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晶瑞电材(30065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3 15:21: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晶瑞电材(30065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是国内电子材料龙头企业,深耕半导体和新能源两个应用领域。产品应用于半导体、锂电池、显示面板和光伏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光刻、显影、蚀刻、清洗、去膜、浆料制备等工艺环节。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1、高纯湿化学品

    公司高纯湿化学品主要用于半导体晶圆厂前道工序中的蚀刻、清洗、去膜等环节。公司拥有半导体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高纯异丙醇、高纯盐酸、高纯硝酸、高纯NMP等高纯产品。主要产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二十多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

    2、光刻胶

    公司光刻胶产品主要用于半导体晶圆厂前道工序中光刻和显影等环节,由子公司瑞红苏州生产。瑞红苏州是国内光刻胶领域的先驱,拥有紫外宽谱系列光刻胶、g线系列光刻胶、i线系列光刻胶等近百种型号光刻胶量产供应市场。在DUV高端光刻胶方面,已有多款KrF光刻胶量产,ArF光刻胶已小批量出货,同时多款产品已向客户送样。

    3、锂电池材料

    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级NMP、锂电池粘结剂(SBR、CMCLi、PAA等),主要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浆料制备和负极粘结等环节。NMP产品稳定供应市场近十年,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CMCLi系列产品完成迭代,重新供应市场。

    4、工业化学品及能源

    公司工业化学品主要系电子化学品的原材料或副产品,主要包括α-吡咯烷酮2-P和高品质工业硫酸、工业双氧水,公司能源主要包括蒸汽和氢气等产品。α-吡咯烷酮(2-P)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及中间体,主要应用医药和精细化工产品;工业硫酸、工业双氧水和蒸汽多用于氧化、加热和消杀等一般工业用途。

    (三)行业发展情况

    1、半导体领域

    (1)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普及、智能驾驶渗透、数据中心与AI算力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继续呈现复苏迹象。

    从销售额上看,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为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7.6%;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为1,79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环比增长7.8%,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12.2%。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6月发布的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预测全球半导体市场到2026年将增长8.5%,达到7,607亿美元,其中存储器预计将再次引领增长,逻辑和模拟器件也将有所贡献。

    从产能上看,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称,因应生成式人工智能(AI)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加速扩产,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达到1,110万片规模,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7%。这一增长的一个关键驱动力是7nm及以下先进工艺产能的持续扩张,月产能将自2024年的85万片,扩增至2028年的14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达14%,为半导体业平均水准的2倍。

    从细分领域来看,调研机构TECHCET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将达到约700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约6%。受AI相关需求推动,晶圆投片量将持续增加,从而带动半导体材料市场成长。预计今后市场将以年均4.5%的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70亿美元。虽然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个人电脑、汽车等领域略显低迷,但预计下半年将迎来增长,相关材料市场全年也有望实现8~10%的增长。预计2025年用于半导体基板的湿法清洗化学品市场将同比增长约5%,并将以5.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持续增长,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

    (2)中国半导体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2025年发布的Factbook白皮书,亚太地区最大的半导体国家市场是中国,占亚太市场的近46%,占全球市场总额的24%。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逐渐复苏,行业已逐步去库存,主要晶圆厂商稼动率稳步提升、资本开支维持高位,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额连续保持增长态势,但依然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2025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额同比有所下滑,美国政府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和出口管制预计仍将保持高压态势。

    从进出口端来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数量2,819亿个,同比增加8.9%;上半年进口总额为1,914亿美元,同比增加7.0%。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集成电路产品1,678亿块,同比增长20.6%;出口总额为905亿美元,同比上升18.9%。

    从制造端来看,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今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395亿块,同比增长8.7%。

    从产能端看,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在其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预计中国芯片制造商在2024年开始运营18个新晶圆厂项目,2024年产能同比增加15%,达到每月885万片晶圆(以8英寸当量计算),2025年将增长14%至每月1,010万片晶圆(以8英寸当量计算),几乎占行业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包括华虹集团、晶合集成、青岛芯恩、中芯国际和长鑫存储在内的主要厂商正在大力投资提高产能。预计2025年,全球范围内将有18个新的晶圆厂项目开始建设,其中中国大陆有3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随着国内主要晶圆厂商近几年将陆续迎来密集投产期、国家对半导体材料行业扶持力度正不断加强,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快,有望持续带动公司半导体光刻胶及高纯电子级硫酸、双氧水、氨水、异丙醇、显影液、剥离液、清洗液等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增长。

