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京基智农(00004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宏观经济及行业运行情况
1、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提振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市场持续回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核心CPI温和回升,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总体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2、行业运行情况
(1)生猪养殖业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加强生猪价格监测预警、推动生猪产业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自2025年5月底以来,官方持续引导头部企业,通过“降母猪、降体重、禁二育”等措施稳定价格,限制增产,并配合环保、融资、检疫等手段落实政策,避免生猪行业陷入“内卷式”竞争,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2,447万头,同比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同比增长0.1%,为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的103.7%。上半年因生猪出栏量高于去年同期,且大体重猪集中出栏,叠加消费乏力,生猪价格呈现下行态势,整体表现虽弱于上年同期,如果成本控制和生产成绩保持良好,则国内生猪养殖仍有不错的盈利空间。
(2)饲料业
2025年上半年,随着养殖行情回暖带动下游养殖规模提升,饲料需求整体上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4,807万吨、3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6.9%;浓缩饲料产量为614万吨,同比下降1.5%。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3)禽养殖业
2025年上半年,国内家禽生产发展较快,禽蛋产量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家禽出栏81.4亿只,同比增长7.0%;禽蛋产量1,729万吨,同比增长1.5%。二季度末,全国家禽存栏63.3亿只,同比增长0.2%。价格方面,因上半年肉鸡市场多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且饲料价格下跌导致成本对价格的支撑作用较弱,使得肉禽价格同比下跌。整体来看,因产量增长、需求疲软及替代品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上半年,我国禽肉市场呈现供需宽松、价格低迷的态势。
(4)房地产业
2025年上半年,在政策宽松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市场在低迷中寻求复苏,整体依然面对下行压力。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5.2%。2025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延续宽松的政策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支持各地统筹资金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等,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
(二)主要业务和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与销售;饲料生产与销售;种鸡、肉鸡养殖与销售;房地产开发;潮流时尚艺术IP业务。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生猪养殖业务
自2019年确定战略转型以来,公司聚焦生猪养殖业务,以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为目标,已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建成多个现代化、高标准、高效率的楼宇聚落式、自繁自养养殖基地。养殖基地均采用“6750”标准化生产线以及四周批生产模式,实施批次化生产,满负荷均衡运作。同时,为推进生猪养殖业务多元化发展,公司在广东、广西区域拓展布局生猪合同育肥业务,与养殖户开展合同育肥合作。
公司在各生猪养殖项目所在地配建饲料厂,自主研发营养配方并生产饲料以满足项目各阶段生猪的饲养需求。各饲料厂均采用业内领先的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和先进的智能自动化生产设备,高精度、无残留、自动化、全程可追溯,在保障生产安全、生物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同时,根据饲料原料的市场行情变化及时优化调整饲料配方,有效控制养殖成本。
公司实施智能化养殖管理,各项目猪舍均配备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环控、空气过滤新风系统、大数据管理等智慧养殖系统,有效保障猪群健康生长,提升生产运营效率。
在食品终端环节,公司以京基智农食品为载体,联合深圳主要屠宰厂与商超、新零售等渠道,形成了产-屠-销的产业链条。
2、饲料业务
公司以下属公司广东京基智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京基智农科技”)为载体开展饲料业务,致力于猪料、鸡料和水产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年产及销售饲料超过20万吨。
3、禽养殖业务
公司以下属公司惠州京基智农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京基智农”)为载体,以自繁自养方式开展少量种鸡、肉鸡养殖与销售业务。惠州京基智农系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国家指定的肉鸡供港基地、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首批供深食品养殖基地、深圳市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等,现有土地6,400多亩、现代化鸡舍10万平方米。该基地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养殖标准,实施完整的可追溯制度,以确保禽类产品质量安全。
4、房地产业务
房地产业是公司的存量去化业务,目前在售产品仅剩余山海公馆公寓项目及部分商铺,贡献占比持续走低。
5、潮流时尚艺术IP业务
公司以下属公司深圳市应允之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应允之地”)为载体,从事潮流时尚艺术IP产品开发、运营与销售及会务、演艺与展览等数字文化创意业务。应允之地业务范畴聚焦在潮流时尚艺术领域,集高端IP加速运营和自有IP核心产品打造运营为核心,其业务分两种模式,第一部分是通过与顶流IP的合作共创,为顶流IP策划设计系列周边产品和匹配的线上线下推广活动。这种合作是顶流IP和“应允之地”双品牌露出,通过限时、限量、限价方式将周边产品推向市场,推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线下的艺术展、市集、快闪店、嘉年华、音乐会等,每次活动时间短但频次高,在有限时间内反复强化应允之地的品牌高度,同时聚拢消费者群体转为私域运营,为应允之地长期发展奠定客户基础;第二部分是通过与腰部IP的合作共创,打造应允之地自有的核心IP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分层画像和精准推送,为其长期稳定地供应针对性产品。
(四)报告期内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1、生猪养殖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精湛技术、精细管理、精诚合作、精英团队”的经营主题,不断加强生猪养殖项目的运营管理,持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报告期内,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06.21万头(其中仔猪15.31万头),实现生猪销售收入18.9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生猪养殖项目存栏母猪11.86万头,其中基础母猪10.43万头,后备母猪1.43万头。
