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凯格精机(301338)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2 20:31: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凯格精机(30133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自动化精密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服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隶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隶属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1.2电子核心产业”之“1.2.1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公司下游客户为电子装联相关制造企业、LED照明与显示企业、半导体芯片封装企业。

    1.电子装联行业

    1.1电子装联行业概况

    电子装联是指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基板、导线、连接器等零部件根据设定的电气工程模型,实现装配和电气信号连通的制造过程,在此过程中采用的各种设备称为电子装联设备。电子装联设备的技术水平及运作性能直接影响产品的电气连通性、稳定性及使用的安全性。电子装联设备包括表面贴装技术(SMT)设备、通孔插装技术(THT)设备、组装设备及其他周边设备等。

    印制电路板组装(PCBA,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是电子装联的核心环节,SMT是PCBA的核心工艺,SMT产线的主要设备有锡膏印刷设备、贴片设备、点胶设备、回流焊/波峰焊设备,下游主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网络通信、医疗器械等行业。公司主要为电子装联产线提供锡膏印刷设备和点胶设备。锡膏印刷设备通过将锡膏印刷至PCB上,进而实现电子元器件与PCB裸板的固定粘合及电气信号连接。电子产品SMT组装过程中大部分品质缺陷是由于锡膏印刷不良导致的,因此保证印刷质量“零缺陷”是制造的关键,公司锡膏印刷设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点胶设备在电子装联环节起着防水、防尘、防震、保护、散热、固定等作用,属于电子装联的基础生产工序之一,对产品的品质、寿命等具有重要影响。

    1.2电子装联行业发展趋势及行业规模

    电子装联环节属于电子装备制造的基础环节,是电子产品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化和高可靠性的关键,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业显现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力成本相应上升的趋势,电子制造企业对装联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增大。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人工智能投资规模增加,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增长,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迎来了稳步复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快速增长,出口稳定向好,效益持续改善,投资略有下滑,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04万亿元,同比增长9.4%,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6%。

    下游终端应用市场蓬勃发展是行业长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为电子装联专用设备需求提供增量。一般用到PCB、FPC和电子元器件的地方均会涉及到电子装联,下游主要涵盖消费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行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融合的完善,各类企业开始争相利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实现适应数智化市场大环境,赋能新业务。随着人工智能在手机、PC、智能穿戴等产品的应用融合,有利于推动终端产品需求的上升。Canalysresearch预估,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2.2亿台,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根据Canalysresearch预估,2025年全球AIPC出货量超过1亿台,占PC出货总量的40%;到2028年,全球AIPC出货量将达到2.05亿台,2024年至2028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4%。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2.9%。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2%。其中,AI硬件在五年预测期内仍将是市场投资最主要的方向。服务器作为算力的载体,属于最重要的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将提升PCB和连接器等部件的用量。根据IDC与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

    汽车电子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汽车产业扩界融合的基础环节,汽车电子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领域发展的重点和战略增长点。随着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设备成本占比提升,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乘联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累计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新能源车零售年渗透率达50.2%。根据乘联会的资讯,近两年燃油车的新品减少,纯插混车型和增程式车型的新品数量增加,新车明显有走向高端化、电动化的趋势。随着乘用车产销量的增长、出口增量的持续、新品高端化及电动化趋势,有利于汽车电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LED封装测试业务

    2.1LED封装测试行业概况

    LED下游应用主要分为LED照明器件和LED显示器件,其中照明可以分为通用照明、景观照明、汽车照明、户外照明等;LED显示器件可分为普通LED、小间距LED、MiniLED和MicroLED。近年来小间距LED、MiniLED显示器件凭借较好的显示性能和规模化制造逐步成熟的优势,渗透率逐步提高,以其为代表的新兴LED显示市场取得快速发展。随着芯片尺寸的不断缩小,使得面板上单位面积的LED芯片用量急剧增加,对生产设备的速度、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用于LED显示的主流封装形式有SMD、IMD、COB、MIP,目前属于多种封装形式并存的产业格局。

