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通易航天(87164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六、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1、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特种航空制品和功能性膜等新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航空供氧面罩、功能性膜产品、飞机橡胶软油箱等在内的军用及民用制品。目前公司生产的航空供氧面罩和飞机软油箱等产品长期稳定配套供应国内军机。功能性膜产品在汽车、航空、低空等领域均有应用。
公司在持续巩固、拓展现有军用特种航空制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基础上,积极进行横向延伸,不断开拓功能性膜等新材料制品的民用领域,实现创新驱动下的稳步成长。
公司拥有生产销售军工产品的相关资质,同时相关产品也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PMA)以及国际汽车行业技术规范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以自主开发为基础,并与引进消化吸收、产学研相结合,原创性创新和改进创新相结合,努力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加快知识和经验积累,提高了研发人员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的能力。同时公司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司的技术开发力量,促进了项目的开发,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38项发明专利,12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外观设计专利,这些专利技术部分已转入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公司主持或参与修订包括航空供氧面罩、聚氨酯功能膜等产品规范的国军标标准。
3、采购模式
公司所需的物资统一由采购部集中采购。根据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产品质量和供货及时性等情况,采购部每年会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形成考核依据,不断的动态调整《合格供应商名录》。但若涉及军品则需军代表同意方可进行采购。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采购程序文件》和《合格供方目录》等规章制度,用以规范采购行为,保证产品品质和供应及时性,降低采购成本和采购风险。
4、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由客户提出需求、研发部门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生产,产品由技术部负责研制,由生产部负责生产实施,采购部、质检部、销售部为配套部门。
公司生产流程分为下达生产任务、制定排产计划、产品生产组装和产品验收等环节。销售部门签订合同后会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任务,生产部门制定排产计划组织生产。生产部下设的军品生产线和民品生产线根据要求安排生产工作。产品生产完成后,公司根据合同要求组织出厂前检测验收。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使用和技术难点,会提交给公司售后,由公司技术团队会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5、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目前以直接销售为主,随着公司产品种类及用途增加,公司将逐步探索其他销售方式。
军品业务方面,公司生产的军用产品主要通过销售人员参加年度军品订货会等方式,签订装备配套产品订货合同及航空零备件订货合同。
民品业务方面,公司获取订单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主要有参加行业展会、收集下游行业公开资料等途径获取潜在客户信息。后续再通过上门拜访、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形式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经送样测试、完成工厂评审之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和订单。民用领域的销售依照双方约定备料、生产、发货和结算。
公司设有销售部,负责产品销售、客户商的开发和维护。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商业模式及核心竞争力没有变化。
1、全资子公司上海自图也为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被认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2、控股孙公司江苏图研也为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被认定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七、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1、经营成果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44.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59%;营业成本4156.34万元,同比下降29.37%;本期公司毛利率28.88%,较上年同期增长4.82个百分点。上述变动的主要原因为:①本期功能性膜产品受汽车行业整体市场环境影响,终端销售价格持续承压下行,同时下游部分客户基于供应链垂直整合战略调整,原膜产品逐步由外部采购模式转向自主生产模式,导致功能性膜产品外部市场需求结构性萎缩,销量降幅较大,销售收入及对应的成本金额下降;②本期某型号供氧面罩根据最终签订的销售合同价格与暂定价格的差异部分补充确认了收入,拉高了整体毛利率。
(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97.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2%,变动的主要原因为:本期受客户资金计划影响,本期末尚未收到B4单位回款,对应账龄增长导致坏账计提增加,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同时受车衣膜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影响,功能性膜产品的销售收入及毛利率下降减少了本期利润。
2、财务状况
(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43506.43万元,较期初资产总额减少7.95%,其中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936.07万元,较期初减少64.06%,变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为,本期偿还到期的银行借款及支付供应商货款和职工薪酬,导致期末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
(2)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0202.92万元,较期初增加5.41%,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受客户资金计划影响,军品业务货款尚未回笼,导致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
3、现金流情况
(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8.20万元,上年同期为-2942.70万元,本期较上期净额变动的主要原因为:支付的材料货款金额较上期减少所致。
