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合合信息(688615)报收于175.6元,下跌5.05%,换手率8.7%,成交量2.44万手,成交额4.3亿元。
8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73.4万元,占总成交额3.2%;游资资金净流入1255.46万元,占总成交额2.92%;散户资金净流入117.94万元,占总成交额0.27%。
近日合合信息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894.0户,较3月31日减少450.0户,减幅为4.82%。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1.07万股增加至1.57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248.57万元。
合合信息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8.43亿元,同比上升22.51%;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上升6.63%;扣非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上升2.93%;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48亿元,同比上升23.9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2.6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7.83%;负债率22.8%,投资收益112.85万元,财务费用-785.55万元,毛利率86.29%。
公司代码:688615 公司简称:合合信息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2 重大风险提示: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
1.3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5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6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无
1.7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股票种类为A股,上市交易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简称合合信息,股票代码688615,变更前股票简称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刘忱,电话:021-63061283,办公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万荣路1256、1258号1105-1123室,电子信箱:ir@intsig.net
证券事务代表:王墨兰,电话:021-63061283,办公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万荣路1256、1258号1105-1123室,电子信箱:ir@intsig.net
2.2 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3,486,470,853.71,上年度末3,488,458,463.72,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0.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本报告期末2,691,516,235.87,上年度末2,657,579,995.52,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1.28%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843,097,361.75,上年同期688,182,152.22,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22.51%
利润总额:本报告期250,846,176.53,上年同期236,038,427.13,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6.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235,387,416.24,上年同期220,746,803.70,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6.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211,532,256.28,上年同期205,506,790.57,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2.9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报告期187,121,880.08,上年同期159,106,797.58,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17.6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报告期8.59,上年同期19.92,减少11.33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本报告期1.68,上年同期2.10,增减-20.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本报告期1.68,上年同期2.10,增减-20.0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本报告期28.59,上年同期27.83,增加0.76个百分点
2.3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8,894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镇立新,股东性质:境内自然人,持股比例(%):24.19,持股数量:33,862,920,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33,862,920,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33,862,920,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罗希平,股东性质:境内自然人,持股比例(%):5.13,持股数量:7,177,800,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7,177,800,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7,177,800,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东方富海(芜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有限合伙)-东方富海(芜湖)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股东性质:其他,持股比例(%):5.07,持股数量:7,094,745,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7,094,745,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7,094,745,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上海利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常州鼎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股东性质:其他,持股比例(%):4.82,持股数量:6,749,295,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6,749,295,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6,749,295,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陈青山,股东性质:境内自然人,持股比例(%):4.7,持股数量:6,574,995,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6,574,995,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6,574,995,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经纬(杭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股东性质:其他,持股比例(%):3.93,持股数量:5,496,750,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5,496,750,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5,496,750,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创赛(常州)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启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股东性质:其他,持股比例(%):3.78,持股数量:5,297,565,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5,297,565,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5,297,565,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上海卉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股东性质:其他,持股比例(%):3.41,持股数量:4,769,285,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4,768,785,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4,768,785,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上海目一然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股东性质:其他,持股比例(%):2.89,持股数量:4,049,641,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4,049,641,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4,049,641,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股东名称:龙腾,股东性质:境内自然人,持股比例(%):2.64,持股数量:3,694,110,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3,694,110,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3,694,110,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海目一然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系实际控制人镇立新间接控制的企业。除此之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2.4 十名境内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表:不适用
2.5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不适用
2.6 截至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不适用
2.7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不适用
2.8 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不适用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情况如下:公司聚焦主营业务,营业收入达84,309.74万元,同比增长22.51%,C端月活用户约1.81亿,B端覆盖近30个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费用21,510.92万元,同比增长27.54%,研发人员661人,占总人数60.98%,获发明专利130项。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息2元(含税),转增0.4股,已于2025年5月26日完成。公司修订章程,取消监事会,强化审计委员会职能,提升治理水平。通过业绩说明会、路演、上证e互动等方式加强投资者沟通,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公司将继续推进方案实施,提升核心竞争力,回报投资者。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报告显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1,269,840,618.87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480,443,529.73元。报告期内,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及发行费用合计51,754.91万元,募投项目累计投入797,846,482.91元。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取投资收益1,656,883.57元。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升级项目已结项,节余资金54.95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对部分募投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调整,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要求,未发生变更募投项目情况。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