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富恒新材(83246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的具体商业模式如下:
1、盈利模式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并向客户销售改性塑料产品实现盈利,利润为销售价格与经营成本的差价。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合成树脂及各类辅料助剂等,相关材料采购量大,市场价格透明,采购价格随行就市。上市前,公司因资金较为紧张及规模整体较小,采购多为根据订单交付时间分批采购。上市后,公司资金实力有所增强,销售规模扩大,并引入了比亚迪等需要一定备货数量的客户且其订单规模持续增加。公司仅根据订单分批采购容易造成订单延误、采购及生产成本偏高,因此,公司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了采购模式,采用分批采购与提前备货(适当预付锁定价格)相结合的采购模式。
3、生产模式
改性塑料行业的定制化属性较强,客户对材料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除通用材料外,不同公司的产品一般不能共用,因此公司主要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计划。对于部分客户稳定且需求量较大的订单,公司在和客户充分沟通的情况下适量备货,以加快交付周期。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和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由品质部对产品的性能、外观、环保等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改性塑料行业高度定制化的特点,决定了下游客户需紧密对接公司的销售部门、技术部门及品质控制部门,部分客户甚至会要求参与新项目前期选材、模具设计、试模、量产的全过程,以提供专业性技术支持。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产品成本、产品性能和工艺难度的不同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并通过商业谈判确定产品的最终售价。
在客户获取方式上,公司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客户开拓:(1)基于30多年来形成的客户信息网络及客户关系网,对潜在合作对象进行深挖,寻求新的合作对象;(2)重点布局下游领域的优质客户,通过定点拜访、技术交流等方式力求与客户建立合作;(3)通过不定期参加行业技术交流和行业展会来宣传推广公司,扩大公司的影响力,吸引潜在客户并与之建立合作。
5、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部负责制定研发计划,进行研发项目的立项申请、可行性研究,以及产品开发设计、新产品试制、标准制定和可靠性验证等工作。公司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导向,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和研发方案,并持续跟踪产品测试和批量生产时客户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方案调整和配方优化。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研发部组织内部研发资源,结合丰富的配方设计经验,快速提供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对改性塑料配方、工艺进行持续研究开发,以提高公司技术水平、拓展公司产品应用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改性塑料领域,管理团队、商业模式、产品生产、销售渠道等基本稳定。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01.87万元,同比下降1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9.01万元,同比下降78.54%;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31,600.50万元,较期初增长1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652.37万元,较期初下降0.09%。
(二)行业情况
改性塑料作为新材料产品,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范畴。近年来,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指引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方向,支持我国改性塑料的自主研发创新。早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中即明确新型工程塑料与塑料合金、新型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热塑性树脂、阻燃改性塑料、ABS及其改性制品、HIPS及其改性材料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2018年,国家统计局印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工程塑料制造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石化化工行业创新发展水平,优化整合行业相关研发平台,创建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等领域创新中心。“十四五”期间,我国主要省份也提出了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目标,如广东省印发的《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重点推动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开展技术改造。
随着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的相继推出,改性塑料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达3107亿元,同比增长6.44%,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5G通信等下游产业的爆发式需求。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10%。
中国凭借产业链优势和技术追赶,正逐步缩小差距。值得关注的是,改性化率作为行业成熟度指标,2023年中国为25%,仍显著低于全球50%的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国产替代和技术升级空间巨大。
近年来,改性塑料行业在家电、汽车和消费电子等主要应用领域的推动下,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随着家电消费升级和换新需求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以及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化、个性化、高性能化需求的提升,改性塑料作为基础支撑材料,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此外,贸易保护政策的抬头促使国内改性塑料行业加速进口替代,这将进一步推动改性塑料改性化率的提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