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东方明珠(60063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统一的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公司拥有国内全渠道视频集成与分发平台及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文化消费等资源,其中智慧广电业务具体包括融合媒体业务(含有线电视、IPTV、OTT、移动互联网终端、影视内容制作与发行、游戏业务等)、智慧广电5G业务等;文化旅游业务包括围绕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东方绿舟等多个上海地标性建筑展开的观光游览、浦江游览、酒店餐饮、会务会展、现场演艺、国际国内旅游、度假休闲、户外拓展等文化旅游业务,以视频为核心展现形式的零售业务,及文化地产开发及产业园区运营等业务。公司通过产业资源的整合、打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
公司蝉联“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并连续14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党和国家积极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
2025年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重大节点,全行业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全面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重大任务,聚焦首次提出的“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央宣传部要求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实施全媒体传播建设工程,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要求上海为全国广电媒体改革探索新路径、创造新模式、提供新经验。上海市委十二届五次会议具体提出要“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2025年7月发布的《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进一步通过提供资金扶持,鼓励内容创作并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助力传媒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拓展创作场景、加速技术赋能与内容出海。作为身处改革前沿阵地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持续强化改革行动方案的衔接贯通,聚焦系统变革,高起点谋划“十五五”规划,在全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在媒体变革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主流媒体正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全行业将在深化改革的大框架下,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和产业升级,深度结合数字技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2、智慧广电行业生态持续优化升级,AI与5G技术深度赋能影视内容创新提质,呈现形式及运营模式加速迭代丰富,多元融合迈向新阶段
报告期内,智慧广电行业生态持续优化,通过数字化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在影视内容提质增效、呈现形式及生产模式丰富、融合媒体深化等方面取得进展。行业从管理规范、技术应用等层面提升用户体验,推进服务升级,实现一体化标准化规模化。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5年6月,全国互联网电视(IPTV、OTT)用户数达4.1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15.6万户,用户基数持续扩大。据中国视听大数据及行业统计,2025年上半年电视大屏直播收视份额为74.5%,IPTV平台整体收视份额达37.2%(其中直播收视份额30.0%、互动收视份额7.1%),电视大屏收视格局进入稳定期,用户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为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构筑良好基础。同时,智慧运营加速,5G和人工智能助力视频平台云化、智能化转型;超高清内容成为主流供给趋势,如莫扎特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通过超高清4K+5.1环绕声技术同步直播至全国多城市影剧院,垂直领域内容不断丰富,视听内容生态持续完善;广电5G业务增长显著,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广电5G用户达3370.43万户,业务融合稳固传统业务基本盘,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在经历多年波动后逐步趋稳,有望进一步实现多元化融合发展。
3、消费行业呈现良好态势,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产业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
