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威高骨科(68816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主要产品为骨科医疗器械及组织修复系列产品,包括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运动医学类、骨修复材料类植入物、手术器械产品以及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用套装和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等。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24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5)。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4.2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中的“4.2.2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设备制造”。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25),公司所属行业为“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分类代码:C358)中“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分类代码:C3589)下的“植(介)入器械制造”。
(二)所属行业情况、基本特点
1、行业情况
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及全民健身热潮兴起的驱动下,骨科疾病发病率与手术需求持续攀升,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国家政策推动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尤其在创伤与脊柱领域成效显著;2024年5月关节集采续约落地及运动医学、人工骨等新品类集采执行,进一步降低市场门槛和价格,为具备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的国产龙头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行业集中度提供了关键契机。行业创新步伐显著加快,临床医学与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正引领微创精准化(3D打印、手术导航)、新材料应用(生物相容、可降解材料、人工骨)及智能化、数字化(手术机器人、AI技术)等前沿技术发展,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新兴领域,以满足多元化临床需求,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基本特点
①老龄化驱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深,为骨科手术市场提供了长期增长动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1亿,占比达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比15.6%。老年人口比重持续攀升,标志着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通常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与此同时,与年龄高度相关的骨科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骨折)发病率显著上升: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32%,关节置换手术需求年均增速超10%。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将持续为骨科手术市场提供坚实的增长支撑。
②消费升级: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与居民生活改善,显著增加了医疗健康投入,直接驱动骨科植入物市场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2547元,同比增长3.6%。这一增长由人口老龄化加剧、运动损伤增多以及消费升级伴随的健康意识增强共同驱动。展望未来,医疗技术进步叠加居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持续释放,骨科植入物市场有望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③运动健身观念的加强: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不规范运动方式导致的损伤风险显著增加。这推动了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蓬勃发展。专业的治疗技术及康复设备,为运动爱好者提供了覆盖损伤预防、急性处理到康复护理的全链条支持,助力其科学运动、高效恢复,安全回归健康生活。
④政策支持,进口替代: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骨科带量采购执行后,国产份额进一步提升。
(三)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及用途
公司产品全面覆盖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骨修复材料、组织修复以及骨科手术器械等领域,已然成为国内产品种类最为齐全、规模领先且行业排名位居前列的骨科民族企业。
1、脊柱类产品
公司脊柱类产品主要由脊柱类植入医疗器械、椎体成形系统和脊柱微创产品组成,拥有“威高骨科”、“威高亚华”、“威高海星”、“量子医疗”四大品牌。该系列产品凭借先进的设计理念与精良的制造工艺,针对脊柱系统畸形、退行性病变、脊柱骨折、肿瘤等引发的椎体病变,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椎体成形系统包含球囊扩张压力泵、穿刺工具、骨扩张器等关键器械,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赢得了临床医生与患者的高度认可。脊柱微创产品主要应用于疼痛科、运动医学及微创脊柱外科,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产品包括用于椎间盘造影及其他手术通道建立的穿刺针,用于关节镜手术中射频消融的运医关节镜刀头,以及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化诊疗的脊柱内窥镜手术系统等。
2、创伤类产品
创伤类产品主要包括锁定接骨板系统、髓内钉系统、中空螺钉系统以及外固定支架系统,拥有“威高骨科”、“健力邦德”、“威高海星”三大品牌。该系列产品专为治疗因外力或暴力创伤导致的骨折疾病而设计,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与精湛的制造工艺,实现骨折部位的精准复位、稳固固定以及长期稳定维持,广泛适用于四肢骨折、关节骨折、脊柱骨折、手指断指等多种复杂骨折情况。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不断引入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与使用效果。
