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新华文轩(60181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情况
本公司作为以出版发行为主业的全国一流文化企业,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产业发展为使命,是集内容创意出版、文化消费服务、教育服务、供应链服务和资本经营等业务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经营实体。主营业务包括出版业务、阅读服务业务、教育服务业务等,销售的商品包括自有出版物和外采商品。
1.出版业务
本公司旗下15家出版传媒单位,涉及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品类。其中8家为大众图书出版社,主要按照社科、少儿、文艺、古籍、科技等专业方向策划出版一般图书;1家为教育图书出版社,主要负责教育类图书及部分一般图书的研发及出版;1家数字出版单位;2家报社和3家期刊社。各出版单位围绕自身专业定位组织策划选题,按出版流程完成各类别产品的出版,并对外销售。
2.阅读服务业务
本公司在四川省拥有零售门店181家,构建了自建官网及云店、第三方电商平台、内容电商等渠道,主要为城乡居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提供图书、文创、电子书、有声书等阅读文化产品,形成了多场景的线上线下阅读服务体系。
3.教育服务业务
本公司拥有由覆盖四川全省的152家分公司组成的教育服务网络,主要向中小学校及师生提供教学用书、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装备产品和服务、劳动与实践教育服务、教师培训服务等。公司总部负责渠道建设、制定营销策略和组织商品采购等。各分公司通过接受省内各中小学校的报订进行教材销售,面向学生进行评议教辅、文教图书销售,同时主要通过参与投标的方式销售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装备产品和服务,与各中小学校合作开展劳动与实践教育服务、教师培训服务等业务。
(二)行业情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央和地方持续释放政策效能,多维度发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财政投入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首次提出“建立健全与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财力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推进全民阅读方面,“全民阅读”第十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最初的“倡导全民阅读”发展到“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范市场秩序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为规范图书市场价格行为带来了契机。提振文化消费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以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举措。与此同时,各地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中共四川省委通过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围绕全力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深化文旅融合重点改革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为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图书总体市场仍处于结构性调整期,开卷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增长0.73%,实洋同比下降0.31%。结合各月同比数据,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呈现出高开低走的趋势,第一季度受2月开学季教辅和现象级社会文化热点“哪吒”“DeepSeek”引发的话题讨论热度影响,带动市场正向增长;第二季度未有其他现象级热点出现,码洋同比增速逐渐放缓,呈现负增长态势。各细分渠道仅内容电商渠道正向增长,但增速较以往明显放缓,平台电商、垂直及其他电商以及实体书店渠道仍面临较大压力。中金易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图书市场码洋为468.19亿元,同比下降9.64%,降幅较一季度有所扩大,主要是由于传统电商表现持续下行。
在新的行业环境与科技革命浪潮之中,出版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出版行业的应用,“人工智能+出版”将成为出版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出版企业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聚焦出版传媒主业,着力抓好产业链一体化协同经营、着力做好需求侧和供给侧管理、着力深化经营改革,进一步提高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采取加强协同经营、提高优质内容供给和培育业务新增长点等综合措施,出版分部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0.68亿元;受图书零售市场结构性调整、教育服务行业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发行分部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2.89亿元,其中,教材教辅较上年同期减少3.46亿元、一般图书较上年同期增加1.57亿元。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本公司加快推进门店调改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优质文化直达基层;发挥互联网图书电商优势,做好内容定制产品开发,提升部分细分品类的市场占有率;主动适应教育“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需求,优化文教图书产品结构。上述措施有效减缓了发行分部营收下降幅度。
本公司通过推进物流印装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加强采购管理和费用管控、做好应收账款压降工作等措施,进一步压降经营成本、提升经营质效,主营业务毛利率和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一)内容生产提质增效
本公司始终坚守正确出版导向,以主题出版、重点出版工程为引领,推进融合出版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出版业务高质量发展。
