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城市传媒(60022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文化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2025年上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全年首要的工作任务,特别强调“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振文化消费的新政策、新举措。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712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2.图书市场承压下行、分化加剧
根据中金易云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图书市场码洋为468.19亿元,同比下降9.64%,各大类图书均呈现下降趋势。短视频电商渠道依旧是唯一正向增长的渠道,同比增长19%,但增速明显放缓;传统电商整体持续处于下行通道,同比下降23%,实体渠道降幅进一步扩大,同比下降34.68%。在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变化及数字化转型的多重影响下,行业越发呈现“分化加剧、亮点与压力并存”的新格局。
3.文化新业态成为驱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2025年上半年,数字出版及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8%。谷子经济、潮玩业态、数字娱乐等作为新兴的消费现象,凭借Z世代的消费潜力和国产IP的崛起,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二)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青岛城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控股平台型上市公司,全资控股青岛出版社有限公司、青岛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等核心业务公司,对其从事的出版物策划、编辑、出版、版权运营、发行、文化产品及服务销售、新媒体开发、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等进行经营管理;对外进行投资,全资、控股或参股西藏悦读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岛城市传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青岛数字时间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新兴业务公司,为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增长曲线打下基础。截至报告期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一级子公司共有23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如下:
1.版权开发运营业务
主要包括国标教材、教育读物、时尚生活读物、少儿读物、社科人文读物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出版、发行,以及基于出版物内容开展的版权引进输出、多形式开发运营等。组织国内一线专家、学者、作家进行创作(或引进海外出版业优质版权),将创作成果转化为以图书为主的文化产品;同时,将优质版权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开发运营,通过音频、视频、动漫、影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互动、人工智能、数字平台、文创衍生产品等形式,多媒体分发、多场景呈现,加快版权流动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多元产品服务业务
主要包括教材、教辅、一般图书和期刊的征订发行,教育服务、文创衍生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以及教育装备、多媒体设备、印刷物资等多元产品的销售。教材主要通过政府采购、系统征订等方式进行销售;教辅、一般图书和相关文化产品主要通过批发、零售、团供、电商等渠道进行销售;教育装备、多媒体设备和印刷物资等多元产品主要通过代理相关生产厂家产品和为机构用户提供综合服务方式进行销售。公司着力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线上线下供给渠道和解决方案,提升优秀出版物和相关多元产品的供给服务能力。
3.新型技术应用业态
主要包括VR/AR、AIGC、影视、短视频、音频等文化科技融合及上下游生态业务。加快技术流动性,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及生态链条,聚焦以IP深度运营为核心的VR/AR、AIGC、影视制作、数字出版等新型技术产品开发,形成各板块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业务体系。开发数字科普、数字文博VR、3D产品,开发LBE数字文化沉浸式大空间体验产品,开发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产品;链接国内头部视频平台推进动画、影视内容合作,为客户提供高品质视听产品定制化等服务,构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全新格局。
4.文化空间构建运营
