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德尔玛(30133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整体消费市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展现强劲韧性与政策弹性,行业整体呈逐步复苏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0.6万亿元,同比增长30.7%。小家电作为可选消费品,在“国补”政策及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品类和区域的结构性调整态势,市场充满新的机遇和挑战。
短期来看,小家电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增速放缓,行业由高速成长的红利期向成熟期过渡伴随消费观念从功能性满足逐步转向价值与品质的理性消费,市场从增量争夺进入到了存量博弈的阶段。在此背景下,产品升级迭代和存量换新需求成为支撑市场规模的核心动力,行业发展逻辑已经转变到以用户为主导的发展新阶段。细分品类来看,根据奥维云网(AVC)数据,2025年度上半年厨房小家电零售量同比下滑1.2%,零售额同比增长9.3%,需求放缓明显,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调整挑战。清洁类、净水类家电在功能升级及“国补”双驱动下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零售量及零售额同比均有较好增长。行业竞争方面,集中化与多元化进一步突显,传统品类的突破依赖于颠覆性创新或场景再造,而新兴品类则需在快速扩张中夯实用户体验与品牌忠诚度。小家电创新由单纯的技术参数比拼步入技术创新与用户价值创新并举的深水区,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趋势明显,精准把握细分需求,持续进行有效的用户价值创新,并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成为竞争关键因素。
长期来看,政策方面,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支持家电产业升级发展的政策与指导意见,随着“国补”政策的延续推进,并在实施区域和品类上持续扩大,刺激需求端迭代升级,有望拉动存量家电市场需求释放。消费方面,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具规模和消费潜力的市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模式不断改变,“Z世代”“新中产”“银发经济”“单身经济”等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动小家电消费场景进一步细分,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晰,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我国与海外市场,如日本、韩国、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人均小家电拥有数还处于低位。我国小家电市场无论是从可选产品种类、实际保有量等方面均有较大增长空间。伴随着产品技术不断提升、场景化需求的满足和健康幸福意识的增强等多层因素影响,未来高品质、智能化、高性价比的绿色节能产品将成为小家电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营业务情况
德尔玛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自主研发、原创设计、自有生产、自营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家电品牌企业。公司旗下品牌包括“德尔玛”“飞利浦”等,主要产品类型包括家居环境类、水健康类及个护健康类。公司以“用产品改善生活细节,让用户提高生活品质”为使命,以“多品牌、多品类、全球化”为发展战略,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产品的定义和开发,打造符合新消费需求的创新家电产品。
2、主要品牌及产品情况
公司聚焦核心品牌及核心品类,以“德尔玛”和“飞利浦”双品牌驱动,覆盖不同产品品类,贴近不同细分消费人群,其中,“德尔玛”品牌主要覆盖家居环境类产品,“飞利浦”品牌主要覆盖水健康类、个护健康类产品。
(三)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构建了贯穿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高效运营体系,形成了与自身业务结构深度适配的盈利模式。公司围绕消费者需求驱动产品和技术创新,通过供应链整合自有及外协资源保障交付效率,同时依托"德尔玛+飞利浦"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销售端以国内市场为主,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赋能的多元化渠道网络,同时积极开展全球化布局,拓展全球销售通路。凭借向消费者提供兼具品质保障、质价比优势及差异化创新的家电产品,持续驱动盈利增长。
2、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需求驱动创新,依托线上直面消费者的优势,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连接,广泛收集多层次反馈,精准洞察用户画像、生活方式与产品使用场景,驱动产品迭代升级与新品类开发,为不同生活场景、工作环境和年龄层的消费者提供更贴合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了高度专业化的研发组织,形成了生活健康研发聚焦个护健康品类、清洁健康研发深耕清洁电器品类、水健康研发专注净水技术的专业研发架构。
3、供应链模式
公司设立供应链管理中心,统筹协调各事业部产销协同、物料采购、成品仓储的全流程供应链管理工作,负责构建和维护统一的采购管理制度与流程标准,基于产销计划动态协调物料采购,编制年度物料采购计划并制定重要物资的采购战略,主导采购合同谈判,同时开发、考核、管理供应商网络,不断优化供方布局。公司主要供应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生产供应商和外协加工供应商等。在运作模式上,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产销协同机制,原材料采购紧密对接生产需求,并依据材料特性及销售策略设定物料及成品的安全库存水平。外协生产供应商主要为公司提供贴牌生产服务,外协加工供应商主要为公司提供生产环节中部分加工工序,外协生产和外协加工由各事业部根据销售情况进行具体对接和采购。
4、生产模式