    2.2LED封装测试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规模

    随着新兴产品渗透率越来越高,LED应用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张。目前LED应用主要集中在照明领域,显示和背光领域占比较低,未来随着显示和背光技术的成熟,成本的进一步优化,LED封装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受到技术推动,小间距、MiniLED显示屏逐步渗透至显示新兴应用领域,如裸眼3D、XR虚拟拍摄、会议一体机、电影院等,新兴应用领域渗透率的提升,将给显示屏市场增加动力。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P2.5以下LED小间距显示屏依然是未来市场增长主要推动力,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

    3.半导体封装行业

    3.1半导体封装行业概况

    半导体设备可以分为晶圆制造设备、封装设备和测试设备。半导体封装属于半导体制程中的后道环节。根据SEMI数据,后道制程设备约占半导体设备整体市场份额的15%。半导体封装是将芯片及其他要素在框架或基板上布置、粘贴固定及连接,引出连线端子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立体结构的工艺。半导体封装的目的在于保护芯片不受或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障电路稳定、正常的功能。

    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仍处于寡头垄断局面,以应用材料、阿斯麦、拉姆研究、东京电子、科磊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半导体设备企业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近年来,由于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和国际贸易摩擦,国内半导体行业越来越意识到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重要性,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更加紧密。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3.2半导体封装市场规模

    根据SEMI预测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4%,并预计2026年设备销售额有望进一步攀升至1381亿美元,实现连续三年增长。半导体后端封装设备主要包括减薄机、划片机、固晶机(装片工序)、焊线机(键合工序)、电镀设备等,其中价值量占比最高的为固晶机和焊线机,占比各为28%。SEMI预测,封装设备2025年预计将增长7.7%,达到54亿美元,2026年预计增长15.0%,实现连续三年增长。

    3.3半导体封装行业发展趋势

    微系统封装历经数十年发展,根据应用需求的特点,发展出各种类型的封装形式,芯片面积占封装面积的比例越来越高,如BGA、CSP、FC。进入21世纪,更是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封装形式,包括多芯片封装(Multi-ChipPackage,MCP)、三维封装(3DPackage)、系统级封装(SysteminaPackage,SiP)等。随着封装技术越来越先进,封装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根据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描述,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为:1.单芯片向多芯片发展;2.平面型封装向立体封装发展;3.独立芯片封装向系统集成封装发展。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和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称号,拥有“广东省精密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电子器件生产装备CAE应用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公司主要产品为锡膏印刷设备、点胶设备、封装设备和柔性自动化设备。其中,锡膏印刷设备、点胶设备及柔性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制造领域的电子装联环节,下游应用广泛,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网络通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智能家居等行业的生产制造。封装设备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制造领域的封装环节及半导体封装环节,可应用于LED照明及显示器件、半导体芯片封装环节。公司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GKG”,产品销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1、锡膏印刷设备

    公司锡膏印刷设备主要应用于SMT及COB工艺中的印刷工序,通过将锡膏印刷至PCB/基板上,进而实现电子元器件/裸芯片与PCB裸板/基板的固定粘合及电气信号连接,属于SMT及COB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同时,公司的锡膏印刷设备还能应用于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通过将锡膏/银膏/环氧树脂均匀印刷至焊盘/晶圆表面,进而实现芯片与基板间的电气互联。设备稳定性、加工精度及工艺能力,对成品封装模组的可靠性、耐久性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公司锡膏印刷设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随着电子产品和LED显示器件发展逐渐小型化、轻薄化;PCB表面组装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英制0201、英制01005、公制M03015、公制M0201等超小规格元器件及0305、0204等微小型芯片应用日渐普及,SMT及COB工艺亦随之蓬勃发展。锡膏印刷设备具备高精度化、高智能化、高稳定性已成为基础应用要求。随着SMT、COB与电子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的态势,锡膏印刷设备在电子装联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渐突出。

    2、封装设备

    公司的封装设备主要应用于LED及半导体封装环节的固晶工序,固晶设备是一种将裸芯片从晶圆转移至载具基板/引线框架上并实现芯片的固定或粘合的自动化设备,公司同时掌握了Pick&Place和刺晶两种技术路线。

    3、点胶设备

    公司点胶设备主要应用于电子装联环节和半导体制程环节的点胶工序。电子装联环节主要是通过将胶水喷射在PCB板或者元器件上,实现电子元器件与PCB板的固定、粘合、包封及填充,具有防水、防尘、散热、防震、保护等作用,为电子装联的基础生产工序之一,对产品的品质、寿命等具有重要影响。