2025年上半年,线上零售保持稳健增长,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持续深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191亿元,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7%、1.4%、5.3%。品质消费与新型消费成为重要增长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应用于消费全链路,从提升效率、创新产品服务到优化商业模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根据文旅部数据,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与消费同比双增长,入境旅游复苏显著,国务院相关政策鼓励发放消费券、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文旅+科技”融合,支持AI、VR等技术应用等。在政策引导与模式创新下,全国会展业规模、经济效益及产业协同成效显著,国际展表现亮眼。演出行业产品多元化及下沉趋势显著,“演出+”带动效应增强,2025年一季度线下演出市场规模同比激增。各地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已成为趋势,产业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进一步促进深度挖掘客流,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二)公司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1、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智慧广电生态体系,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及产业融合,同时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和业务升级。公司依托亿级规模用户,联手SMG,立足智慧广电业务及文化消费业务,通过创新产品体系、拓展营销渠道、提升数字化能力、提高智慧化和精细化运营水平等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文娱消费产品及服务,以满足广大用户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及体验。
报告期内,公司已经形成以融合媒体、智慧广电5G为主的智慧广电业务,以及以零售、文旅、文化地产为主的文化消费业务,具体如下:
(1)智慧广电业务
1)融合媒体业务
业务涵盖内容生产、运营、媒体渠道业务(互联网平台运营、IPTV渠道运营、有线电视运营等)。
紧跟智慧广电转型发展契机,构建全媒体生态竞争能力。融合媒体业务以全媒体渠道矩阵为核心,整合产品、内容、服务等核心资源,加快打造一系列多终端、多形态、多功能的融合媒体平台产品,以“内容+产品和服务”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优质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探索广电媒体融合转型的新模式。同时,坚持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2)智慧广电5G业务
以广电5G网络为主要载体,智慧广电5G业务同时发力C端用户市场和政企业务市场。结合自身积累的文化传媒娱乐运营优势和用户基础,形成以5G网络和技术为核心的融合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快速推进5G用户的发展,并在不断提升C端用户的通讯及文娱消费体验,同时为政企用户提供有效的行业解决方案,努力实现向全业务运营商的转型发展。
(2)文化消费业务
1)文化旅游业务
公司拥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东方绿舟等多个上海稀缺标志性文化旅游资源,一方面通过观光游览、浦江游览、酒店餐饮、会务会展、现场演艺、国际国内旅游、度假休闲、户外拓展等文化旅游业务满足用户的文旅需求,并通过持续整合内外部优质文旅资源,打造沉浸式演出、场景式体验、线下赛事等一系列线下创新项目持续升级产品及运营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数字化建设,提升运营能级,升级文化消费业务模式,并实现业务间的有效联动。
2)零售业务
公司以数字化为核心手段,围绕用户需求,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发展。公司零售业务以视频为主要传播方式,通过配套内容的商品体系和供应链构建,实现内容产品的商业价值变现;同时聚焦数据与流量的价值创新,构建媒体网络的价值体系,通过升级智慧运营场景,用内容产品重构连接力,实现品效合一。
3)文化地产业务
作为公司传媒产业发展基座,立足文化传媒产业优势,在上海地区打造多个智慧文化产业集聚区,并提供相应的文化产业配套服务,为各业务发展提供更多的战略布局空间,成为公司全产业链聚合发展的落脚点。
2、公司的市场地位及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
公司作为大型国有文化传媒上市企业,蝉联“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并连续14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全渠道视频集成与分发平台,运营上海地区广电5G网络服务,拥有上海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消费资源,汇聚视频内容、广告、游戏、购物、教育等多元内容及服务,形成线上线下全产业链布局与一体化运营能力,并实现广泛的用户覆盖,在当前流量见顶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的业务及能力有利于低成本触达用户,并通过数字化赋能加强用户运营、丰富商业化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挖掘用户价值,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行业机遇与挑战,公司持续攻坚克难,聚焦智慧广电和文化消费领域,坚定战略方向、坚守主责主业,创新驱动、在求变中推进主业转型发展,力争实现主业核心能力增强、数字赋能增效、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44亿元。
(一)践行主流媒体使命,把握主流舆论
