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天成自控(60308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座椅、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航空座椅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主要产品及用途
乘用车座椅产品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车提供座椅总成,包括各类轿车、SUV等乘用车的前座和后座座椅总成;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产品主要包括挖掘机座椅、装载机座椅、叉车座椅、重卡座椅和大中客车座椅;航空座椅产品主要为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提供的民航飞机旅客座椅。
(二)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技术研发部门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新产品研发,在通过国际、国家及客户的相关检测与认证之后投入生产,主要经营模式为: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设置供应商管理部和物流部共同负责生产用原材料、零配件的采购管理工作,适时、适量地为公司正常生产采购相关原材料物资。
公司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并根据生产管理部下达的物料需求计划,由物流部汇总编制原材料及零配件的采购计划,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由供应商进行备货。公司根据车间提供的使用需求,向供应商进行采购。物流部对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进,并与生产管理部、供应商管理部保持及时的沟通。总体来说,采购部根据物料特点和供应商实际情况,确定各物料的采购周期和最小采购批量。同时,结合生产管理部下达的物料需求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并跟进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
公司结合多年的采购经验,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初选供应商时,由供应商管理部会同产品研发部、品保部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根据公司制定的标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供应商管理部还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审,主要从提供产品的质量、到货时间及价格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评,保留通过评审的供应商资格,未通过评审的,则取消供应商资格。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方式,由生产管理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订单情况在公司内部组织生产。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客户订单,制定日、周、月生产计划,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对于供应主机厂的座椅产品,一般每年公司与客户签订框架性销售合同并初步确定产品价格及生产计划,公司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形成计划或指令,根据客户订单组织人员生产。
3、销售模式
根据目标客户的具体情况,公司分别采用不同的销售模式,具体如下:
对主机配套市场而言,公司通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在直销模式下,公司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通常采用两种方式:(1)对于部分新产品,客户根据自身技术需要或市场供应情况,通过招标遴选供应商,选择过程中会兼顾价格和产品质量;(2)其余新品以及原有产品的扩容、升级通常不采取招标方式,而是直接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对售后市场而言,国外售后服务市场成熟,公司主要利用经销商在销售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通过各国的当地经销商进行销售。
公司航空座椅业务销售为项目制,主要销售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Retrofit翻新模式,即为二手飞机提供新的座椅,周期一般在一年以内;第二种是Linefit新装机模式,即为全新的飞机提供座椅,周期一般较长。航空公司客户通常采取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公司主要采取参与竞标的方式接受客户订单。参与竞标前,公司将对报价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对本身的研发能力以及产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能按时保质交货;中标之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约定销售产品规格、型号、价格、交货时间等;产品完成生产后,生产物流部门按销售计划制订物流计划并发送产品。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98.18%,主营业务突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乘用车座椅、工程机械和商用车座椅、航空座椅业务的产品销售收入。
(四)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乘用车座椅
乘用车座椅主要是为乘用车制造企业提供轿车和SUV等乘用车前后排座椅总成,其市场状况与乘用车市场高度相关。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中国乘用车座椅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公司目前已经与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北汽新能源、东风乘用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比亚迪、蔚来、吉祥汽车等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公司的主要产品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不仅质量和性能满足主机厂的需要,且具有性价比优势,区域服务能力强;与国内企业相比,产品规格更加齐全、性能更加稳定。公司是所在行业国内少有的覆盖多个产品领域,具有优秀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同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汽车座椅总成企业。
2、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
工程机械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周期主要受下游基建、出口等需求变化以及自身设备更新周期、环保排放政策等因素影响。
在国内市场,公司在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行业占据较大的份额,产品已成功配套于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龙工、柳工等工程机械行业内标杆企业以及东风、中国重汽、一汽、福田戴姆勒、江淮汽车、陕汽等商用车企业。在国外市场,公司工程机械、商用车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且品种多、服务能力强,受到当地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的认可,并直接配套国际一流主机厂,包括全球知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为其全球配套,彰显国际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和品牌的认可度,体现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3、航空座椅
航空座椅需求主要有新增飞机带来的座椅需求和存量飞机更新带来的座椅需求。公司的英国子公司AcroAircraftSeatingLimited是目前全球知名的航空座椅供应商,是全球两大飞机制造商波音、空客的飞机座椅供应商,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波音、空客线装机及翻新机飞机座椅。
此外,基于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公司研发、制造的碳纤维及铝合金复合材料航空座椅产品在座椅轻量化和舒适性方面具备了国际领先的竞争优势,也具有丰富的适航取证经验。公司与低空产业龙头企业峰飞、沃飞长空、高域等建立深度合作,利用自身优势,尤其是在轻量化材料研发、生产和丰富的适航取证经验,配合客户进行产品研制、适航审定。未来公司将根据行业动态和客户需求,加快布局新产品和客户开拓,力争成为这一细分行业的主流供应商之一。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及外部环境
1、乘用车座椅