    公司半导体点胶设备主要应用于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的封装和保护。半导体行业对品质和可靠性要求极高,要求点胶机能够保证涂覆胶水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避免器件受到损伤或腐蚀,公司的点胶设备能有效的满足上述要求,从而提升客户产品质量和长期稳定性。

    4、柔性自动化设备

    公司柔性自动化设备(FMS)主要应用于电子装联及组装环节中对应工序的柔性化制造,柔性自动化设备将电子装联工序分为通用部分和特定功能部分,其中通用部分为FMS平台,特定功能部分通常是运输模块、操作模块、功能模块、上料模块的组合。通过通用部分与特定功能部分的灵活组合,实现不同的功能,从而达到柔性制造的目的。

    FMS以标准设备平台为基础,通过匹配不同的执行模块,能让设备实现不同的自动化功能,为客户减少了因不同生产需求而购买不同功能设备的成本和繁琐的更改产线工作量,使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使电子制造厂商实现“设备共享模式”成为可能。

    (三)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专注于自动化精密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支持服务,主要通过向客户销售自动化精密专用设备获取相应销售收入,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设备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即根据生产计划和原材料的采购周期安排采购。公司将原材料分为标准件和定制件两类,其中标准件主要包括丝杆、导轨、轴承、电机等,由采购部向合格供应商直接采购;定制件主要包括铸造件、钣金件、小五金件、机架等,由公司提供设计图纸或者规格要求,向供应商定制采购。

    3、生产模式

    公司的锡膏印刷设备、点胶设备和封装设备主要为标准化机型,客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标准化机型上选装定制化模块;柔性自动化设备为定制化产品,公司根据客户的应用需求和技术参数为客户定制相关产品。

    (1)标准化产品

    针对标准化产品,为缩短供货周期并保障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公司按销售预测组织生产。该模式下针对标准化产品,公司市场部定期对市场需求做出预测并提交《市场预计需求表》至物控部编制生产计划。

    (2)定制化产品

    针对定制化产品,为降低运营成本,公司采取按订单生产的模式。该模式下公司依据实际订单情况安排生产。其中需要定制化的主机及模块由公司工程部参与设计,并由物控部安排相关物料采购及生产装配计划。

    公司由物控部统一负责生产事宜,包括生产运作系统运行,制定生产计划管理方案、安排物料采购计划以满足生产计划需求。生产部依据物控部生产计划安排具体生产任务并完成产成品入库。采购部依据物控部采购申请下推采购订单,公司品质部负责生产过程检验、产品入库检验及系统入库审核。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分为直销模式和经销模式两种,其中直销模式为主要的销售模式。

    (1)直销模式

    由于公司生产的设备主要应用于专业性较强的电子装联及精密封装行业,受下游行业电子产品规格不一、技术迭代更新较快、生产工艺路线多样等因素影响,不同客户对生产设备具有较强的定制化需求,因而行业内主要采取直销的模式,以便于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对设备在工艺、功能、效率及精度等方面的技术开发要求,并方便为客户提供检测维修、零件更换及软件升级等持续稳定的售后服务。

    直销模式下主要为公司市场部业务人员直接与客户洽谈并签署销售合同或由客户向公司下达采购订单,经与客户沟通确认各项技术参数标准后,公司依据备货情况安排物料采购及设备生产,将产品直接运送至客户处,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安装调试并与客户进行结算。

    (2)经销模式

    在直销模式为主的基础上公司开发经销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A、部分经销商掌握特定的渠道资源,能够广泛的搜集市场信息,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公司与之合作能够更好的推广公司产品。同时,经销商从地理区域和信息沟通方面,更为贴近终端客户,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针对性提供适合的产品、售后和技术支持。

    B、受到物理距离、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与外销终端客户之间的需求沟通、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成本较高,因此公司与境外知名设备经销商合作可以减少沟通和服务成本,更高效的服务客户,扩大销量。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下游行业因素

    从公司产品布局来看,锡膏印刷设备、点胶设备、柔性自动化设备的下游主要是电子装联相关的制造企业,终端应用主要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时各终端企业在细分应用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整个电子产业链持续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带动算力相关硬件设施的扩容;数据流量增长,带动网络设备的需求;AI大模型与终端产品的结合,推动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回暖。

