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海南华铁(60330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说明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设备的租赁运营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玻璃吸盘车、打桩机、冷风机、砌墙机、钢支撑、铝模板等工程设备及智算设备,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下的“租赁业(L71)”。
1.宏观经济稳健上行,工程设备租赁市场稳定发展
建筑工程设备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进而提升资本收益并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而我国不断提升的人工成本、持续减少的建筑业从业人数与日益渗透的经济环保理念持续推动建筑工程设备行业的发展和工程设备保有量的稳步提升,为工程设备租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工程设备租赁相较于购买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购买和保养建筑工程设备将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及经营成本。自购设备将导致设备闲置、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而租赁有助于缓解下游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随着下游企业对设备租赁认知度的提高,设备“以租代买”的优势将持续显现,建筑工程设备租赁将进一步普及,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按不变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制造业投资增长7.5%。在此背景下,国内工程设备租赁市场需求略有修复,同时人工智能、水利水电、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密集建设,也为工程设备租赁产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2.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概况,市场规模继续抬升,市场集中度稳步上行
公司以高空作业平台为核心,持续深化渠道拓展和数字化运营能力建设。高空作业平台可以运用于房屋修缮、外墙修缮、工程施工、场馆建设、市政绿化、影视拍摄等多元化场景,具有施工效率高、作业速度快、安全性好、节能环保等特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公司的高空作业平台主要租赁产品包括剪叉式、曲臂式和直臂式。随着在建筑工程、装备制造、电力行业、仓储物流、市政绿化、军事工程、应急救援等领域中普及率的逐步提升,高空作业平台的需求不断增长。
从市场保有量来看,根据IPAF发布的《RentalMarketReport2025》,2024年国内市场保有量已达66.92万台,较上年度同比增长12%。近几年增量设备主要来源于头部租赁商,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集中度正在提升。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高空作业平台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上半年高空作业平台主要制造企业共销售92496台,其中国内销售36696台,同比下降47.2%。销量下行预计将带来国内竞争环境的逐步改善,从存量竞争逐渐转向运营能力竞争,头部租赁商凭借品牌效应、成本管控、集中采购和数字运营能力,将进一步巩固竞争壁垒。
3.智算业务行业概况:算力需求持续扩张,应用场景稳步下沉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这一政策引领下,叠加算力技术的持续跃迁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化,2025年上半年国内算力产业已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产业规模来看,算力经济的增长动能持续凸显。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已达725.3EFLOPS,市场规模约为1479.6亿元,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市场规模也将攀升至2116.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43%,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从应用场景来看,算力正从通用领域向垂直行业深度渗透,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自动驾驶、药物研发、金融风控等十余个垂直领域迅速拓展,同时元宇宙、智慧城市、气象预测等创新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可以预见,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以及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我国算力产业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二)业务模式
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要从事设备租赁业务,现形成工程设备服务、智算业务两大业务布局。工程设备租赁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玻璃吸盘车、打桩机、冷风机、砌墙机等机械设备,以及钢支撑、铝模板等支护产品。智算业务重点围绕算力设备开展算力租赁业务,为客户提供智算综合解决方案。
1.工程设备运营模式——设备运营平台
(1)渠道(平台获客+线下地推)
公司通过全国网络布局、小程序、APP、服务热线等多种手段构建线上线下业务及服务渠道。
线下渠道主要为全国布局网点,实现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网点不仅提供线下业务渠道,同时也是公司的设备储存场地与售后服务基地。网点数量与密度的增加,能够在提升业务覆盖范围的同时缩短单个网点的辐射半径,提升服务效率。
线上渠道包括小程序、APP、服务热线等,支持线上查询实时价格、在线下单、物流跟踪、报停报修等业务及服务功能。公司组建业务中台负责客源转化及全流程跟踪,具体包括潜在需求客户促成交易、线上平台用户转化及全流程交付、在租客户定期维护及满意度调研,并通过对客户的定期回访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2)运营(资产运营+流程化组织变革)
公司通过对设备、人员、流程三大要素的效率迭代优化,实现采购、周转、维保等多个运营环节的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营管理。
ⅰ设备采购
