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爱乐达(30069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持续深耕航空航天制造领域20余年,一直专注于军用及民用飞机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零件以及航天大型结构件的精密制造,同时致力于航空飞机燃油系统类机载成品的设计研发。具备航空零部件“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件装配”全流程制造能力,并在航空燃油系统类机载成品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方面拥有专业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零部件的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和部组件装配,航空飞机燃油系统类机载成品研发设计及制造。产品包括多种飞机机头\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发动机等各部位相关零件、组件或部件,以及航天大型结构件。
1、数控精密加工
聚焦航空关键承力、复杂曲面、异型深腔等结构件以及多品种小批量件的柔性智造能力,构建“高精度-高可靠-高适应”制造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新材料关键、复杂零件数控精密加工能力建设,着重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升数控精密加工效率和质量。
业务产品主要为:
1)军机多谱系:战斗机、运输机、无人机、教练机等军用装备零件;
2)民机多品类:
A、国产飞机:C909、C919、C929、MA700、AG600等机型零件;
B、国际转包:空客A320\A321\A350;波音B737\B747\B787-9;以色列航空工业客改货B737\B767\B777\A330以及G280公务机等机型零件;
C、国际直接业务:法国赛峰A320\A321\A350\B787等机型起落架零件;
3)零部件维修业务:包括起落架、结构件等零部件维修;
4)航天导弹类大型结构件。
2、特种工艺处理
公司拥有2米和8米特种工艺处理生产线,产线包括阳极氧化、无损检测、电镀、酸洗、热处理、喷漆、吹砂等10余种特种工艺和配套的理化检测试验室,具备航空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结构零件特种工艺全工序处理能力。
业务主要为:
1)主机厂委托协作业务:为航空主机厂及其协作单位提供机加产品的特种工艺处理服务;
2)内部零件全工序业务:处理公司自身承接的机加产品的特种工艺;
3)市场承接业务:面向航空制造领域其他客户提供特种工艺处理业务。
3、部件装配
公司建立了多类型装配生产线,包括小组件装配线、前/中/后机身、机翼等部段装配线以及整机机体装配线,具备航空组件、大部件以及全机身的装配能力。建立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再到机身和机体装配“一站式”配套能力。主要业务为:
1)军机装配:多个主力装备的组件、部件装配;
2)民机装配:包括C919、A320、A321等多个民用机型的组件装配;
3)无人机装配:多型无人机整机机体全流程配套。
4、设计研发
公司着力打造设计研发中心能力建设,已逐步构建起“预研-设计-定型-批产-售后”的全生命周期研发体系。并以航空燃油系统类机载成品为核心,构建覆盖设计研发、验证测试到批量制造的全链条能力。公司着力于航空飞机燃油系统类成品的设计研发,同时亦积极拓展地面保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主要业务为:
1)航空燃油系统类机载成品:如某型直升机“机腹外挂副油箱”和“短翼外挂副油箱”项目,该项目已进入状态鉴定阶段并进行小批量试生产。
2)地面保障设备:包括任务载荷安装车、千斤顶等设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
公司立足航空零部件全流程战略布局,构建“精加工-强工艺-优装配-研成品”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体系。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航空零部件业务,以数控加工为核心能力,保障精密制造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着重提升生产交付效率;强化特种工艺技术攻关,持续突破关键环节技术瓶颈,重点解决新产品生产中的工艺难点;优化部件装配业务,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采购、加工与装配环节的衔接流程,提升全链条业务协同效率与交付质量;强化设计研发能力,围绕客户需求与痛点开展产品技术迭代与创新,为业务持续发展开拓新增长空间。
(二)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工作由生产保障部统筹负责,采购范围涵盖多品类物资与委外协作服务。具体包括:
1)原材料类
包括铝合金、不锈钢等基础原材料。
2)生产耗材类
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刀具、工装夹具、切削液、导轨油等低值易耗品和辅料。
3)零部件成品类
包括各类标准件,以及钣金、复材、导管、橡塑、燃油泵、线束等零件或部件。
4)委外协作服务类
围绕航空零部件全流程业务,将部分非关键工序业务,根据供应链整合策略,委托给具备相应资质与能力的供应商完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业务协同增效。
为规范采购流程、把控采购质量与风险,公司建立了《采购管理控制程序》等内部控制制度。在供应商管理方面,秉持严谨态度,贯穿开发、评价、准入、管理全流程,严格执行控制程序,确保供应商体系优质、稳定、高效。
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依托航空零部件全流程业务布局,深度整合供应链资源,持续优化委外协作模式,强化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与协同,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为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采购与供应链支撑。
2、生产模式
公司为订单定制化生产模式,分来料加工和自购材料生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任务数量与交付进度计划组织生产活动。产品经严格制造流程后,按期向客户交付。报告期内,公司生产交付的产品涵盖了多种组合模式,具体如下:
1)单工序业务
A、数控精密加工
B、特种工艺
C、部组件装配
2)多工序业务
A、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
B、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部组件装配
3)全流程业务
A、原材料采购+数控精密加工(自主生产/委外生产)+特种工艺(自主处理/委外处理)+部件装配(自主装配/外部采购)
B、成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数控精密加工(自主生产/委外生产)+特种工艺(自主处理/委外生产)+部件装配(自主装配)+测试检测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工艺设计、特性验证和产品生产。在销售体系架构方面,公司构建了高效协同的销售团队,由市场部主导合同评审、需求收集与售后服务,同时依托高管团队的战略引领以及设计研发、技术工艺等部门的专业支持,形成“高管牵头、市场部执行、技术等部门支持”的直销模式。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在我国持续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升级、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深化军队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及在全球航空运输业的复苏和国内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民用航空运力持续攀升的市场需求背景下,国家产业政策为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军用航空领域,随着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以及智能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军用航空产业整体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本报告期内,公司军用航空装备领域的主要客户订单稳定下发,军品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
民用航空领域,全球航空市场复苏与国内运力需求增长为行业创造了长期利好环境。此外,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稳步推进,为国内民用航空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报告期内,C919、法国赛峰国际直接业务以及国际转包业务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