    公司封装设备的下游主要以LED显示及照明行业中游封装企业为主。从行业趋势上看,新型显示如小间距、MiniLED的需求保持较快速的发展,渗透率提高带动整个行业的市场需求。

    2、工艺及技术水平因素

    公司所在行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对其产品的性能、良率、成本等有着不断优化的追求,因此行业对专用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公司始终重视产品技术水平在行业内的先进性,重视客户对新工艺要求的需求,在研发方面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投入。公司与下游头部企业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在合作过程中紧紧抓住行业发展的趋势,巩固自身技术和工艺实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的锡膏印刷设备在良率控制、印刷精度、印刷效率、产品一致性及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其对准精度、印刷精度等关键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公司在点胶设备的研发上亦投入较多资源,攻克并掌握了先进的喷射阀关键技术,点胶阀除自用之外还实现了对外销售。面对LED封装市场技术路线的竞争和芯片小型化趋势,公司依托强大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产品,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3、海外市场因素

    近年来,东南亚以及欧美等海外地区均开始不同程度的发展本地包括电子产业在内的制造业,部分地区的投资活动十分旺盛;另一方面,东南亚及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居民消费上升为电子产品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也为电子装联及封装设备带来了市场机遇。公司自2007年开始关注海外市场,并在新加坡设有一家控股子公司,在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墨西哥等电子行业集中的境外市场区域设立了服务网点,加上公司品牌和市场地位具有国际影响力,有助于拓展海外市场。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为公司的业绩做出贡献。

    4、政策因素

    近年来,为了提振消费市场,国家出台了一揽子刺激政策,如《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等,提出了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和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手机及平板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消费市场的景气将会带动公司下游企业的需求,进而带动电子装联、先进封装等领域设备的市场需求。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优势

    在公司所处行业中,存在一级封装和二级封装的概念区分,公司的产品(锡膏印刷设备、点胶设备、固晶设备等)同时覆盖了一级封装和二级封装的部分领域,并且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虽然一级封装和二级封装应用的领域和封装方式不同,但是它们的技术和工艺应用上存在一定共通性。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级封装和二级封装之间的技术融合和交叉的普遍性会逐步增加,因此公司同时在两类封装领域具备较强技术积累的优势会进一步得到显现。

    (二)研发优势

    公司秉承着“卓越品质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满足客户是创新与发展的源泉”的价值理念,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方面持续创新优化现有技术,提升产品性能,完善公司核心技术体系;另一方面结合产品及行业发展趋势,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往高端制程延展,挖掘创新点,进行技术储备。公司从创立之初就注重研发中心的建设与完善,以共性技术研发为基础平台,结合创新型矩阵式产品管理孵化体系,致力于把研发中心打造成产品孵化中心。研发中心下设七大共性技术模块,包括软件工程、图像工程、运动控制、机械工程、电气工程、CAE工程和系统集成,以高技术产品和垄断型产品为公司研发方向,结合高效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将研发端、工艺端、产品端及市场端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优势。

    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半年度研发投入分别为7446.01万元、7812.78万元、4149.5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6%、9.12%、9.15%。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完善的研发管理和较强的研发团队为公司形成体系化的技术升级能力和打造不断深化的技术创新优势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公司积累了大量技术成果。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专利285项,包括104项发明专利、17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外观专利,此外还有30项软件著作权。

    (三)服务优势

    公司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进行销售,公司售后团队为国内所有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能充分了解客户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的技术探讨和工艺交流,为产品优化升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而提高产品高效地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能力。因此公司在面对客户时,提供的不仅是精密自动化设备,而且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公司在国内电子装联产业较为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均长期驻有技术服务人员,对于采购量较大的客户,会根据采购数量配有驻厂技术服务人员,以确保客户遇到的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公司在与国际品牌竞争的过程中,在关键技术指标不落后于对方的情况下,在售前交流、产品交付、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面对国内市场,公司在全国共设立了18个服务网点,全面覆盖国内各区域客户,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面对海外市场,依托新加坡子公司GKGASIA覆盖并由其为海外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子公司在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墨西哥等电子行业集中的境外市场区域设立了服务网点,为海外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四)客户优势