乘用车座椅主要是为乘用车制造企业提供轿车和SUV等乘用车前后排座椅总成,其市场状况与乘用车市场高度相关。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中国乘用车座椅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展望下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新能源免购置税优惠面临退坡,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增长。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承压,行业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
2、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
工程机械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周期主要受下游基建、出口等需求变化以及自身设备更新周期、环保排放政策等因素影响。
工程机械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行业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1—6月,共销售挖掘机120520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65637台,同比增长22.9%;出口54883台,同比增长10.2%。挖掘机被认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晴雨表”,其景气度主要受基建、出口等需求变化以及自身设备更新周期等因素影响。挖掘机销量回升,释放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逐渐复苏、内需反弹的积极信号。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在商用车细分市场上,货车、客车、皮卡的产销量均实现增长,其中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73.7万辆和18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1.8%;客车产销分别完成26.2万辆和2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4%和8.7%;皮卡产销分别完成30.9万辆和3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5%和15%。
3、航空座椅
航空座椅需求主要有新增飞机带来的座椅需求和存量飞机更新带来的座椅需求。由于航空业周期性波动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过去几年,全球航空业受到较为严重的打击。
2025年上半年,航空制造业呈现行业整体复苏态势。波音在2025年上半年交付了280架,较去年同期的175架,同比增长60%;空客在2025年上半年交付306架飞机,较去年同期的323架,同比减少5.26%。零部件短缺、租赁成本上涨等供应链问题及地缘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需求,仍然是行业存在的挑战。
(二)公司经营情况
公司围绕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方针,聚焦主业,做大做强,努力拓展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
报告期内,公司三大主营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实现营业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31.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7.09万元,同比增长47.55%。
得益于公司前期战略规划和产业布局,随着多个定点项目的陆续量产,公司乘用车业务的产销量和销售收入实现了高速增长。郑州工厂和武汉工厂持续保持高出货量,预计随着下半年定点项目的进一步量产,这一增长态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得益于行业复苏及公司专注于核心客户、稳固大客户关系的战略部署,一方面公司与核心大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有效增强了客户黏性,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公司拓展产品类别,开发高端农机及商用车座椅,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与技术优势
三十年来,公司专注于座椅,通过座椅研发与制造技术的积累,公司产品覆盖了工程机械座椅、商用车座椅、乘用车座椅、航空座椅,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骨架、气囊减振等领域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总体技术实力居行业领先水平,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在上海、浙江及英国伦敦等地区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设立在英国的航空座椅研发中心拥有一支富有行业经验和创新精神的核心技术团队,他们为Acro航空座椅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公司成功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座椅使公司航空座椅产品在座椅轻量化和舒适性方面具备了国际领先的竞争优势。公司航空座椅产品成功打入波音、空客的供应链体系,具有波音、空客线装机及翻新机的供应商资质,已经具有丰富的取证经验。在乘用车座椅领域,公司开发的铝合金骨架汽车座椅产品,使得公司汽车座椅的轻量化技术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为全球顶级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的技术实力;此外,公司在座椅的减震技术与舒适性设计上取得了多项专利,其中包括公司自主开发了适配高级SUV和越野车的减震座椅,极大地优化了驾驶体验。在工程机械及商用车领域,经过国际化研发团队多年的持续努力,公司先后完成了多功能空气悬挂式减振座椅、重卡用气囊减振座椅、智能记忆电动座椅、汽车驾座自控气囊减振座椅和多功能气囊悬浮减振座椅等多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公司的汽车座椅靠背角度无级调节器和汽车驾座自控气囊减振座椅等项目获得了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
2、产品及服务优势
安全性、轻量化是公司座椅产品的突出特点,尤其是碳纤维整体设计带来了产品显著的轻量化,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后,受到客户广泛认可。在工程机械商用车座椅和乘用车座椅市场,公司具有丰富的产品线,既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又能满足同一客户的多层次需求,有利于巩固和开拓与主要客户的业务合作。
3、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拥有汽车座椅相关的完整产业链,除了建有座椅总装、冲压、焊接、海绵发泡、面套缝纫等工厂外,公司还拥有座椅滑轨、调角器、调高泵等核心部件以及座椅电机、通风加热、座椅生产用各种模具等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工艺,在汽车座椅及其零部件的品质保证、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形成了公司的突出竞争优势之一。
4、客户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拥有一批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已经和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北汽新能源、东风乘用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比亚迪、蔚来、吉祥汽车等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在工程机械及商用车领域,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和培育,公司已经拥有一批稳定的高端客户群,同时积极拓展市场覆盖面,形成了一批全球性的成长性的客户。在工程机械领域,公司已成为卡特彼勒、三一重工、龙工、徐工、柳工、中国一拖、福田雷沃、丰田叉车等主机厂的座椅配套商,荣获三一重工、卡特彼勒、徐工集团、雷沃工程等单位优秀供应商荣誉;在商用车领域,公司与一汽、东风、重汽、福田戴姆勒、江淮汽车、陕汽、宇通等均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
在航空座椅领域,公司具有波音、空客两大飞机制造商的供应商资质,是波音、空客的线装机及翻新机的供应商,并与新西兰航空、艾提哈德航空、英国捷途航空、美国AllegiantAir、美国SpiritAir、中国春秋航空等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单通道商务舱座椅已经取得多家航空公司订单。
5、全球资源整合优势
公司在航空座椅领域,拥有英国研发的技术研发优势和中国采购、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同时与中国商飞以及中国各航空公司客户具有就近服务的区位优势。公司目前在国内浙江、上海、河南、江苏、福建、山东、湖北、广西、安徽设有子公司,在英国有2家子公司,泰国1家子公司,拥有遍及全球的客户网络及供应链体系,在产品研发、技术协同、供应商选择、成本控制、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等方面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调动、整合各项资源,为公司创造价值。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