2、饲料业务
报告期内,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同时水产料因牛蛙、生鱼等水产养殖持续亏损情况销量不及预期,公司水产料销量低于预期,饲料销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广东京基智农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7,958.20万元,同比下降15.02%;实现归母净利润620.39万元,同比上升10.88%。
3、禽养殖业务
报告期内,因鸡苗行情低迷,鸡苗销售单价下滑;叠加肉鸡销量减少,惠州京基智农营收及盈利情况不及预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5.01万元。
4、房地产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存量地产项目销售工作。
5、潮流时尚艺术IP业务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应允之地已完成一场港星演唱会、一场青年艺术家儿力力个人艺展,同时在成都启动了全球艺术家空山基的“光·透明·反射”个展。
发展战略和未来一年经营计划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围绕“精湛技术、精细管理、精诚合作、精英团队”的经营主题开展工作,聚焦经营优化,通过提升养殖健康度、优化营养方案、提高产床利用率等系列措施,保持项目精准运营,持续降本,稳步增效,确保稳健发展。一方面,公司将迭代升级“6750”生产模式和育种体系,提高项目产能利用率,保持自繁自养项目满产满负的同时,稳步推进合同育肥业务,全面提升养殖综合效率,实现养殖成本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公司将坚持稳健经营理念,持续优化公司现金流,继续推进房地产业务存量去化工作,重点做好山海公馆剩余公寓项目的持续销售工作,实现资金回笼,并适时探索多样化融资方式,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向商品房承购人因银行抵押贷款提供担保
2021年5月31日,公司第九届董事会2021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为购房客户按揭贷款提供阶段性担保的议案》,同意公司就山海御园房地产项目商品房销售向银行申请楼宇按揭额度人民币84亿元,用于该楼盘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按揭所需的阶段性担保。
2022年3月15日,公司第十届董事会2022年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为购房客户按揭贷款提供阶段性担保的议案》,同意公司就山海公馆房地产项目商品房销售向银行申请楼宇按揭额度人民币25亿元,用于该楼盘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按揭所需的阶段性担保。
报告期内,公司为购买房地产项目商品房且符合贷款条件的银行按揭贷款客户累计提供担保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截至报告期末,按揭贷款担保余额为6,737.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57%。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主业,在广东及周边地区建成多个繁殖育肥一体化楼房养殖基地,产品主要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一)养殖模式优势
公司创新性采用“楼宇聚落式+6750自繁自养一体化”养殖模式,打造高度信息化、工业化、规模化的智能养殖体系。该养殖模式具有集约化、高效化、标准化可复制等优势。
1、集约化方面,项目主要采用4层以上楼房模式,与平层养殖相比可显著节约土地。
2、高效化方面,公司采取四周批生产方式,每四周规律且集中的进行配种分娩断奶,保障全场分娩舍的母猪为一个批次,所有的母猪都在7天内分娩,仔猪21天断奶,每4周进行转入、转出销售一次。在此模式下,每批猪都能够做到全进全出,可有效阻隔病原菌的传播;同时,批次化满负荷均衡生产方式可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出最大化。
3、标准化方面,标准化的养殖模式使得公司在不同养殖基地均可执行统一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公司以高州项目为样本,从选址标准、生产流程、环保工艺、设备种类、人员配置、用人要求、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模式标准化、可复制化,打造集约化楼房养殖模式。通过标准化的养殖管理,公司能够快速把高州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项目,实现规模化扩张,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二)区域价格优势
公司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布局生猪养殖项目,并已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深圳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合作事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优先向深圳市供应生猪及各类肉制品。从地理位置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居民消费能力强,对猪肉品质和新鲜度有较高要求,愿意为优质猪肉支付溢价。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猪肉消费量大,仅广东省就存在超2,000万头的生猪供给缺口,因此生猪价格普遍高于全国均价,具有区域价格优势。
(三)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成本控制,以三大精准营养(精准的原料营养评估、精准的猪群营养需求供给以及精准的阶段营养调控)为核心打造最经济营养模型,并通过科研创新,结合原料价格波动不断优化饲料配方,其中,公司参与的“仔猪无抗营养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聚焦仔猪精准饲养与科学配方,可大幅减少抗生素使用,有效降低饲料成本、用药成本等;公司组建专业兽医团队,采用先进的疫病防控技术和科学的免疫程序,减少猪群患病几率,优化猪群健康,降低因疫病导致的养殖成本增加;此外,公司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种猪繁育技术,建立并不断完善种猪选育体系,提升繁育性能。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经营管理,有效降低生猪养殖成本,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育种优势
公司拥有高学历的专业育种团队,于2021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签署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生猪育种、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持续提升公司在选配选留、种猪测定等方面的基础规范操作能力,并采用数量遗传等工具稳步提升遗传性能;此外,公司与国际知名育种公司PIC等达成战略合作,已构建GGP-GP-PS-育肥的完整繁育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存栏母猪11.8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0.43万头,后备母猪1.43万头。
(五)饲料及配方优势
