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世华科技(68809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从事功能性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专注于功能性材料的自主研发创新,具备关键树脂合成、功能涂层设计、粘接剂制备、精密涂布等核心技术能力。公司建立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平台化研发体系并持续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足于复合功能性材料,持续拓展AI终端设备、显示面板、智能汽车、集成电路等行业应用,致力于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化材料企业。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以功能性电子材料和高性能光学材料为主,是具备较高市场认可度的功能性材料品牌。
2、主要产品及服务情况
(1)功能性电子材料
公司功能性电子材料主要是应用在消费电子、AI智能硬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内部或其制造组装过程中的复合功能性材料,实现电子产品内部粘接、导热、导电、屏蔽、缓冲等功能或在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中实现抗静电、耐高温、抗腐蚀、防刮伤等器件保护功能。
(2)高性能光学材料
公司高性能光学材料主要为应用于OLED/LCD等主流显示面板或其生产过程中的光学级复合功能性材料,对材料透射、反射、抗眩光、耐黄变、洁净度等光学特性及抗静电、防尘、防污、屏蔽、导热、抗翘曲、耐候性等性能有较高要求,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不同其性能要求有所差异。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销售管理制度,对销售流程进行规范。公司营销中心主要负责客户开发与维护、产品推广与市场开拓等工作。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采购部门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库存情况、物料需求等确定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向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公司通过向供应商询价、原材料比价以及商业谈判的方式最终确定采购价格。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需定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接到客户采购需求或订单后向运营部门下达生产要求,运营部门根据客户需求、产品库存情况安排相应的生产计划并执行生产作业。质量控制贯穿于产品生产、库存和销售全过程。
4、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以客户需求及市场预测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公司下游客户具备科技创新性高、产品更新迭代快、材料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公司基于客户材料需求展开研发,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进行自主研发、设计、储备功能性材料关键技术,以此实现灵活快速的研发响应机制。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下,全球新材料产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新材料与AI智能硬件、AI算力、消费电子、显示面板、信息技术、能源环保、医疗健康、集成电路、智能化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融合,创新步伐持续加快,新材料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所处的功能性材料行业,作为新材料产业的细分、前沿、关键领域,涵盖领域广、应用行业跨度大,对我国电子制造业、消费电子行业、新型显示行业、集成电路产业、AI智能产业等发展助力显著,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功能性材料行业以研发为导向,对高分子合成技术、实验室配方设计、材料实验数据储备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具备核心研发能力。功能性材料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高分子聚合物聚合与接枝改性技术、功能涂层配方设计技术、产品结构设计、无尘室管控及高精密涂布技术等核心技术。此外,功能性材料行业具有覆盖范围广、细分品种多的特征,材料研发需要经过长期且持续的积累过程。因此,成立时间较长、研发和工艺能力强劲、数据储备丰厚的国际材料企业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近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消费电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功能性材料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一方面,国内材料企业通过多年技术沉淀、研发已取得长足发展,在部分功能性材料细分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产品性能、规格已达到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基于在功能性材料行业长期耕耘的本土化优势,国内企业在响应速度、配套服务、定制化研发等方面积累了更丰富的解决方案,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当前,国内材料企业正加快产品研发创新,并积极布局高端功能性材料领域,发展前景可期。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多年来深耕功能性材料行业,积累了深厚的材料开发底蕴与精湛的生产工艺技术,具备关键树脂合成、功能涂层设计、粘接剂制备、精密涂布等核心技术能力,并建立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平台化研发体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AI智能硬件、消费电子、显示面板等领域,已成为具备较高市场认可度的功能性材料品牌。
近年来,随着“一体两翼、创新驱动”战略的稳步推进,公司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公司全力打造研发创新平台、建成复合功能性材料制造基地和粘接剂制造基地。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高端制造能力的提升,公司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业务版图横向拓展,精密涂布技术达到光学级水平,产品向高性能光学材料、功能性粘接剂等领域延伸。面向未来,公司在能源环保、医疗健康、集成电路等行业前沿方向积极布局,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和产业布局,致力于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平台化材料厂商。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材料行业是宏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先导。工信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联合颁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关键短板材料攻关行动,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支持材料生产、应用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显示材料、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生物基材料、碳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协同攻关。实施大宗基础材料巩固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在优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高强铝合金、稀有稀贵金属材料、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纤维新材料、复合材料等综合竞争力”。国家的政策导向对行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对有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技术标准升级也给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材料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近年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电子信息制造业、消费电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功能性材料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除消费电子领域外,功能性材料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生物医疗、集成电路、AI智能产业、智能化机器人等众多领域。上述应用领域均为目前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或科技创新前沿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科技创新的驱动下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对于上游功能性材料的需求也逐年增长,有效地带动了功能性材料市场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下游应用领域产品不断迭代更新、应用方式的不断创新,根据下游应用量身定做高性能、多功能的复合功能性材料将成为未来功能性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对行业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复合功能性材料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广阔。以显示面板行业为例,近年来柔性屏、折叠屏等技术快速更新迭代,对发光材料、OCA、缓冲及导热屏蔽模组材料、可弯折材料等显示模组材料需求日益加大;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从AI算力基础设施到AI智能硬件等端侧应用全面升级,对热管理材料、电磁管理材料、轻量化材料等提出了多维度的革新需求。下游应用的更新迭代对功能性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带动了功能性材料市场的新一轮技术突破与快速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在公司管理层的引领下,公司各部门紧紧围绕年度目标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运营效能,公司在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经营质量的持续提升,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73.79%;实现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86.38%。
1、聚焦功能性材料主业,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坚定聚焦功能性材料核心主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报告期内,在功能性电子材料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高性能光学材料整体营收达1.97亿元,同比增长166.48%,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能。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功能性材料的持续创新,积极布局行业前沿技术储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2、持续深化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高性能光学材料核心能力
公司通过“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升级项目”、“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创新中心项目”等项目的陆续实施,深化了精密涂布工艺、关键树脂合成等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和高水平研发团队的培养,为公司在高性能光学材料领域的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拟投资20.5亿元新建的“高性能光学胶膜材项目”已开工建设,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功能性材料的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光学显示薄膜材料、感光材料、光学显示涂层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扎实推进各募投项目,启动新一轮定增融资
报告期内,公司各前募项目扎实推进,其中IPO募投项目“功能性材料扩产及升级项目”顺利结项、“新建高效密封胶项目”募集资金使用完毕,推动公司稳步发展、高端制造能力布局初见成效。公司瞄准新型显示产业链上游关键材料,启动新一轮定增融资,通过实施光学显示薄膜材料扩产项目提高公司光学级产品的产能。该募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升级公司高性能光学材料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补强和丰富公司产品矩阵,助力公司建立长期有竞争力的国内领先的高性能光学材料平台。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