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新坐标(603040)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30 17:22: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新坐标(60304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气门组精密零部件、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以及其他精密零部件等,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客户涵盖大众全球(包含: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欧洲大众、墨西哥大众、巴西大众)、比亚迪、中国重汽、潍柴动力、道依茨、江铃汽车、MAN、北美通用、Stellantis、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神龙汽车、长安汽车、长安福特、五羊本田、春风动力等汽车、摩托车厂商。

    (二)所属行业

    1.所属行业发展概况

    公司业务属于金属塑性加工行业中的冷精密成形板块,包含冷锻、冷冲、冷轧、冷拉、滚压和滚轧等多种加工工艺。金属塑性加工(又称锻压)从金属学再结晶的角度分类,可分为热成形(包括热锻、热冲、热轧与热拉拔等)和室温下的冷成形(包括冷锻、冷冲、冷轧、冷拉拔、滚压和滚轧等)两大类。冷精密成形是金属零件制造的重要方法,成形精度、综合机械性能与材料利用率高,部分甚至完全省却了切削加工,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冷锻是一种精密成形工艺,是闭塞锻造、冷挤压、冷镦等塑性加工技术的统称,具有冷精密成形的优点,符合绿色生产的理念,常用于制造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且外形较为复杂的零件。持续的工艺创新推动了冷锻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分流锻造、闭式模锻、厚板精冲-挤压复合成形、多工艺复合成形与高速锻造技术等。与冷锻不同,冷冲压加工中的材料是板材。冷轧一般通过轧机对金属板料或线材进行塑性加工,可提高材料强度/硬度、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等,冷拉则是常温下对线材的拉伸工艺,可提高材料的强度与硬度,同样也可提升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滚压成形加工是利用滚丝机,通过旋转挤压出外形,其中至少一侧的滚压滑座移动进给,完成成形过程,是一种高效且高精度的冷成形加工方法。滚轧加工可有效地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加工时产生的径向压应力,不仅能使工件获得高硬度和高光洁度的表面,同时能显著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极限和扭转强度,是一种高效、节能、低耗的金属加工工艺。除了汽车工业,冷精密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重型机械制造、机器人等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冷精密成形的核心技术,直接决定了成形件的精度、机械性能及其批产的稳定性,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这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的应用,成为冷精密成形现代化的赋能工具:一是由传统的机械CAD/CAM软件,到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定制式的精密成形工艺与模具CAD/CAM系统,功能强大的有限元数值仿真,可以很直观地可视化金属塑性变形与可能的缺陷,还可以获得模具的承载情况和失效行为以及锻件可能出现的缺陷,从而及时对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进行优化改进,获得高的成形件精度与模具寿命;二是将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技术引入冷精密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领域,与传统CAX技术相结合,开发智能设计与制造系统,实现知识的数字化、知识重用与共享,提高设计制造的水平与效率。

    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周期性:精密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取决于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包括汽车、铁路、航空航天、电力、机械、电器、电子、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和领域。此外,行业还会受到国民经济和居民消费量变化的影响,与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关联性。

    区域性:冷精密成形行业对金属塑性成形的工艺设计、模具设计、生产设备等要求很高,而江浙沪一带的精锻公司自1990年代起,就开始了积累资金和技术力量,形成了雄厚的技术实力。目前我国数家知名的精密成形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区域,少量分布在广东、四川、安徽等地。

    季节性:冷精密成形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冷精密成形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队伍和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具备模具设计与加工、冷成形工艺研发、专用工装与设备设计等全产业链研发能力。在主营产品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与国际公司同台竞争。报告期内,公司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销售占比继续提升,海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回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从细分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此背景下,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着力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积极促进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的资源禀赋和创新基础等条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保持业绩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02.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84.47万元,同比增长27.42%。

