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通用股份(60150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专注各类轮胎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建有中国、泰国、柬埔寨三大轮胎智能制造基地。公司以全球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具有高性价比的轮胎产品,拥有千里马(CELIMO)、赤兔马(CTM)、黑马(HEIMA)、喜达通(TBBTIRES)、瑞途(GOODTRIP)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
公司主要产品为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非公路工程胎和斜交轮胎。其中全钢子午胎产品根据使用场景分为短途工矿型轮胎、中短途承载型轮胎、中长途公路运输型轮胎、轻卡型轮胎等类型。半钢子午胎产品根据适配种类分为PCR(家用轿车轮胎)、SUV(城市越野轮胎)、AT/MT(越野轮胎)、LT(商用载重胎)等类型。产品面向的服务对象包括配套市场的汽车制造厂、工程机械厂,以及替换市场的轮胎经销商与终端消费者。
公司依托国际化多生产基地布局、技术研发、品牌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优势,为持续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坚实基础,产品销往欧、美、亚、非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加大开发并不断完善千里马EV、ET系列绿色轮胎产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配套及替换领域,不断增强和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以季度和月度为周期拟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实施集中统一及标准化的全球采购。公司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钢帘线、炭黑、化工助剂等。公司坚持“世界领先、行业一流、上市公司”三优先的合作理念,实施严格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和标准,确保优秀的供应商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以原材料市场价格为参考,结合供应商报价竞标,与供应商协商确定采购价格,坚持“同质优价、同价优质、阳光采购”的原则,并按重要性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评估。
2、生产模式:公司以精益生产为原则,采用“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生产模式。围绕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的同时,重点关注整个行业的产能情况、客户交期及采购周期等因素,根据年度经营计划进行目标分解,进而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与此同时,公司依托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和生产效率,并在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推广。
3、销售模式:公司依据不同市场特点,灵活运用经销与直销两种模式。在直销模式方面,公司重点面向整车厂商配套市场,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配套,成功开发了千里马EV、ET系列绿色轮胎。在经销模式方面,公司着力打造的多层级、点面结合的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和国际市场。国内,公司与核心区域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创新构建了厂商融合、产销融合的创新合作方式;海外,公司根据目标区域的市场需求情况和特点,采用经销商合作、设立销售子公司或当地办事处等多样化的合作形态,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销售和服务能力。依托中国、泰国、柬埔寨三大生产基地的布局,公司与国内经销商和多家国际大型进口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多层级经销商的分销网络,公司产品在行业及终端客户中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坚定践行“5X战略计划”,持续推进以“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理念的产业升级发展方向。公司在泰国和柬埔寨建设了海外生产基地,通过前瞻性布局增强国际贸易壁垒的抗风险能力,强化市场综合竞争力,是国内率先实现“海外双基地”达产的轮胎企业。同时,公司率先打造了半钢胎“黑灯车间”和全钢胎“5G碳云智能工厂”,是行业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公司坚持创新领先,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好产品为己任,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以零度带束层结构和四层带束层结构为特征的二种不同生产技术的全钢子午胎制造企业;公司率先在行业研发了短途工矿型轮胎,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杜仲轮胎创新技术在行业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千里马”品牌是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和中国轮胎十大影响力品牌。
(四)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轮胎行业在全球复杂多变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面临着严峻挑战。以美国加征对等关税政策、欧盟发起中国半钢胎反倾销为代表的贸易壁垒进一步抬升,同时天然橡胶价格先扬后抑、国内市场竞争内卷等外部因素对行业带来了较大压力。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美国、欧洲的通胀水平持续保持高位,海外终端消费者面临较高的生活成本压力,轮胎需求具有刚性,这一系列因素也给中国轮胎企业带来了深耕海外市场的动力和空间。
1、轮胎市场情况