主要包括复合式文化空间、主题书店、智慧书亭及定制化服务等新型文化平台构建及运营业务。开展针对大企业、大机构的文化综合服务个性化定制业务,业务链条涵盖场景打造、定制式展陈、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等内容。在国内多地开辟文化创意空间,打造以文化产品销售为核心、多种空间业态于一体的文化地标。深挖企业、机构客户对高品质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输出文化服务新型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构建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复合型文化场景空间。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服务大局、服务时代、服务城市,加快推进转型创新,积极融入行业变革。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6亿元,同比减少2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7.71万元,同比减少74.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5655.80万元,同比减少55.52%。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受教辅图书征订方式变化影响,公司教辅图书产品销售同比下降较大;二是上年同期公司确认停产停工损失补偿收益;三是本期公司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较大,确认大额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四是聚焦创新融合发展布局的部分新项目大项目尚处在投入期和成长期。
报告期公司经营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一)聚力深耕“青岛出版”品牌价值
公司积极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紧扣时代节奏、加速转型创新、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是主题出版“叫好又叫座”。报告期,聚焦传承红色基因、抗战胜利80周年、新时代建设成就等主题,推出《秋月高高照长城》《廖崩嗒佩合唱团》等图书,荣获各类出版奖项60种,其中国家级奖项7种;《诗词歌赋少年游》入选“新华荐书”2024年度十大好书;《苗德岁写给孩子的自然科学》入选科技部2024年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作品;《弹弓王》入选“中国好书”3月榜单,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男孩长大》《红领巾讲解员系列》共同入选“中国好书·青少年专榜”。二是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出《云冈纹饰全集》《中国红色文化少儿绘本大系》等图书,《云冈纹饰全集》《中国唐代帝陵石刻全集》入选2025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三是深挖IP资源打造畅销产品线。聚焦“环球少年地理”“少年读”“混知”等IP品牌,持续打造千万元产品线和亿元产品群;持续巩固细分领域优势,棋牌、女性、美食类图书持续稳居行业头部;联合动画领域现象级IP“我是不白吃”推出学科科普系列漫画——《不白吃学科启蒙系列》第三季,在第一、二季内容聚焦初中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向小学教育启蒙延伸,通过IP赋能、文创衍生、编发融合的模式,成为年度重点产品矩阵。四是持续放大“书影互动”品牌效应。借势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热度,推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考古与文物保护主题电视剧同名小说《护宝迷踪》;进一步深化与爱奇艺、腾讯等平台合作,推出《乌云之上》《大唐侧写师》《兄友妹恭》等影视剧同名小说;出版《海尔兄弟环球历险记》,排名抖音漫画书籍榜爆款榜首位,让“海尔兄弟”这一经典IP焕发全新活力。五是文化“出海”取得新突破。青岛出版社连续12年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跻身榜单前十、数字出版排名第三。推进版权文化交流,《中医是什么》等8种图书版权输出至埃及、蒙古等国家,与土耳其红猫等出版机构达成版权输出合作意向,出版《青岛文化地图》日文版、韩文版,推出《中俄新时代诗选》献礼“上合文旅之都”建设和“中俄文化年”,“上合书架”项目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尼泊尔、柬埔寨四国落地。
(二)深化教育转型服务全环境立德树人
公司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新变化,紧跟教育改革步伐,面对教辅图书征订方式变化和新的市场形势,加快推动教育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升级,加速由传统产品提供商向全方位知识服务商转型。一是扎实推进教材教辅产品升级。新版《数学》《科学》国标教材实现修订优化,地方教材顺利送审,稳固教材基本盘;评议教辅和政府采购教辅送审全部通过;开发区域定制化教辅,精准匹配不同地区的教学进度和学习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辅产品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推动教辅销售模式创新,开展线上直播、社群营销、精准营销等,掌握更多私域流量,加快向ToC业务转型,《快乐读书吧》《初中名著必读》《新课堂笔记》等实现线上热销,位列抖音文教类产品销售第一名,创造市场教辅新亮点。二是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项目建设。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先后入选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推荐书目、山东省委宣传部“国学小名士”活动推荐书目、内蒙古草原书屋推荐书目。聚焦家校共育,推出《陪伴成长》音频课程,举办“以德润心阳光成长”青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阅读主题活动,启动青岛市首届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剧展演活动,进一步丰富全环境立德树人活动载体。三是加快数字教育产品和服务布局。