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全柴动力(60021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公司所属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经营业务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形成了以车用、工业车辆用、工程机械用、农业装备用、固定机组用为主的动力配套体系,广泛应用于轻微卡、叉车、拖拉机、收获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固定机组等,是目前国内主要的多缸柴油机研发与制造企业。
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市场与用户导向,积极践行国家排放法规和“双碳”战略,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以及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等,采用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并行的研发模式,与国内外内燃机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以发动机研发设计为主导、其它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2、采购模式
公司缸体、缸盖等零部件自主生产,燃油系统、增压器、后处理等核心零部件由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公司以满足品质要求为前提,优选零部件供应商,合理控制成本,高效采购,原辅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进行询比价采购。根据市场订单以及原材料库存等情况,制定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指导供应商按时、按质、按量交付,与各供应商伙伴在产品共同开发、质量管理提升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共赢合作关系。
3、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产品和市场特点,实行平台化分线生产,采取以市场订单为主导,运行月度、周度滚动计划,结合现有生产条件,建立“T+2锁定,T+7预排”拉动式生产管控模式。依据市场订单需求优先级,锁定生产计划,成品入库交付。同时考虑市场需求和安全库存适度备货,提高公司营运效率。
4、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供为主,代理销售为辅。商用车、农业装备、工业车辆、工程机械行业等整车制造企业一般设有独立的采购部门,采用直供模式。另外部分区域的小型整机生产企业较为分散,如拖拉机、玉米机、植保机、工程机械、固定机组等细分市场,结合区域特点采用代理销售模式。
5、服务模式
公司针对主机配套及市场终端销售提供技术与维修服务,目前已搭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组织架构,具备半径小、维修快等优势;利用互联网+服务搭建全柴E智能服务平台,使服务过程更智能、更快捷,服务网络和配件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同时向客户承诺“限时服务、超时考核”的绩效机制,服务及时性和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发动机作为道路及非道路机械的核心零部件,其发展与国民经济相关领域息息相关。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严格实施,当前发动机及整车行业处于调整发展阶段,竞争激烈。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多缸发动机实际销售18.06万台,同比增长10.05%,实现营业收入239098.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2%。2025年1-6月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6.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5%,主要系销量增加影响所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深耕发动机主业,不断加快技术升级,丰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抢占产品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加快混合动力、增程、氢燃料电池、气体机、电驱桥等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持续推动公司健康向前发展。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
1、品牌优势: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百强、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卓越级智能工厂等,并获得第五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在国内内燃机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全柴已成为国内主要的中小功率柴油机研发与制造基地。
2、市场优势:公司一直在中小功率柴油机细分市场保持着较强的优势,形成了以车用、工业车辆用、工程机械用、农业装备用、固定机组用为主的动力配套体系,功率覆盖20至300马力,部分产品取得欧盟E-mark认证,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以及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3、技术优势: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先进内燃动力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小功率柴油机工业设计中心,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公司的产品技术始终紧跟全球先进水平。依靠前瞻性的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公司相继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公司研发的系列发动机在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轻型商用车国六发动机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于2022年、2023年分别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面向未来农业的高效清洁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于2024年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
4、质量优势:公司一方面依据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QMS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提升研发质量、供应链质量、制造质量以及售后质量管理水平,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