作为党媒国企,公司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政治站位,致力于做强做优主流思想舆论,在全媒体时代紧密联系群众。同时,公司秉持开放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内外宣协同,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报告期内,公司坚守主责主业,以创新驱动改革转型,发挥资源与差异化优势,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拓展产业版图、提升效益,为上海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期间出色完成重大宣传任务,获主管部门认可,品牌影响力提升;积极与各级政府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彰显文化宣传实力。
(二)持续深化融合媒体平台的智能化运营,依托5G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协同,以智能化升级驱动产业能力全面提升
1、融合媒体业务
(1)内容创制方面,公司坚守主流媒体主阵地,紧密围绕内容创制和版权运营主业,持续探索具备“时代新精神、都市新生活、国际新视野、年轻新表达”特质的精品力作,报告期内公司以上海为创作母题,进行多元化的影视精品内容创制,公司完成《蛮好的人生》《紫川》(第二季)等影视作品的播出,其中《蛮好的人生》收视率持续高涨,频繁打破央八多项收视纪录,网端热度也居高不下,优酷站内热度连续多日突破万级,成为全民热议的爆款剧集。同时,剧集热播还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让大众对保险行业有了全新认知,更推动“影视IP+线下体验”的文旅融合新模式,剧中同款上海打卡路线吸引众多剧迷前往,掀起文旅打卡热潮。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广播剧、微短剧等创新剧集形式,并积极拥抱新型内容生产技术,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及传播效能。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新媒体平台影视内容深度联动机制,打造版权运营行业标杆,并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展会推广、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
(2)融合媒体平台运营方面,公司继续推进流媒体内容和服务建设。报告期内,媒体融合业务按照总局要求,积极落实IPTV、互联网电视行业“双治理”工作,完成上海地区IPTV518万端及全国互联网电视全量终端的治理任务,治理成果通过总局验收,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坚持聚焦智慧家庭核心场景,打造家庭用户过亿的全国化主流媒体,坚持提升服务能力,运用AI技术、智能推荐及超高清技术等手段,建立跨地域、跨领域的文娱平台,坚持做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商,巩固跨地域、跨领域的大屏集成播控平台地位,发挥全国化主流媒体的平台作用,坚持二次创业,通过创造结构性增长,以创新驱动发展,继续布局打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2025年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服务全国IPTV用户6,157万,OTT用户11,447万,并积极拓展稳固贵州、江西、新疆、青海四省的有线点播业务,推动有线电视互动点播业务一体化运营。
2、智慧广电5G业务
报告期内,智慧广电5G业务通过优化用户结构、提升用户质量。截至2025年6月,广电5G人联卡用户数为175万户,新增主卡用户ARPU值较年初增长约151%,高ARPU值用户占比从21%提升至72%。正推动全光网改造及超高清终端置换工作,将全面提升有线电视及宽带服务品质和产品竞争力,增强创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筑牢全业务融合套餐发展基础。政企业务紧跟上海城市数字化建设进程,业务构成稳定,重点推进收入结构调整,提升高毛利业务占比,以业务为牵引进行发展动能转换,巩固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商地位。
(三)积极推动产品定位及数字化运营创新,加大外部产业合作,加速推进文旅商体展融合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品牌。
1、文旅业务方面,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及消费者需求变化,加速推进产品创新、场景优化及运营升级,打造具有更强吸引力、更深体验感及更高质价比的综合型文旅消费模式。报告期内,东方明珠塔持续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化、多元化、潮流化的消费体验,引入潮玩馆等体验项目,自项目启幕以来热度持续高涨,助推东方明珠塔“年轻力工程”与“地标乐园化战略”的升级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数智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便捷体验,并拓展线上新媒体渠道,加大内容营销力度。观光游览业务积极提升产品品质及服务能级,通过外部引入、合作共创,打造现象级活动,报告期内落地了哆啦A梦咖啡、小猪佩奇快闪等,加速推动产品更新迭代及文商旅融合创新。
度假村业务以文旅多业态中台为核心,对数字化营销与运营领域进行迭代更新,通过信息化升级和智能硬件改造,打通前、中、后台业务,形成平台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与在线化运营能力,依托数据积累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全领域数字化营销升级、会员体系建设等手段,提升客户及流量获取能力,结合数字化产品和线上内容IP为消费用户提供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拓展本地年轻市场人群,加快满足消费用户在线上、线下的消费多元化和体验生活化等方面的需求。