    (二)报告期内公司具体经营管理情况

    1.构建全球化竞争格局,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在团队共同努力下新获豪华车品牌劳斯莱斯汽车新项目,海外客户多个量产项目产能和需求量不断提升。公司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该类产品营业收入达29675.50万元,同比增长23.60%。全球化的制造、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显现,新坐标欧洲和新坐标墨西哥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42%和29.36%,海外子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实现海外营业收入总计20041.57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51.39%。商用车、乘用车海外市场同步发力,这一积极态势不仅体现了国际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高度认可,更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利技术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为拓展精密零部件多领域运用奠定基础

    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成功开发了无酸洗除锈、环保无渣磷化等专利技术,自主开发集成的生产线,实现了线材除锈、磷化、皂化、拉拔的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新研制的液体喷砂机,开创了线材表面无酸洗除磷新工艺。新坐标新技术,突破了冷镦线材的精制质量不稳定,易受环保措施影响而停产或限产等行业痛点。

    公司另辟蹊径,专利技术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工艺,适用于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等不锈钢线材。公司用磷化代替不锈钢草酸处理和镀铜,用冷锻代替温锻,让作业环境得到改善,减少环境污染,让更复杂的不锈钢零件冷锻成为可能,为公司拓展精密零件的多领域运用夯实了材料根基。

    3.积极布局新兴领域,拓展精密零部件多领域运用

    公司立足行业发展趋势,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新”提“质”,前瞻布局研发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打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依托公司冷成形技术、模具设计、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开拓冷成形精密零部件多元化应用场景:原材料由之前的钢材为主,拓展为铝、铜、钛合金、不锈钢等;拓展冷成形技术在汽车精密电磁阀、电驱动传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壳体、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等精密冷成形件的多领域延伸运用。

    公司依托设计优化与工艺改进,推动新产品实现安全可靠、轻量化及成本优势,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已取得汽车热管理系统阀座、阀芯柱等多个不锈钢精密冷锻件新项目定点。公司以精密制造为核心竞争力,同时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成立玖月捌传动控股子公司,专注丝杠产品的研发生产,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为客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动解决方案。

    4.强化精益管理,深化内部挖潜,持续优化成本结构

    在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盈利持续承压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坚持苦练内功,通过以下举措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一是持续优化内部管控体系,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二是完善责任追溯与绩效考核机制,强化执行落实;三是深入推进精益生产管理,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四是加速数字化转型,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全球化生产布局的管理效能。

    MES、PLM、ERP等信息系统的打通运行,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生产计划调度、生产过程监控、质量数据整合及追溯、设备状态监控及效率分析、物料需求计算及配送协调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提升公司研发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品质管理及财务管理等效率,从而辅助公司生产运营管理的决策,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制造过程,提升单位劳动生产率,精益求精,持续改善,进一步降低产品内废率等,继续保持公司较高的盈利能力水平。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和研发优势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自设立以来,走自主创新道路,已实现多项自主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在冷精锻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

    1.专业化的研发团队

    公司拥有冷精锻技术、气门精密零部件、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模具设计、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方面的专业研发团队。研发人员熟悉汽车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拥有多种规格产品的设计开发经验,拥有多台设备自动化升级和开发制造的经验,并具备较强的模拟实验能力、CAE等软件运用能力、模具设计开发制作能力以及快速维修响应能力。

    2.覆盖材料、模具、设备、产品的全产业链技术研发

    材料:公司在材料选择、线材自制等方面有专业判断能力,能够选出适合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材料及供应商,并同时拥有材料锻造前处理和润滑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模具:公司运用国际先进的冷锻模拟软件,对模具进行自主开发设计,凭借在模具材料、加工工艺上积累的多年经验,自主研发并生产出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的模具。

    设备: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多工位冷镦机、压力机等关键生产设备,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在检测设备方面,公司引进包括粗糙度轮廓仪、全谱直读光谱仪、图像分析正立显微镜等多种检测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权威性和可靠性。另外,公司具备专用和非标设备的设计开发能力,可自主改造关键设备。公司自主设计制造了无酸洗环保磷化生产线、异形线材的加工设备、独特高效剖分面磨削设备、内圆磨床和装配线等。

