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宁波远洋(60102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总体仍延续低速增长新常态。供给端方面,全球集装箱运力供给呈现结构性扩张态势,运力规模再创新高。根据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显示,报告期内,受贸易关税政策、地缘政治局势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集运价格在一季度持续下跌,4月至5月企稳,5月下旬调涨后又回落,CCFI均值较去年同期下跌约8.24%。
2.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
2025年上半年,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受政策、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延续结构性调整态势,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的特点,市场运价在低位区间呈现温和修复态势。根据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PDCI)显示,因2024年同期指数基数较低,报告期内,PDCI均值较去年同期上涨约24.09%。
3.国内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
2025年上半年,国内干散货运输市场运价整体呈“先抑后扬,中枢下移”态势,波动节奏基本跟随季节性规律。但受煤炭需求疲软、运力供给宽松以及宏观政策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压制,运价波动幅度收窄。根据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显示,报告期内,CCBFI均值较去年同期下跌约2.52%。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国际、国内沿海和长江航线的航运业务、船舶代理业务及干散货的货运代理业务。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1.航运业务
(1)集装箱运输业务
公司经营集装箱船舶共计98艘,提供近洋、跨洋、内贸、内支集装箱航线运输服务,运营航线41条,周均航班139班次,覆盖国内外50个主要港口。其中,近洋航线主要为日本线、台湾线、韩国线(仁川线、釜山线)、东南亚线(泰西线、胡志明线、海防线、马尼拉线);跨洋航线为中东线;内贸航线已覆盖包括华东、华南、华北、东北等地区。此外,公司承接国内以宁波舟山港为母港至次级港口之间的内支线服务,作为干线航线的延伸和补充,基本建成连接“浙江沿海、长江两岸、南北沿线”的T字形集疏运航线网络。
(2)干散货运输业务
公司自有散货运输船共计10艘,运力26.57万吨,船况良好、运输质量优良,主要经营秦皇岛、曹妃甸、京唐、黄骅港至浙江的煤炭运输及宁波舟山港至长江沿线铁矿石运输业务。自2024年8月起,公司散货运输业务正式走向国际,“海外段”服务范围进一步优化健全。
2.航运辅助业务
(1)船舶代理业务
公司船舶代理业务主要涉及办理内外贸船舶报关、进出港手续,联系安排引航靠泊和装卸;代办接受订舱业务,代签提单和运输合同;承揽货载,办理集装箱和货物的托运及中转;代收运费,代办结算等项目。
(2)干散货货运代理业务
公司干散货货运代理业务主要包括两种模式,普通代理模式下,公司主要代理散杂货的计划申报疏运手续,内贸范围涵盖北仑、镇海、大榭、舟山、温州港区,外贸主要涉及镇海、嘉兴港区氢氧化镍船舶代理工作,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发货及提货方案;无船承运模式下,公司主要运输铁矿石、煤炭、黄沙、水渣、工业盐、石子等散杂货。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拼搏30”专项行动为引领,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稳步加快“亚洲领先的区域物流服务商”建设步伐,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报告期内,完成集装箱运输量311.7万TEU,同比增长21.8%;完成散货业务量1458万吨,同比增长4.3%。
(一)锚定生产目标,在增量增效上全力攻坚
1.近洋和跨洋业务
报告期内,近洋跨洋业务完成箱量41.3万TEU,同比增长31.4%。日韩台等传统航线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东南亚航线航运服务持续提质升级。焕新升级两条东南亚直达专线,即“乍浦—宁波—胡志明”和“乍浦—宁波—林查班—曼谷—西哈努克”,将柬埔寨最大深水港西哈努克港纳入公司国际航线版图。独家承运的乍浦港区东南亚进口水果直达业务,构建起东南亚热带水果直达长三角消费市场的海上快车道。开通浙北地区首条“嘉兴—宁波—温州—马尼拉”直航快线,搭建起浙江沿海直抵菲律宾核心港口的黄金水道。
2.内贸业务
报告期内,完成内贸运输量61.8万TEU,同比增长7.4%。聚焦市场开拓,持续提升运营质量,重点推进“营口—宁波”“钦州—宁波”两条南北航线的运价体系优化工作。内贸电商平台小程序版上线,结合电商客服中心热线的AI智能客服系统、箱事咨询二维码,让运输流程更智能、更高效,公司内贸服务质效迈上新台阶。
3.支线业务
报告期内,支线业务完成箱量208.5万TEU,同比增长24.9%。强化运力保障,聚焦服务提升,持续推进内支线航线网络优化计划,重点加密长江及乐清湾航线班次,协同推进“浙北航区一体化”“长江航区一体化”工作,不断增强支线运输网络在跨业务板块资源联动上的协同能力。
4.散货业务
报告期内,完成散货业务量1458万吨,同比增长4.3%。稳中求进夯基础,巩固大客户服务及揽货,持续做好外贸船舶运营及协调保障。抢争市场拓业务,积极承揽内贸货源,推行“两港一航”兼顾装卸和物流的运输新模式,打造高质量服务样本。
5.航运辅助业务
公司航运辅助业务全力开拓市场,深挖拓展潜力,对内充分释放内外贸协同优势、逐步拓宽揽货半径;对外积极拓展多元业务,着力延伸航运服务产业链、增强专业属性,持续提升航运服务能级。
(二)聚焦能级跃升,在船队建设上质速并举
绿色智能船队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营船舶达108艘,总运力168.7万载重吨/9.4万载箱量,按载重吨计,运力同比增长12.0%;按载箱量计,运力同比增长16.0%;在中国内地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排名中居第3位,位列世界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百强榜第24位。报告期内,4艘1000TEU敞口集装箱船已顺利交付运营;5艘船舶顺利完成内转外改造并投入运营;2艘740TEU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按计划稳步推进建造工作,该项目已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同时,公司持续推进船舶岸电系统应用,积极探索发展绿色航运。
(三)筑牢安全防线,在风险管控上持续发力
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和安标体系融合成果落地,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从“全面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提升船员技能水平、全面严格租赁船舶准入和管理、全面强化岸基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船舶设备安全水平”6个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夯实大安全管理基础。公司通过发布船舶操作手册、承办船员技能竞赛、推广导师船长跟航、开展海上应急演练等方式,多措并举强化船队人才建设,积极培树安全诚信品牌,提升船员专业技能,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期内,公司19名船长荣获“全国安全诚信船长”称号,获评人数创历史新高;至此,公司累计92名船长获评该项荣誉,位居全国航运企业前列。
(四)深化创新转型,在治理效能上迭代升级