公司家居环境类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外协生产和外协加工为辅,水健康类和个护健康类产品以外协生产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目前,公司已构建涵盖总装生产线、部装生产线、注塑车间、滤芯车间、电机车间、无线中心等在内的完整生产制造体系,能够独立完成整机成品的装配生产、电子板的开发设计与生产、电机的开发设计与生产以及注塑零部件生产。随着新建智能制造基地逐步投入使用,公司自主制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核心品类的自主生产能力以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制造体系数字化转型,系统构建了订单排产系统(APS)、生产管理系统(MES)、品质控制系统(QMS)、仓储系统(WMS)等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即时共享、传递与交互,有效驱动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的持续优化。
5、销售模式
公司以境内销售为主,并构建了线上线下多元互补的渠道结构,线上销售模式下公司紧跟市场形势开拓电商新业态,持续深化布局,以线上直销、电商平台和线上经销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业务;线下销售主要包括自有/授权品牌的线下直销、线下经销业务及境内ODM业务。公司同时积极拓展境外业务,开展境外自有/授权品牌销售,包括境外线下经销、境外电商平台及境外线下直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多元化品牌及产品矩阵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聚焦持续增长的新兴家电消费品类,构建了多元化、成熟的品牌与产品矩阵,精准匹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目标客群与经营模式。通过多品牌布局实现对关键品类的覆盖,深度挖掘细分消费场景与用户需求痛点,有效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各品牌专业团队持续细耕细分领域,不断强化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核心能力闭环与积累,凭借敏锐的需求洞察、敏捷的产品开发响应机制及精准的线上营销策略,不断推出爆款产品。同时,最大化品牌间战略协同效应,不断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力,为业绩稳健增长构筑坚实基础。
2、持续提升的研发能力促进产品不断创新与快速迭代
公司始终重视研发体系建设,坚持对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包括人才的培养引进及资源的优先保障,建立了高素质的核心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核心研发团队。
公司设立了清洁健康、水健康和生活健康三大研发中心,形成了清洁研发专注清洁电器品类,生活研发专注个护、运动健康品类、水健康研发专注净水品类的专业研发架构,各研发中心专注于各自领域需求调研、市场分析、新产品研发、产品推广和改进,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实现产品的快速开发迭代。2024年,公司通过在产研端推行ITP(创新至产品)变革,以“端到端流程重构、跨职能协同、数据智能”为核心,运用PLM等信息化系统工具,为公司建立一套市场和数据驱动的产品管理和开发体系,促进跨部门团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全面提升企业创新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创新和迭代能力。
3、不断增强的数智制造能力
公司不断投入自有产能建设,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强大的自主制造体系,为优质的产品品质和敏捷的市场交付提供有效保障。公司通过产销系统的深度协同,信息化形成订单排产、制程管控、品质控制、智能仓储等智能制造管理体系,实现生产流程的高效协同和资源最优配置。同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精益改进,不断加大自动化投入提升生产效率。随着智能制造基地的投产和核心零部件自制化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品类的自主生产能力,降低成本风险,提高产品整体质量和稳定性,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突出的全球竞争能力
公司始终坚持并深化全球化战略,看好海外市场需求与潜力,依托于供应链优势、产品创新能力、高性价比产品、强大的线上经营能力以及飞利浦全球化品牌属性,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公司建立了专业的境外业务管理团队,拉通市场需求-产品开发-上市上量的全流程管理,通过架构调整、人才升级、机制拉通不断提升境外运营能力。同时,积极推动多元化的渠道建设,持续开拓当地的核心商超渠道和电商平台,与经销商、代理商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迅速将产品推向目标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此外,公司还积极参加国际各类行业展会、贸易洽谈会等活动,拓展新的渠道资源,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主要境外销售区域已覆盖东南亚、日、韩等亚太地区以及欧洲、中东等区域。
5、高效的组织体系和专业的管理团队
公司拥有对小家电行业有着深刻理解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年轻且经验丰富,逐步形成销售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制造体系融合的高效组织体系,通过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对产品创新功能的独到判断,打造了多款明星产品,具备深厚的实践经验。同时公司管理团队亦引入对境外市场理解深刻、拥有全球品牌运营经历的成员,打造全方位能力兼备的专注专业管理团队。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实现公司核心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持有公司股权,有效保障管理团队稳定。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