(2)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1.23万元,上年同期为-1202.06万元,本期较上期净额变动的主要原因为:本期为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较上期减少所致。
(3)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7.66万元,上年同期为-46.81万元,本期较上期净额变动的主要原因为:本期公司归还银行借款较上期增加较多,且本期向股东分配股利所致。
4、运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多品牌、多品种”的发展战略,坚持巩固现有客户,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市场份额。一方面,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塑造独立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在成熟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培育市场空间大、具有增长潜力的系列产品,积极探寻、发掘、预研新品种和新技术。通过产业链生产运营,在保证产品品质和可靠性的同时,努力提高研发效率和生产效率,为各系列产品生产资源整合提供支持,增强公司制造环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运营效率。
公司坚持“人才驱动”的经营理念,持续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不断优化员工结构,逐步提升人均效能,搭建良好的人才梯队,打造业内一流的经营管理团队。通过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行业情况
1、特种橡胶航空制品业务
当今国际呈现出高度紧张态势,地缘政治冲突多点爆发、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以及科技竞争白热化等因素相互交织。在全球国际紧张局势下,国防强军是大国刚需。我国“十四五”计划和2027年国防建设目标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国防军工作为大国崛起的必需品,军工业务长期增长空间大。2025年我国国防预算增至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预算增幅连续三年持平。充足的国防预算为推动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持。
据《WorldAirForces2024》报告,2023年我国现役军用飞机数量达3304架,占全球军用飞机总数的6%左右,数量落后于美国(25%)和俄罗斯(8%)。未来我国军用飞机的数量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且伴随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军用飞机的列装增量市场将带动相应配套设施装备的需求增长。
公司军品主要为以军用航空供氧面罩为主的军用特种航空制品,其行业规模与军工行业尤其是军用航空业直接相关。航空供氧面罩当年销量受军方采购计划及飞行员具体数量等因素影响,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伴随着我军飞机性能的不断改进,军方对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的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航空供氧面罩未来仍需要进行不断研发升级,以满足军队现代化的要求。
2、聚氨酯保护膜业务
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国防、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聚氨酯产品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TPU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一个分支。根据天天化工网的统计数据,2019-2023年,中国TPU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4.8%。2023年,中国TPU行业总产能达到了157.7万吨,同比增长22.1%。在需求的推动下,产量也逐年上升,2019-2023年中国TPU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其中2023年总产量为70.7万吨,同比增长7.7%。TPU薄膜是TPU应用重点增长领域之一,据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的数据统计,全球TPU薄膜市场规模近几年高速增长,到2031年底将达到748.2亿美元。公司聚氨酯等功能性膜产品在军用航空领域、民用航空领域、乘用汽车方面均应用广泛。
2024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汽车2690万辆,较2023年增加234万辆,增长9.53%。自2015年以来,机动车新注册登记量已连续10年超过3000万辆。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7%和4.5%,全年产销稳中有进,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2024年,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我国乘用车产出连续两年在2500万辆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以及消费者车美意识的崛起,汽车膜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可以运用在漆面保护、天窗隔热及保护、汽车内饰膜等领域。
航空装备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国家主权的维护、国内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航空装备作为代表国家先进技术的高端装备,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各项产业政策,引导国产航空装备发往产业化、商业化、高端化发展,努力推进航空装备行业人才培养计划,为航空装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我国客、货、邮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民航运力的投入不断加大,民航机队存量、增量均呈持续提升态势。根据《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我国民航机队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23年运输机队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270架,比上年底增加105架。尤其是在国产C919成功试飞后,中国航空装备制造真正开始走向国际尖端领域。随着国产技术的快速突破,国产替代市场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公司生产的防潮胶带和防腐防震胶带产品件已开始供应东航、海航等航空公司旗下的波音及空客系列飞机;相关产品也已加入到《中国商飞消耗品手册(CPM)》和《中国商飞维修手册(AMM)》中,正式进入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目录,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聚氨酯保护膜已开始小批量应用于飞行汽车的一些关键部位,飞行汽车属于新兴的低空经济范畴。据公开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为5059.5亿元,增速达33.8%。随着低空飞行活动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逐步显现,未来几年,我国低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一万亿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