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智能自控(00287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控制阀行业的发展态势表明这一领域正在经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和挑战:
1、政策支持与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行业标准的逐步完善,为控制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大力推进天然气主干管道建设,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并积极开展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送电输气等重大项目。这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高性能控制阀有着巨大需求,为控制阀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控制阀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控制阀在可靠性和精度方面已逐渐接近甚至达到国际品牌水平。其质量的显著提升使其在国内市场愈发受到认可,逐渐替代进口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众多大型工程项目。高端控制阀领域的国产化已成为当前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国内企业凭借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开始进军高端市场,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实现高端产品的自主研发与生产。政策支持和国产化进程的加速,为控制阀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产业链发展优化与市场需求增长:控制阀行业的上游涵盖钢材、铸件、锻件等原材料供应商。由于上游企业数量众多,供应充足,为控制阀制造商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和成本的稳定性。控制阀产品不仅在石油、化工、冶金等传统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行业的崛起,其市场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新兴行业对控制阀的需求往往更为特殊和高端,这促使控制阀制造商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力度。
3、技术革新与智能化发展: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满足新兴行业的需求,控制阀制造商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仅要开发更适合特定工况的控制阀产品,还要在制造工艺、材料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未来,控制阀产品将朝着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
4、定制化需求提升与服务型制造转型:控制阀企业在专注核心产品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细分市场,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客户对控制阀的定制化需求日益提高,要求厂商提供更精准、多功能的产品。除产品本身外,控制阀制造商正逐步向提供综合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变,包括产品选型、安装、维护以及系统优化等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
智能自控成立于2001年,2017年6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深耕主业,是专业化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系列智能控制阀产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坚持先进装备的国产化和技术自主创新。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5家,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4S售后服务站,逐步树立起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卓越的控制阀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形象。
(三)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地位
依靠高端的技术研发和先进的制造能力,公司形成了P系列单座套筒阀、M系列套筒调节阀、W系列蝶阀、R系列球阀、Z系列闸阀、F系列衬里阀、Y系列自力式调节阀、V系列角阀等系列产品。公司坚持中高端阀门产品定位,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开拓市场,努力提升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致力实现进口替代。
(四)经营模式
控制阀行业上游主要为铸件、锻件、密封件和集成控制单元器件等工业原材料生产行业,下游行业包括石化行业、钢铁行业、冶金行业、电力能源行业、新能源(太阳能)新材料(多晶硅)行业、环保行业等国民经济基础和支柱行业,销售业务围绕上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展开,主要采用直销方式进行销售,在组织生产时通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满足了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五)报告期内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在公司党委及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经营管理层紧紧围绕公司整体的战略规划及年初制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在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传统领域中不断提升自身控制阀产品的技术优势及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开发新型产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新兴行业。积极组织各类资源保生产,提高产品交付率,保证客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93.03万元,同比下降7.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8.24万元,同比下降41.01%。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0.20元(含税)。公司2024年度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公司已于2025年7月23日完成现金红利分派。
(六)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智者创新、能者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围绕“降本增效”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公司管理层的带领下,全体员工经过积极探索、不懈奋斗,公司稳步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细化管理与产品优化: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有效提升了工作生产效率,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面推进产品优化项目工程,建立了产品改善的长期管理机制,贯彻“做好产品”的理念,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经营成本管控:公司在报告期内严格管控经营成本,从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多个管理环节入手,提高管理效率,全方位进行成本管控,努力提升经营效益。
3.市场拓展与研发投入:在传统领域如石油、化工、冶金和能源等行业,公司不断巩固和提升其控制阀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针对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客户,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开发了相应的产品,并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反馈。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控制阀领域,把握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市场机遇,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持续研发和改进智能控制阀技术,提高产品性能、精度、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市场和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4.完善服务体系: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根据客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公司有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5.募投项目产能释放: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益逐渐显现。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和服务的专业化优势