采购资金主要来源于经营性现金流、银行信贷、融资租赁等自有及自筹资金。此外公司积极试点轻资产合作模式,由合作方出资采购设备,公司负责设备运营,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以实现设备规模的持续扩张。
ⅱ设备周转
公司通过租赁业务保持设备周转,使设备持续产出。在租赁业务中,保持较高的租金价格和出租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租金价格来源于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而高出租率可以通过优秀的管理效率和强有力的激励手段实现。因此公司通过数字赋能、充分激励和业务协同,加强在周转阶段的人员和资产管理,确保设备出租率长期处于高水平。
数字赋能方面,擎天系统通过对业务数据进行搜集分析,掌握各品类出租率、租金价格的走势,并通过财务数字化、单合同核算等功能实时展现,辅助一线人员完成设备调拨、设备租赁等关键决策,从而优化产品结构与出租率,提升设备效益产出。充分激励方面,为充分激发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公司建立底薪+业务提成+利润分成的薪酬机制,并辅以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薪酬设计向能力突出、绩效优异的优秀人员倾斜,确保薪酬水平与公司发展、个人价值创造相匹配。
ⅲ设备维保
设备维保的最终目的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升设备残值。为了确保售后服务质量,公司在持续提升售后团队专业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擎天系统实现设备的监测、维护及配件管理。
(3)服务(多品类服务+售后服务)
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多品高质的产品,匹配客户在各种应用场景的设备需求,并围绕产品提供方案设计、安装、维保、运输、设备操作等各类综合服务。
2.智算业务运营模式
智算业务具体运营模式为公司采购算力相关设备,部署于智算中心内,同时保证设备和系统环境的稳定运行,并提供客户业务所需的各类运营运维服务,以此向客户收取相关服务费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渠道+运营+服务”的核心经营理念巩固运营优势,设备租赁业务稳健增长,渠道复用价值初步显现,低空、算力等创新业务保持稳定的发展节奏。渠道布局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国网点达到380个,较上年末增长10个,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加速国际化步伐,成功开拓香港市场,并在韩国设立第二家门店,继续优化全球业务版图。产品拓展方面,报告期末公司各类设备管理规模稳步抬升,多品类设备投入持续增加,报告期内公司新设立房车事业部,正式切入房车租赁赛道,进一步优化产品矩阵。创新业务方面,公司累计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并顺利拓展推理算力应用场景,同时公司通过战略入股数字资产交易平台XMeta、发行NFT产品、联合上海数据交易所设立数纽中心等措施,积累数字资产运营实践经验。融资渠道方面,公司发行或筹划发行的债券及相关产品累计额度达50亿元,并正在推进新加坡上市,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增强资金流动性与抗风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全球租赁百强榜(IRN100)排名升至第27位;全球高空作业机械租赁排行榜(Access50)升至第3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18.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72亿元,同比增长19.5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55.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33亿元。具体工作如下:
(一)持续发挥渠道复用价值,稳步提升保有量和设备品类
1、线下网点达380家,线上创收同比增长25%
线下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计新增10个线下网点,线下网点数量已达380个,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填补国内业务空白,在香港设立首家门店,并已投入资产超千万元,出租率稳步上行。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海外业务布局,在韩国开设第二家门店;沙特和阿联酋方面,公司已派驻业务人员进行门店选址和前期业务拓展。
线上方面,公司通过400电话、小程序、APP等平台开拓线上业务渠道,并组建业务中台负责客源转化及全流程跟踪,与线下门店形成协同。截至报告期末,线上业务渠道获取有效订单量1.44万单,创造租金收入近9000万元,同比增长超25%,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2、设备保有量稳步增长,多品类设备投入持续增加
伴随网点数量提升,公司设备保有量持续上涨,同时基于现有业务渠道和数字化系统的复用性,公司稳步增加多品类设备在新增资本投入中的比例。此外,报告期内公司载重无人机业务进展顺利,经初步市场拓展,已在光伏、电网、农业等领域实现项目落地,签订合同金额已超1500万元。
为进一步丰富产业生态,拓展C端客户群体,公司设立房车租赁事业部,逐步拓展房车租赁业务。公司将基于全国服务网点和专业维保团队,构建更多元的服务生态。
(二)智算业务稳步发展,累计交付资产超14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设立数智科技事业部,组建服务团队,并推进产业链合作,全面拥抱AI产业链,加速推动数据、模型及算力三要素融合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
此外,公司稳步拓展推理算力领域。近期公司与安徽海马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海马云提供优质、稳定的算力资源服务,成功将算力服务延伸至云游戏、云渲染等应用场景,对公司后续的算力应用场景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三)初步探索Web3领域,积累数字资产运营实践经验
为探索数字资产运营服务领域,近期公司积极布局Web3领域,包括战略入股数字资产交易平台XMeta、发行NFT产品、联合上海数据交易所设立数纽中心等,积累资产上线上链、数据资产运营的实践经验,为后续拓展RDA等相关领域提前布局。
(四)拓宽外部融资渠道,计划发行债券达50亿元,并筹划新加坡上市
为拓宽外部融资渠道,优化公司债务结构,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尝试发行不同品类的债券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10亿元非公开发行债券已完成两期,第一期3.6亿元,利率2.9%;第二期3亿元,利率2.66%。同时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含20亿元)的公司债券。