受益于全球汽车销量和保有量规模的稳定增长,轮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米其林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轮胎市场呈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化的特征,整体销量同比下降6.1%。从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及轻卡轮胎配套市场,欧洲市场受消费者信心不足以及监管不确定性的影响,导致销量下跌8%;北美市场在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的压力之下,销量下滑5%;中国市场受益新能源汽车发展,销量增长10%。替换市场方面,乘用车及轻卡市场,全球增长3%,其中欧洲增长5%,北美增长2%,中国地区持平。
近年来,中国轮胎行业地位凸显,在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占38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59,166万条,较去年同期增加2%。从国内终端市场来看,半钢轮胎市场展现出持续的活跃态势;全钢轮胎市场仍然面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
出口市场,海外通胀背景下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中国轮胎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上半年,橡胶轮胎出口总量达471万吨,同比增长4.5%,出口金额835亿元,同比增长4.9%。公司及其他中国头部轮胎企业依托智能制造、技术进步和优越的产品性价比,在海外市场正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2、原材料市场情况
轮胎生产的原材料主要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和钢帘线等构成。2025年上半年在宏观与产业自身缺乏强驱动支撑下天然橡胶价格自高位震荡下行。一季度国内外供应由强转弱叠加下游节后复工复产,社会库存去化支撑胶价高位运行;二季度,进口量放大及物候正常下国内外顺利步入开割,供应端增幅远大于去年同期,社会库存去化节奏放缓,叠加宏观氛围偏空,导致胶价走弱。
供应端来看整体呈现从收缩到预期上量的转换,虽然自2月份开始伴随泰南停割,天然橡胶主产国产出形态由强转弱,但伴随主产国出口数据的增长,叠加开割初期全球物候条件好于去年,国内外顺利步入开割,供应增长预期或对天然橡胶市场的偏空压制逐步升温;2025年上半年炭黑市场价格呈现上涨后震荡持续下行趋势;钢帘线市场价格呈现显著的稳定性与阶段性分化特征。
3、运输成本市场情况
2025年上半年,受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影响,集运市场“抢出口”现象明显,集运市场原有出货周期被打乱,太平洋航线需求增长出现较大波动。从供给端来看,上半年新交付运力110.5万TEU,虽较2024年大幅放缓,但仍处于交付高峰。集装箱运价整体回落,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均值为1,252.63点,同比下滑8.2%。
4、汽车市场情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我国汽车产业2025年上半年表现出增长势头。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成绩尤为突出,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销量占比达44.3%,成为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轮胎的研发创造,在产品抓地性能、滚动阻力及噪音、耐磨性及操控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553.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9.23%。汽车保有量的稳定进一步推动替换市场需求的可持续性,成为轮胎需求市场的重要支柱。
5、轮胎贸易壁垒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际贸易局势产生极大变化。随着美国宣布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并持续不断调整针对不同国家的税率,使得国际贸易参与者不停调整和适应。美国对等关税叠加232关税条款以及欧盟发起对中国轮胎反倾销等各项贸易政策,导致轮胎企业的产能释放和订单水平出现较大波动。结合市场情况及美国对主要轮胎生产基地所在国的关税协议内容,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轮胎出口形成了“高税率、高库存、高成本”三重压力,短期内导致出口规模回落、毛利率降低;中长期看,本轮关税加征或重塑全球轮胎竞争格局,中国轮胎企业将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依托成本优势与性价比优势,关税风险消化能力优于海外轮胎品牌,全球替代步伐有望加速。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际贸易壁垒冲击全球产业链格局。公司紧密围绕“5X战略计划”,深入部署“打造三项工程,锤炼五种能力”的战略方针,优化全球市场布局、产品结构,坚持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实现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二季度,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对企业盈利水平带来较大波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0亿元,同比上升30.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8.89万元,同比下降77.56%。
1、坚持战略定力,持续深耕全球市场
报告期内,以美国“对等关税”为代表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突发,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公司深化“5X战略计划”,持续践行全球化布局,充分发挥中国、泰国、柬埔寨三大基地优势,实施资源互补,优化调配产品线应对不同消费市场需求。
公司成立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中心,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全链路响应能力,为销售业务部门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支持与保障。
