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券商研报 - 正文

华源证券:给予星图测控增持评级

来源:证星研报解读 2025-09-01 08:06: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赵昊,万枭近期对星图测控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星图测控(920116.BJ)》,给予星图测控增持评级。

》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星图测控(920116)

  投资要点:

  事件:2025H1公司实现营收0.99亿元(yoy+22%)、归母净利润3226万元(yoy+24%)、扣非归母净利润1403万元(yoy+13%);2025Q2实现营收0.56亿元(yoy+14%/qoq+28%)、归母净利润1885万元(yoy+36%/qoq+41%)、扣非归母净利润1006万元(yoy+7%/qoq+154%)。上半年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良好。

  2025H1特种领域、民商领域收入占比分别为69%、31%,持续积极推进太空云产品体系下的智算平台建设。2025H1公司技术开发与服务、软件销售、测控地面系统建设、系统集成分别实现营收7713万元(yoy+7%)、837万元(yoy+398%)、522万元、847万元(yoy+16%),毛利率分别为55%、88%、28%、33%,收入增长主要系随着公司销售及产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在行业深耕与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按照最终应用领域分类,2025H1公司在特种领域、民商领域分别实现营收6803万元(占比69%)、3115万元(占比31%)。上半年,公司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化特种领域客户合作,持续扩大服务规模并提升服务质量;二是积极拓展民商领域客户,显著提升市场覆盖率;三是布局新兴业务方向,完善产业链生态,加强了人工智能的能力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与商业航天的深度融合,加速太空云产品体系的智能化升级。针对未来的业务规划布局:(1)公司将在进一步扩大地面站网规模的基础上,深入论证太空感知星座、天基在轨维护以及天基测控数传等全产业链能力建设,为太空安全以及数据高效传输提供保障;(2)公司将积极推进太空云产品体系下的智算平台建设,将大模型、智能体技术体系与“洞察者”空间信息分析基础平台、空间资产管理平台、太空态势感知平台等进行深度融合,提升空间业务仿真分析、管理控制以及感知分析的智能化水平;(3)公司将大力推进太空云产品体系战略,以太空大数据为核心驱动,以太空智算服务为能力引擎,以智能开发工具为创新助力,逐步打造出全场景、智能化、多层次的太空管理产品体系,全面拓展太空管理业务场景,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满足国际化市场需求,助力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我们认为,公司通过围绕太空全域管理,构建高效、智能的太空观测、太空交通管理服务及太空在轨服务系统,建设融合AI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太空云产品体系,有望提升航天系统的能力和效益,为全球用户提供太空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2025H1中国发射153颗卫星(yoy+92.4%),国内商业航天发展提速拓宽全方位太空管理服务能力的需求。2025年上半年,全球共发射航天器2,090颗,同比增长58.5%。低轨星座的快速扩张对全球航天器发射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美国星链新增部署1,485颗卫星,保持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则发射了GW星座、千帆星座、吉利星座和云遥星座等星座的153颗卫星,同比增长92.4%,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在航天测控管理方面,2025年上半年,国内站网布局与规模持续完善,数传站的数据接收速率实现稳步提升;海外站网建设同步推进,且已成功为国内星座提供商业服务。随着液体可回收火箭将于2025年年底前后投入收发试验,商业发射场测控中心系统建设正在持续推进,商业测控公司也积极参与火箭测控服务。在太空态势感知方面,随着近地轨道卫星星座大规模部署以及太空碎片环境日趋复杂,如何降低碰撞风险并维护太空环境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受到各国主管部门、商业航天公司的日益重视,国家级太空交通管理系统呼之欲出。在航天数字仿真方面,业务范围由近地空间、同步轨道,逐步扩展到地月空间以及太阳系,近地空间超大规模星座管控、地月空间系统的一体化建设成为新的发展热点。由于大模型技术的突飞猛进,大模型与航天数字仿真的结合也是仿真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包括基于大模型的场景构建与配置、基于多Agent的仿真效能分析等,通过大模型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仿真场景构建以及复杂场景多策略仿真分析的效率。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我国GW星座计划、千帆星座计划及其他国内外大型星座的逐步建设,全方位太空管理服务能力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7、1.39和1.79亿元,对应PE为114.0、87.6、68.3倍。逻辑一:国有股东背景及核心技术团队的大型国有航天单位研发经历决定了公司具备承担国家战略级航天任务的能力。逻辑二:公司从事特种领域项目开发积累的服务经验,能够较为便捷地向民商领域转化,相关项目经验积累将为民商领域业务开展提供保障。逻辑三:我国各类卫星互联网建设稳步开展,为航天产业带来新增、多元的应用领域,带动航天测控管理、航天数字仿真等市场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及行业政策影响较大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技术更新迭代的风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