    湿电子化学品方面,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统计,2024年度我国湿化学品市场需求量达450.97万吨,同比增长22.3%,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用湿化学品市场需求量分别为125.35万吨、10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0.23%、18.71%。预计到2025年国内湿化学品市场需求量将增长至468.52万吨,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分别增长至154.31万吨、113.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10%、10.12%。市场规模上,2024年度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223.6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的市场规模分别为79.3亿元、7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9%、8.67%,预计2025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总体市场规模同比微幅下降至222.40亿元,但集成电路与显示面板领域市场规模都将保持增长,预计将分别增长至86.0亿元、80.1亿元。

    光刻胶方面,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包括TFT-LCD、OLED、Mini/MicroLED等,下同)、PCB三大领域用光刻胶市场规模分别为65.10亿元、65.12亿元、37.39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PCB用光刻胶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8.02亿元、67.13亿元、43.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9%、3.09%、17.25%。

    2、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领域

    为提振汽车市场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2025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2025年1月,商务部等8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和标准,并对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上限做出明确规定。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明确提出要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5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倡议,呼吁全行业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优势企业不为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行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和消费者根本利益。6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旨在加快补齐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乡村居民出行体系。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5年1-6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4.3%。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1,600万辆。

    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同时主要锂电池材料如正极、负极、电解液等产品价格继续回落。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77GWh、265GWh,同比分别增长49%、128%。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期现价格整体呈下降态势,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年初下降17.5%,氢氧化锂价格较年初下降17.0%。

    (四)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主要分为原材料、包装材料、机械设备等的采购。公司产品生产用原材料、包装材料主要由资材部负责,采用“以产定购”的原则,按照生产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2、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组织主要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根据订单情况和产品库存情况按照作业计划组织生产。公司相应在生产管理上采用了柔性制造系统,通过加强设备的模块化配置等方法,优化了产品生产周期。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面向客户的直销模式,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主要产业集群地区和部分海外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导入客户供应链的验证周期较长,需要经历现场考察、送样检验、技术研讨、需求回馈、技术改进、小批试做、批量生产、售后服务评价等环节,因此公司与客户之间粘性强,合作关系长期稳定。

    (五)市场地位

    (1)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产能最大、市场份额前列的半导体高纯湿化学品供应商,产品从品质到成本均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技术方面,公司掌握半导体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高纯异丙醇、高纯盐酸、高纯硝酸等产品技术;产能方面,公司已布局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近三十万吨产能,位居同行业第一;市场份额方面,主要产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二十多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商,成为较多重要客户的一供伙伴,其中高纯双氧水已成为国内第一大供应商,市占率超四成。

    (2)公司作为国内光刻胶领域的先驱,规模化生产光刻胶超30年,是国内最具研发潜力和量产能力的光刻胶供应商。公司拥有紫外宽谱、g线、i线、KrF、ArF全系列光刻机以及配套测试实验设备,研发团队经验丰富且人员充足;紫外宽谱系列光刻胶多年来稳居国内市占率第一;i线光刻胶系列产品在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02专项项目后规模化向中芯国际、长鑫存储、华虹半导体、晶合集成等国内知名半导体企业供货;在DUV光刻胶方面和中国石化集团全面合作,多款KrF光刻胶已量产出货;ArF高端光刻胶已小批量出货,同时多款产品已向客户送样并开展验证。

    (3)公司NMP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及工艺,已通过了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已向市场规模化供应长达十年,拥有一批合作关系稳定的优质客户如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规模化生产高纯NMP的少数厂商之一,近年来已陆续取得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鑫存储、维信诺等多个逻辑、存储、显示面板大客户的持续订单,每年的出货量已达到数千吨,且多个客户正在验证测试中。为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巩固市场地位,公司正在建设年产2万吨γ-丁内酯、10万吨电子级N-甲基吡咯烷酮、2万吨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再生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公司锂电池级NMP及半导体级NMP产能大幅提升。锂电池粘结剂产品CMCLi完成产品迭代,产品性能已经得到动力电池核心企业认可。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技术和产能双驱动

    电子材料行业是一个技术驱动型行业,技术门槛高。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大对研发和人才的投入,注重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依靠多年的技术积淀,公司开发了一批技术领先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公司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实现了产能建设相关资本支出的高效投入,建成了上下游、各品类加总近百万吨产能。上述两个驱动因素叠加,将在下游市场需求回升阶段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2、多产品协同助力市场开拓

