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河化股份(00095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以及尿素委托加工销售业务。
(一)医药中间体业务概要
公司子公司南松医药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抗疟疾类、孕激素类、营养剂类等品类的药物中间体,除供应境内客户外,产品还销往中国台湾、印度、芬兰等市场。公司具备主营业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研发机构、生产场地、设备设施、质检中心和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或客户定制合同,由研发中心进行产品研发,根据客户订单安排原材料采购,组织产品生产、测试及质量检测,向客户交付合格的产品,按照合同约定,公司实现收入,获得利润和现金流。
1、研发模式
南松医药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制定了专门的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不断以科学和创新的方法改进工艺、设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排放。公司设有研发项目部、质量检验部以及多功能中试车间等研发部门。研发项目部主要负责新产品的技术信息收集整理、小试工艺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等。质量检验部负责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检测方法的建立、中间过程的检控和质量体系的监督运行。多功能中试车间主要是产品放大生产的工艺验证和工艺改进以及生产设备的可行性验证等。
研发部门下设研发项目组、研发分析组、研发办公室和研发管理组。研发项目组分为研发开发组和研发优化组。开发组主要负责新项目或者已有项目新路线的探索以及寻找最优的新合成方法,优化组结合生产,进行工程优化,整体成本优化和跟进生产再优化。研发分析组主要完成研发项目的分析方法开发和优化。研发办公室主要管理研发物资,组织安排相关的行政事务。研发管理组主要负责项目前景调研、项目日常统计、专利撰写和评估以及项目申报。
2、采购模式
南松医药原材料主要是根据生产计划进行采购,通过采购部门向国内外厂商及经销商采购。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南松医药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由采购部门统一实施。具体流程包括:根据生产任务分解采购需求,制订采购计划,在合格供方目录中依据厂商供货能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确定供应商,订单跟踪,由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入库。南松医药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并根据原材料季节性波动的规律,合理确定采购时点与付款方式以减少原材料供应波动带来的影响。
3、生产模式
(1)一般生产模式
南松医药产品生产由生产部门负责,产品以销定产。对于需求量较大且市场相对稳定的产品,如羟基氯喹侧链、氯喹侧链、二噁烷,南松医药在销售淡季适当做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销售部门每月编制下月销售计划,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编制下月生产计划,车间组织生产。销售部门接到客户临时计划时,向生产部下达临时追加计划,限期完成,确保及时交付。
(2)定制生产模式
定制生产模式是医药中间体行业普遍使用的经营模式。在定制生产模式下,南松医药根据客户需求,按照客户标准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将产品出售给客户。
南松医药建立了可以根据工艺路线、生产规模进行灵活调整的多功能中试车间,并依托在医药中间体领域多年的研发生产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定制需求。
4、销售模式
南松医药的主要产品具有市场占有率高、质量领先,供货稳定的特点。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公司通过网站宣传、参加世界制药原料欧洲展和中国展等方式来推广公司产品,拓展业务。通过电话、邮件或会面等方式取得客户需求意向,最终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客户采购订单或客户定制的产品合同。公司的销售部门负责了解客户需求、处理销售订单并保持与客户的日常联络。
(二)尿素业务概要
公司子公司河化生物凭借“群山”牌尿素积累的良好口碑、依托成熟的销售渠道与销售网络,通过委托第三方加工的形式开展尿素业务。尿素委托加工销售业务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市场价格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市场行情可观时,公司可加大业务规模,扩大营收,市场行情清淡时,公司可及时收缩业务,避免亏损。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子公司南松医药的全资子公司南松凯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以及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南松医药紧跟医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不断积累、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市场优势
经多年发展,在羟基氯喹侧链、氯喹侧链的细分生产领域,南松医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市场中其他医药中间体企业要进入该领域,将面临着客户认证、技术等更大的成本考验。南松医药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经济的模式,原材料采购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且成本较低的合作关系,生产拥有优秀的生产团队,较低的设备维护成本和较高的设备使用率。
2、客户优势