此外,为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加速实施出海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宣布筹划赴新加坡上市,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五)全面铺开产业2.0数字化平台,加速AI应用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化团队除持续更新迭代数字化系统与优化内部流程等基础工作外,开展以下主要工作:(1)正式启用擎天数字化管理平台2.0。该平台针对轻资产战略、多品类战略、平台化战略等三大战略定向优化,从原先支撑高空作业平台单一产品的1.0版本,迭代为具备多品类管理、多用户服务、多平台协同的2.0综合管理平台。不仅高度契合各项战略的实施要求,精准匹配战略推进过程中的数字化需求,更有效强化公司整体数字化运行能力,有效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2)推动校企合作,加速AI应用发展:当前公司已开发关键信息提取、知识库问答,产品需求分析、数据处理等AI工具。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推动与知名高校的合作,获取前瞻性技术思路,加速AI应用发展。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布局,卓越的获客能力和服务客户能力
在租赁行业中,触达客户能力和服务客户能力至关重要,是提升核心资产出租率,增加客户粘度的重要能力支撑。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布局,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扩展服务半径。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国设立380个网点。此外,公司通过开发小程序等创设线上获客渠道,通过线下网点及线上获客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提升营销能力。
以渠道为基础,公司逐步尝试多品类运营。当前,公司可为客户提供高空作业平台、叉车、载重无人机、砌墙机、冷风机、钢支撑、铝合金模板、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等十余类设备、上百种型号,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设备租赁服务并提升单个客户价值。
(二)强大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持续优化业务流程
顺应互联网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发展,是未来公司增长的重要支撑。在数字化能力打造方面,为有效支持创新业务发展,公司积极布局数字化,建立了专门的数字化建设团队,搭建符合企业自身业务的“擎天系统”,有效协同各职能部门和业务中心。通过数字化创新和人工智能推动内部组织革新和业务增长。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公司能够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远程实时掌控设备状态,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公司不断推进每个工作节点的标准化、“结算+财务”数据化,实现业务全链条的高效数字管理。持续强化的数字化能力,为公司设备的管控、业务流程的优化、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业务的有效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优质的服务团队,提供多品类整体解决方案
在租赁行业中,优秀的租赁人才队伍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租户体验;还可以通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拓展业务,提升业务规模。一方面,客户开发主要通过一线人员地推,因此一线人员的专业性和谈判能力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在客户使用中存在维修、保养等大量服务需求。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提供最专业的服务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方式。
为强化专业型服务人才培养,打造一流的人才复制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公司成立企业大学——哈勃学堂,通过各类培训项目,结合岗位技能认证评估体系,增强关键条线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为各类设备的推广、维保、检修提供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
(四)丰富的资产运营经验,省级国企AA+信用优势,有效提升资金、资产运营效率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设备运营服务为主营业务,长期以来已积累基于数字化的各类设备运营服务经验。同时,公司已积累充足的资金资源,在公司实现国有控股后将进一步拓宽股权、债券等资本市场融资渠道。2024年,公司充分发挥国企平台优势,取得AA+主体信用评级,截至2025年6月,公司发行或筹划发行的债券及相关产品累计额度达50亿元,并正在推进新加坡上市。此外,公司在高空作业平台业务板块已成功开拓轻资产模式,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或资产闲置方,解决设备行业需大量资金的天然劣势。基于充足的资金实力及高效的资产运营经验,公司能够紧抓市场机遇期,迅速扩张经营规模,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五)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公司为此组建了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了多层次、立体的激励机制,吸引、留住、壮大优秀员工队伍,优化绩效评价体系、丰富激励体系,促进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一,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多次开展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等,促使公司核心业务、技术及管理各方人才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二,公司持续推行共创、共享、共赢理念。除上述激励计划外,为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深度捆绑核心管理人才,公司推出了合伙人计划。针对业务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强的板块业务,公司通过合伙制保持核心经营团队稳定性和积极性。
第三,公司重点打造以净利润和现金流为主的考核体系,通过对不同回款时间设置不同的提成比例,提高一线人员收入的同时激发一线人员主动加强回款;通过网点各级人员净利润分成的模式,使一线人员充分享受网点的经营成果,提高一线人员收入的同时使其主动进行成本管理。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