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ST海源(00252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新型智能机械装备、光伏组件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对国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了从复合材料装备、工艺、材料、制品设计及生产的产业链,并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向光伏领域进行布局和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经营模式及主要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主要变化。
(二)经营模式
1、采购、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业务导向型的经营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模式进行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组织;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考核制度,保证物料可靠稳定交付,减少因物料价格波动而带来的成本波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结合市场需求波动,以及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制定生产计划。
2、销售模式
复合材料制品业务主要为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及零部件,主要采用直接销售至汽车制造、动力电池制造等企业,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及定制化的产品;
光伏业务采用“直销+代工”的销售模式,产品直接销售至电力开发、电站EPC承建商等企业,同时承接优质组件代工业务;
机械装备业务采用国内直销,国外“直销+代理”的销售模式,面向国内、国际市场。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领域的综合优势
依托公司在复合材料装备领域的优势,公司积极向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领域延展,通过对国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了从复合材料装备、工艺、材料、制品设计到制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具有综合领先优势。公司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以汽车轻量化为主要战略方向,围绕此战略方向,公司进行了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整合,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极具性价比和吸引力的集产品设计、装备制造到制品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
2、光伏业务专业人才优势
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是光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的重要保障。人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根据光伏组件业务的特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通过内部人员横向板块晋升、外部人才引进,逐步完善各业务板块核心骨干人才建设工作。公司引进了光伏行业具备技术研发、生产等经验的专业人员,建设了一支经验丰富、开拓创新的专业团队,为光伏业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3、机械装备专业研发优势
作为国内全自动液压成型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在以液压技术为核心的相关技术装备领域有着长期的研究积累,曾主持并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多年来通过密切跟踪全自动液压成型设备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稳固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基础上,持续通过新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品的升级,拓展装备产品的应用领域,利用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制造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在机械、复合材料及光伏领域共拥有有效申请专利308项,已授权269项(其中发明专利130项,已授权91项;实用新型专利163项,已授权163项;外观专利15项,已授权15项)。此外,公司及重要子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优胜奖、”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申请的专利曾获得2项国家优秀专利奖、6项省优秀专利奖。公司LFT-D(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全自动模压生产线曾获得建材机械行业科技奖“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及中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第一届创新大会“行业创新奖”等。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