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威博液压(87124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液压动力单元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种类齐全的产品家族:液压动力单元、外啮齿轮泵、内啮齿轮泵、液压阀组、永磁同步电机、液压转向泵、电液执行器、液压马达。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仓储物流、高空作业平台、汽车与机械制造、注塑机、医疗机械、船舶工业以及农业机械等。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创新与实践,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仓储物流领域技术水平及行业地位领先的液压动力单元产品提供商,主力产品液压动力单元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
液压动力单元作为小型集成液压系统,具有品类繁多、结构及工艺复杂、作业环节较长等特点。公司长期专注液压动力单元和高端液压元件的自主研发创新,攻克关键技术工艺,拥有噪音控制技术、低压铸造工艺技术、全自动机器人加工柔性生产制造技术、先进的产品测试技术、表面涂层工艺技术和热处理工艺技术等核心技术。在已有研发的直流/交流电机,内、外啮合齿轮泵产品基础上,对产品系列进行升级、扩展,进一步开发永磁同步一体机、新型静音齿轮泵、高精度比例电磁阀以及新增包括摆线马达、柱塞马达在内的液压执行元件、EHA电液作动器的研发生产,将为市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液压系统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项发明专利、2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工人先锋号”、江苏省“绿色工厂”等荣誉及称号。
公司进入液压行业市场较早,通过长期积累,能够为仓储物流、汽车机械、工程机械等各领域下游客户提供液压动力单元、液压泵等各类液压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等一站式专业服务。公司下游各领域客户由于工作环境、工况特点、性能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对液压动力单元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公司根据不同下游客户的特定需求安排采购与生产活动,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专业从事液压动力单元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知名仓储物流设备企业诺力股份(603611.SH)、杭叉集团(603298.SH)以及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浙江鼎力(603338.SH)、徐工机械(000425.SZ)和中联重科(000157.SZ)等。当客户提出产品需求后,市场发展部对客户需求进行市场评估,确认可行后,由公司技术部进行产品设计,销售部门进行报价、组织技术部和品质部三方评审,共同确认双方的技术标准、质量参数及商务条款,由双方协商后签订框架合同或单个销售合同,在合同履约期限内由客户下达销售订单。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机、电机配件、阀及阀类配件、阀块相关原材料、泵相关原材料、油箱及其他原材料等。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动态管理”模式,采购部根据销售订单和生产计划安排采购,即根据“销售订单+生产计划+合理库存”的指导原则制定采购计划。公司根据原材料或零部件的特性及市场供需情况等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通过签订年度框架协议或批次合同按订单进行采购。
3、生产模式
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性,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综合考虑客户订单、客户差异化需求以及库存商品组织生产,及时跟踪客户需求的变化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动力单元生产工序较多,公司建立了IATF16949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已实现生产模式的规范化、专业化、流程化。为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产品需求,公司一般将液压阀和阀块的部分非核心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委外加工工序主要包括热处理、喷塑、调质等工序和表面处理工序,委外加工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均由公司指定,同时品质部负责委外加工零部件的检测、检验,充分保障委外加工的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市场稳步复苏叠加数字化转型提速的背景,公司在董事会的统筹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研发创新、全产业链覆盖及产品技术积累的核心优势,扎实推进年度经营计划落地。通过实施精益生产、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强化采购管理、优化客户与产品结构等系列举措,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与质量;同时主动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为全年经营目标的实现筑牢根基。
尽管上半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公司业绩出现阶段性波动,但各项应对措施的成效正逐步释放,整体运营展现出较强韧性,也为下半年业绩回升奠定了扎实基础。
1.销售方面
聚焦市场细分策略,巩固电动叉车领域既有优势,重点强化高空机械业务竞争力,扩大医疗器械市场覆盖,同时积极开拓注塑机械等新兴行业,通过拓宽业务渠道、深化与客户的技术及项目合作,成功获取多行业客户订单。
2.技术研发方面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97%;持续推动新产品开发,通过与技术专家交流、引进专业人才,联合淮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围绕客户需求优化技术方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产品解决方案。
3.管理提升方面
持续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性,梳理优化业务流程,有效降低运营与管理成本,着力实现业务发展与股东回报的协同提升。
4.财务管理方面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581020325.39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341908878.59元,资产负债率41.15%。资金管理方面,通过加强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货款回收质量,严格把控合同审核、履行、发票开具、收款办理及应收款账龄统计催收全流程,重点强化应收款管理,有效防控货款风险。
(二)行业情况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液气密行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勇毅笃行、奋勇前行,稳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我国经济总体长期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行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继续集聚增多。2025年“两新”加力扩围政策已经出台并迅速落地实施,将带动机械产品内需市场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多项配套行动方案和实施计划,大多与机械行业密切相关,2025年有关政策措施将进一步细化落实,将推动机械工业迸发更大发展动力、激发更大发展潜能。
综合研判,液气密行业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预计2025年液气密行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计在4.5%左右。
根据液气密行业经济运行简报数据汇总,2025年上半年,液气密行业完成432.7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液气密行业产品收入完成410.0亿元,同比增长6.3%。2025年上半年液压、气动、密封产品累计进出口额6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比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4.4亿美元。其中:液压、气动、密封行业产品累计进出口额分别为27.1、19.1、16.1亿美元。6月份当月液压、气动、密封产品进出口额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