开卷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整体市场实洋占有率排名位于全国出版传媒集团第9位,地方集团第6位,与去年同期持平。文轩出版共有5个品种进入全国畅销榜TOP100,同比增加4个品种,上半年单品累计销量均超过40万册。出版方面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其中,《铸造中国:图书青铜文明》等5种图书入选2025年国家出版基金;《寻找甘宇》等2种图书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符号时代:信仰与早期中国》等2种图书入围2024年度“中国好书”。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聚焦主题出版,弘扬主旋律,推出了《原来中国长这样》《云朵上的石椅村》《羌山之门》等重点主题图书;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稳步推进系列重点出版工程,三苏文化出版工程已累计出版《苏东坡的理想国》等69种,蜀道文化出版工程已累计出版“蜀道遗产丛书”等30余种。本公司在推动出版深度融合上持续发力,先后推出电子书、有声书等融合出版物628种;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开发“数字空间站”AR互动应用,与《寻梦天宫》纸质书形成联动,以沉浸式体验提升科普传播效果。
本公司积极推进出版“走出去”,深化文化交流合作,2025年上半年输出版权299项。参加博洛尼亚童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国际重要书展,借助书展平台开展一系列新书发布与文化交流活动,有效促进图书版权贸易,提升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本公司高质量推进中国-尼泊尔、中国-柬埔寨经典著作互译计划,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本公司及下属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天地出版社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入选“2025-2026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四川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南亚出版中心”入选“2025-2026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下属9家出版社全部入选“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本公司聚焦技术创新及用户需求、场景、习惯变化,整合优质资源推进教育出版融合发展,并基于市场反馈迭代数字化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继续在“川学宝”APP上对川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进行线上开发;丰富喜马拉雅平台“川教学习”专属频道以及文轩优教平台“川教专区”学习资源;持续与腾讯教育合作打造“AI伴我学”系列融合教辅,上半年策划打造英语、心理健康等多个产品。
(二)教育服务固本拓新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实施渠道和产品并重的精准经营策略,加快推进产品销售向用户经营、服务运营转变,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以应对政策变化和学生人数下降对教育服务业务的影响。推动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装备业务转型升级,以优质数字化内容资源为抓手,以服务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为核心,将公司教育出版优势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探索从环境建设、教学应用到运营服务的业务模式,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文轩优学”线上服务平台覆盖学校超6,000所,服务学生超过495万人;劳动与实践教育业务服务中小学生超30万人次;组织并落地教师培训业务项目176个,服务教师4.08万人次。
(三)阅读服务不断优化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持续推进阅读服务融合发展,努力提升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能力。一是持续夯实重点主题时政读物发行主渠道,主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政企业务,满足客户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二是持续推动门店升级改造,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完成南充书城等门店焕新升级,拓展文旅融合快闪店,依托原创IP开发文创产品,提升客户文化消费体验感。三是主动应对市场变化,优化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适应教育需求的学生读物产品体系。四是面对线上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本公司持续加强渠道矩阵搭建,深化综合电商平台精细化运营,完善内容电商业务矩阵,加强分销市场拓展,多措并举巩固在全国图书电商领域的领先优势;不断优化线上“云店”经营,“阅读到家”即时零售业务入驻京东秒送、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
(四)供应链服务创新升级
本公司在业务数字化基础上,升级供应链协同平台服务,优化升级供应商赋能体系,支持供应商智能推品、创建营销活动、优化营销信息、自动对账,及时掌握市场经营情况;优化下游客户选品、补货预测、营销活动及销售分析等经营工具,不断完善面向行业上下游用户的供应、营销、技术等综合服务能力。本公司持续加强物流服务质量管理,着力构建柔性化、多元化、智慧化的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服务能力。通过健全物流标准化质量管控体系,优化完善质量控制标准,逐步提升可视化订单跟踪覆盖率,在质量精准管控方面实现了数字化应用;通过优化物流快速响应机制,打造个性化需求与精准响应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升物流服务的灵活适配程度;通过聚焦服务主营业务拓展需求,开展前端配送中心建设,提升了出版物印刷、入库、发运全链条的运行效率;通过连接行业供应链上下游,不断优化调整三方业务结构,持续拓展供应链服务能力。
(五)资本经营稳健发展
本公司持续推进资本经营与实业经营协同发展。一方面秉持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理念,持续打造“文轩资本”品牌,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资本经营收益。2025年上半年,在面临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持续加强基金业务管理,强化风险跟踪和项目监测,风险控制能力有效提升,投资业绩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围绕业务发展需求,通过投资运作加强内部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本公司传媒板块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