酒店及会务会展业务深化吃住游购一站式服务,研发亲子营产品,开辟外省市推介会等营收增长点,夯实会议行业标杆地位;度假休闲业务,推出夏令营、露营节、体育赛事等活动,拓展微信视频号、抖音等营销渠道,持续整合内外部优质文旅资源,将“文化旅游”和“校外教育”深入融合,打造沉浸式演出、度假式体验、户外拓展及体育赛事等一系列线下创新项目,并升级产品及运营模式。
演艺场馆经营业务方面,全年主场馆成功举办国内外头部演出,演出活动数量及质量保持较高水平,上座率表现良好,活动呈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和认可度,海外演出板块尤为亮眼,持续稳定的高质量演出活动进一步促进赞助商的引进和续约,新型商业业态的引入及打造有效延长演唱会前后体验时间,实现多元消费的转型升级,商业客流显著提升,同时,公司立足场馆运营,积极探索演出演艺产业链的延伸及市场营销和用户运营,并通过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并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2、零售业务方面,公司以"激活媒体资源、重塑消费生态"为使命,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聚焦民生消费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和新媒体渠道转型,持续从单一场景向“消费+”多场景、跨行业融合模式渗透,推动零售持续扩展业务边界。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出“品质生活放心购”全新品牌理念,针对品牌、内容、品控体系等进行焕新升级。建立直播矩阵生态,创建全新主理人模式,实现直播账号矩阵的快速扩容,并推动2025年上半年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6倍,并成功探索"单人主播+轻运营"的账号盈利模型,为上海媒体转型电商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树立国企新媒体转型标杆。积极打造自有供应链和自有品牌,投入建设生鲜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推动广泛达人合作,报告期内实现自有品牌跨越式增长。创新私域社群服务,覆盖上海300+社区,培育16万+高粘性团员,成为上海社区数字化服务的典范,有效助力城市保供体系完善。报告期内,公司联合杨浦区,全力打造“白玉兰直播间”IP,扩大跨行业合作、构建多元化生态,公司以"白玉兰直播间"IP为核心抓手,加速移动端业务与自有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供应链、内容、服务以及用户运营的差异化,打造上海特色消费新场景。积极推进数字化能力建设,报告期内与上海头部的人工智能企业MiniMax、阶跃星辰建立合作,共同开启数字人、多模型在电商领域的应用。
3、文化地产开发及产业园区运营业务方面,坚持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引领,积极向产业园区运营平台转型。报告期内,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开放服务平台暨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产业主基地在东方智媒城正式启动,进一步强化对超高清、微短剧出海等特色产业的集聚和融合发展。这是上海视听产业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台(集团)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的又一关键布局。东方智媒城产业主基地锚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台(集团)及东方明珠核心战略资源加速落地,后续还将陆续引入国际光影、户外音乐、潮流体育、沉浸演艺、直播经济等新赛道新资源,通过技术开源、数据共享、场景互通等全面助力东方智媒城从“单体突破”到“生态赋能”的跨越,构建文化传媒产业的“热带雨林”式共生体系,共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开拓新格局。文化地产将持续发挥产业集聚、协同发展、资源配置等功能,打造公司全产业链聚合发展的基座。
(四)持续提升数字化能力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生态体系,为现有业务注入创新动能
公司始终坚持推进数字底座建设、AI赋能、数智营销三大数字化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数据平台筑基,优化数字化资源管理,包括建设传媒多模态语料库、文旅数据运营基座、网络IP化升级等。AI加速智慧广电媒体内容创新,公司自建并启用生成式AI平台,并建成广电大模型语料库,持续升级智能客服能力,同时推出生活助理智能体与文旅地标集成式AI智能体服务,全面提升用户个性化体验,为上海文旅产业提供多业态、多渠道、智能化服务标杆。积极构建数智营销构建全域协同生态,以用户为中心,打通“营销-资源-服务”链条,实现降本、增收与绿色可持续的平衡发展。
(五)以内生增长与外延投资为手段,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本平台和产业平台作用,以“文化+”引领公司投资逻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公司聚焦数字化、文旅商体展等赛道,推进市场化股权投资项目的开发储备和业务落地,并将进一步通过基金等多样化手段,推进数字内容孵化,助力现有产业的升级。同时,公司持续围绕核心业务发展需求,多措并举提升资产质量。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全产业链布局,打通线上线下资源互动
公司在文化传媒行业拥有强大的产业布局,聚集并打通了优质线上、线下产业资源。一方面,通过现有的标志性文化娱乐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大小屏用户流量入口和优质的实体消费空间,实现大小屏以及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带动线下文化旅游及IP衍生消费;另一方面,建立融合媒体平台,打通内容、消费、文旅等产品及服务,实现多样化产业布局向多场景用户的转化,弥补移动互联网用户拓展的能力短板,助推公司线上线下创新场景的发展。