公司在动物营养和饲料配方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长期致力于动物营养需求、饲料配方技术、品种繁殖和优良种质选育等研究,具备高效利用各种原材料的能力。公司可针对不同环境、品种及生长阶段的猪只需求,制定多样化的饲料配方,提供全面、均衡的精准营养,并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配方,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并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在精准饲养方面,公司通过实时监测猪只生长状况、健康指标及行为习性,制定个性化饲养方案,保障猪只健康成长。在科学配方方面,公司以精准营养为核心,依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调配饲料营养供给,结合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技术,科学使用益生菌、酶制剂与发酵饲料,增强猪只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此外,公司在各项目所在地均配套自用饲料厂,采用业内领先的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和先进智能自动化生产设备,闭环制料并通过管道等封闭运输方式直接输送至猪舍,可减少二次运输,有效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六)疾病防控优势
公司采用一体化聚落式楼宇养殖模式,生猪养殖采用全进全出、闭群生产的方式,可有效减少通过引种、运输等环节带来的生物安全威胁,整体防控程度高。公司根据生物安全控制级别,采取“红橙黄绿”四色防控管理,分类消毒、采样,可有效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在选址上,各个项目在建设初期便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防疫标准进行选址,远离居民生活区,周围有天然林、草地,防疫天然条件好;项目配置智能化设备设施,如自动饲喂系统、空气过滤“新风系统”、自动环控系统等,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智慧平台能够及时精准反映一线生产情况,助力疾病防控监测;为更好防范疾病发生,公司在各项目建立实验室并配备专业兽医技术人员,能及时、快速、高效地检测动物疫病,做好后续防控;此外,公司已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操作规范流程等,不断完善防疫预警体系,确保公司防疫体系安全、高效。
(七)智能化、信息化优势
公司养殖项目采用自动喂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自动环控系统、空气过滤“新风系统”、自动除臭系统、粪污无害化处理系统、远程监控信息化系统这八大现代化、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以标准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其中,空气过滤除臭系统在防止非瘟方面证实有效,在一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远程监控信息化系统可高度整合水、电、网设备设施,通过物联网连接到中央控制室和手机终端,对信息实时监控,智能掌控调节猪舍温度、湿度、氨气浓度、水电供应及周边安防系统。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公司可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八)食品安全优势
公司采用先进的自繁自养楼宇模式,配套建设自有饲料厂,实现严格的封闭管理,并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可视化监控,确保全链条全周期可追溯管理;通过建立自有饲料、兽医及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配备先进设备,能够精准、及时地发现风险,严格把控每一道关卡,确保每个环节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此外,公司成立技术研究院,统筹管理食品安全,采用“饲料+兽医+食品”模式,通过先进设备实现高质量自检。同时,公司携手各大院校和专业机构,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生猪肉品品质,定期开展食品质量风险监测,全方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九)产业链优势
公司顺应“调猪”向“调肉”的政策要求,业务涵盖种猪繁育、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及食品流通等领域,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严格控制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从源头到终端产品的质量,提升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十)科研优势
公司重视畜禽智慧养殖、饲料加工、生物安全防控等养殖相关领域的产业研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实用新型30项,软件著作权21项,发明专利3项。同时,公司积极参与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担任“多层(楼房)养猪智能化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课题牵头单位。此外,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京基智农技术研究院,主要负责畜禽疾病防控技术、兽医技术、动物营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专业方面的研发及技术指导;双方已达成长期的技术与人才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创新资源优势,聚焦畜牧养殖产业前瞻、关键、重大技术研究开发,将专业技术融入现代养殖中,对生猪养殖产业的成本效益、产品质量、生物安全等产生积极影响,助力公司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
(十一)企业文化及人才优势
公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宣导,强调“诚信、责任、简单、高效、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把健康送达给您”的经营理念,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坚持“人才资源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的理念,通过引进行业内专业人才以及招聘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打造专业人才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形成3,000余人的现代农业团队,助推公司战略落地。公司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专业院校开展人才合作,确保稳定的技术生源储备及技术人才支持。同时,公司持续常态化开展内部培训,重点开展“京选之秀”“京动力”“京职达人”“智农学堂”等系列培训项目,上半年共计开展878场培训,累积课时达870.5小时,累积培训人员达16,294人次,极大提升了员工专业素养与文化凝聚力。
(十二)品牌荣誉优势
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行业影响力,公司及旗下产品获颁多项殊荣。公司及子公司先后荣获“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深圳质量百强企业”“深圳知名品牌”“深圳老字号”“广东省菜篮子基地”“深圳市菜篮子基地”“珠海市‘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广东省出口示范基地”“广东省标准化示范场”;公司旗下麻黄鸡、香鸡两大肉鸡产品分别获得“圳品”标识,被列为首批“供深食品”;公司旗下四大生猪养殖基地均已获得“无非洲猪瘟小区”荣誉。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广东省现代美丽牧场”“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会员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