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创新方向,“绘本大系AI阅读融合出版平台”推出“知享读”小程序、点触交互绘本,服务用户超10万人,打造全息绘本馆新场景,实现AI动态叙事与全息投影技术交织融合,开发配套课程,以沉浸式体验强化阅读推广;“AI作文批阅系统”落地多个城市,“青知智教教育平台”服务家长作业批改,上线课程超3000节,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20万人;“漫读好书·经典名著AI智慧伴读学习平台”全流程使用AI技术手段,将中小学生必读的100本经典名著每本拆解为20集-30集精品动画短视频,通过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学校、家庭的阅读教育,逐步构建“兴趣驱动—场景赋能—成果转化”三位一体阅读生态体系;依托“红读计划”品牌,运用大数据、RFID、AI等先进技术迭代研发“智慧书亭”,升级打造触手可及的智能化校园阅读空间,新增拓展哈尔滨、宁波、淄博、菏泽等地合作项目。
(三)持续升级打造“文化+”服务新场景
公司以推动新华书店品牌进阶为抓手,在实体书店焕新、新潮活动打造、文旅研学服务等方面,持续升级“文化+”特色消费场景。一是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效开展《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重点理论读物征订发行工作,全力保障区域党员干部学习需求。二是构建“一店一特色”文化空间矩阵。升级李村新华书店,打造全民阅读创想空间,推出特色茶饮品牌“巜”,为广大市民打造集阅读、学习、休闲、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依托栈桥书店,打造青岛市首家海洋主题书店“深蓝书吧”,服务海洋文化阅读体验、双拥文化建设和青少年国防教育;合作上流社区书店,成为社区文化生活圈标杆,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三是持续强化文化服务品牌吸引力。聚焦青年社交和自我提升,发布“释物·青年夜校”和“释物·书搭子”等品牌活动,青年夜校服务范围已达30余处,开设近百种课程;大力拓展研学服务,打造60余场“行走的文化课堂”,实现研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77%。
(四)创新延伸IP开发运营多元链条
公司积极推进版权流动性和技术流动性,将版权开发与IP打造工作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加快推进,在深入研究当前版权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公司现有书刊、多元业态、线下体验场景、文创产品等品类版权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多层次的开发运营路径,同时加大软硬件技术投入和自主研发力度,加快构建连接科技、动漫、游戏、影视等多领域优质IP的衍生品开发运营体系。一是推动文化科技项目功能丰富、场景拓展、推广落地。创新文化产品呈现方式,以可视、可听、可感、可玩多元体验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生命奇旅》LBE沉浸式大空间项目获得国家电影局虚拟现实影片备案,获评山东省元宇宙应用“名景”项目,先后落地北京、广州、成都等10城12站;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达成战略合作,启动《汉字千年》IP联动数字化展览项目开发,并与日本、韩国、泰国相关机构达成国际巡展初步合作意向;中宣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青少年科普和创新文化传播平台”融合版权内容、研学体验、场景运营,新落地郑州、长沙等地市。二是布局IP多元化开发运营新业态。在前期签约合作初音未来、恋与制作人等优质IP的基础上,积极推进IP产品多元化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与爱奇艺合作推出《大梦归离影视设定集》;与米哈游合作落地《月之始源与终焉》(CD礼盒)、《月之始源与终焉》(黑胶礼盒),与腾讯合作落地《司韵》《沉音》《曜声》《爵誓》《逸界》(《光与夜之恋》角色黑胶),与网易游戏合作预售《世界之外:明知故行》(黑胶及周边),与重返未来1999合作预售《重返未来1999黑胶<复乐园PARADISEREGAINED:Resurrection>》、《重返未来1999彩胶<复乐园PARADISEREGAINED:
Reverberation>》。截至目前,公司深度合作机构包括腾讯、网易、爱奇艺、优酷、米哈游、叠纸等头部公司,以及中信书店、磨铁有狐、乐府文化等产业伙伴。
(五)探索数字赋能提质增效、资产优化和资本运作
公司聚焦经营质量和运转效率提升,持续推进合规建设、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赋能,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在资本和资产运作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强化管理提质增效。出台《关于加强经营管理合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梳理形成经营管理定期督办机制,确保重点事项高效落实;以全成本核算为基础,以市场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调整考核机制;聚焦降本增效,合理调度收付款节奏,精细化管理资金使用,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2%。二是加快AI技术赋能步伐。将AI技术应用于选题挖掘、智能审校、内容生产、营销传播等领域,并实现从文本到语音、到视频的快速、精准、多语种转换,大幅缩短多模态内容生产制作周期。三是积极探索数据资源的资产化和价值化。与专业机构合作,启动梳理公司数字资产,深入探索现有数字内容、数字产品、数据资源的资产转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四是推进布局投资市场。公司积极推进探索资本运作体系化、产业化,聚焦文化数字化、数字经济产业等新兴领域,推动参股基金投资管理公司、参与基金投资等工作进度,助力上市公司链接潜在优质投资标的,助推公司深化资源整合、加快转型创新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