公司持续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体制,健全合规内控体系,规范三会运作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管理,积极维护投资者关系,上市公司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为抓手,坚持规模和效益并进,在风险防控上求实求效,在企业治理上对标谋进,在降本增效上科学运算,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聚焦“三支队伍”建设,以“未来发展”为导向,加快公司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资源的集聚。
报告期内,公司在ESG评级机构万得(Wind)的ESG评级达到A级,连续两年实现进阶升级。联合承办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之陆海联动与全程物流专题论坛、中国船东协会2025年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首次内贸会议等重要会议,为现代港航物流高效发展注入新动能。投资企业规划推进有效,成立宁波远洋新明州船舶有限公司,所属船舶“新明州18”轮成为首艘“浙江宁波舟山港”籍国际船舶;成立宁波远洋(日本)株式会社,为公司丰富品牌服务内涵、拓展海外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数智服务加速升级,内贸电商平台上线运行,平台以“一站式”航运服务理念,重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更高效便捷地满足客户需求。
(五)坚持党建引领,在强根铸魂上彰显担当
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全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促”。清廉建设护航发展,依照公司“以案促治强履责严管厚爱强担当”清廉海港建设巩固拓展年活动方案,重点推进“4+2+1”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群团工作有声有色,积极推进船岸劳动竞赛,深化船舶班组建设,组织开展“实干勇争先,赋能‘拼搏30’”劳动竞赛、“安康杯”竞赛活动,推动组织活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优越的区位优势
公司位处宁波,所处核心港口宁波舟山港是我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重要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原油转运基地,是国家的主枢纽港之一,也是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在2024年连续16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有效保障了庞大的货源。公司与宁波舟山港的良好合作关系保障了旗下船舶在系统对接、靠离泊、装卸等作业衔接上更加流畅,有利于码头生产工艺组织安排和陆端运输资源的提前布局,增强集装箱流转率和运输的时效性,提升服务质效,实现财务结算、运营维度的协同效应。
(二)完善的航线体系优势
公司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打造了辐射近洋、跨洋、沿海及沿江的航线体系,航线覆盖国内外50个主要港口,已建成连接“浙江沿海、长江两岸、南北沿线”的内支内贸网络和遍及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的近洋航线网络以及连通中东地区的跨洋新路径,有效地将服务能力延伸至重要经济腹地。报告期内,成功开通“宁波—温州—马尼拉南港”航线;东南亚航线焕新升级,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纳入航线网络;打造嘉兴港水果专线,搭建东南亚热带水果直供长三角市场的海上通道。
(三)综合业务服务优势
公司始终秉持多板块协同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创业务新模式,打造新业态下“干支结合、内外联动、散集并驱”的航运主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以客户为中心,多举措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增强公司发展新动能,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能级,锻造抗压韧性,创造公司新价值。
(四)与航线运力匹配的船队规模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位列Alphaliner世界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百强榜第24位。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集装箱班轮企业,公司船队规模与航线运力需求发展始终保持高度匹配,共经营船舶108艘,形成了一支3000吨级至58000吨级集装箱船舶梯度互补并保有一定数量散货船舶(10艘)的综合性船队,多样化船型保障运力供给灵活性,保证了航班运营班期的高效和稳定。
(五)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新型船队优势
公司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船队规划、建设和运营全流程。通过科学规划船舶设备更新、降低油料消耗、提高营运效益,积极推进绿色减排与清洁能源的应用,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中持续探索,稳步打造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节能化的高效船队。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4艘绿色智能船舶的交付营运;2艘740TEU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正按计划有序建造。
(六)良好的品牌形象优势
公司积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打造“亚洲领先的区域物流服务商”,经过三十余年的厚积发展,凭借航线资源、船队规模、专业能力、运营经验、公司治理等优势积累了广泛的认知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于2022年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港航企业首家“A拆A”上市公司,进一步拓宽高质量发展航道,充分发挥助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世界一流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报告期内,公司联合承办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之陆海联动与全程物流专题论坛,为航运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万得(Wind)的ESG评级升至A级,全方位提升ESG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七)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势
公司致力于培养有“创新、卓越、开放、拼搏”精神的人才队伍,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秉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理念,聚焦“三支队伍”建设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分层次推进人才培养系统性重塑。以“雏鹰计划”为起点,推动建立“飞鹰计划”、“雄鹰计划”,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持续深化宁远老轨创新工作室、供应链创新工作室等,为专业人才开展创新工作、技术攻关创造有利条件,不断释放创新人才效能。历年来公司共有92名船长获评“全国安全诚信船长”称号,多名员工荣获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江北工匠”、“宁波市航海巾帼”等荣誉。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