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球冠电缆(92068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本公司处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C)—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C383)—电线电缆制造(C3831)。
本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拥有电线电缆生产许可证等经营资质,公司主要产品为500kV及以下电线电缆,包括电力电缆系列产品,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产品,裸电线类产品三个大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智能装备、石化、冶金、工矿、通讯、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及其附属电力公司、工矿企业、各类用户建设工程及经销商提供优质高效的电线电缆产品及工程服务。公司采用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采购环节“以销定采”同时保有安全库存;研发环节“自主为主,合作为辅”,生产环节“以销定产”的同时结合备库生产。销售模式上通过以直销为主,辅之以经销商方式开拓业务。公司收入来源于电线电缆产品的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上年度未发生变化。报告期后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的商业模式也未发生变化。
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下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电线电缆行业总体稳中有进,市场增量不足、内卷式竞争加剧的态势也在进一步延续。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年度方针目标,强力开拓市场、狠抓经营管理。上半年完成营业收入166175.20万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1.30万元,同比下降9.69%;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264975.9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11450.88万元。基本达成了半年度任务目标。
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在主力市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继续实现突破,“两网”中标再创新高;大型央(国)企市场开发扎实推进,成功入围中石油等大型企业“合格供应商”,扩大与中国电建系(核电、水利水电、省地工程公司等)、中铁建等工程业务,继续与线缆头部公司展开业务合作,积极推进产品国际认证以布局自主外贸等。上半年完成合同签约28.6亿元,同比增长31%。生产方面,继续细化制造单元考核,持续推进老旧产线、装备技改以提升产能、效率,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技术创新方面,完成澳标33kV1C1200电缆等5个项目研发;继续500kV聚乙烯电缆、聚丙烯电缆等研发项目,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电缆开发、海洋电缆等研发项目。完成高速CCV交联模泌问题技术攻关等9项技术创新项目。上半年公司获得“一种阻水防鼠光伏电缆”等5项国家专利授权。参编1项团体标准《高压直流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发布。公司中心实验室通过认证审查取得CNAS证书。在质量提升与体系建设方面,上半年公司深化产品生产质量过程管控,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体系再认证及3C、PCCC、绿色体系(6项)认证及能源管理体系、测量体系监督审查。公司再度荣获“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品牌”“全国行业质量领先企业”多项证书。管理提升方面,公司继续优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体系,推进工厂信息化升级。稳步提升MESS、CAPP系统应用水平,上线SRM系统应用,智能财务系统优化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再度荣获“中国电力电缆十大品牌”。公司注重党建工作,报告期内荣获北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二)行业情况
电线电缆是用来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或缺的一大类电工产品,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重要的基础产品,其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建筑工程、通信、汽车、石化、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线缆产业占据我国电工行业四分之一的产值。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产业之一,电缆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全球电线电缆消费量最大的市场。
从市场结构看,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行业最重要的细分领域。其中,电力电缆约占总电线电缆规模的39%,电气装备约占总规模的22%,裸电线和绕组线合计占总规模的28%,通信电缆较占比为8%。
从企业规模看,2024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企业数量约1.2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约为4000家。华东的电线电缆企业最为集中,广东、浙江、江苏三省总数量超过了全国总数的50%,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和山东五个地区电线电缆工业生产总值约占行业总产值的70%。
从行业态势看,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经过多年发展,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及市场规范程度得到大幅提高,但市场竞争继续加剧。中低压电线电缆市场呈现充分竞争格局,低端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但高端及特种线缆尚有不足。虽然近年来行业内大型企业所占销售收入比重正逐年上升,但行业集中度依然偏低。2024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CR10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约20%;CR20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接近30%。这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产业高度集中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电线电缆白皮书》)。
从趋势上看,行业内产销规模较大、经营水平突出、技术质量领先,有品牌影响力的公司正逐步体现出竞争优势。此外,随着行业整合和转型的步伐加快,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整个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分化,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态势。行业重心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了质量提升,在行业市场整体小幅增长环境下,存量竞争成为主战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包括在电力、5G、新能源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保持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与此同时,电网投资仍维持较高增速,“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公司合计的电网总投资高达2.9万亿元。“受益于上述国家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新型电网建设目标、“新基建”和“双碳”战略目标、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将为线缆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的市场空间。
2025年2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式发布《2025年区域联合采购工作方案》,标志着国家电网在招标权限划分上实施的区域化集约管理改革启动。其核心是将原先以省级公司为主的分散招标模式,进一步整合为跨省域的“大区制”集中招标。通过“统一组织、区域联合、分类集中、定期轮换”原则,强化对省公司招标采购的穿透式管理,防范潜在风险,推动配网物资采购提质增效。
根据2025年国家电网年度工作计划,国家电网全年投资首次超过6500亿元。南方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安排17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700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同比增长11.7%。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发布公告,自2025年7月1日起,对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聚氯乙烯电线电缆阻燃电线电缆等实施CCC认证管理。
报告期内,电线电缆行业管理体制、行业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影响行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以及竞争态势,行业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特征等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