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强科技(68815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国内专业的防化军工企业,以特种防护领域为主,主要生产个体防护装备、集体防护装备,以提升我国各军兵种在核生化威胁条件下的生存和作战能力;同时依托技术优势,积极开拓医药包装、医疗器械等民品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防护装备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特种防护行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要巩固提高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根据2025年3月公布的202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为17,846.65亿元,增长7.2%。随着军改各项措施陆续落地,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对先进军用装备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装备更新速度加快,带动装备技术迭代和响应速度提高。同时,地缘冲突热点地区政治局势紧张、周边国际关系形势严峻持续上演,全球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增多,对核生化防护装备的战略需求提升。
公司是国内专业的核生化防护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全军透气式防毒服、专用防毒面具、集体防护装备定点生产企业,以及国家人防工程防化设备定点生产企业,产品覆盖陆、海、空、火箭军、武警等多个军兵种。公司深耕特种防护装备领域五十余年,在产业链中占居核心地位,多次起草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公司承担军方现役透气式防毒服70%的订购任务以及军方现役专用防毒面具100%的订购任务,同时也是全军集体防护装备的核心生产企业。作为防化军工企业,公司曾积极为社会公共安全作出突出贡献,先后为抗击SARS、汶川地震救援、天津“8.12”爆炸救援、奥运安保、国庆阅兵、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提供特种防护的专项保障任务,行业地位进一步稳固。
面向战场环境、面向战略需求、面向技术迭代,公司主动创新应变,在研发创新、竞标比测、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并在专用新型装备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报告期内,公司签订特种防护装备合同27,200万元,成功中标某工程配套某粒子过滤装置和某空气净化装置等2个重大项目。
2.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行业
医药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民生刚需需求。随着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和人口老龄化加深、国内医保覆盖范围的逐步扩大和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对普惠用药和高端快效用药的需求提升,间接拉动药用胶塞需求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药包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39.6亿元,同比增速14.4%。同时,关联评审和一致性评价政策提高行业集中度。药企更倾向于选择综合实力较强、技术水平领先、规模化生产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行业领先企业作为供应商,提高药包材企业与药企粘性,扩大药包材龙头企业竞争优势。
公司是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药用胶塞专委会五家主任单位之一,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药用丁基胶塞的国产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荣获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湖北省经信委“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等称号。公司产品先后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湖北省自主创新产品”等荣誉称号,“兵华”商标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公司获得“中国医药包装事业突出贡献单位奖”,与众多大型医药集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作为中国药用丁基胶塞行业的龙头企业,主持和参与起草、制订了《丁基胶塞输液瓶塞》《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丁基橡胶药用瓶塞化学试验方法》等行业标准。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大力实施“强基拓新”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456万元,其中,出口收入494万元,出口收入同比增长76.22%。笔式注射器用橡胶组件在技术和商业层面取得双重突破,成功通过CDE关联审评,登记号成功激活为“A”状态,累计销售6,050万只,创历史新高,同时该项目获兵器装备“兵器芳华·巾帼建功”2024年度科技研发类先进项目二等奖。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履行强军首责,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发展,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773.45万元,利润总额288.35万元。
履行强军首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坚持“专业化、多兵种、大系统”行动方针,个体防护装备加快由任务配套型向体系效能型转变,向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升级;集体防护装备向体系化、平台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完成统型项目状态鉴定,以系统型号列装定型为突破契机,提升体系能力和系统抓总水平,力争更多系统级项目、系统级产品。积极适应军品订购新常态,加大同各军兵种、研究院所及高校对接,紧盯需求抢订单。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竞标比测力度,提高中标质量和价值,上半年签订的特种防护装备合同金额同比增长55.43%。
民品结构转型初见成效。坚定药用丁基胶塞全谱系发展战略,按照“1+3+5”格局,加大预灌封、预灌冲、笔式注射器、口服液等胶塞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报告期内,民品板块实现收入15,616万元,其中新产品收入1,991万元。公司积极开拓战新产业新市场新客户,与多家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增40余家新客户,实现新客户收入1,826万元。大力推进国际化市场开拓,成功举办2025面向韩国药企技术交流会,联合宜昌市区两级政府开展中韩企业对接交流会,充分推广公司药包材新产品、新技术和雄厚实力,打造公司进军国际化市场的桥头堡。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11341”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牵引,制定科技创新转型行动方案2025年度任务清单,厚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3%;累计申请受理专利20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布局武汉先进材料研究院,已完成选址调研,年底实现挂牌运行,未来将形成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以北京研发中心、武汉先进材料研究院为辅的“一厂三地”创新平台布局。积极应对供应链风险,为确保产品生产自主可控,公司开展了胶塞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工作。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加速收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兵器装备集团关于深化国企改革重大部署,深入开展创造世界一流企业行动,巩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制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台账(2023-2025年)》,建立工作推进机制。100项改革任务举措,整体完成率93%,总体进度受控。召开了2025年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专项行动推进会,2024年度公司获兵器装备集团改革考核A级、三项制度改革评估A级。对标世界一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决贯彻兵器装备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施方案》,一体化推进管理提升、品牌引领、价值创造“三个专项”行动。公司“兵华”产品品牌入选兵器装备集团2024年度集团公司品牌引领行动优秀成果先进典型。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按照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及实施方案》,加速推进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任务进程,已完成丁基胶塞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改造,正在推进管理数字化、数字底座等建设。
深入开展提质增效行动显成效。围绕全年经营目标,以结果为导向,以指标为牵引,以数据为支撑,公司高质量开展提质增效工作,从开源、节流和增收三个方面制定86项具体措施,发布“万千百十”提质增效项目共计32个。报告期内,实现综合降本1,527万元,合计增收6,715万元。
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回报。上半年,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ESG管理制度》,修订《合规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健全和优化市值管理、ESG管理以及合规管理体系,夯实公司可持续发展基础。公司在万得(Wind)2025年ESG评级中,由2024年“BB”级跃升两级至“A”级。2025年5月,公司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全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2029.11万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90.07%,有效回馈了广大投资者。
三、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73.45万元,同比减少2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32万元,同比减少84.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51.14万元,同比减少103.16%,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2,343.87万元,净流出同比减少80.04%。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特种防护装备和医药包装及医疗器械两大业务板块,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14%和86.96%。公司主要产品为个体防护装备、集体防护装备和药用丁基胶塞。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6.04%,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89个百分点;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8.24%,其他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1.49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未达预期;二是产能利用不足,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公司利润水平降低。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