3、关节类产品
关节类产品涵盖髋关节假体系统及膝关节假体系统,主要品牌为“威高海星”和“威高亚华”。
该系列产品针对关节周围骨折、骨肿瘤及其他原因引发的骨缺损等关节障碍,实现了高效的功能重建。采用先进的生物材料与独特的设计结构,在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常见关节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运动医学类产品
运动医学类产品主要包括交叉韧带重建系统、半月板修复系统、运动创伤系统,目前有“威高骨科”、“威高海星”两个品牌。该系列产品专注于治疗骨与骨之间的软组织创伤,如跟腱、韧带、半月板、肌腱、软骨等。公司紧跟运动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产品在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腱病、骨骼肌损伤、软骨损伤、关节不稳、关节盂唇损伤等常见运动损伤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运动爱好者与患者提供了专业的治疗解决方案。
5、骨修复材料类产品
骨修复材料类产品主要为骨水泥,拥有“明德生物”一个品牌。骨水泥作为重要的骨修复材料,在椎体成形、骨质疏松的力学增强、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手术、骨肿瘤、病理性骨折、占位填充物等方面应用广泛。公司的骨水泥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固化性能与机械强度,有效促进了骨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6、组织修复产品
组织修复产品主要为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用套装和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等,广泛涉及骨科、烧伤、疼痛、康复、整形美容等领域,拥有“威高新生”和“威海联生”两个品牌。公司围绕骨科领域向创面修复、关节外科和整形外科等领域不断拓展,积极布局烧伤和再生康复领域,不断扩充产品适应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7、骨科手术器械
骨科手术器械品种丰富、规格全面,能够满足各类骨科疾病的手术需求。不仅包括自主生产的植入产品所需的器械工具,还为国外领先厂商生产OEM产品。公司高度重视植入物与配套手术器械的协同使用,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有效提高了骨科手术的精确度和产品植入效果,确保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支持。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骨科带量采购平稳执行,公司坚持做好集采产品供应,确保集采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攻坚增量市场,积极推动标外产品的入院销售,最大限度提高市场份额和客户覆盖率。另外,公司通过产线结构调整、渠道整合、市场费用精细化管理等措施,不断降低销售费用。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4091.72万元,同比减少1.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95.71万元,同比增加52.43%;销售费用率为26.49%,同比减少10.6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下降原因主要是关节产品销售模式由配送模式转为经销模式,出厂价格下降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推动营销架构调整,通过产线聚焦,助力终端手术增量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及营销架构,通过产线细分,发挥更聚焦市场的产线事业部的专业能力和灵活性,提升临床手术专业服务水平;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引领临床术式革新,促进产品协同销售,推动产品毛利率提升。优化整合市场支持能力,为市场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持,持续提升临床环节的产品服务与专业教育水平,同时积极推动医工合作项目落地,有效改善临床客户体验,增强大客户粘性,进一步带动终端手术植入量增长。公司深化精准数字化营销,推进大客户策略实施,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的专业化服务,客户覆盖率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公司对渠道库存进行全面梳理,通过线上系统对自建库、寄售库及第三方物流平台库存实施统一管理,加快供应链响应速度,显著提高产品周转效率。
(二)聚焦骨科领域,围绕术式创新,拓展产线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临床手术方式变化带来的创新需求进行产线的拓展布局,聚焦脊柱微创、运动医学和骨科修复再生等进行研发创新。持续推动医工结合,保持与临床专家的项目合作,围绕临床需求继续保持产品的改良和更新,提升临床使用效果和患者康复效果,增加客户体验和临床满意度。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第I类产品备案凭证16项,第Ⅱ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5项,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2项。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第I类产品备案凭证314项,第Ⅱ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45项,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60项。
(三)持续数字化转型,推进精益管理,持续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数字化工厂”长期战略,及“以销定产、快速交付”主线,聚焦精益生产、制造系统数字化平台建设。精益生产在SQCDIP(安全、质量、成本、交期、效率)等指标牵引下,持续推进精益车间建设、TPM管理全面推进(全员生产维护)、NPI(新产品导入)试点、建立S&OP机制、探索柔性生产模式,提升制造系统响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制造系统数字化平台建设,系统梳理业务流程,完成了劳动力系统、能源管理系统、MES系统搭建。通过持续改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服务水平。