(四)行业地位
公司持续深耕航空制造领域,历经20余年的稳健发展与深厚经验积淀,已成功实现从“单一数控精密加工工序”向“航空零部件全流程能力”的转型升级,并已逐步延展成品研发项目布局,构建了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成品设计研发“四位一体”的多元业务综合能力。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持续优化业务流程,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工艺的应用,结合严谨的加工流程管理与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形成了爱乐达独具特色的管控体系。凭借该体系,不仅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高效与稳定,更使产品良品率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并成功树立了“爱乐达”品牌形象。
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与服务,公司已成为众多客户单位的核心供应商,与多个重要客户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并连续多年荣获“优秀供应商”“金牌供应商”,以及“2024年优秀交付奖”“2024年金牌供应商”“2025PERFORMANCEEXCELLENCEAWARD”荣誉。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零部件全流程一体化优势
公司在航空制造领域深耕细作,业务布局紧密围绕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展开,构建了集“数控精密加工-特种工艺处理-部组件装配-成品研发设计”四位一体的全流程制造能力体系。以数控精密加工为基石,通过技术升级与工艺优化,持续做精数控精密加工;以特种工艺为突破,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做强特种工艺板块;以部组件装配为延伸,提升业务协同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着力做优装配业务;以设计研发为引擎,紧密对接航空制造前沿需求,创新驱动未来发展。通过“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策略,公司不仅在单一工序上具备显著优势,更通过全流程的有效组合,形成了独特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了从“单一零件工序供应”向“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的能力跨越。
2、核心关键零件工艺创新优势
1)复杂零件工艺深耕
公司长期聚焦航空零部件关键、重要及复杂零件的生产制造,作为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最大的民营供应商,在承接关键、重要、复杂零件业务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经过20余年的工艺开发经验沉淀,公司针对铝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镍基高温合金等航空常用金属材料,建立了成熟且高效的工艺开发体系。尤其在解决关键承力件、复杂曲面、异型深腔结构件等多种关键核心零件工艺难题方面成果显著,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前沿技术与新材料探索
公司积极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持续投入研发资源进行技术革新与工艺优化,以提升工艺效率与质量精度。同时,紧密契合航空新材料的应用趋势,在航空3D打印高难度复杂件精密加工等新兴领域,公司创新性地开展技术工艺开发工作,成功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技术工艺开发方案,并构建了完善的技术工艺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公司在新材料、新工艺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多部门协同创新优势
1)创新机制构建
公司定位于技术先导型、质量管理型、团结协作型的航空制造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工艺、质量管控、生产优化等多维度创新能力建设。公司建立了研发、技术、生产、质量等多部门联合研发创新机制,通过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打破组织壁垒,实现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各部门在航空制造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积极学习行业前沿技术,共同探索产品制造新技术、装备效率提升新方法、产品质量管控新措施以及生产管理新方案,全面提升航空零部件制造全流程的整体能力。
2)研发创新成果转化
公司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内外联合研发等多元化研发方式,充分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装备效能,优化工艺制造水平。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业务拓展,从传统的产品工序业务向产品研发项目领域突破,不断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的综合实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将研发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已取得的研发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司各项业务中。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80项、外观设计8项,另有1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核中。
4、经营管理精细化优势
1)质量管控体系完善
鉴于航空产品对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的严苛质量要求,以及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特性,公司高度重视质量管控工作。自2008年起,公司建立了AS9100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优化完善。在此期间,公司成功通过多个军机单位、民机单位、多家科研院所以及航空发动机制造单位等第二方的供应商综合评审,同时通过了中国商飞、法国赛峰直接供应商审查以及空客、波音、GE、R.R、IAI等外方供应商综合能力延伸审查。在此基础上,公司每年接受50余次能力保持与提升审核。借助外部专业审核资源,在遵循航空制造通用体系标准和满足客户二方审核标准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构建了爱乐达企业标准体系,综合提升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2)生产精益管理深化
公司生产管理模式从单一数控精密加工工序起步,逐步拓展至特种工艺全工序,进而实现航空部件全流程能力的构建,并延展成品设计研发能力。公司在稳步推进各业务板块发展的同时,不断夯实各业务环节的能力基础,并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从技术工艺开发、质量检测方法、生产过程管理、供应链搭建以及研发设计体系建立等产品制造全流程入手,持续优化精益管理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5、客户合作深度与广度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领域,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服务理念,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与优质的服务水平,赢得了广泛的客户认可与信赖。公司客户群体不仅涵盖中航工业下属多家军机主机厂、多家民用客机分承制厂、多家科研院所、航空发动机制造单位,更作为直接供应商,与中国商飞、法国赛峰等国内外航空领域知名客户开展合作。作为多个客户单位的核心供应商,公司与众多客户建立了深度战略协作关系,并连续多年荣获“优秀供应商”“金牌供应商”等荣誉。本报告期,公司荣获客户单位“2024年优秀交付奖”“2024年金牌供应商”“2025PERFORMANCEEXCELLENCEAWARD”荣誉。
通过长期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公司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响应市场变化,亦能够借助客户资源实现技术交流与业务拓展,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市场地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