    产品:公司已具备多种类产品的生产能力且产品质量稳定。在气门精密零部件产品方面,公司已具备生产超过100种气门锁夹以及300种气门弹簧盘的能力,其中气门锁夹的产品结构也从单槽型拓展至精度要求更高的多槽型,产品设计持续向轻量化方向发展。在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产品方面,公司针对液压挺柱中每个零件进行制造工艺的优化,其关键零件如柱塞和壳体已拥有多项专利。公司已有多种形态的滚轮摇臂量产,并拥有专利保护,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发动机配气机构。

    3.研发成果丰硕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拥有境内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境外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包括气门锁夹一次成形工艺、气门锁夹模具设计开发技术、液压挺柱和滚轮摇臂的自动装配检测技术、柱状式液压挺柱、带象脚的液压挺柱、发动机用高压油泵滚子挺柱、柴油机滚轮摇臂、汽车ABS制动用柱塞泵、热管理系统电子膨胀阀、热交换组件及热交换器、滚珠丝杠及滚柱丝杠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杭州市企业技术中心,余杭区创新发展示范引领企业。上述核心技术成果已逐步实现产业化,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工艺优势

    公司采用一次成形工艺生产产品。采用一次成形工艺可避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切削再加工,从而提高了产品一致性、材料利用率和一次合格率。公司对一次成形工艺的灵活运用充分发挥了冷精锻技术的优势,一方面使得零件的疲劳强度高,成形时金属纤维流线未被切断,另一方面材料利用率高,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

    5.日益增强的开发能力

    随着公司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司与客户的合作方式从单一的按客户提供的图纸设计产品工艺,拓展到参与客户产品开发甚至独立开发等多种方式。

    (二)质量优势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制定了完整的质量控制制度,形成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优秀的质量表现使公司先后获得上海大众动力总成“优质质量表现奖”和“EA211零件”送样免检证书、比亚迪“最佳质量奖”、长安福特“卓越质量一等奖”、中国重汽集团“优秀质量奖”奖、江铃汽车“A”级供应商等多家供应商授予的荣誉;浙江省“隐形冠军”、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浙江省制造业首台(套)产品等称号、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公司完善的质量体系和优异的质量业绩是客户满意的有力保证。

    (三)市场地位优势

    自2005年涉足汽车市场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在气门精密零部件(主要为气门锁夹和气门弹簧盘)领域市场地位快速确立。市场占有率较为稳定,市场地位稳固。在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主要为液压挺柱和滚轮摇臂)领域,市场地位快速提升。报告期内,气门传动组产品销售进一步增加。乘用车领域,公司已获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欧洲大众、墨西哥大众、巴西大众、Stellantis、比亚迪等项目定点,各个项目进展顺利,并陆续实现批量供货;商用车领域已获得江铃汽车、道依茨、MAN、斯堪尼亚、利勃海尔、卡特彼勒、约翰迪尔、全柴等国内外多个项目定点,并逐步量产供货。此外,公司在高压泵挺柱产品的客户开拓上也取得较快进展,目前稳定供货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欧洲大众、Stellantis、北美通用等的多个客户。

    (四)客户资源优势

    汽车厂商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供应商资格认证制度,公司2006年即已取得ISO/TS16949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具备成为一级供应商的基本条件,多年来陆续通过各知名汽车企业的体系评审,成为一级配套供应商,并有资格参与客户新车型的开发。主要客户包括国内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比亚迪、吉利汽车、潍柴动力、中国重汽、江铃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神龙汽车、长安福特、长安汽车、上海通用、广汽集团、东风汽车、五羊本田等诸多汽车、摩托车品牌厂商和德国大众(包含奥迪和斯柯达)、墨西哥大众、巴西大众、道依茨、MAN、Stellantis、北美通用等一些海外客户。

    同时,公司正在利用自身在冷精密成形技术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精密零部件在汽车变速器、精密电磁阀、空心电机轴、动力电池壳体精密零部件、丝杠精密零部件、不锈钢精密冷锻制品等多领域的运用,目前已成功供货长安福特的变速器零部件。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多个项目定点,不仅有成熟的内燃机项目,也有阀座、阀芯柱等不锈钢精密冷锻件新项目,为公司精密零部件产品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潍柴动力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