(二)文旅稀缺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并运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东方绿舟等多个上海稀缺标志性文化旅游资源,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作为上海的城市名片,成为游客来沪必打卡的地标。东方明珠塔经营超过30年,已累计接待游客超一亿人次,凭借其无与伦比的知名度与吸引力,持续吸引海内外游客。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地处陆家嘴金融中心,毗邻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万国建筑群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1999年落成营业以来,已成功举办众多国内外重要会议及政要接待任务。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位于世博片区,是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演艺场馆,其外观设计独特,内部设施先进,在报告期内,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凭借其卓越的硬件设施与专业的运营团队,吸引了众多知名艺人举办演唱会、大型文艺演出以及各类体育赛事。东方绿舟作为大型的户外旅游与素质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多样的活动设施,吸引了大量亲子游与学校研学旅行团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完善的配套设施,也为举办各类户外赛事、主题活动提供了可能。公司所拥有的这些稀缺标志性文化旅游资源,凭借各自独特优势,从不同维度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份额,共同构筑起公司在文旅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
(三)全牌照运营优势
经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授权,公司拥有IPTV全国内容服务牌照、全国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牌照与内容服务牌照、全国数字付费电视集成播控牌照、全国手机电视集成播控牌照和内容服务牌照相关业务经营权,同时还拥有网络视频运营牌照、全国数字院线运营牌照、游戏游艺设备业务资质、影视剧及节目制作资质、网络游戏经营许可等业务牌照或资质,具有利用各类网络,向各类终端提供各种网络视听、游戏、增值服务的业务准入优势,新媒体行业发展规范化、打击盗版和违规操作的背景下,公司的全牌照运营优势日益凸显。
(四)全渠道流量入口协同优势
公司已拥有IPTV、有线电视、移动互联网终端、OTT、5G网络、线下场馆、线下地标文旅等用户触达渠道,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已经建立了良好的用户基础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线上业务已汇聚了亿级规模用户,其中,融合媒体平台服务全国IPTV用户超6157万户,OTT用户超1.14亿户,广电5G人联卡用户数为175万户。此外,公司线下业务也形成千万级用户接待能力。通过内容、应用、运营平台到终端的深度协作,实现业务在全渠道、全终端之间的互动,为用户带来更为优质与便捷的服务体验,筑高竞争壁垒。
(五)面向媒体融合的智慧技术赋能
公司在数字电视的媒资生产、集成、分发与播控管理,数字广告投放、流媒体播放、多屏互动、数字化版权交易平台,视频购物和电子商务等新媒体领域积累了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823项:其中专利176项,软件著作权647项。公司顺应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全新技术能力,面向未来全面赋能智慧流媒体业务。公司将经营管理涉及的业务场景流程标准化、数据化,形成企业数据资产,提供决策支持,赋能前端业务。同时,在充分使用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为公司大小屏融合的业务方向创造可能性。
(六)控股股东资源优势和业务协同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SMG是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技术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SMG是全国文化传媒行业的领军机构,拥有较完备的文化传媒产业生态,业务涵盖媒体运及内容创制、技术服务及版权经营、文化演艺及场馆运营、文旅投资及智慧广电等文化传媒全产业链条。2024年,SMG在全国媒体行业率先启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努力打造媒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新样本,在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上确保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公司可利用控股股东SMG强大的资源优势,与SMG下属内容制作单元进行广泛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SMG新闻、综艺、财经、纪录片等内容创制优势,以上市公司为整合平台,以全媒体对接和全产业链布局,构筑互联网媒体生态系统、商业模式、体制架构,推动公司未来在文化传媒领域产业链的进一步整合和扩张,实现跨越式发展。
公司通过SMG授权经营以及外部优质版权引进等方式,已形成精品内容版权库,涵盖影视剧、体育、少儿、综艺等各个领域,聚合视频、应用、服务,形成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围绕用户体系建设,加强大小屏联动,重点打造“空中课堂”“金色学堂”等特色内容产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