式进行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公司已建立由市场发展部、各事业部销售团队组成的市场销售队伍,并构建了分工协作机制,市场发展部主要负责公司品牌建设、大客户拓展和行业领域拓展等工作,各事业部销售团队主要负责具体项目拓展工作,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和主要客户的营销网络。

    7、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主要分为创新型研发和迭代型研发两大类,具体如下:

    创新型研发由技术中心负责,主要包括公司需要长期且大量资金投入的、公司各个事业部有共性需求的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研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目前已经形成项目立项审批、项目采购关联单据信息、项目文档、项目执行流程、研发成本、执行工时管理等全流程管理。

    迭代型研发由各个事业部负责。事业部根据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历年来技术领域与方向、已研发并投入使用的非标产品,调研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前景,采用技术优化迭代的方式,完成对现有产品的质量与功能升级。

    公司拥有较为全面的研发能力,以创新型研发为主,迭代型研发为辅,推动公司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

    七、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落实国资委和中国机械总院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党委“1-4-5”工作思路举措,将党建增信赋能优势充分延伸到改革创新攻坚第一线,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怀柔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十五五”战略加快论证、上市新平台主责主业持续聚焦,进一步支撑核心功能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64.7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41%,实现净利润-648.6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89.75万元,下降201.16%,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收入减少叠加毛利率下降导致利润下降。

    下半年度是公司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决战期。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战略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一是聚焦“国之大者”,牢记央企使命。以更高站位想问题,以更远思维谋发展,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国家重大战略,攻坚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更好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当好央企三个排头兵,为制造强国建设、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为打造一流创新型企业贡献更多智慧。二是聚焦核心主业,谋实战略规划。更加深入思考公司发展重大问题,深化完善战略规划,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积极对接更高层次平台,注重目标任务和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编制高质量、能落地的“十五五”规划,持续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扎实推进战新与未来产业布局,为公司未来五年发展谋篇布局,为持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打好基础。三是深化改革提升,强化靶向突破。强化管理提升,优化考核体系,以高素质人才、高价值创造为导向,促进公司提质增效。

    (二)行业情况

    公司是智能制造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属于“制造业(C)”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C34)-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C349)”。作为智能制造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所在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作为一项持续演进、迭代提升的系统工程,智能制造需要长期坚持、分步实施。根据该规划,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2023年7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2023年9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主要目标是促进机械行业稳增长、提质量、促升级、保安全,提出2023至2024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方案在四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一是持续扩大有效需求,深挖国内市场潜能、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任务;二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出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攻关等任务;三是提升高质量供给能力,稳定畅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推进装备数字化发展等任务;四是分业精准施策,补链升链推动基础装备提质增效、固链强链巩固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建链延链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任务,推进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机器人等细分行业稳增长。

    2024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方案中明确指出: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针对工业母机、农机、工程机械、电动自行车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机床等;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更新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和柔性生产单元;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链接,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打造数字化车间,围绕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打造智能工厂;加快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以主要工业固废产生行业为重点,更新改造工业固废产生量偏高的工艺,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2025年3月,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工信部第一批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企业,面临难得的市场机遇期,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