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康德莱(60398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穿刺针、医用输注器械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划分,公司大部分医疗耗材产品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穿刺护理类、输液导管类、留置输注类、穿刺介入类、医疗美容类、药包材类、动物医疗类、胰岛素给药类、标本采集类、有源医疗器械类。
2、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康德莱作为国内少数拥有医用穿刺器械完整产业链的生产企业之一,凭借多年积累的产品质量与成本管控优势,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根据医疗器械产业链分布和区域特点,战略布局了上海、浙江、广东、广西四大制造基地,形成了跨区域协同、差异化发展的生产制造格局。
通过近年来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康德莱核心制造基地已形成针器相结合的产业格局,通过委托生产及注册人制度,实现了四大制造基地的产能互补与融合发展。各基地围绕自身优势,推进规模化、自动智能化产线升级,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医用穿刺针和输注器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康德莱集团化块式目标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制造管理经验的共享,增强了各公司的经营协同性,提升了康德莱品牌的影响力。
(2)市场营销模式
国内市场积极应对医保政策的变化和集采的常态化,以“代理配送+直销服务”的市场营销模式,结合市场医疗机构对营销配送服务终端需求,加快了终端临床、消费医疗等业务拓展。集采促使经销商向配送和服务商转型,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与投资合作,已在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等地建立区域渠道和配送服务机构,提高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组建专科产品营销服务团队,展开专科产品的市场推广,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以集采为契机拓展增量市场,挖掘带量采购后的产品边际效益,将更多的产品通过带量集采的新途径延伸到各区域的终端医院。同时,发挥公司全产业链优势,结合渠道特点,引进代理新产品,积极拓展专科项目类业务,扩增销售品类的同时,促进国内市场业绩的良性增长。
公司国际营销采用自主品牌营销与项目合作模式双轨并行的策略,销售方式涵盖委托出口与自营出口。凭借多年沉淀的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与制造实力,我们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围绕客户提出的市场及临床需求,公司致力于新产品研发、规模化生产与市场销售,深度挖掘客户资源,拓展新产品线,布局并拓展新市场。同时,积极参展各国医疗器械展会,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寻找新业务商机,积累全球资源,不断扩大国际市场覆盖率。
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专业网站宣传,全方位展示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打造国际化的线上营销平台,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粘性,推进国际业务的持续增长。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层密切跟踪外部市场与政策环境的变化,结合董事会战略指引与目标任务要求,围绕“调结构、变模式、补短板、找差距、扩边际、控风险”的经营方针持续展开梳理优化,重点在目标经营协同、市场策略调整、提质控费降本、销售结构调整等方面展开了工作推进,减轻了关税和集采带来的冲击,保持了公司经营业绩的稳中有增,提升了公司抗风险的韧性。
1、持续加强各区域公司业务协同,加快新产品的研发注册
以董事会制定的各区域目标规划为指引,公司持续推进各区域公司间的制造协同、市场联动、技术共享与资源赋能,围绕产业发展目标统筹业务、精准调控,充分释放各区域潜能,实现产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聚焦主业发展,公司制定多元产品研发与注册目标,并高效推进;建立健全临床需求与技术研发的对接联动机制,提升产品研发注册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与创新性。秉持低成本设计理念,加快注册产品产业化进程;强化技术专利管理,确保产品注册证、知识产权及高新技术资质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提升技术专利的转化效率。同时,公司持续推动技术质量改进与工艺创新,不断巩固并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此外,上海研发总部的工程建设已完成,公司正积极筹划临床科创技术项目的投资培育,为新厂房顺利投入运行筑牢基础,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迭代升级、研发的新产品陆续上市。其中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一次性使用麻醉窥视片、一次性使用穿刺针、一次性使用防针刺植入式给药装置专用针、一次性使用口腔包、麻醉视频喉镜等6项完成国内注册并取得上市许可。聚丙烯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防针刺预充式注射器组合件完成国内药包材备案。一次性使用破皮导引针、鼻部冲洗器、一次性使用防针刺留置针、一次性使用血透留置针、一次性使用压迫止血固定装置、一次性使用回缩式采血针、一次性使用负压回吸式活检针、一次性使用骨髓活检针、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一次性使用胸腹腔引流导管等新产品已提交国内注册,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陆续获批。