公司所属的仪器仪表行业,企业众多,大多数企业并不单一从事控制阀的生产、研发、销售业务。以国内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制造业企业综合实力较强的川仪股份为例,其业务涉及自动化成套装置的各个方面,属于综合化仪器仪表提供商。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开发应用于流体精确控制的控制阀及执行机构,专注于为工业自动控制领域提供各类气动、电动直行程与角行程调节阀及开关阀,已成为国内控制阀行业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的专业化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能够为客户提供逾千种不同型号与规格的控制阀。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生产的智能控制阀共计九大类:P系列单座套筒阀、M系列套筒调节阀、W系列蝶阀、R系列球阀、Z系列物料阀、F系列防腐阀、Y系列自力式调节阀、J系列角型控制阀、T系列三通调节阀等,每一大类中又包含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系列产品,以满足各行业用户的需求。
(2)能够提供各种严酷工况下的流体控制解决方案。公司客户分布于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钢铁、冶金、纺织、能源、电力、食品、环保等行业,不同行业对控制阀的要求各不相同。公司作为专业化的控制阀提供商,能够为各种严酷工况下的流体控制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二)客户及项目优势
公司早在成立初期就获得中国石化物资资源市场成员证书,具备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检修供方安全资格。
目前,公司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物资供应准入单位,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近年来,公司成功为多家大中型国有、合资、外资等企业持续供货,客户分布行业包括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纺织、能源、电力、食品、环保等多个行业,其中石化行业客户尤为突出。客户分布地域已经达到29个省级行政区域(含直辖市、自治区)。公司的主要客户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润阳集团、天赐材料、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宝武集团、兖矿能源、中国中冶、桐昆股份、东方盛虹等。上述客户为公司销售规模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通过与上述客户的合作积累了在各行业领域的项目经验和良好声誉,对公司在各行业持续开展业务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公司在国内大型PTA装置的产品业绩较为突出。大型PTA装置对控制阀的稳定性、密封性、调节精度及材质均有较高要求,公司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嘉兴石化有限公司等大型PTA装置项目中提供了一系列控制阀,成为成功国产化项目的典范,公司与上述PTA生产企业的长期合作提高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三)进口控制阀国产化的行业先行优势
长时间以来,我国控制阀领域特别是高端控制阀领域,以国外品牌为主,国外控制阀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品牌、技术和企业综合实力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国产化趋势的推动和政策支持,国内已有少数企业能够提供可与国外品牌控制阀性能媲美的产品。
公司一直关注自主品牌与国外品牌的竞争状况,并以能够凭借企业规模、技术实力、质量可靠性、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替代国外品牌控制阀为目标。在数次与国外品牌竞标过程中,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项目经验、产品认可度等竞争优势获取订单,为我国进口控制阀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四)工艺、技术和产品创新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来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化技术研发、工艺创新,通过多行业大中型客户大型项目的经验积累,在工艺、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尤其在高温工况、600LB及900LB高压、高压差蝶阀、高压差防空化调节阀、高压开关及调节球阀、特殊合金罐底物料调节及切断阀、高精度调节阀、双向密封蝶阀、高频程控阀、黑水灰水防冲刷角阀、氧气调节切断阀、深冷调节切断阀等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已形成了在国内市场直接与国外Fisher、Samson、Masoneilan、Tyco、Flowserve等高端品牌进行竞争的局面,推动了国产控制阀技术的创新进程。
公司系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技术创新方法试点企业、江苏省小巨人企业、无锡市100家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公司建有江苏省调节阀工程技术中心,并于2011年8月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于2014年被工信部评选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试点企业”,公司的技术中心于2013年被认定为无锡市企业技术中心。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专利178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公司M/E系列套筒调节阀、P/J系列单座调节阀、R1/R5系列直通球阀、R2V型调节球阀、R4系列偏心旋转球阀、R9系列顶装固定式球阀、W1/W2/W3系列轻载蝶阀、W8/W9系列双偏心蝶阀、WT系列三偏心密封蝶阀、Z8系列刀型平板闸阀、Z7楔型闸阀、ZH双平行平板闸阀、QLM系列气动薄膜式直行程执行机构、QRM气动薄膜式角行程执行机构、QRE系列气动活塞式角行程执行机构、QLS系列活塞式直行程气动执行机构、V3调节阀(角阀)、XAT系列齿轮齿条执行机构经认定的安全完整性等级为SIL-3级。
(五)检维修服务技术与快速响应优势
2015年3月4日,公司获得了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证书》。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保持性能力评定并于2023年2月出具《检维修能力评定报告》,公司检维修能力在A4-c类控制阀保运和E4-I类控制阀检维修2大类符合《检维修能力评定技术规范》的要求,目前在同行业中仅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上述检维修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面向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公司销售和检维修服务团队员工均需要在技术部门严格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这些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在长期销售和检维修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部配合默契、对客户需求响应快速的反应机制。
公司建立的快速反应机制能够对市场上出现的大型项目投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判断并跟踪客户的需求,设计并生产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对客户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控制阀故障,提供优质且快速的维修服务;以及对客户采购的国内外其他品牌控制阀,迅速排查故障、提出方案并执行检维修。许多与公司长期合作的优质客户正是从最初认可公司提供的控制阀检维修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信任关系,并最终向公司采购控制阀产品。
作为一个致力于在控制阀中高端市场开展业务,以高端进口控制阀国产化为目标的专业化国内民营企业,拥有迅速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响应速度是公司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所拥有的优势。目前,在中高端市场占有领导地位的海外品牌大多采用由国内企业经销或代理的方式开展业务。这种经营模式虽节省了海外企业的市场拓展成本,但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备品备件提供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公司凭借技术实力、资质水平能够为客户提供各类控制阀检维修服务,并以迅速响应的态度、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赢得客户的信任。公司在检维修服务市场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客户减小停工成本,从而有机会在该客户后续采购中赢得更多的业务合作机会。
(六)先进管理和人才优势
控制阀行业要求对合同的每一类型产品单独进行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产品生产批次多、定制化程度高。同时下游客户对智能控制阀的单次采购量通常不大,因而产品生产具有批量小、品种多、定制化的特点。这对生产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公司依据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起严谨而有效的组织机构,并在实行ERP、CRM等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全面推行MES生产执行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计划、人员调度、产品设计到图纸发放与管理、工艺设计到工序管理、设备状态与管理、品质管理、物料移动管理等方面现代化动态信息管理模式,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与效率。同时,公司为每台出厂的产品建立档案,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图纸、生产过程信息、检验及出厂试验及客户使用信息反馈等均进行记录。公司依据档案信息来改进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流程以及考核内部员工和供应商。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