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康普化学(83403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康普化学是全球特种化学品定制科技服务商,主要从事金属萃取剂及其他特种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尤其是在铜萃取剂领域,公司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经过多年的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企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康普化学善用化学之道,践行“化学绿色化”战略,专注于金属萃取技术、矿物浮选技术、酸雾抑制技术等特种化学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形成了以Mextral金属萃取剂系列产品、Flotilla矿物浮选剂系列产品、Famigo酸雾抑制剂系列产品、GemiBola特种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为代表的四大系列产品。公司各类产品主要应用于矿山湿法冶金(化学冶金)、新能源金属再生回收、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污水中的重金属处理以及矿物浮选等多个绿色环保领域。
公司产品性能质量优异,技术服务水平卓越,客户遍及全球。公司以“工艺技术+配方产品+技术服务”的商业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及配套技术支持。目前,公司产品已远销智利、刚果(金)、赞比亚、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终端客户涵盖了世界矿业巨头BHP(必和必拓)、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Glencore(嘉能可)、CODELCO(智利国家铜业)、Freeport-McMoRan(自由港)以及宁德时代、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盛屯矿业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一些大型的知名矿企。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建立了一支汇聚国内外资深专业人才的研发队伍,已经引进了大量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等技术人才,建立了完备的技术研发体系。此外,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并设立了全资子公司重庆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未来将继续承担公司研发任务,并面向社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创新服务,致力于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推动新产品开发。同时,重庆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同行的交流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开发服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新能源退役电池金属、电子废弃物金属、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旨在构建高效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体系。为此,公司设立重庆鑫丰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助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发展。
面向未来,康普化学将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化学等战略的指导下,秉承“技术艺术化,产品作品化,让世界爱上“康普造”的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特种化学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并以一流的技术及产品服务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二)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萃取剂及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品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营体系和盈利模式,即以技术研发为依托,通过高质量的原材料采购和精细化的生产管理,不断向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和持续的技术服务,以此实现盈利。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地缘冲突频发与政策分化加剧的多重冲击下,增长持续放缓。国内经济在复杂国际形势与国内结构调整双重压力下稳中求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内需潜力持续释放,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特种化学品行业在下游多领域需求拉动下稳健增长,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加速,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秉持稳健经营策略,持续推进各项业务:
1、市场拓展稳步推进
公司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密切跟踪行业趋势,依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和应用技术服务等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通过加强市场推广和销售团队建设,持续提高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公司深入挖掘潜在市场机遇,在巩固铜萃取剂、新能源金属萃取剂、酸雾抑制剂产品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矿物浮选剂、其他特种表面活性剂等新产品业务领域和客户群体,市场拓展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
2、验证项目有序运行
2024年建成投用的百吨级新能源金属绿色综合利用装置,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稳定运行。运行数据为公司未来进入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奠定坚实基础,并验证公司采用的新湿法冶金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同时,依托鑫丰泰环保控股子公司平台,致力于构建新能源退役电池金属、电子废弃物金属、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再利用,进一步完善在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产业布局,为未来全面进入该领域积累经验、夯实基础。
3、研发创新持续投入
公司深刻认识到特种化学品在电力、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核心地位,以及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资源投入。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与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共同攻克行业技术难题。加强研发和应用技术服务团队建设,通过内部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团队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研发创新工作稳步推进。
4、人才建设逐步加强
公司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依托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的影响力,开展人才招聘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吸引行业专业人才,充实公司人才队伍,并且公司已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一步增强人才吸引力。在人才引进的基础上,公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内部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支持,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行业情况
1、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精细化工产业下的特种化学品行业,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满足特定工业需求的化学品,并提供特种化学品服务。
公司所生产的特种化学品包括金属萃取剂、酸雾抑制剂等,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属性并且具备特殊工业用途、具有高效精细化的特点,属于特种化学品中较为前沿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绿色表面活性剂”和“特殊功能高效工业表面活性剂”。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湿法冶金、新能源金属回收、城市矿山资源处置、污水处理等领域。
特种化学品服务是为满足特定行业或特定应用场景对化学品的特殊需求而提供的一系列专业服务,根据客户的特定要求或特定应用场景,研发新的特种化学品。
本行业上游的行业为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行业,为本行业提供基础原材料,本行业下游的行业主要为湿法冶金行业,还包括新能源金属回收、城市矿山资源处置、污水处理、矿物浮选等行业。
2、公司所属行业现状
特种化学品行业极其多样和复杂,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产品。与通用化学品相比,特种化学品的数量需求和价格波动性要小得多,产品价值更多与其性能有关,与生产成本关系较小。但是,特种化学品行业仍受到全球大趋势的影响,一些终端市场也会受到周期性商业条件的影响。
特种化学品行业结构非常分散,世界上各个地区都有许多细分市场、生产商和分销商,价值链也越来越复杂,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客户,各个地区和行业都有不同的参与者。由于供应链中存在许多全球相互依存关系,贸易壁垒和地缘政治干扰对特种化学品市场产生影响很大。其他特种化学品行业则更依赖短期经济周期,如建筑化学品、涂料、采矿和油田化学品等。这些细分需求与建筑、汽车制造和能源消耗直接相关。
在全球化工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的浪潮中,特种化学品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属性与抗周期特性,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QYResearch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特种化学品市场规模已达9867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攀升至12749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扩容态势。这一细分领域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向创新驱动的深刻变革,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全球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力格局。
全球特种化学品市场正经历深刻的格局变革。过去几年,数据显示,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中日等化工产业发达地区,其中欧美企业凭借技术积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全球化工产业重心呈现“双转移”趋势:一方面向中东转移,依托廉价石油化工原料发展基础特种化学品;另一方面向亚洲转移,凭借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和印度已成为多个特种化学品细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受益于电子、汽车、新能源等下游需求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9130.5亿元,同比增长12.25%。
3、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深度融合
未来在精细化工产业,尤其是特种化学品领域,将迎来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全面融合。公司的主要产品,如新能源金属萃取剂、酸雾抑制剂、矿物浮选剂等,将通过集成先进的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与优化。这不仅将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还能有效降低能耗与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生产还将促进定制化服务的发展,满足客户对特种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多样化需求。
(2)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驱动力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特种化学品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如采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金属萃取剂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同时,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推动循环经济在产业链中的深入实施。
(3)新能源与循环经济领域的应用拓展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对金属资源的需求激增,特种表面活性剂在新能源金属萃取、再生回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将继续深耕矿山湿法冶金、新能源电池金属回收等市场,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金属萃取剂产品。此外,随着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公司在污水中的重金属处理、矿物浮选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助力城市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