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青农商行(00295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本行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行经营范围为:吸收本外币公众存款;发放本外币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本外币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汇款;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外汇资信调查、咨询和见证业务;基金销售;经国家有关主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自2012年6月改制成立以来,本行秉承“扎根大地,滋养梦想,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使命,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定以“支农支小”为主的市场定位,立足青岛,辐射山东省青岛、济南、烟台等三大最具经济活力地区,发起设立8家、收购1家村镇银行,不断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本行通过零售金融、公司金融、资金业务三大业务板块驱动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国际业务、财富管理等特色业务,推动线上线下业务深度融合,存贷款市场份额位居青岛市金融机构前列,主要经营指标位居省内银行业前列,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创新经营、内涵增长、价值提升之路。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前景广阔的地区经济。青岛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我国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区位优势明显。青岛市研究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146”发展目标,“1”是指1个愿景,即2035年,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进世界城市体系前列;“4”是增强4个功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6”是坚持6个率先走在前列,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创新改革、社会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幸福美好家园、城市治理效能等6个方面率先走在前列,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提升在国家发展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增强在世界体系中的竞争力、影响力。青岛的良好经济社会生态和宏伟发展蓝图,为本行深耕本地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山东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八大发展战略,为本行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目前,本行股东持股比例均衡,且主要股东保持稳定,健全了以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专门委员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了经营管理的决策、执行、约束、激励、考核等各方面内容能够有效落地实施。本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拥有多年的银行业管理经验,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意识,对国内银行市场特别是当地银行市场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帮助本行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策略。
独具特色的城乡金融服务模式。本行是青岛网点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泛的银行,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使城乡居民随时随地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全国首创互联网小微云支付系统,充分满足农民、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紧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推出专人负责、专人对接、专人服务、专人跟踪、专人督导的“五专”服务。紧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打造“离您最近、和您最亲”的服务品牌,全面建设社区支行、微贷中心、直销银行、财富管理“四位一体”的服务平台。
专业高效的中小微金融服务优势。本行通过“专项规模、专职团队、专业流程、专门风控”的运营模式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注重加强信贷管理,不断推行完善营销调查、审查审批、放款、贷后检查信贷业务“四个中心”建设,有效提高了中小微贷款的审批效率。引入德国微贷技术,推广信贷工厂流程模式,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金额小、需求频、周期短”的融资需求。强化服务创新,积极转变营销模式。加快产品创新研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产品。发挥国际业务优势,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优异的金融资产和投资理财配置能力。本行在大力发展大零售和公司金融、国际业务的同时,积极向“金融市场、投资理财”的“轻资本、轻资产”交易型银行转型,实现了金融市场、投资理财业务的专业化经营。金融市场中心在全国农商银行中首获持牌经营资格,实现金融市场业务全牌照经营,投资品种丰富多样。与非银行机构广泛合作,具有坚实的客户基础。本行投资理财业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控体系,持续推进理财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审慎的风险控制和严密的内控管理。本行一直贯彻“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构建了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及支行共同组成的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控制贯穿于业务全过程,全面覆盖各类风险,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本行业务经营稳健高效。本行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措施建设,形成了由前台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和审计部组成的内部控制“三道防线”,保证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
务实进取的经营管理团队。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具有卓越的战略视野、深厚的行业认知、市场化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支撑本行市场竞争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持续走在同业前列。本行推行市场化的人才选聘方式,并注重员工职业发展,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保持团队的竞争力和稳定性。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在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为本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行建立了现代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激发干部员工活力,形成了向能力倾斜、向贡献倾斜、向效益倾斜的分配机制。
三、总体情况概述
上半年,本行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以“支农支小”为主的市场定位和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牢固树立、认真践行以“金融报国、金融为民”为核心的新时代农商银行价值观,全力创收益、防风险、优结构、抓转型,经营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是规模和效益实现“双增”。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721.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16亿元,增幅2.11%;本行吸收存款余额为3343.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15亿元,增幅2.36%。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4亿元,同比增加1.06亿元,增幅5.22%。
二是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本行统筹促发展与控风险,深耕规范、透明的信贷生态,以全流程管理为主线,一体抓好传统风险和新兴领域风险防控,实现了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双降。
三是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跨越。本行坚决扛牢地方法人银行的责任担当,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和以“支农支小”为主的市场定位,聚焦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本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截至2025年6月30日,战略新兴贷款余额84.15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8.39亿元。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56.8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6.32亿元,2025年一季度人民银行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获评“优秀”档。绿色贷款余额154.86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5.60亿元。编制首份可持续发展(ESG)报告,万得(Wind)评级由原BB级跃升两级到A级,位列山东省上市法人银行第1位。涉农贷款余额达591亿,规模和新增额保持全市第一。小微贷款余额1428.15亿元、户数5.63万户,较上年末增加80.72亿元、0.08万户,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516.17亿元(不含票据贴现及转贴现),普惠型小微贷款客户数5.5万户,全面完成“两增”目标。打造养老金融生态体系,持续推进“七彩康年”养老服务品牌建设,成功入选“2025山东好品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产品——养老金融”品类以及“第31届中国国际金融展养老金融实践案例”。激活数字金融创新引擎,上半年投产16个创新项目,落地办公助手、合规助手、信贷助手等3大类AI大模型智能体应用。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级数字金融领域相关奖项20余个、国家发明专利7项。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