2、持续推进市场营销模式机制变革,整合渠道资源寻找业务新的增长点
公司致力于推进国内、国际市场总目标一体化经营,紧跟市场政策变化,实施市场统领、统筹与统配管控,优化市场布局与营销政策,深度挖掘客户资源,突破增量市场。以政策优势和服务升级增强客户粘性,稳固存量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增量业务,重点突破核心产品业务。同时,拓展药械结合业务,开发预充式导管冲洗器、COC/COP预灌封注射器、肝素钠预灌封注射器、穿刺配件等创新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在国内市场,面对国家医改和集采政策的挑战,公司有序推行一体化经营策略,通过产品整合与服务创新,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该策略以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为核心,整合市场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各环节的协同合作,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价值创造水平。公司以集采为契机,以重点产品为突破口,整合渠道资源,统筹各区域公司营销策略,扩大中标区域及产品覆盖范围,调整优化产品营销结构。同时,建立“以量促值、以值增效”的市场营销创新机制,拓展商贸新业态,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强化产品临床技术服务,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此外,公司导入多品牌战略,构建差异化市场价格体系,精准满足多元市场需求。通过技术质量改进与工艺创新,持续巩固并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公司聚焦于具有潜力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与当地分销商、供应商或零售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KDL自主品牌的业务模式开展市场培育与拓展。该策略旨在进一步强化公司国际市场自主品牌业务,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同时,在与国际品牌公司开展深度项目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在适宜地区开展自主投标,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国际市场营销主要举措如下:
(1)深度挖掘客户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2)加快新市场的注册布局,确保产品符合当地法规与标准,为市场准入奠定基础。
(3)积极筹划并参加多国展会,通过国际展会平台建立广泛资源,提升品牌曝光度,扩大国际市场覆盖率。
(4)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消费习惯及法规特点,实施本地化的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同时通过差异化定位提升品牌竞争力。
(5)通过广告宣传、专业网站平台、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推广KDL品牌,增强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公司致力于在全球市场树立KDL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巩固与国际品牌公司的合作,同时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国际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3、持续优化调整制造布局,夯实巩固低成本优势
报告期内,根据董事会提出的“一核两翼三基地”规划定位,积极推进战略目标的有效执行。
上海基地:在持续夯实巩固穿刺输注产业的基础上,完成上海区域制造场地的集聚整合,以“专”和“精”为导向,构建输注、穿刺介入及药包材三大业务支撑体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报告期内,顺利完成新产品生产线的建设与投产,为上海区域的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推进工艺技术改进,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以合规、优质、高效的经营服务,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两翼”发展:积极布局新产品及多元业态的投资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成果转换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与投资运营,在医疗与消费领域遴选培育具有可发展潜力的新产业项目,为公司发展增添新动能。
浙江基地:持续巩固穿刺输注核心基地的建设,以低成本经营管理为导向,持续全面梳理提升经营效能,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深入推进“针科技、针智造”的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广东基地:提升“输注器械+标本采集器械”的经营能力,进一步完善供应保障体系;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产业资源,积极开展多元业态产品的研发制造,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抗市场政策的风险能力。
广西基地:持续推动渠道与制造的融合发展,推进渠道营销与结构的调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北仑河制造围绕“输注器械类、采血针+管类、卫生耗材类”三大产品管线延伸发展,以渠道带动制造,科学规划产品管线,积极布局全国市场及东盟市场。报告期内,启动了广西基地北仑河制造新厂房的装修,以差异化品牌定位展开市场营销布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