公司强化海外子公司及办事处作用,持续巩固北美市场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二季度以来,公司实施“大区制+铁三角”协同作战,深度开展市场调研、客户沟通和终端服务,加大渠道开拓、团队构建、产品矩阵迭代、特色化营销活动推广等举措,为全面提升海外市场,特别是非美地区的销售竞争力夯实基础,上半年度海外非美市场销售增长超40%。国内,公司紧扣国家“内循环”主题,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合资公司作用,深化市场分层管理,聚焦渠道精细化运营,依托高品质产品口碑和服务,制定差异化策略,持续增强客户粘性。
2、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抢占趋势制高点
公司专注科技创新,联合高等院校、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合作,开展新配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绿色可持续材料的研究应用及前沿科技突破。
公司率先在轮胎行业实现杜仲胶核心技术的批量化应用,通过克服加工瓶颈、技术迭代升级,产品稳定性更佳,有效解决了卡车胎长距离行驶耐磨与生热高的痛点。同时,公司将杜仲胶核心技术成果应用于半钢新能源轮胎,包括GA8、GM5、CHP8等高端产品,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由于瞬时扭矩大、车重等原因造成的轮胎快速磨损,减少生命周期磨损颗粒物排放,并保持良好的干湿地性能。报告期内,公司在静音棉抗扎胎技术上叠加应用杜仲胶核心技术,重点打造超级杜仲轮胎系列,聚焦“超级安全、超级耐用、超级舒适”三大特性,不断提升产品溢价及品牌影响力。
全钢胎方面,通过有限元仿真设计、大轮廓新结构产品设计,开发的新能源重卡ET系列,特别是长途天然气新能源卡车的导向轮和短途重卡电车的驱动轮产品,有效解决了长途卡车的“高耐磨、低生热、高承载”和短途电车的“低滚阻、高耐磨、高承载”的市场痛点。
非公路轮胎方面,产品线全面覆盖宽体自卸车、装载机、铰接式自卸卡车、全路面起重机四大核心领域,低生热、高导热、绿色化创新材料的联合使用,有效解决OTR轮胎热破坏的行业共性难题,XR970、XR980、ET990等明星产品,凭借在“抗刺扎、高耐磨、高承载”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在国内新疆、内蒙矿区及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赢得客户高度信赖。
3、持续提升品牌势能,驱动价值再提升
公司坚持品牌战略定位,依托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迭代创新,持续完善多元化品牌矩阵,并加速国内外门店建设、营销活动及品牌宣传,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携手国内经销商开展“全国开门红”活动,通过聚焦重点区域,精准施策提振渠道势能,取得市场强烈反响;6月成功开启连续十二年的品牌IP活动——“策马驰骋E路同心”七夕主题营销,深挖用户需求、全力推进品牌营销推广,增强客户粘性;持续开展半钢胎“远航行动”,通过系统化的知识分享、工厂调研,让终端渠道实地感受精益智造场景,增强品牌认同感。同时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创新优势,重点打造高端化、高品质的超级杜仲系列轮胎,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上半年,公司积极亮相俄罗斯、巴拿马、日本等国际知名展会,展示前沿科技实力,依托海外双基地优势,不断强化与国际头部客户战略合作和认可。公司柬埔寨基地向柬埔寨红十字会西哈努克省分会开展捐赠,持续履行社会责任、厚植品牌温度。此外,公司加大主流自媒体矩阵投入,布局海内外社交媒体生态,实现品牌信息的全球传播,为品牌构建了坚实的生态根基。公司旗下“千里马”以371.63亿元的品牌价值再度荣登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4、深化精益生产实践,推动提质降本增效
公司以“精益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抓手,系统推广和运用精益生产工具和方法,深入开展5S/TPM的三级精益推进机制,同时以“创新改善伴我行”改善活动为平台,激活全员智慧引擎、持续锤炼与提升制造能力。公司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基于“黑灯车间”、“5G碳云智能工厂”的基础上,以数据驱动精准定位、深度分析运营数据,全面推进“提效降本、提质降本、管理降本”为载体的课题落地闭环,改善工厂全流程的瓶颈与卡点,消除不增值活动;采购方面,积极推进全球化采购,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加大海外基地本土化采购占比和新供应商导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聚焦“人效、能效、品效”三大核心指标,实现对标赶超,不断夯实公司从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与拓展,持续推进端到端提质降本,各生产基地制造成本正不断优化,其中6月份柬埔寨基地创历史最好水平。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荣获“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千里马CHP8荣膺“轮胎之星卓越产品奖”,产品品质一致性与精益智造能力再获权威认可。
5、顺利完成股权变更,推动“国民共进”双向赋能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6月17日,苏豪控股集团受让红豆集团持有的24.5%股份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江苏省国资委。这是江苏省属国企收购民企上市公司的首例,也标志着企业迈入发展新阶段。
苏豪控股集团作为千亿级省属国企平台,是江苏省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其全球供应链网络覆盖160余国家和地区,将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注入人才、资本等多元化资源保障,发挥业务协同作用,有利于激发新动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及转型目标的实现。未来,公司将坚持“国企规范+民企效率”的融合模式,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同时加速推动第三海外基地的选址建设,在国际市场拓展、科技研发、智能制造、产业链整合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做强产业、做大市值。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