    电子化学品具有产品种类多、发展快、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客户更倾向于能够提供多产品系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电子化学品种类丰富,能发挥多产品系列解决方案的优势。通过提供高纯湿化学品、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叠加销售,可以为客户提供完备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帮助公司更好地开拓市场。目前主要产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超过二十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商,成为许多重要客户的一供伙伴,其中高纯双氧水已成为国内主要供应商,改变了国际大厂多年主导的市场格局,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七)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随着公司在半导体高纯湿化学品四个基地的投资建设基本完成,经营方面也取得重大成果,全系列突破国际大厂长期以来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已达成国内技术领先、产能最大、市场份额前列的三重目标,高纯产品从品质到成本均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在技术领先方面,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同时掌握半导体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高纯异丙醇、高纯盐酸、高纯硝酸等高纯产品技术的少数领导者之一,其中高纯双氧水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ppt,达到了最先进的分析仪器的检测极限;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建成了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等四个生产基地,布局近三十万吨的本土最大产能,从上游工业级原材料开始上下游一体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成本优势和供应链安全;在市场份额方面,主要产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超过二十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成为多数重要客户的一供伙伴,其中高纯双氧水已成为国内第一大供应商,市占率超四成,改变了国际大厂多年主导的市场格局,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订单交付稳定增长,营业收入增长10.68%,达到约7.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75.35万元,同比增长1,50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68.85万元,同比增长1,434.7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7,297.82万元,同比增长44.48%。公司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同比扭亏,现金流健康。

    (1)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纯湿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45,071.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49%,主要系公司高纯双氧水、高纯氨水、高纯硫酸、高纯硝酸、高纯异丙醇等高纯湿化学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公司布局的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四个生产基地近三十万吨的本土最大产能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纯双氧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5%;高纯氨水、高纯硫酸、高纯硝酸产品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45%、86.20%、48.44%;公司高纯异丙醇上半年实现批量出货。受益于部分产品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高纯双氧水原材料2025年实现自供等因素,公司高纯湿化学品整体毛利率上升了13.43个百分点。

    (2)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刻胶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586.56万元,同比增长12.36%。受益于下游行业复苏、国产替代进程加快,2025年上半年公司正性光刻胶产品销量增长超过12%,销售额增长超过18%,其中公司i线光刻胶销量及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2%,KrF光刻胶销量及销售额均实现了数倍增长(24年同期基数相对较小),ArF光刻胶实现小批量出货;紫外宽谱系列光刻胶产品出货量增长显著。

    (3)2025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502.27万元,同比下降15.71%,锂电池材料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5.15个百分点,主要受核心产品NMP价格同比下降超过12%影响(主要受其原材料BDO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影响)。NMP产品销量同比基本持平。

    (4)2025年上半年公司工业化学品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382.08万元,同比增长1.07%,毛利率降低了11.2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工业双氧水、2-P产品价格下降所致。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领先和产能规模的双重优势

    在国内电子材料市场中,公司以技术领先和产能规模的双重优势卓然挺立。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一路领跑国内同行业,同时掌握半导体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高纯异丙醇、高纯盐酸、高纯硝酸等高纯产品技术;拥有近百款半导体光刻胶产品,并且在高端DUV光刻胶领域布局深远;锂电池材料稳定供应市场,并在细分粘结剂CMCLi领域完成产品迭代。产能规模方面,紧抓市场脉搏,相关资本支出高效投入,建成了上下游、各品类加总近百万吨产能,布局的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四个生产基地近三十万吨产能是本土最大。技术与产能的完美融合,赋予公司强大优势。我们将持续发力,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助推行业前行。

    2、高效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持了国家、省、市科技项目二十余项,参与起草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公司拥有“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公司工程技术中心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集成电路专用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大规模集成电路先进制程用超净高纯化学试剂工程研究中心”。

    3、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的核心客户包括半导体、显示面板、LED、太阳能、锂电池五个领域的主要头部公司,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产品批量供应国内超过二十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商,成为多数重要客户的一供伙伴。

    4、产品种类优势

    公司在半导体和新能源两个领域产品线丰富,可有效发挥产品协同效应,给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5、地域优势

    公司产能分布合理,在湖北、四川、江苏、陕西四省拥有八家稀缺化工厂区。产能重点布局华东、华中地区产业集群,同时覆盖全国主要客户。高纯湿化学品在苏州市、潜江市、眉山市、南通市设有五处生产基地;光刻胶在苏州市、眉山市设有两处生产基地;锂电材料在渭南市和眉山市设有三处生产基地。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晶瑞电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