子公司南松医药拥有一批长期合作且为固定的高端客户群体。这些客户对南松医药的产品和服务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依赖度,结合医药行业特点,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从而为南松医药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与大客户建立稳定且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为南松医药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提升南松医药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声誉。
3、技术、研发优势
子公司南松医药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可靠的生产制造流程,在医药中间体行业内保持优势地位。南松医药的氯喹侧链、羟基氯喹侧链和二噁烷经过了长期的持续研发,合成路线先进,反应技术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控制经验,在细分领域内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同时,公司在研发平台上持续加大投入,引进各类型人才,提升实验室装备水平并建有高标准多功能中试车间,全面提高公司从研发技术到生产的系统性能力。另外,公司进一步开展和国内外公司的项目合作,项目领域包括医药中间体和高端辅料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近三十年积累的项目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高效的技术研发、工程管理实现产品快速交付。
4、EHS管理和产品质量及品牌优势
环保、职业健康和安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公司EHS已经贯穿研发、生产等各个业务关键环节,通过不断的人员培训和设备设施改造,优化和提升生产工艺,从源头控制或降低“三废”的排放,推行绿色生产。公司具备丰富的质量控制经验,产品质量优秀。其中氯喹侧链曾被评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和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羟基氯喹侧链曾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和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到目前为止,公司还未发生客户对产品质量投诉,在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任。此外,公司还通过加强项目合作,发挥南松医药在细分技术领域(氢化、精馏等)的优势,不断提升市场认知度,持续获得新客户的认可。
5、装备优势
子公司南松医药目前拥有五个生产车间。其中,一、二、三车间主要为南松医药的传统产品羟基氯喹侧链、氯喹侧链和二噁烷产品提供生产支持;中试车间作为柔性生产车间,有多套300~3000升的反应釜,设备切换灵活,主要承担项目转化和CDMO业务。而七车间作为新建的生产车间,设一般反应区和洁净生产区,能满足原料药、药用辅料、电子化学品、功能化学品、高端医药中间体的商业化生产,具备同行业中独特的装备齐全优势。
6、核心工艺优势
南松医药具有三大核心工艺优势:一是催化加氢工艺,该技术通过贵金属催化剂介导氢气还原反应,能精准实现碳碳双键氢化、羰基还原等复杂转化,因其涉及高危氢气操作及特殊反应装置,需通过严格复杂的审批,为稀缺资质;二是氨化反应工艺,公司掌握液相氨解、气相氨化等多元技术路径,可高效构建含氮杂环与胺基结构,实现定向氨化,大幅提升反应收率;三是高温高真空精馏技术,依托定制化多级精馏塔设备,在极低压环境下实现热敏性医药中间体的高纯度分离,能精准控制杂质含量,其工艺参数的精密调控能力为复杂分子纯化提供核心支撑。
7、管理优势
公司的管理和技术团队拥有平均超过20年的医药化工领域深厚积淀,对行业技术迭代、政策导向与市场格局具有深刻洞察与前瞻把握。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目标,聚焦核心任务,在生产经营、安全环保、降本增效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1、南松医药业务:
稳固存量,优化增量。在传统医药中间体方面,克服医药集采导致原料及中间体价格承压,巩固传统优势产品市场地位;在化工产品及医药中间体CDMO方面,优化业务结构,重点发展生命周期长的产品,在化工产品及医药中间体CDMO业务逐渐形成稳定产品,虽然同比这些方面营业收入有所减少,但显著减少了因频繁更换品种而产生的设备改造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效益。
深化管理,提升效能。深入实施提质增效专项措施,通过优化管理流程与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了人均产出比,实现了管理效益的转化。
报告期内,南松医药单体报表实现营业收入4266.60万元,同比下降31.52%;净利润647.83万元,同比提升0.70%。
2、河化生物业务:
稳定基础,拓展终端。持续开展尿素委托加工与销售业务,在维护核心客户关系、保障业务稳定性的同时,积极拓展基层及终端市场,努力开拓新的增长点。
外部挑战影响业绩。受2025年上半年广西地区严重旱情(导致农业用肥需求显著萎缩)影响,报告期内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出现明显下滑。
报告期内,河化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810.3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28%,净利润50.86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24.68%。
3、内部控制建设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同步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运营管理机制,为整体业务的稳健运营和风险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83.04万元,同比下降37.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82万元,同比增长45.56%。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降,但净利润增加,得益于一是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优化管理流程与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人均产出比,实现了管理效益的转化;二是收到前期销售回款,冲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三是因归还了部分借款,财务费用也大幅度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