(四)推动海外战略落地,多途径突破海外市场,建立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国际化战略落地,逐步完善海外事业部,进行销售渠道的建立和研发项目的有效推进。公司构建海外“三级市场”开发策略,集中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市场(印尼,巴西,俄罗斯,泰国等),建立标杆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业绩;深化本地化运营,深耕巩固已开发的商贸市场(中亚、非洲等);快速进入空白市场(墨西哥、沙特、欧洲等),通过绑定属地内具备优质客户资源的渠道商,实现品牌的快速覆盖。公司通过海外贸易、工业产能海外建设和并购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海外收入4321万元,同比增长19%。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涉及医学、生理学、材料学、物理学、工程学、化学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跨专业、多技术融汇的特点,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通过自主培养结合外部引进等方式不断扩大人才储备,已经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业务精良的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人员专业覆盖临床医学、材料学、机械学等学科,公司的研发骨干均为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骨修复材料等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及组织修复领域,具有经验丰富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断投入研发资源,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拓展产品线和应用领域,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目前,公司已积累大量研发技术和研发人才,为公司未来产品保持竞争力、不断满足临床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2、产品结构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产品全面涵盖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等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及组织修复领域,超过20000种不同规格的各类产品,是国内骨科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线最齐备的公司之一。公司全面丰富的产品线有利于形成不同的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整体疗法解决方案。
3、营销优势
公司通过多年经营,已具备专业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团队,搭建了广泛有效的销售网络,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各省市地区。通过带量采购的执行,公司产品覆盖约5000家终端医疗机构,客户覆盖进一步提升,成熟稳定的营销网络有利于公司加大对终端客户的开拓与维护。公司聚焦骨科关键术式的协同销售能力打造,促进产品销售的同时满足临床对产品专业教育的需求,提升医生对公司产品认可度。
4、生产运营优势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骨科耗材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机加工及数控机床设备,产能充足,可有效支撑带量采购后终端客户的供货需求。公司围绕“以销定产”战略,推动精益生产数字化转型工作,构建以效率驱动为导向的全面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宜复制的精益制造体系,优化生产流程,改进制造工艺,助力运营过程研发、销售的协同和拉通,推动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快速交付”,提高客户满意度,打造公司高效运营体系。
5、质量优势
骨科医疗器械直接应用于人体的全身骨骼、组织等,下游终端医疗机构对产品的品质、适用性和一致性要求较高。公司已建立了包括初加工、精加工、涂层处理、贴标签、清洗、包装、消毒、质检等工艺在内的成熟生产加工流程,采用了数字化自动纵切机床、森精机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仪等先进加工设备,并已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国内外多项质量认证,能够有效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已取得了ISO9001和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部分产品的生产通过了欧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6、品牌优势
公司的主营产品涵盖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和组织修复等多个品类,均拥有多个品牌。
脊柱产品有“威高骨科”、“威高亚华”、“威高海星”和“量子医疗”四个品牌,创伤产品有“威高骨科”、“健力邦德”和“威高海星”三个品牌,关节产品有“威高海星”和“威高亚华”两个品牌,运动医学产品有“威高骨科”和“威高海星”两个品牌,组织修复产品有“威海联生”和“威高新生”两个品牌。公司坚持“全产线、多品牌”的经营策略,充分发挥多品牌的优势,在集采落地和客户覆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促进公司客户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并致力于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建立了完整、自主、成熟的研发技术体系,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有能力研发并生产多类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的主要企业之一。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本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获得第I类产品备案凭证16项,第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5项,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2项。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第I类产品备案凭证314项,第Ⅱ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45项,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60项。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74091.7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195.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579.67万元,同比增长51.98%。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