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浩淼科技(83185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消防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划分,公司属于C类3595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指公安、消防、安全等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的制造和加工)和C类3620汽车制造业改装汽车制造(指利用外购汽车底盘改装各类汽车的制造)。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政府专职消防队以及石油、化工、电力、煤炭、机场等单位专职消防队提供灭火类、举高及特种类消防车、警用装备及消防泵等产品。公司多项专利技术,如无人驾驶技术、涡喷灭火装置、消防车智能控制技术、细水雾消防灭火技术、三相射流消防灭火技术、超细干粉灭火技术等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火灾救援现场,显著提升了灭火效率和安全性。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已成为国内消防设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客户信赖。
浩淼科技自主研发了真火模拟训练仓等消防救援培训装备,以智能化的场景设计,模拟各种形式火灾现场,营造真实火场高温浓烟环境,使参训人员在实战训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爆燃、爆轰、爆炸时瞬间产生的高温、热浪、气压和冲击波等火灾效应,提升自救、灭火和救援能力,为消防官兵提供具有实战价值的解决方案。
此外,浩淼科技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开发了由浩淼云、全生命周期服务系统、消防车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HBox)、车载智能终端及全国车辆部署系统组成的消防车物联网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消防车辆的状态进行实时智能化识别感知,实现实时、动态、融合的消防车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为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创造“智慧应急新体验”。
子公司浩淼流体着力开发车用消防泵系列、铝合金/不锈钢阀门系列、三相射流枪、消防炮、供液泵、消防泵组及螺旋流恒压泵及泵组。
子公司众安天睿主要提供有毒有害气体应急处置装备、油类吸附产品、全氟己酮灭火装置及超细干粉等产品的开发及销售服务等业务。上述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石化、水处理、市政施工、食品加工等行业及消防领域。
作为一家专业的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制造商,浩淼科技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消防应急救援产品及良好的售后服务,获取收益。其中,如灭火类、举高及特种类消防车销售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公司产品主要为定制化产品,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质量、功能以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获得持续盈利。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报告期后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经营管理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公司继续强化目标与绩效管理工作,总经办3月份与管理层签订了年度绩效协议书;同时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深化积分制管理;6月份公司组队,携带数款消防装备参加了国家“应急使命.2025”大型演习;同时国家级科研项目也在有序推动中。
1.经营业绩与分析
本期公司总资产为714,128,725.63元,较期初下降12.56%;本期营业收入199,503,791.57元,同比增长79.15%;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43,716.81元,同比增长247.41%;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18,954,131.66元,同比增长324.46%。
2.经营管理情况
(1)参加国家“应急使命.2025”大型演习
2025年6月,公司携全新升级的200L/s大流量多剂连用举高喷射三相射流消防车、制氮气体消防车及两款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出征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举办的“应急使命·2025”中“原始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行动”及“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两个专题的演习。
浩淼科技本次参加国家级应急救援实战演习,不仅验证了公司三相射流消防车、制氮消防车、全地形救援车等产品在扑灭大型石油化工及森林火灾的可靠性、安全性、适应性及技术优势,更为公司后续技术升级、市场拓展、浩淼品牌建设等提供了重要契机,具有重要及深远的意义。
(2)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智能应急产品开发,国家级科研项目有序推进中
公司技术中心根据国家及省市“十四五应急发展规划”需求及应急救援行业发展趋势,围绕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消防领域及森林、城市消防等板块装备需求特点,结合公司承担的国家级研发项目,如大型储罐灭火智能装备系统、空地协同系留无人机消防车项目、举高灭火机器人项目等相关智能化装备,有序推动各项目研发进程,科技部的项目目前通过了国家中期验收。图4国家级项目中期检查会现场
(3)内固其本,加强目标与绩效管理,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工作绩效
公司总经办在年初与总监及以上管理层签订了年度绩效协议书,将组织绩效、部门绩效与管理层
深度挂钩;同时公司深化积分制管理,将员工日常工作行为、团队协作、创新突破等细化量化,与积
分挂钩,与荣誉及日常奖励挂钩,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绩效。
(二)行业情况
1.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产业中的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制造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消防应急救援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595“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我国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产品主要包括监测预警类、预防防护类和应对处置类设施及装备。公司生产的灭火类、专勤保障类、举高及特种类消防车属于应对处置类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产品;公司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和服务领域,属于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产业中的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制造行业。
2.国家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和应急救援工作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消防救援工作。2023年1月,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防局整合,成立国家消防救援局,明确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2024年6月,全国31个消防救援总队、407个消防救援支队及各县(市区)消防大队三级统一加挂驻地消防救援局牌匾,这标志着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更好地融入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整体队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消防安全的愈发重视,为消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政策引领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些年来围绕“大安全、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救援需求,国家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展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为应急管理救援、消防救援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文件相继出台。
国务院《“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急难险重任务的处置能力,要求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2023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大力发展安全应急装备,将可用于高层火灾救援危化品安全事故、矿山安全事故等场景的无人化装备列入重点研发攻关装备目录,并要求加强推广应用。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驱动下,应急救援产业发展框架不断完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4.消防安全现状对应急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各类灾害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全灾种救援面临空前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反映城市建设时代特征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大中城市涌现,各种公共服务设施、高层建筑、地下轨道交通、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大空间大跨度厂房、大型炼化装置等的建设,导致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凸显,应对处置“巨灾大难”的灭火、应急救援和应对处置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现代化装备建设亟待加强。
具备更高安全性的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将有效提升消防安全监测预警、指挥决策、应急救援等能力,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5.科技革新和产业变革推动应急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消防数字化转型,对产业形态与发展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消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消防领域深度集成应用,大幅降低消防安全风险,提升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能力,为消防工作提质升级聚力赋能。
同时随着上述新技术的运用,消防行业的边界不断拓宽,设备互联互通、无人机产品和智能制造等为消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纷纷加速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变革,推动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及运营模式创新。客户需求也由单一、特定产品向全面、系统解决方案转变,智慧消防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空天地跨域应急通信、灾害事故现场全息感知、无人应急装备等,与智能化指挥调度等技术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应急救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业内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强强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力量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为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与动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具备更高安全性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及新业态大量涌现。
随着应急救援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业内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