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皖能电力(00054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营业范围为:
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施工;水力发电(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一般项目:热力生产和供应;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管理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煤炭及制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公司目前拥有的控股子公司19家,主要包括:发电公司11家(含燃气发电公司1家、抽水蓄能发电公司1家)、环保公司1家、电力燃料公司1家、售电公司1家、能源交易公司1家、能源科技公司3家、能源投资公司1家。公司控股发电机组中,多为燃煤发电机,其中,除江布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及英格玛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在新疆外,其余均落地安徽。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及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2.售电业务的经营模式为代理电力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在批发市场从发电企业购进电量,在零售市场向电力用户销售电量。主要服务内容是帮助用户完成市场准入、合同签订、代理关系绑定等手续,代理用户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减小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规避市场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发电机组性能先进
公司发电机组多数为参数高、容量大、运行效率高、煤耗低、环保性能优越的煤电机组,在运煤电机组中60万千瓦及以上高效低能耗装机容量占比82.5%,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政府支持
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控股股东皖能集团“安徽能源安全保障的省级队、全省能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力军、实施‘双碳’行动的主平台”的功能定位,公司是皖能集团电力投资主平台;根据安徽省发改委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签订的关于通道配套电源送受电协议,公司获得两省(区)明确支持,积极推进新疆电源项目投资与开发。
(3)控股股东支持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控股股东的大力支持,控股股东皖能集团把公司定位为整合电力资产的主要平台和发展电力业务的核心企业。
(4)多板块协同发展
公司以煤电业务为主,同时积极发展燃气发电、风光发电、储能和抽蓄业务。这些新兴产业快速推进,为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基础。
(5)战略性布局新疆
2024年12月31日,新疆英格玛电厂2号机组正式投运,标志着公司在疆战略布局深化及火电资产质量再升级。至此,公司在新疆区域66万千瓦级火电机组增至四台,通过发挥区域低成本煤电资源优势,显著提升创效水平,增强跨区电力调配能力,有效保障省内能源供应安全。
(6)电力行业投资管理经验丰富
公司是国内最早的A股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之一,1993年上市以来,公司以一流电力平台公司和综合能源服务商为转型目标,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进一步提高公司电力资产规模的同时,在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逐步成为一家资产优良、管理先进、经营稳定的现代化上市公司。
(7)前瞻布局能源前沿科技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公司依托合肥市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研、科教资源优势,深化与研究所、高校的战略合作,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联合成立“安徽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开展煤电机组绿氨掺烧降碳技术攻关;并组建氨邦科技公司推进工程化示范,成功实现国内首次的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大比例掺氨10%~35%燃烧发电并取得重大突破,“燃煤电厂掺氨燃烧成套技术及关键设备”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间接参股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建设紧凑型聚变试验装置(BEST),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布局聚变产业链集群。旨在持续推进聚变能工程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在合肥点亮中国聚变能“第一盏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