    锡膏印刷设备属于SMT及COB产线的关键核心设备,对产品的良率有重大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客户粘性。公司产品性能已达到或超越国际顶尖厂商水平,获得了包括富士康、立讯精密、华为、鹏鼎控股、比亚迪、中国中车、海康威视、京东方、木林森等各下游领域龙头客户的订单和认可,从而积累了庞大且优质的客户资源,获取了行业内的品牌知名度,创造了点胶及柔性自动化设备客户协同的条件。公司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GKG”,产品销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三、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361.81万元,同比增长26.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14.20万元,同比增长144.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317.31万元,同比增长163.55%;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41.86%,同比增加9.58个百分点;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31%。

    报告期内,锡膏印刷设备实现营业收入29198.89万元,同比增长53.56%,主要原因系人工智能投资规模增加、AI服务器需求的增长、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等带来PCBA中SMT设备需求的增长。点胶设备实现营业收入6049.74万元,同比增长26.31%,主要系技术的沉淀、产品的升级增强了点胶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充分发挥在电子装联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及客户协同效应,市场占有率得到稳步提升。封装设备实现营业收入5917.62万元,同比下降38.85%,行业需求放缓的同时部分产品暂未满足验收条件,对当期收入有一定影响。柔性自动化设备实现营业收入2451.18万元,同比增长71.33%,公司800G光模块自动化组装线体被全球知名客户认可,报告期内进一步推出1.6T光模块自动化组装产品线。

    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快,主要原因系营业收入的增长及综合毛利率的提升。高毛利率业务收入结构占比的提升对综合毛利率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基板复杂度提高和高价值PCB组装需求的增长对锡膏印刷设备的稳定性、精度、智能化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增加高端设备的需求。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41.86%,同比增加9.58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营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践行“提质增效”,坚持开源节流,通过研发创新、产品拓展、管理优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经营质量。

    研发创新方面,我们坚持“好产品是设计出来的”研发理念,持续加大对研发中心的投入,完善研发中心共性技术及共性模块的建设,优化并灵活运用共性技术模块,提高研发效率。报告期内,研发中心注重效率提升与成果推广,在共性技术与共性模块领域取得了较好进展,如建立了各事业部共用的视觉图片测试库;本地部署了大语言模型及相应知识库,用于视觉方案检索及测试;点胶阀部门,结合仿真技术实现“零气泡”;电气工程领域继续优化和推广能嵌入到机械模组的控制驱动产品。报告期内,2025实验室多项技术取得了新进展,如完成了Calibration标定系统(图像、运动、对位关系模型),并在多款设备中进行了推广;KGD测试机的高温测试项的材料学&工艺学方面完成了高温高压冲氮测试环境设备温升模型;共晶机固化的材料工艺学研发,运控的加速度S曲线解耦、运动前瞻、振动抑制、PID算法测试系统等方面的完善。

    产品布局方面,公司坚定落实“共享技术平台+多产品+多领域”的研发布局,实现产品从单个“单项冠军”迈向多个“单项冠军”的战略。依托公司研发中心,锡膏印刷设备不断巩固单项冠军的市场地位,提升高端市场及高精密印刷市场的占有率;封装设备事业部推出GD-S20系列固晶设备,产品适用于MiniLED商用显示领域,满足COB/MIP/COG三种主流技术路线,固晶UPH240K/H-270K/H,设备集成多层轨道、自动对位、低功耗焊头等技术,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点胶机的竞争力大幅提升,产品推陈出新,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同时推出了涂覆机,正在进行市场推广;先进封装领域推出“印刷+植球+检测+补球”的整线设备并在报告期内实现了销售;柔性自动化事业部推出1.6T光模块自动化组装产品线。

    管理优化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完善和优化工作流程,构建能够支撑公司未来快速发展的高水平管理平台。深入贯彻降本增效,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管控,加强精益化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精细化的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品质管理部门强力推进“强品管”工作模式,为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做出了切实有效的贡献。制造中心深度推进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在质量提升、交付提效和成本降低上再登新高度;开展“技术小组教练式”指导、培训以确保新机型高效、高品质导入。

    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根据业务发展战略,持续开展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工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IPD研发管理”及技术人员分类培养提升技术人才能力水平,为公司培养技术人才队伍;针对制造中心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组长级管理培训”。公司坚信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将持续优化培训体系,不断推出新培训项目,打造学习型组织,以适应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凯格精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