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众诚科技(83520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作为河南省领先的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报告期内持续深入“1+2+3”的业务布局,“1”即“数字基建”为基础,“2”聚焦“数字政府”、“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3”依托“安全可靠的ICT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与运维运营”、“基于数字孪生的新一代产业互联网”、“数据要素加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三大核心能力,同时在人工智能应用及国产替代方向进一步加强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与产业趋势同频共振,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与郑州大学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构建垂直行业大模型应用体系。公司自研的低代码平台集成DeepSeek、阿里Qwen等AI模型,支持内容审核、文本分析、OCR等功能,赋能业务智能化;平台持续迭代,提升智能应用与数据分析能力。在教育领域,公司创新算法结合多模态大模型自动生成知识图谱,优化教学;在畜牧养殖领域,公司通过多模态模型提取症状特征,整合知识库实现精准疾病诊断,凸显行业融合特色。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国产密码领域,强化专业密码技术人才队伍,优化迭代密码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在网络安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在密码算法应用与安全防护方面持续发力,产品覆盖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及安全通信等场景,为行业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数智化领域,已经形成并持续迭代升级“统一资源门户”、“协同办公OA”、“高校实验室管理”“物联融合管理”等数字化应用系列产品;“数字孪生管理”、“垂直大模型应用”、“机器换人”等孪生与AI系列产品;“数据管理集成”、“数据资产管理”等数据与安全系列产品以及“OCR识别引擎”、“知识图谱引擎”等平台引擎系列产品。上述产品广泛应用于数字党建、社会治理、智慧办案、智慧农牧、智慧园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场景。此外,公司提供网络与安全服务、软件开发服务、数据与AI服务和相应的运营运维服务,不断满足数字政府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的客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继续深挖客户需求,设计相应产品与场景化方案,提供相应的网络与安全服务、软件开发服务、数据与AI服务与运维运营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系去年同期确认大额单体项目收入导致基数较高所致。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优化,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同比减少,对利润的负面影响较去年显著减轻,但计提绝对金额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公司持续提升项目质量,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显著回升。此外,公司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维持在合理区间。综合上述因素,公司报告期内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窄,整体经营表现趋于改善。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59.54万元,同比下降32.33%:其中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比上年下降8124.45万元,下降54.11%;信息技术服务比上年增长512.14万元,增长54.07%;信息设备销售业务比上年增长1219.33万元,增长3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1.27万元,同比增长26.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30.81万元,同比增长29.06%;每股收益为-0.16元,同比增长27.27%。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58586.88万元,同比增长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8212.09万元,同比下降5.05%;股本9219.5万股,同比下降1.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06元,同比下降3.16%。
2、研发情况
公司始终重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1092.8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18%,主要为公司主营业务数字化解决方案即数字政府、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所涉及的软件开发与运维运营、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应用与数据要素加工等的相关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取得51项软件著作权;新增专利0项,新申请发明专利2项,其中进入实质审查阶段2项。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10项,受理发明专利30项,其中进入实质审查阶段26项,进入审查阶段2项。
3、项目管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流程、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项目实施的标准化程度,并根据项目实施所涉及的具体实施作业,制定了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指导施工团队进行标准、规范化作业,通过一系列管理体系和标准的制定,确保项目能够安全、规范、高效地实施。公司管理、运营项目上半年无安全事故,运维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项目实施质量优良,获得客户好评。
(二)行业情况
(一)报告期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数字政府”“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的客户提供全栈式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根据中国证监会原《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类下的“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概况
公司所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是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引擎。该行业凭借技术迭代快、渗透性强、资源集约度高等特征,在重构经济形态、优化社会治理、加速产业变革中承担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领域的兴起加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各行业的产业融合,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期。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数字经济2025年行动纲要》的深化实施,国家正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系统化融合。《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将着力推动核心工业软件的迭代升级,通过在细分行业打造示范性应用场景,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为产业升级构筑制度支撑。当前,“两重”“两新”等重大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制造业技术改造浪潮加速,设备更新周期显著缩短,工业软件深度应用进入新阶段,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在向高质量、纵深化方向发展。
2025年,尽管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程的持续深化,该行业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从细分领域看,人工智能有望开启产业数智化发展新篇章,关键软件将在政策技术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软硬融合趋势加快,软件企业“出海”步伐提速,数据等新要素价值将得到更好释放,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关键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从“工具支撑”升级为“经济转型核心引擎”,通过AI+云计算+数据要素的三轮驱动,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智慧城市、数字医疗、低碳经济等民生领域创新,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支撑数字经济全球竞争。随着数实融合的加速,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将不断提升,预计未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数字化转型
中国数字化转型已从早期的信息化建设阶段跃升为“数字中国”国家战略工程,形成涵盖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市场、产业数字化等关键领域的系统性布局。在政策体系的强力推动下,全国数据交易体系趋于成熟,企业数据资产实现可计量、可交易,数据流通效率较前期提升50%,成为支撑经济现代化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及《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数字化转型进入全面加速和深化布局的新阶段。2025年,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深化落地,政策重点聚焦“数实融合”,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升级。行业专项政策也相继推出,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5》推动AI风控、区块链跨境支付,工信部《智能制造2025行动方案》要求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超80%。这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韧性并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营造了稳定环境并指明方向,同时体现国家引导与市场力量结合的特点。
当前,中国企业数字化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数字化投入持续加大,数字化基础不断夯实。超九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商务、云计算等技术,不同行业各有特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应用水平领先,在管理、采购、销售等环节普及度高,生产、研发环节应用逐步深入。根据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企业数字化使用行为调查数据》,已有86.19%的企业考虑并实施了数字化转型,说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经营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未来,数字经济将发挥着“经济稳定器”和“加速器”的双重作用,企业数字化发展也将会缔造经济增长新奇迹。
(二)报告期内公司面向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以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区域引领者为定位,主要面向“数字政府”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
1、数字政府
近年来,我国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核心的政务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治理模式,这一进程正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及基础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重点项目的持续建设,数字政府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IDC预计,随着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和“十五五”规划的落地,数字政府将持续投资,但因近年来的财政压力,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由9.4%下调至6.2%,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86亿元人民币。当前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数据要素驱动转型,政府正着力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推进数据与AI技术深度融合;二是服务模式升级,从数字化服务向服务数字化演进,通过服务入口整合与全渠道协同,实现“一网通办”和精准化服务。
基于在信创产业和智慧政务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已具备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安全、可靠、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完整能力,未来将持续助力数字政府的建设进程。
2、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深刻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方式。这一进程通过深度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系统性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发展能力,推动各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跃升。其本质是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全领域的融合创新,表现为企业上云普及率持续攀升,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数字化转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相继出台《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深化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根据规划目标,到2027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更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公司正基于对产业变革趋势的深刻洞察,聚焦数字化转型需求,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公司搭建完成“1+2+4+N”产品与解决方案架构体系,即以数字基建为基础,面向“数字政府”和“产业数字化升级”两个领域,提供网络与安全服务、软件开发服务、数据与AI服务与运营运维服务4项服务及N个产品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体系。以期动态地适应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以强增长性的解决方案把握数字中国的市场机遇,加强区域性的竞争力,并且不断拓宽市场边界。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